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1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精選5篇)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 1

一、教材

教材簡析:《傳熱比賽》是冀教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十四課內容,本次活動“勺柄冷熱的變化”將幫助學生認識到熱可以沿著物體傳遞,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到溫度較低的部分,從而對物體的熱傳遞有一定的認識。以此來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和整理資訊得出結論的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①能根據生活現象,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②能設計實驗證明要研究的問題。

③能對實驗現象進行預測

④能按照方案進行實驗,並將實驗現象記錄下來。

⑤能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能與其他同學一起探究熱傳導的現象。

②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同學交流。

科學知識目標

能理解什麼是熱的傳導。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目標

能解釋生活中更多的熱傳導的現象。

教學重點、難點:熱傳導實驗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法

國小科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親自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是一節典型的探究式教學內容,因此,我選擇了探究式教學方法,其過程主要包括:1、提出問題 2、 猜想、假設與預測3、制定計劃4、觀察、實驗、操作或蒐集整理資料5、思考與結論6、表達與交流。

三、教學程式

合理設計教學程式是落實教學、實現目標的關鍵,依據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規律及目標教學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感受生活,提出問題

(二)實驗探究,交流總結

(三)鞏固應用,拓展評價

(四)課外探究 我最優秀

下面我結合教學設計,做具體說明:

(一)感受生活,提出問題

科學來源於問題,問題來源於生活。

本環節重點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提出本節課所需要探究的問題。

1、首先出示一把小勺,讓部分學生親自摸一摸勺柄,使他們感受到室溫狀態下的勺柄的冷熱感覺,接著把小勺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再讓剛才的幾位學生摸一摸勺柄,親自感受一下勺柄的溫度變化,由此,和學生共同提出問題:為什麼把小勺放入熱水中,勺柄也會變熱呢?

2、依據此問題,讓學生進行猜想,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科學知識,進行大膽預測,教師要積極鼓勵和表揚。

(二)實驗探究,交流總結

本環節,是根據“為什麼把小勺放入熱水中,勺柄也會變熱呢?”這一問題,開始進行科學探究的。

1、首先教師給學生準備了幾組探究活動材料,要求學生根據材料,設計活動方案,教師在此要緊密地以多媒體課件為依託,引領學生直觀的設計活動方案(教師將四幅圖片開啟)。

2、學生根據設計方案,開始實驗、觀察、記錄活動。 第一,教師在此要用課件將活動注意事項,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其在正確的、安全的範圍內開展活動。

第二,教師要積極的巡視指導學生活動,指導他們觀察現象,填寫記錄,總結結論,使他們真正快樂的行走在科學探究的大道上,而不是讓他們在擺弄活動器材中尋找迷茫的快樂!

第三,各小組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表達,教師積極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活動情景重現,這是多媒體資訊科技與科學技術最完美的組合!(教師將四組活動圖片演示完)

第四,根據學生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得出結論:(課件出示結論)

結論1:熱可以沿著物體傳遞,能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在同一物體中,從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到溫度較低的部分。

結論2:放在熱水中的小勺,勺柄為什麼也會變熱呢?答案:熱在小勺中是這樣傳遞的:熱水中的熱傳遞給勺頭,然後又傳遞到勺柄,所以,放在熱水中的小勺的勺柄也會變熱。

以上就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教師要在學生的探究之路上既要做領路人,有要做守護著,但同時又要避免對學生過分幫扶,哪怕他們在探究的路上偶爾跌倒,我們培養他們的是科學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鞏固應用,拓展評價

本環節重在鞏固、拓展學生探究能力。(課件出示)

鞏固題:小紅幫媽媽熬粥,她用一把鐵勺來回的攪動粥,不知不覺中原本不熱的勺柄變熱了,她請同學們來幫助她解釋原因。

拓展題:圓形鐵片上距離圓心遠近不等處粘有3根火柴棍,用蠟燭在圓心處加熱,請你說說火柴棍掉下來的順序。

兩道題的設計一是緊貼生活實際,容易激發學生學有所用的成就感;一是更高層次的科學探究知識,容易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慾望,使他們有一種“我是英雄,我能行”的自豪感!

