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07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生活化和活動化互動響應,充滿了生命力。

“來自生活的報告──師生互動·合作探討──走進生活·參與實踐”,條理清晰的生活化教學模式,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創設了和諧情境。教學組織者從課外社會調查到課堂內的調查彙報探究,從生活資料展示到生活話題討論,從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到課外社會活動實踐,活化了教學資源和教學形式,實現了“教學服務於學生生活”的課程教學理念,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

感悟、交流、達成成為學生自學探究的基本行為。在教學中,社會調查──社會生活的變化,生活話題──社會實踐中的我們,生活劇場──《小明、小樂的選擇》,詩歌昇華──《生活的回敬》,課外實踐——社群公益活動等環節,為學生才能的施展提供了廣闊的活動舞臺,學生自身的感悟、交流、達成真正成為一種教學行為,學生主體地位的突顯成為課堂的另一道亮麗風景。

當然,該教學設計有些地方還比較粗糙,材料的選取不夠精當,對學生的狀況瞭解還不是很充分。另外,從好的教學設計到一堂成功的課,不是預先準備就能全部解決的。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教學組織者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交通與我們的生活》一課的設計主旨是讓學生了解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總結出交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深刻體會到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交通。整課堂,我上的輕鬆,學生也樂於參與。

整堂上,我沒有一次一次地講交通運輸與人們怎樣的關係密切,而是讓學生通過看、想、說,去體會交通運輸與人們的密切聯絡,懂得怎樣使用和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工具。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瞭解和感受交通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隨處可見交通運輸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因此,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交通。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我的家鄉在哪裡》的整個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特點:

一、活動化教學: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緊扣教學目標設計了一系列有效的活動,層層遞進,有序進行,把認知和情感有機地統一於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與各科知識有機地聯絡,營造愉悅的情境,並把課堂與生活聯絡起來,通過課前調查與課後延伸,拓展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品德生活化、活動化、情感化的特點,讓學生在認知家鄉、感悟家鄉的活動過程中增強熱愛家鄉的感情,養成熱愛家鄉的習慣,展示熱愛家鄉的行為。

二、合作式學習:

本課多個環節是小組的合作學習。教師通過擴充教材內容,適時恰當地加大了課堂學習的容量,細看學生的活動,由個人呈現蒐集的資料→小組內互換交流→集體共享共識→教師小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所有學生都有了參與探索的機會,他們面對面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相互協作,共同參與,整個課堂形成了資訊活動的”場”,在充滿了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交往中,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學會學習。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家庭的親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與家庭”中的第一個主題。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感受到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激發對父母和長輩養育自己的感激之情。教育學生能夠以各種恰當的方式對父母和長輩表示感激;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知道應該尊敬、關心、孝敬父母長輩,知道感激父母和長輩,懂得怎樣去關愛家人。昨天,和邯山國小的孩子們一同感受了親情的魅力。在這節課中,我感受了自己的成長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首先,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得到了太多父母的寵愛,卻往往不能夠真正從心靈上體會這一份份關愛。如何喚起他們的愛心,培養他們愛的情感呢?我就試圖在課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情感要素,引領學生進入情感的世界,洞悉和感受包含在活動中的情感要素。我向他們講述老師自己親身經歷的親情故事,激發他們也在回憶尋找他們自己家裡的親情故事。在課堂中,我的故事起到了創設親情氛圍的作用,但是學生在講述自己家庭的親情故事時,顯得仍然還是那麼表面,那麼蒼白。沒有更深一步的走進學生的內心。我覺得這裡面有老師的引導的經驗不足。例如:當一個孩子說自己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從外地趕回來給自己過生日時,我給予了肯定。但接著後面的幾個孩子還是停留在這樣的故事中時,我卻沒有成功地把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引匯出去,所以在談自己家裡的親情故事時,顯得有些千篇一律。

