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集體備課教案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4.78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集體備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數學集體備課教案

國小數學集體備課教案1

一、教材內容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分為“圓柱和圓錐”、“正比例和反比例”和“總複習”三部分。“總複習”包括4個單元。

(一)圓柱和圓錐: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4個課題。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變化的量”“正比例”“畫一畫”“反比例”“觀察與探究”“圖形的放縮”“比例尺”7個課題。

(三)總複習: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中與體育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包括算式與方程在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對生活中與科技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擴充套件數學視野,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5、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演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6、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範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換算。

7、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絡,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對統計資料作簡單的分析,並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9、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措施:

1、進一步培養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3、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以及遷移類推的能力;

4、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5、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加強口算練習,學會解答比較簡單的整數、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逐步提高學生四則計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9、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10、能掌握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正確進行名數的換算。

四、教學課時安排

(一)圓柱和圓錐13課時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課時

總複習31課時

數與代數20課時

空間與圖形8課時

統計與概率2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1課時

國小數學集體備課教案2

一、教材依據

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章、第四課時

二、設計思路

指導思想:本節教學設計是面積和周長的比較。是在學生知道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基礎上,去理解周長和麵積有什麼區別,以便更好地應用到生活當中。

設計理念:讓學生通過練習、例題去自覺發現面積和周長的區別

教材分析:基於面積和周長的所學知識,從而比較面積周長不同。

學情分析:全班21名學生,其中16名學生基本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另外5名學生中,3人掌握面積如何計算,2人掌握周長如何計算。

三、教學目標

(一)通過比較,學生正確理解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能運用概念正確地計算面積和周長.

(二)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

區別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計量單位和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正確地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麵積的計算.

六、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一個邊長10cm的正方形,直尺,粉筆;學生每人準備一條手帕。

七、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師:我們已學習過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

1.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2.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那麼,周長和麵積有什麼不同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面積和周長的比較)

(二)學習新課

出示圖形,這是一個長方形,長4釐米,寬3釐米.請同學提出問題,可以求什麼?

(周長、面積各是多少?)

師:請同學在自己作業本上,分別求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麵積.老師板書

周長:面積:

(4+3)×2=14(釐米)4×3=12(平方釐米)

答:周長是14釐米.答:面積是12平方釐米.

通過計算你能發現周長與面積有什麼不同嗎?請根據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思考題:

1.周長和麵積各指的是什麼?

2.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麼?

3.周長和麵積各用什麼計量單位?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歸納:

1.長方形周長是指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和,而它的面積是指四條邊圍成的面的大小.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求周長計算出的'結果要用長度單位,求面積計算出的結果要用面積單位.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那麼我們能不能簡單地概括出面積和周長究竟有哪幾點不同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共同歸納、概括)

板書:面積和周長的區別:

1.概念不同;

2.計算方法不同;

3.計量單位不同.

師: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向同學們請教,願意幫忙嗎?如果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是不是也存在這3點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也具備這3點不同)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假如一個正方形它的邊長是4,會求它的周長和麵積嗎?(學生敘述列式過程,老師寫在黑板上)

周長:面積:

4×44×4

師:這兩個算式都是“4×4”,這不是完全相同嗎?你們怎麼能說它們不同呢?(討論一下,然後再回答)待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老師再歸納.

師:周長的4×4是4個邊長,式子中的第一個4是4釐米.面積的4×4是4個4平方釐米,所以兩個算式雖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義不同.說明面積和周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要認真審題.

(三)鞏固反饋

1.請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長,摸一摸桌面的面積.

2.出示正方形手帕,請同學指出它的周長和麵積.

3.計算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黑板出示:

周長:(12+3)×2周長:6×4=24(釐米)

=15×2

=30(釐米)

答:周長是30釐米.答:周長是24釐米.

面積:

12×3=36(平方釐米)6×6=36(平方釐米)

答:面積是36平方釐米.答:面積是36平方釐米.

4.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裡.

(1)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上欄杆,欄杆長多少?()

(2)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圍著花壇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3)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這個花壇裡種草坪,這個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A.20×20=400(米)

B.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

D.20×4×5=400(米)

5.計算下面兩個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用直尺畫出下列兩圖形

單位:釐米

(由學生口答,老師寫在黑板上)

周長:面積:

(8+5)×2=26(釐米)8×5=40(平方釐米)

5×4=20(釐米)5×5=25(平方釐米)

黑板演示,把上面兩個圖形,合併成下圖.

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周長:(8+5+5)×2面積:(8+5)×5

=18×2=13×5

=36(釐米)=65(釐米)

比較一下,組合後圖形的周長、面積,與組合前兩個圖形周長之和、面積之和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面積相同,周長不同)能說說為什麼周長不同嗎?組合圖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部分?師生共同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面積和周長有三點不同:

1.概念不同;2.計算方法不同;3.計量單位不同.

作業:P.80第6、7、8題.

板書設計

國小數學集體備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資料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資料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資料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

體會某些資料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教學準備:

在報刊雜誌等媒體中收集一組有關國土面積、西部情況、海洋資源的大數的資訊。

教學過程:

一、體會資料改寫的必要性

教師出示從媒體收集來的一組資料改寫的例項。讓學生比較同樣的資料為什麼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讓學生體會到資料改寫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寫方法

1.出示中國地圖,瞭解一些省、市、自治區的土地面積。

讓學生讀出這些面積,問: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資料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改寫的方法。

3.完成試一試第1、2題:進一步鞏固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與應用

練一練第1題: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後出示各地區具體的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情況等。接著出示有關的資料,讓學生讀一讀,然後討論這些資料如何進行改寫。

四、作業

收集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資料。

板書設計:

大數的改寫:為了讀數、寫數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

9600000=960萬

10000000000=1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