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數學教學如何生活化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71W

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如何生活化

啟用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

對國小生來說,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理解、掌握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因此,教學時我們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發思考,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 為了加深學生對一千克的感性認識,我佈置了一項課外作業,要求學生跟家長一起去菜場買菜,通過買菜,切實感受物體的重量。學生回校後彙報了他們的經歷,並說出了由於單個東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個數也不相同的體驗。如:一千克雞蛋大約有15個,而一隻鴨卻有二千克等。再做練習時,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因為 “一千克”的概念在他們頭腦中已經形成,並且相當牢固。

如在教學低年級應用題“一本書已經看了45頁,還剩28頁沒看,求這本書有多少頁?”學生要通過逆向思維,然後用加法來解決。這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學生來講,無疑是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可讓學生分析想象思考後,組織交流,在交流中要適時加以“生活化”的點撥:隨手拿起一本書,加做翻閱動作,邊說已經看了45頁,捏著剩下的部分說還有28頁,怎樣知道這本書有多少頁呢?稍停片刻,我用稍誇張的動作把看過的和剩下的兩部分頁數合起來成整本書,這一簡單的動作演示展現了生活畫面,激活了“生活經驗”,使學生產生頓悟,很快理解了其中的數學關係,正確順利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學中教師適時啟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教育教學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體會數學的意義和價值,聯絡生活並掌握數學知識,並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能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應用技能,讓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得到張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一些“生活”問題,讓學生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創造性地解決。

例如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之後,要求學生利用“軸對稱”這種特性自行設計一個圖案來佈置本班教室,進行成果展示。這時學生的創新火花不斷閃爍,創造出了一個個眼花繚亂的圖案。在展示成果的時候,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深刻的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創造有趣的生活情境,從中獲取數學知識

通過演示、實驗、操作等形式,讓學生在活潑有趣的生活情境中獲取數學知識

在美國華盛頓圖書館裡有一句名言:你看見了的,就記住了;你做過了的,就理解了!可見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數學教學中,我經常採用演示操作、動手實驗、動態表演等多種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學生思維。比如,(1)講解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時,讓學生用四根相同的火柴擺一個三角形,學生擺不成,為什麼呢?怎樣的三邊才能構成三角形呢?(2)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我設計了摺紙遊戲與乘方的奧祕,一張0.1毫米厚的紙,對摺20次,相當於多少層樓高?我抓住時機提出“乘方”。(3)講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我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測量三個內角,計算三角形內角和,再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拼在一起,看看拼在一起有何特點?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得出內角和等於180°的結論。

(4)講“二次函式的性質應用——圖形面積的最值求法”時,給每位同學發一根60cm長的鐵絲,請學生彎成一個矩形,問誰能彎的面積最大?(5)教學路程應用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遇”“追及” “相向”“同向”這些概念,我用Flash課件演示,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這些概念。對於環形跑道中的相遇問題,我請兩位同學在跑道上演示相向而行相遇,同向而行追及,使靜態的應用題變為動態的親身體驗,藉助學生的生活體驗,化難為易。像這樣,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讓他們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通過演一演、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找一找等活動,使學生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在活潑有趣的生活,情境中獲取數學知識。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解決實際問題

新課標倡導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問題。比如教學總體、樣本時,我佈置課前作業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通過書面問卷、調查走訪等形式瞭解:我市某高中、某國小以及我校的各年級的學生人數,視力低下的人數,並計算近視率。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展示調查成果,並適時提出問題:“可以調查全國中國小生的近視情況嗎?”於是引出“總體、樣本,利用樣本估計總體,資料分析”等一系列統計問題。

再比如:在函式教學中有一道選擇話費方案的題目。我佈置課後作業指導學生參與生活實踐:“請你結合實際設計一個合理的`節省話費的方案。”課後學生很有興趣地進入學習情境。在小組展示成果時,學生的設計方案包括:分鐘通話費、包月通話費、網內通話費,如意通、神州行等問題,設計的內容之多,範圍之廣,問題之新穎,令我不敢相信。像這種以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為主的作業既是一種生活實踐,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在深入生活實踐中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發展能力,使數學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要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絡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驅力。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創設不同生活環境,讓學生置身於生活的氛圍中,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慾,不斷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發現、思考和認識周圍的世界。創設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過遊戲、故事造境,環境營造,媒體輔助等來聯絡生活、模擬生活。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寓數學知識於遊戲活動和故事情境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主動、學得深刻。如在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課時,教師創設了“小狗汪汪過生日”的故事情境,讓學生講小狗汪汪過生日的故事,通過拓展故事情節,很自然地引出了許多的用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教師讓學生互相提問、解答,要求學生把問題說完整,在互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了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著學習的成功和樂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數學知識。

心理學告訴我們,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色彩鮮豔的物件,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由於電教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電教媒體來模擬或再現生活場境,營造氛圍,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體驗。如在教學《6和7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利用媒體播放《五指歌》的視訊動畫,學生被生動、形象的生活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從歌中進一步鞏固了對1-5的認識。這時教師引出了今天的新內容6和7。學生由於有了“興趣”,思維一下就活躍起來,很自然地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學習更為主動、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