其次,生活是任何品德與社會活動的源泉所在,脫離生活本體的課堂活動是沒有意義的。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本課設計中的幾個活動把學生的生活與課堂勾連起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例如:我課前發放了調查表,調查自己的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從而聯絡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齡,體會家人這麼多年如一日為我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然後有開展了“親情大比拼”的活動,激活了學生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從而激發了對父母的愛。活動從生活中來—真實,到生活中去—有效。當生活的珍珠用情感的絲線串聯起來,愛的光芒便溫暖了每一顆心靈。但是在“親情大比拼”活動中,有些學生對於父母的業餘愛好這幾個字不太理解,而我在課堂中只是關注到了學生對於父母的瞭解有多少,而忽略了這個詞本身的意思學生是否清楚明白。所以有部分學生回答的不太準確。

最後,我設計了真情連線的活動,因為德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然而,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可見,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這就需要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拿出實際行動,來實現道德認識的"後延"。讓學生在這節課與家人進行一次“真情連線”。讓孩子在這節課中所感受到家人對自己關愛的感情,在連線的活動中抒發出來。而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已經說明了一切。

曾經,有人這樣概括新課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課堂: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雙手的懷抱;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我想說,課堂還應該是真情盪漾的幸福的港灣。說實在的,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20xx年11月8日,教研室的視導活動,準備的課題是八年級上冊第九課專案三《做個聰明的消費者》,總體感覺:架子還算穩,但骨肉不豐滿,不細膩。 先說一下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評價過於簡單、籠統。大多數時候在用“好、很好、還行”等等隨口性的評價,失去了它實質的作用。課後想想,評價應該有三個方面的主要作用:鼓勵、補充、糾錯、提升。鼓勵應該是具體的,學生回答的好,到底好在哪裡,“讀的好,還是有新意,還是很全面,條理清晰”,學生應該有個明確的落腳點。這節課中的糾錯尤其做得不好,如“一學生根據圖片辨別侵犯了哪種權利時,對五種權利的含義及表現明顯認識不清晰,我只是否定了他的答案,換了其他同學來繼續回答。沒有指出原因,更沒有加以引導,分析辨別。我自己也意識到,做好評價的背後是不懈的學習與努力,做為教師全面素質的提高,性格脾氣,書籍的涉獵,生活閱歷,興趣愛好等等的積累沉澱。我更深深的體會到,在課堂上做好評價的前提,首先老師是一位認真的傾聽者。因為準備課,連續幾天熬夜,有些疲憊,思維有些卡殼,沒有了聽也就無所謂的評了。

2、問題設計有些隨意。有一部分問題過小,價值不大,缺少思維含金量。僅需要“對”或“錯”的判斷而已;而有些問題過大,過於籠統,缺乏層次性,梯度不夠。如本節課中,引用了網上的一段關於食品安全的調侃段子作為案例,出示問題:怎樣擺脫這種“爽”的生活?在學生討論中我發現,這個問題太大了,它不是單方面的責任,而是有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甚至還有監管部門,國家的法制建設等等,學生們考慮時卻相對單一而集中,費了不省時間。如果把它分解為幾個小問題:要想擺脫這種生活,哪些人負有責任?他們各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有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應該更容易思考與解答。

有一點還值得自己欣慰:各環節的設計,案例的選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這一天恰逢“黨的十八大”召開,匯入時進行了時政播報,也是政治課的一大特點;中間選用的案例,都是近年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如“毒膠囊事件”,“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採用了學生們喜歡的形式:漫畫、網路段子、視訊(中間有一段歌曲改編),以詼諧幽默的形式接近了學生與教材、社會的距離,營造了融洽的'課堂氣氛。

困惑:在課堂上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其實這一點不是個新課題。就自己而言,從未正兒八經堅持來做,常常碰到課堂沉悶,學生無話可說時,讓學生自由討論一下,更多時候形式遠遠大過了作用。

一節課結束了,遺憾很多,我會一直努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是“在愛的陽光下”單元中的第二課的內容。教學前,我認真研讀本課教學目標之後,我感覺教學重點應該讓學生在感受父母之愛的同時,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對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學會關心和體諒別人。那麼怎麼才能讓學生真正能讀懂父母的心,我設計“假如我來做父母”“我和爸爸、媽媽談心”兩個教學環節:

