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分析教育教學論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4W

摘要:本文從教材、知識跨度和教學方式三方面論述了當前物理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並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分析教育教學論文

關鍵詞:銜接;跨度;對策;過渡

每學年新學期的開始,都有不少的學生因為不適應高一物理的學習而導致相對國中成績急劇下滑,有的學生還失去對學習物理的熱情和興趣,甚至放棄物理學習。究其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問題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就該問題談一點體會。

1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問題分析

1.1教材的銜接問題

國中物理教材,主要是依據《物理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在對自然現象體驗的基礎上把對自然的認識上升到物理知識的高度。教材注重在學生豐富生活經驗的前提下經歷簡單的科學探究實踐,總結物理規律的過程,訓練學生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規律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和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探究素養和實踐的能力。

高中的課程設計更注重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初步培養他們在探究過程中的方法和能力,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不難看出,國中物理教材側重於生活,親切,有趣,更容易使學生融入其中。

而高中的物理教材側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的方法,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初、高中教材對學生的培養角度有明顯不同,而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習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若沒有一定的過渡,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

1.2知識要求跨度較大,思維能力相對滯後

首先,國中的學生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還處於不成熟的階段,他們更習慣於對事物的表象,感性地去認識,尚未形成主動探究物理內在本質的思維與能力。國中的知識大多與學生的生活聯絡密切,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很容易總結出物理規律並再次運用到生活中去,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整個學習過程都是接觸生活、瞭解生活、總結生活、解釋生活,很容易引起他們學習物理的熱情與興趣。而高中知識與生活的聯絡相對國中而言不是十分密切,許多的知識都是抽象的,或者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的模型,通常都是日常生活中難以找到的,與學生的生活相隔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他們常常一時難以適應,會存在諸多的困惑,若這些困惑在枯燥,晦澀難懂的物理學習過程中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熱情,最終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動力。其次,國中的知識側重於學生的理解、記憶。而高中的知識更側重於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學生面對紛至沓來的高要求,難以適從。再次,高中的學習知識點相比國中,知識面更廣,程度更深,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要求也較高。

1.3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方式的銜接問題

在國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物理知識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授或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完成,學生習慣於被動接受知識。學生的時間大多也是由教師支配,一般很少能夠主動進行探究,自主學習。

而進入高中階段以後,物理教師更注重於對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的培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教授者,他們變為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口],教學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協同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而他們還尚未養成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這就導致學生依然還用國中被動的學習方式去配合高中自主探究、啟發導學_l2的教學方式,結果可想而知。

2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的相應對策

2.1合理的安排教材結構,使學生順利過渡

現有的國中教材和高中教材存在斷層現象,為此應該根據學生情況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特點合理的安排知識點的銜接。

比如現有的國中教材很少涉及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一知識點,而高中一開始就涉及l3],比如質點,自由落體運動等。為此應該在國中階段逐漸培養學生利用這種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思想,教材中可是適當安排一些簡單,易懂的模型,為高中需要大量運用這一知識點做鋪墊。例如可以安排探究實驗:槓桿的自身的質量_口丁以忽略不計嗎?火車過橋和火車從南京到北京都需要考慮火車的長度嗎?……在這些學生熟知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經歷探究,通過具體的實驗資料說明問題,學生更容易接受。在探究的中學生學會了探究,瞭解了探究的程式,增強了主動探究的意識。

再比如,在國中階段很少設計利用影象處理問題的這一知識點,而在高一開始就出現了大量的利用影象處理問題的習題。比如—t影象、—t影象、“一t影象、.廠一t影象等等,因為學生以前極少接觸這方面的訓練,接受起來感到困難。對於這一知識點如果國中教材中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會更有利於高中物理的學習。

2.2根據學生生理特點,讓高中的物理知識更“平易近人”

高中的物理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理想化模型大量的運用更加劇了這種狀況,學生思維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理解起來相當困難。

這是導致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以後反映物理難學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高一教材第一章中的加速度這一知識點,相當抽象,學生無法從定義中理解這一概念,更無法從他們所熟識的生活中想象加速度的意象。而在整個高中階段學習過程中,加速度這一知識點至關重要,它是聯絡運動學和動力學的橋樑,是整個動力學的關鍵點,也是許多習題的解題突破口。學生一旦理解得模稜兩町,似是而非,就會導致以後的學習困難或者乾脆無法繼續學習。

為此,讓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點更平易近人一些,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非常重要。比如在學習加速度變小而速度還會繼續增大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用向學生桌上放糖的方式進行,每次都以相同數量往學生面前放糖,學生的糖數就會增加,同樣如果第一次在學生面前放1O塊糖,第二次放9塊,第三次放8塊以此類推,雖然每次放的糖數減少_r,但是學生面前的糖還是不斷的增加的,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容易起來。

高中的許多實驗都是專一的實驗儀器完成的。因為條件限制,一些學校並不是都能完成的,而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不可缺少。為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用一些學生身邊的物品,罈罈罐罐代替實驗室的器材來完成實驗。

這樣既拉近了學生與實驗的距離,增強了他們探究的興趣,同時彌補了一些學校器材不足的缺點。比如在探究微小形變這一知識點時,可以用醫院裡掛點滴的玻璃鹽水瓶一套器具完成,瓶中裝滿紅色的墨水,橡皮塞塞好,用一端帶細塑料管的針頭從橡皮塞插入玻璃瓶,通過擠壓玻璃瓶觀察細管中的紅墨水長度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玻璃瓶微小的形變。

2.3多種教學方式並駕齊驅,讓學生的學習方式自然過渡

(1)利用多媒體和實物,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和實物可以把高中的一些相塒抽象,或者學生不熟悉的現象和過程詳細的展示出來,這樣就和學生在國中的學習方式進行lr有機的結合,拉近了學生和知識的距離,激發了他們探究物理規律的慾望。

(2)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高中的物理教學相對國中而言更強調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而高一的新生這方面的素質比較薄弱,因此這是高、國中物理銜接的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學中比較困難的部分。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開始於疑問與驚奇,問題啟動于思維”。因此教師在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中,按照物理學中概念和規律建立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效、類比等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質聯絡,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質聯絡,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質屬性和基本規律,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著重培養、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實驗歸納、理論分析等思維能力水平。例如在進行質點這一抽象的物理模型教學時,可以先讓一個學生從教師後面走到講臺上來,讓學生注意觀察並思考:如果研究這個同學走過的路程或者從後面到前面需要的時間,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學生肯定有自己的答案。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需不需要考慮這個學生的衣著,身高,胖瘦呢?不停地營造思維情境,既可以讓學生對質點這一物理模型本質的掌握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3)認真研究教材,瞭解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區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事先仔細研究國中教材和高中教材,找出二者在研究問題的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區別和聯絡,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差異。讓學生進行對比,逐漸訓練學生掌握高中的物理學習的方法。比如國中教材中速度指的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標量;而到了高中,速度是位移和時間的比值,是向量,二者不再是同一個物理量,高中介紹的平均速率才是國中時的速度。在對比中既加深了學生對速度,平均速率的理解,又培養了他們高中學習需要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