教師積極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表達,駕馭課堂,使學生交流的氣氛象跌宕起伏的動聽音樂,教師的評價就應該是這一環節最完美的音符!

(四)課外探究,我最優秀

課件出示:問題:廚房裡炒菜的鍋多是用鐵或鋁製成的,而鍋把卻是用木頭或塑料製成的。為什麼呢?(1、提出問題 2、 猜想、假設與預測3、制定計劃4、觀察、實驗、操作或蒐集整理資料5、思考與結論)

本環節最主要的是通過此題的佈置,使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興趣繼續保持延伸,使我們的科學探究活動起於課堂,而不結束於課堂,讓科學真正成為生活的科學是我們每一位科學教師的責任。

本節課是資訊科技與科學教學的有機整合,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對本節課的教學成敗至關重要,每一位科學教師都應積極的學習資訊科技,更好的服務於科學教學。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導熱效能是不一樣的。

2.像金屬這樣導熱效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效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過程與方法:

1.進行不同材料物體熱傳導效能的比較實驗。

2.分析熱的良導體與熱的不良導體在生活中的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發展對探究的濃厚興趣。

2.意識到實驗方法的選擇和改進對實驗資料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教學重點:

通過設計實驗方案並進行實驗來證明熱在不同物體中的傳導有差異,即熱的良導體與熱的不良導體。

教學難點:

進行不同材料物體熱傳導效能的比較實驗。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酒精燈、火柴、蠟燭、金屬導熱效能演示器、水壺。

2.學生準備:塑料勺、木勺、鋼勺、杯子、熱水、蠟燭、銅絲、鋼絲、鋁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在展示臺上出示一個壺把和壺身是兩種材料的水壺,倒進一些熱水,請生上來摸一下壺身。

師:手有什麼感覺?

(追問:水只裝了一點,為什麼水壺的上面就熱了?熱是怎樣傳到水壺的上面的?)

(再請同學摸水壺把。)

師:手有什麼感覺?這是怎麼回事?水壺分別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請大家觀察壺身、壺把。)

2.猜想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在傳熱效能方面的不同。

師:怎樣知道哪種材料傳熱快,哪種材料傳熱慢呢?本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傳熱比賽吧!(師板書課題。)

二、實驗探究,理解新知

(一)金屬、木頭、塑料的導熱比賽

1.(師出示一個小勺)啟發學生思考。

師: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材料製成的小勺?如果我們做小勺的傳熱實驗,需要什麼實驗材料呢?(隨著學生的回答,師出示塑料、木頭、金屬材料製成的小勺。)

2.學生預設實驗方案。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全班交流實驗方案,並找出自己小組所設計的方案的不足加以改進或補充。)

3.師明確實驗要求。

做實驗時,注意安全,切不可用手直接觸控杯中的熱水,在做實驗時要注意分工合作,記錄員認真做好記錄。

4.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適時加以指導。

5.哪個小組願意談談你們的實驗結果?(生彙報,師適時板書:不同材料物體導熱效能不同。)

6.教師小結:

根據不同材料導熱效能不同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把傳熱材料分為兩種:像鐵勺這種導熱比較快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這種導熱比較慢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二)銅絲、鋁絲與鋼絲的導熱比賽

1.啟發談話。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物體導熱效能是不同的,金屬材料導熱效能要好一些。你們知道的金屬材料都有哪些?請同學想一想,這些材料傳導熱的速度是否相同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銅絲、鋁絲和鋼絲這三種材料,根據這幾種材料,我們能預設出一個導熱比賽實驗方案嗎?