教學開始,我就用《Family》這一公益廣告課件匯入新課,學生在直觀的視覺感受中,瞭解到爸爸媽媽的辛勞,拉近了學生與文字,老師間的距離。在 “假如我來做父母”這一教學環節中,我以書上的情境為範例,通過課件展示出來。明明幫著做菜,口味沒有媽媽做的好吃,可媽媽卻說“非常好吃”,讓學生猜一猜,媽媽為什麼那麼說,以此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回想自己曾經努力做過什麼事,父母又是怎麼說的,從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接著又通過書上的兩位同學的煩惱,引到學生身上,讓他們交流自己有哪些煩惱,其實這些煩惱產生的根源就是不理解父母,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那麼怎樣才能讓他們懂得父母的心,我採用情景體驗,讓學生觀看我班一位家長給孩子寫的一封信件,讓孩子理解父母。

教學視訊《王祥臥冰》的播放,目的在於讓學生從小會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弘揚傳統美德。孝道名言和調查問卷都以課件的形式出現,讓學生一目瞭然,收到了很好效果。教學中,我始終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原則,注意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更深體會到家人的關愛的同時,學會體諒家人。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學生只有他們能感受到的、觀察到的、正在過的生活基礎上,才能學習過更有意義的生活。在價值多元的社會,學生從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和影響不可忽略。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不能迴避,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煩惱,有利於學生更真實地認識自己的父母。教學中如何就地取材,用好這些生成資源,讓資訊科技更好地與課程結合,並且有效整合。讓《品德與社會》真正成為一種對於學生生活的有效引導。這也是我在今後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自己看書,然後舉例說明,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分組討論,談感受。不僅重視了“知識和技能”,而且注重“過程和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領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並在師生互動中,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真正得到提升。在本堂課中我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學習弱勢群體自強不息的精神。

對學生來說,弱勢人群一般難以成為他們的關注物件,通過教學使他們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不再是出於同情,而是出於尊重,再為他們喝彩的同時,給予關愛。學生通過蒐集和了解弱勢人群頑強奮爭、自強不息的典型事例,瞭解他們每一點成績的來之不易,激發敬佩之情,學會尊重和關愛弱勢群體。為他們喝彩。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今年,我擔任了四年級的《品德與社會》學科。以前,由於剛接觸這門學科,總習慣一言堂的辦法傳授知識,導致課堂氣氛死板,學生思維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鑑於這些現象,自己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上網學習他人教學經驗。通過學習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深刻認識到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資訊。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有事大家商量》一課中,我因勢利導,反思自己的班級在管理上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讓學生參與管理,提升自主能力。

《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講到中國地圖一課時,通過對地圖,認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地大物博,蘊藏著豐富的礦藏,有待於學生們去開發資源,振興中華。

在講到《可愛的家鄉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家鄉人的可愛,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誇誇家鄉人。瞭解家鄉優秀人物作出的貢獻,激發對家鄉人由衷的敬佩和熱愛之情。讓學生準備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上課時一起體會歌曲的意境。然後再讓學生說說對家鄉的理解,以及對家鄉的印象。再說說家鄉的一些情況,特產、方言、並用不同的方式誇誇家鄉人以及簡單瞭解家鄉傑出人物作出的貢獻,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真正理解了“家鄉哺育了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鄉,感受自己的家鄉人,體會了家鄉人的可愛,激發對家鄉人的敬佩和熱愛之情。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在本次視導評估中,我執教的是三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第四單元的第一課《規則在哪裡》,本課要求在兒童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遊戲讓學生了解體驗規則,初步建立規則的概念和規則意識;通過交流討論調查,學習發現生活的規則,並瞭解與國小生相關的規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守規則,並反思自己是否遵守了規則,最後通過拓展,強化學生的認識,教育學生做守規則的好孩子。

講課結束,王老師對我們的課堂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我們從她的話語中感受了她對我們沙河品德社會課的重視和關心,她的點評一語中的,點清楚了每節課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我們從她樸實中肯的話語中感受到了她的人格的魅力。尤其是王老師感冒還堅持參加聽評課的精神更是讓我們深深折服。

下面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設計以及存在的問題:

品德和社會課堂應該從生活中來,再現生活,迴歸生活。而“規則”是一個包羅永珍而又空泛的概念,要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應該倡導兒童生活化的概念,避免太多的理論說教,所以,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這一概念,並且貫穿了“認識規則——尋找規則——遵守規則——強化規則”整個課堂。

一、從生活中來。

課程標準指出: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因此,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為主要源泉,從學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所以我在教學時時,第一層次就是尋找規則,在哪裡找?怎麼進入?我以學生樂於參與的遊戲為切入點,增強科學系的趣味性,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保證了學生隊整節課的參與熱情,有利於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二、再現生活。

《品德與社會》強調將學生置於主體地位,由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應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我都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緊緊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規則,尤其是與學生緊密相聯絡的規則,並且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判斷怎麼樣做是遵守了規則,反思自己的生活中違反了那些規則,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努力遵守規則。學生通過生動的多媒體課件,通過切身的傾聽、參與,小組的合作交流,提升了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理解。

三、迴歸生活。

新課程強調,品德的課堂要引導兒童重視、關注、觀察、體驗生活,而不是讓兒童成為別人生活的旁觀者、評論者或模仿者,逐漸引導兒童成為他自己生活的實踐者,成為他自己生活的觀察者、反思者、體驗者和創造者。所以我引導學生填寫規則調查表,找尋生活中的規則並對照自己的行為,其目的就在於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方法。

在課堂的開始,我首先強調本節課學生應該遵守的規則,在結尾,引導學生遵循下課的規則,體驗到規則的重要性,真正做到讓課堂指導學生的生活。

聽了王老師細緻的點評,再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我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反思自己的缺點,我覺得的確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一、獎品的發放應遵守規則。王老師說,獎品是對學生的鼓勵,教師在發放獎品的時候,儀式首先應該隆重,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感受到獎品的珍貴。這也是結合本節課的的一個落實,讓學生明白教師發放獎品和學生接受獎品也有一定的規則。

二、教師課堂上的語言不要重複太多。課堂上是學生展示的天地,應該放手讓學生自由地交流表述,在學生表述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點評,但是不能重複孩子太多的語言,否則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

慢慢思量,細細品味,王老師的點評成了我工作中一份寶貴的財富。她能夠就大家存在的問題進行一針見血的點評,讓我們感悟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她的睿智的確讓人佩服。這次評估使我對品德與社會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今後,我會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上好每節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我在教《我懂事了》一課時,力求創設各種情景,讓兒童通過展示、交流、合作等教學活動感受自身的成長,覺察到自身各方面的發展,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體驗成長的快樂,本課注重心情體驗,特別是感受自己成長的快樂。課一開始,我設計的是“猜猜我是誰”,猜照片的活動,這一活動來源於學生真實的生活,有利於拉近學生的距離,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初步體驗成長的興趣,為進一步展開教學作好鋪墊。緊接著,我又塑造了國小生這一卡通形象,藉助它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自身的成長,引發長大的思考,通過角色理解、表演等活動,激發起學生關心體貼家人的意識和行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對學生的勸說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擺在課堂的重心,由學生的勸說隨機展開教學,體現了課堂的靈活性、學生的主體性,最後由“你對自己長大了、懂事了有什麼願望嗎?”一問讓學生從體驗長大以後的美麗憧憬,說出心中的願望,希望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說出自己心中的榜樣,並以自己的願望作為動力來促進孩子努力實現。

值得思考的是:課前我應更深入地瞭解學生,調查學生最引以為榮的長大懂事了,以便在課堂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整堂課中,不能一味地只感受成長的快樂,教師更應注重方法的引導,比如:怎樣更好地照顧父母等等,這樣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總之,本課的設計能緊緊圍繞課程標準,面向學生的生活,立足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比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著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為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著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為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

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料為手段,以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為了達到讓學生感受愛的目的,我運用影視檔案、歌曲欣賞、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學生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得到愛的體驗。

為了突破難點,我引導學生以從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為載體,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其主體意識,在探究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向誰學》