2.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全班交流實驗方案,並找出自己小組所設計的方案的不足加以改進或補充。)

3.明確實驗要求。

為了知道哪種金屬導熱速度快,實驗時有的同學可能會選擇用手觸控來判斷,所以請大家準備好冷水,把加熱完的金屬絲放到冷水中,避免手被燙傷。

4.學生分組實驗,老師巡視適時加以指導。

5.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實驗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

6.教師小結:

從實驗中我們不難發現,各種金屬的導熱效能是不同的,有的導熱快,有的導熱慢。到底哪種金屬的導熱速度最快,哪種最慢,不妨我們再做一個實驗,探個究竟。

(三)演示銅、鋼、鋁金屬導熱效能

1.教師在演示臺上出示實驗裝置,生觀察。

師:在這些實驗裝置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2.師進行實驗演示,學生觀察並記錄。

3.誰願意與大家分享你觀察到的現象?(生彙報觀察結果。)

4.學生概括總結。

三、總結深化,拓展延伸

聯絡生活想一想,我們是如何利用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反思:

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是科學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本節課的設計,較好地體現了它的精神。首先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你們都見過哪些材料製成的小勺?並鼓勵學生設計多種實驗方案,大膽進行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彙報展示時,讓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評價。從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其次是本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分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彙報、交流實驗方案,分組進行實驗,彙報、交流展示。在教學中,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科學的樂趣,科學探究的能力得到了鍛鍊。再次是在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活動,瞭解不同材料的物體它們的導熱效能也不相同。

2、通過分類比較,瞭解哪些材料是熱的良導體,哪些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

過程與方法:

1、進行不同材料的物體傳熱效能的比較實驗。

2、用自制教具比較熱的良導體的傳熱效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實驗方法選擇和改進對實驗效果產生的影響探究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認識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難點:規範操作實驗,感知不同材料的傳熱效能。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自制教具、實驗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賽前引導

為什麼許多炊具都用鐵等金屬製造?而它們的手柄卻是用木頭、塑料等非金屬材料製成的?

學生歸納得出:金屬導熱快,非金屬導熱慢

金屬的導熱性真的`比非金屬強嗎?讓我們來進行一場傳熱比賽,來具體驗證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比賽(一)

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實驗材料:木棒、塑料棒、鐵棒、燒杯、熱水。你們能不能利用這些實驗材料,自己設計一個傳熱比賽的實驗方

案,驗證金屬的導熱性真的比非金屬強嗎?各小組討論一下自己的實驗方案。

老師能不能用這樣的實驗方案來概括同學們的想法。

1向燒杯中倒入一些熱水教師強調學生實驗活動的具體步驟要求:

2將三根不同材料的小棒輕輕地同時放入一個燒杯中

3過一會用手分別

摸一摸露出水面的一端。如果感覺到燙手,說明這種材料的導熱效能怎麼樣?如果感覺不到燙手說明這種材料的導熱效能又怎麼樣?

學生回答:燙手說明導熱效能好,不燙手說明導熱效能弱。現在大家開始做實驗,一定要小心熱水燙傷手,並將實驗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哪些材料易傳熱?哪些材料不易傳熱呢?(完成試驗統計表一)

通過同學們這次傳熱比賽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不同材料的物體的導熱效能是不同的,金屬的導熱性強,非金屬的導熱性弱。我們把金屬等容易傳熱的材料稱為熱的良導體,把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的材料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三、比賽(二)

金屬材料是熱的良導體,金屬的種類很多,是不是所有的金屬材料導熱效能都一樣呢?

我們以銅、鋁、鐵、三種材料為例,來比一比誰的導熱效能更強?你們能把他們的導熱效能排一排序嗎?各小組先預測一下,將預測結果填到傳熱比賽實驗表(二)中。(教師提問小組的預測,並做出評價。)

1、為了幫助同學們驗證自己的猜想,老師特意自制了這個教具,請同學們仔細的觀察一下。然後回答老師的問題。

在這個自制教具中,有三根金屬絲,那根是銅絲?那根是鋁絲?那個是鐵絲?

三根金屬絲的長短粗細一樣嗎?