《向誰學》是三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中的一課,本組教材是圍繞“我在學習中長大”這個專題編排的,本課主要圍繞“向誰學”來開展,教材選編本文的意圖是:1.看到自己兩年來的進步,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併為自己在學習中所取得的進步感到高興和自豪;2.探討學習方法,感受學習方法和途徑的多樣性,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3.知道學習要不怕困難、善於思考;知道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在交流學習經驗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4、初步感受我們的社會是個學習化的社會,學習已成為每個人終身的事情。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上要充分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根據這些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基本設計理念:

1、在教學上要充分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

2、體現新課程“實、新、活、用”的特點;

3、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

根據本課的基本設計理念,我對本課進行了設計:

首先,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明白學習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行為目標:讓學生明白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情感目標:讓學生願意通過各種渠道來學習。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後,我進行了相關的課前準備:

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根據這些要求和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制定了一些符合學生心理規律的教學方法。

1、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渠道很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利用課件對學生進行教學;

2、為了更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我在教學中營造了寬鬆安全的發言環境;

3、為了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我還設計了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課後合作的實踐活動等環節;

因此,通過學習,還讓學生明白到了:學到的知識、本領和道理,不僅僅是在課上學到的,還可從書本、媒體、報紙、電視、他人等等進行學習。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兒童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學生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學習成果服務於社會。

《首都北京》的學習就緊緊圍繞這一原則,通過學生對北京相關資料的收集交流彙報,重點探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人文景觀這三部分,以此來認識首都北京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同時結合時展中發生的重大事件,與北京密切聯絡的奧運盛會,建國六十週年等時政話題,充分激發學生的自豪感與自信心,由此產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在活動的實施後,本人就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效果作了深入的反思,認為本活動突出以下兩點。

一、充分挖掘課程資源,豐富課程資源的內涵。

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必須依託豐富和開發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結合我校的泉州市“十一五”科研課題——挖掘課程資源實施有效教學。我用課程的眼光去開發挖掘資源,拓寬教學內容,豐富品德教學素材,落實品德教學實效。

1.挖掘文字資源

課標中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著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任務,課程資源不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以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文字的優勢在於教師的挖掘。我們的教材中包含多種學科文化、人文素養、道德情操等教育資源。這種資源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挖掘、豐富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能侷限於教科書,不能“教”教科書;而應當根據學生實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設計教學活動。在《首都北京》教學思路的設計上,我對教材進行了調整與重組,從首都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人文景觀三部分為切入點,在政治中心這部分重點抓住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這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內容作為難點突破,人文中心這部分涉及的知名學府等學生比較熟悉,所以只是進行簡單彙報,到人文景觀這部分通過名勝古蹟、風味小吃、京劇、建築等讓學生體會到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蘊。三個部分構成一個整體試圖讓學生對北京有全面的認識與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另外,在活動的進行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書本上的文字和圖片,如北京的地理位置、天安門廣場全景俯瞰圖、開國大典等書本上都有相應的介紹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學會用自己的大腦對課程目標、知識性較強的內容進行閱讀和思考,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並給予懂得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學生正確的評價,從而養成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的好習慣。

2.多渠道蒐集資訊

《品德與社會》課標中指出,教師應儘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本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豐富課程資源,有條件的地方要儘量開發利用計算機網路資源。因此在這活動準備階段,我佈置學生通過網際網路上查閱北京的政治、文化、人文景觀方面的相關知識,學生從網路上搜集到了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清華大學、中央電視臺、長城、故宮、北京園林、風味小吃、臉譜、四合院等非常多的文字資料,有的學生還把收集到的圖片打印出來,甚至有幾個電腦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把文字和圖片結合起來做成了幻燈片。

網路上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走進課堂,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開闢了廣闊的天地。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收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

除了網路這種方便快捷獲取資訊的渠道以外,我還引導學生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本,通過電視、圖書、網路、家長等渠道收集北京相關資料。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和能力出發,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讓學生在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對瘦的北京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經歷了愉快的學習體驗。

二、在體驗中提高認識,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因此,在本節課中,我轉變了自己的角色,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不是單一的歷史事件或地理知識強行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試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對收集的關於北京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有價值的資訊,並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形成問題引發探究,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力求在教學中做到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在具體活動中,通過小組對所收集的文字資料、圖片以及幻燈片的展示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體驗中提高了對北京的認識,知道北京不僅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還有著許多人文景觀,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古都。我對學生所得到知識的來源進行追問給予正確及時的鼓勵和評價,如在學生彙報完後進行追問:“你是從哪裡得到這些知識的?”“你這些資訊室從哪裡獲得的?”並給予肯定“你做得不錯,能從網路上獲取和我們主題相關的知識,是個高明的學習方法”“你有一個好習慣,堅持看新聞聯播,我們都該向你學習”等等,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為第二課時乃至今後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起到明確的指向性作用。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許多不足,如課前對學生蒐集篩選資料指導不到位,課上就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查了十幾頁北京大學的資料卻找不到一段自己能彙報的內容。另外教師本身的教學機智不夠,對於課堂中的生成把握不夠靈活,引導用話不夠精確、教師對課堂上情感的生成與激發還不到位等。我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繼續努力,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提高。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多與少的思考》一課出自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資源、人口的現狀,我國雖然地大物博,總資源豐富,但因總人口太多,所以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非常低。在瞭解了我國資源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自發產生節省資源的想法,從而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節約習慣。

“人口”與“資源”這些概念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離他們的生活也比較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走近它們、瞭解它們,是本課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遵循“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課前讓學生選擇性地瞭解自己感興趣的資源,並在課堂中以小組的形式交流,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掌握主動權,比枯燥地講解什麼叫資源效果更好。

品德與社會課程建立在學生的生活體驗及現有認知上,因此我在課堂中設計了一個情境——把粉筆分給多數學生,產生一盒不夠分的結果,再通過問題“把這一盒粉筆比做我們國家的資源,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國的資源總量雖然多,但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所以仍然導致人均資源佔有量不足。再通過數學算式:總資源÷總人口=資源人均佔有量,讓學生了解到節能及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在課的最後,向學生髮出了“低碳生活”的號召,並要求學生制定詳細的計劃,並把這些細則落實到生活中,形成節約能源的生活好習慣。比如:除了人口計劃之外,我們還能做到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節約用紙……最後通過反映實際的圖片、資料、視訊片段與社會現狀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用事實說話,從而提高本節課講述的可信度。

品德課是一門綜合課,主旨是和學生的生活聯絡起來,不能脫離生活實際。學習者參與現實的生活,要活用知識,在參與中學習,是社會參與的過程。並在學習中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發展多向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的第三個話題。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定位為:1、通過交流學習,使學生掌握火災發生時的自護自救或互救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了解火災發生後的危害性,增強學生的珍愛生命、遇事沉著冷靜的態度,逐步提高學生應對危險的素質和能力。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瞭解火災發生後的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

本課教學我採用利用煙味的活動創設情境,問問同學們,煙味意味著什麼,“有火災!”接著說明剛才發生的一幕就是九月的一天東東家發生的事情!

在整節課的各個活動中我也緊緊通過東東家著火這一情景創設開展如何撥打119火警電話、如何進行逃生自救和救人。並通過三種生活中常見的著火(當然小火)情景交流簡單有效地滅火方法。這裡重點講述如何使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滅火的方法。最後結合我校經常開展的消防演練活動進行非常有實效的消防演練。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課程目標我確定的非常準確,並且活動也都緊緊圍繞目標開展,且很有實效性。

本節課最為成功的我認為是如何撥打119這一重點的處理,首先播放東東同學撥打119的情景,學生進行評議,總結出撥打方法,學生根據總結的撥打119的四要素進行情景模擬,練習彙報。這裡教師也作為一個活動的參與者高興的說太好了,下面我就用手機撥打119驗證一下我們撥打119的方法是否正確,孩子們說不能打,我問為什麼,在爭議中我們進一步瞭解《消防法》中有關亂撥打119是違法行為,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也進行了相關的法制教育。

安全是關係到學生正常生活和學習,乃至生命的重要問題,學生的安全教育已成為我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也結合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安排了火警演練。

總之,這節課引導學生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充分運用媒體資源通過系列活動把空洞的說教變成激發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中得到啟發,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明白當危險發生的時候要沉著機智,不蠻幹,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以積極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安全。

不足之處為各種活動的練習時的方法說明,待孩子們聽明白後統一進行。這也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長期訓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