摸摸三根金屬絲,在每根上面有幾個記號?各個記號之間的距離相等嗎?

老師還給同學們準備了牙籤、凡士林、酒精燈、和用來點燃酒精燈的火柴這些實驗材料?

有些同學可能不瞭解凡士林,凡士林在常溫條件下是固體,可以粘住一些較輕的物體,在加熱後他會變成液體,粘住的小物體就會掉下來。

根據老師準備的實驗材料和提示,同學們能設計一個實驗比較出它們的導熱效能的強弱嗎?請各小組討論?

2、你們的方案和老師的方案一樣嗎?用等量的凡士林將準備好的九根牙籤分別粘在每根金屬棒上的記號處;點燃酒精燈同時加熱三根金屬棒;在加熱過程中,凡士林熔化,牙籤會掉下來,哪根金屬絲上的牙籤最先掉完,說明它的傳熱效能最強。把實驗結果記錄到傳熱比賽實驗(二)中。

通過這一輪的傳熱效能比賽,誰得了第一名?誰得了第二名?誰得了第三名?

通過這次比賽,我們可以得出,同樣是金屬,同樣是熱的良導體,他們的導熱效能也是不同的。

四、拓展思考

聯絡生活想一想,我們是如何利用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五、賽後總結與拓展

課堂總結:通過兩輪比賽,我們知道了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傳熱性

能是不同的,有的材料是熱的良導體,有的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不同材料的熱的良導體傳熱的效能也不相同。

六、作業

我們已經通過實驗知道了鐵的傳熱效能沒有銅、鋁的傳熱效能好,但為什麼人們卻廣泛使用鐵鍋呢?(下去以後查一下資料,從身體健康,經濟價值、礦石資源、磁的性質等方面來思考並回答)

附:

一、板書設計

金屬---- 強

熱的良導體

不同材料物體導熱效能不一樣 非金屬----弱 熱的不良導體

二、傳熱比賽實驗表(一)。

三、傳熱比賽實驗表(二)。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 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傳熱比賽》。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法指導、教學方法,教學程式及理論依據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前後聯絡和教材思路及編者意圖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熱脹冷縮、熱是怎樣傳遞的等知識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熱傳遞的性質而設計的。教材這樣安排,重點是通過實驗鞏固熱傳遞的同時,認識不同材料的物體傳熱效能不相同,而同一材料的物體傳熱效能也不相同。教材具有動手操作性強、科學性強、邏輯性強的特點,為了實現編者意圖,教材安排了兩次比較實驗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為繼續深入學習科學知識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通過對教材分析,把握教材思路結構和特點,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導熱效能是不一樣的;同一材料的物體,導熱效能也不一樣。

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設計同種材料物體傳熱效能的比較實驗方案,並能根據方案進行實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情感。

(2)教學重點:能設計實驗方案,根據方案進行實驗。

(3)教學難點:進行同種材料物體傳熱效能的對比實驗。

二、學法指導

本節課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知水平、教材特點,從落實《科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出發,我突出了“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分析”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做到“動口猜想,動手實驗,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滲透於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三、教學方法

針對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及國小生心理特徵,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教學法,並輔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展開教學。整堂課的教學始終遵循啟發式教學原則,滲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生實驗中的操作難點,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課堂教學程式

整堂課的教學,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宗旨。”我從“聯絡生活,激趣引入”入手,歷經兩個層次的“動腦猜想,動手驗證”,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然後進行“開啟智慧,勇攀高峰”,使所學知識得到及時鞏固的同時將科學知識生活化,通過“盤點收穫,昇華主題”,最後的“ 奇思妙想,課外延伸”,既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又為下節課的探究奠定了基礎。

(一)聯絡生活,激趣引入。教師先以學生熟悉的用手端燙水杯時的感覺入手,自然地引出與物體傳熱相關的知識,既為學習新知做足鋪墊,又順理成章的引出課題。

(二)動腦猜想,動手驗證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得出“不同材料的物體傳熱效能不一樣“這一結論。

1.我先出示不同材料的小勺,然後讓學生猜想誰的傳熱效能會好,並填寫猜想結果,交流彙報。

2.驗證猜想,得出結論。在此環節的教學中,我首先給出明確地實驗方法,指導學生在操作中,發現“不同材料的物體傳熱效能不一樣“的結論。最後根據學生彙報,得出科學概念。

3.聯絡生活找一找,說一說。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然後教師課件出示一組實物圖片,讓學生辨一辨。

此環節的設計,通過猜、做、找、辨等活動,在猜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一步進行精準地驗證,體現“大膽猜測,小心求證”的理念,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同時,滲透尊重科學、用實事說話的科學態度。小結時,知識與方法並重,重知識更重學習方法的積累。

(三)動腦猜想,動手驗證

本環節的教學,創設了銅、鋼、鋁為誰的傳熱效能好而爭吵的情境,再次指導學生參與猜想與實驗,得出“同種材料的物體傳熱效能也不一樣”的結論。同時,再次滲透由猜想到驗證科學的探究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發散了學生思維,而教師的`導向性實驗設計單,以及酒精燈的使用演示,為學生掃除了操作驗證的障礙,突破教學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四、開啟智慧,勇攀高峰

本環節的設計,以填空、選擇、判斷和生活現象的解釋等不同的題型,將知識的鞏固與應用以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挑戰形式出現,依然抓住本課的一個“賽”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遵循有易到難,有淺到深的原則,由純知識性的鞏固,巧妙過渡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所學知識昇華到運用階段。

五、盤點收穫,昇華主題

引導提問,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及知識要點。精煉的小結,既概括性地指明瞭本課知識要點,更是把學生的探究思路拓展至廣闊的大自然,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祕的熱情。

六、奇思妙想,課外延伸

“奇思妙想”這一課外作業的設定,旨在延伸所學,應用知識,同時,為下一課保溫杯的製作奠定基礎。

板書設計: 良導體 金屬

不良導體 木頭 塑料

猜想 驗證

我的板書簡捷、明瞭,突出了本課的知識要點和主要學習方法。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重了學生的能力培養,情感的體驗。始終引導學生去猜想、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分析得出結論,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同時,本課設計中,不論是開課引入、還是新知的探究,以及鞏固昇華,始終將科學知識建立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科學教學生活化。

《傳熱比賽》的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傳熱比賽》是科教版國小科學五年級下冊第7課。本課是學生在認識了什麼是熱,熱在冷水和熱水中怎樣傳遞之後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熱傳遞的性質而設計的。這課與後面的《設計製作一個保溫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點和知識特點及熱傳遞的特徵和實際應用。通過難點有利於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和整理資訊得出結論的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都是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的。因此,根據學生喜歡自己動手,愛提問的情感和行為特徵,展開相應的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觀察、實驗、蒐集整理資訊,思考與歸納,表達與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瞭解熱傳遞的特點,並能區別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能理解熱傳導的`特點。

2、能設計實驗要研究的問題,並能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能舉出生活中更多的熱傳導的例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認識熱傳導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1、教師出示一把小勺,讓學生摸摸勺把兒,有什麼感覺?

2、學生猜測後摸摸。

3、對比實驗:老師把勺子放到熱水裡,過一會兒在摸摸勺把兒,有什麼感覺?

4、提出問題:勺把兒是怎樣變熱的?

5、講述:熱水把熱傳到勺把兒上,那麼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猜想假設 設計方案

1、猜想: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2、設計實驗方案

3、交流、完善實驗方案

(三)實驗操作 觀察彙報

1、出示實驗注意事項

2、實驗操作

3、觀察記錄

4、彙報交流

(四)討論分析 得出結論

1、分析:火柴為什麼從一端依次掉下?

2、討論: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3、總結實驗結論

熱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

4、播放課件:熱傳遞。

5、聯絡生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