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做最好的自己優秀讀後感作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3.07W

做你自己這是一本可以改變我們工作、生活、財富觀的心靈成長之書。看了做你自己這本書,你都有什麼樣的感悟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做你自己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做最好的自己優秀讀後感作文

  做你自己讀後感篇一

我們如何堅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併為實現自己的志向不斷努力和奮鬥呢?

相信《做你自己》這本書,會給我們一個答案的。

《做你自己》是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彼得的自傳。身為股神之子的他講述了自己的奮鬥和成長經歷,彼得並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去做一個金融家,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音樂家,選擇音樂譜出人生最美妙的樂章。他從父親那裡獲益最大的是一套人生哲學: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能做自己!他在名校斯坦福大學只念了三個學期便決定休學,從零開始打造音樂夢。儘管歷經波折,但他終於靠自己的力量,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成功,贏得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

從他的經歷中,我知道了: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做你自己!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而且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只要有信心,理想一定能實現。

  做你自己讀後感篇二

讀了這本書讓你體會最深,意味深長的就是那句: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你的人生由你打造。

很多人都覺得能夠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是我們從彼得巴菲特故事中瞭解到,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不一定是含著金湯勺,也有可能是插著金匕首,因為你不可以不成功,並且你一輩子都需要從父輩的光環中走出來。人的出生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我們都需要去努力探索,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人生的結局是最終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的。

彼得是在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這是成長過程中彼得所獲得長輩給予最珍貴的禮物,讓他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感恩、對於世界的信任還有對他人的包容,因為感恩才會懂得去回饋,贏得別人的尊重;因為信任,才會開放自己的心態,才會毫無保留的去分享,去激勵身邊的人更好的生活;因為對他人的包容,才會讓自己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加用心的傾聽,瞭解他人的思想,進而更好的溝通。感恩、信任還有包容,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當然還有責任。

我是一個八歲小孩的媽媽,我總是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他,所以只要他想要的東西一般我都儘量滿足他。我也希望我的兒子在各個方面都是最棒的,所以我幫他報了好幾個學習班,跆拳道、畫畫、寫字等,並且希望他都能學得很好,也沒有問過他到底喜歡不喜歡,就算是不喜歡,我也會要求他學。看了書之後,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他學會感恩,學會尊重,學會包容,不要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達不到他的要求就亂髮脾氣,覺得這都是應該的,要讓他懂得擁有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來之不易的,都要付出努力的。我也會讓他選擇自己喜愛的興趣,希望他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中能夠獲得喜悅和滿足。

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繼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創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斷選擇和努力的'結果。選對你熱愛的方向,併為之付出全心的努力,不要被周圍的事物左右,用時間去證明吧!

  做你自己讀後感篇三

《做你自己》談的是價值觀、人生信念,以及美好生活的行為與態度。本書還談到身份認同,我們判斷其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讓我們思考富二代應該如何面對人生這一話題。我們歸納出富二代的5大缺點,是為了讓多數人明白:貧者不自卑,富者不虛妄。

1:缺乏企圖心

富裕家庭考慮不周的贈與會澆滅一個人的雄心並枯竭他的企圖心,從而使年輕人喪失尋找自己航向的冒險精神。彼得·巴菲特記述到:“父親在尋找激情、活出自己人生軌跡的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那麼他又怎麼會拒絕讓自己的孩子去挑戰人生,並從中獲得快樂呢?因此,巴菲特家族沒有設立龐大的信託基金!我們兄弟姐妹三人在年滿19歲之後,每人獲得了一筆數額非常有限的財產。”

彼得·巴菲特是普通人,他最引以為豪的是聽到別人說:“你是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可是你看起來好普通!”

跟大多數作曲家和音樂家同事一樣,彼得·巴菲特只能通過最新的一部作品來體現自身價值,也無法預知能否在下一份工作中更加成功。“我一直認為用普通來形容我,是一種褒獎。說穿了,就是一個人可以‘正常生活’,被周圍人所接納。‘普通’就是一個人有絕佳的機會來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

2:缺乏寬容,沒有感恩之心

有句哲言:我們對差異的包容能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成為偏見的俘虜時,我們的生活將變得狹隘而貧乏。富二代尤其缺乏寬容,缺乏對多元世界的理解,很多富二代只生活在自己的一個小交往圈。

彼得·巴菲特論述說:“假如你這個不喜歡,那個也不待見,最終你的世界將只剩下你自己,以及幾個外表像你、思考方式也像你的人,這個世界就像散發著傲氣、死氣沉沉的小型鄉村俱樂部。”彼得·巴菲特的兩個提醒尤要注意:首先,人們永遠不應將寬容看作是天生的事情,而是要積極地去培養這種態度;其次,自欺欺人地認為偏見是別人才有的缺點,這本身就是一種偏見。

一個人應當時刻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觀念。一個人總要嘗試去理解對方的立常這是道義使然,也是智慧使然。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可以讓我們的胸懷更寬廣。不過,富二代尤其缺乏寬容和理解,他們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應得的,有些富二代會極端的認為沒有錢的人是下等人,該受磨難與蔑視。

許多富二代們似乎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具有優勢,但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生命伊始,沒有什麼是誰應得的。這些人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但卻不懂得感恩。他們環視四周的時候,看不到世界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反而覺得身處的這片小天地還挺舒適的。

當自以為是者拒絕承擔責任時,他們便註定要過著虛假和不安的生活。

3:缺乏屬於自己的工作態度

彼得從父親沃倫·巴菲特身上學到一種價值觀,他說要感謝父親讓他認識到該價值觀的重要性,那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一種工作態度。

有些人認為,良好的工作態度就是每天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即使他對這份工作毫無激情,甚至心生厭煩。按照這種思路,單純的努力、壓制自己的喜好和時間上的付出,都算得上是基本的美德。

在股神巴菲特看來,良好的工作態度不是這樣的,他也這麼傳授給自己的兒子:良好的工作態度,首先在於勇於發覺自我。當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時,即使一場艱辛、勞苦,仍然可以在工作中享受樂趣、甚至產生一種神聖感。

是什麼祕訣讓巴菲特面對長時間分析年報看似乏味的工作,還能保持源源不斷的激情?彼得·巴菲特分析說:首先,他並不是為錢而工作。雖然他最後獲得了金錢,但這是對他商業智慧的充分肯定。金錢是副產品,而不是最初努力的目標。老巴菲特真正重要的工作“實質”:激發他無限的好奇心,驗證他對實際業績的預測能力,體驗發覺價值和新機遇的可能性。“如果我的父親以金錢為奮鬥目標,那麼他的努力將會很快變得乏味的例行公事,工作也僅僅是一份差事而已。”

崇尚工作報酬而非工作本身所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報酬有可能隨時被奪走。彼得·巴菲特認為,一個健全而持久的工作態度所強調的不是變化無常的利益報酬,而是工作本身,實現工作目標的熱情、專注和用心。

4:缺乏自尊,只擁有高高在上的習慣

當大多數人在艱苦奮鬥時,富二代們好像總能平步青雲。他們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擁有特權,漫不經心地享受各種優勢,他們似乎是在乘船遊覽的途中便獲得了他們想要的一切。

這些富二代們往往外表精緻、舉止優雅,但這背後似乎缺失了什麼。他們表面的自信其實非常脆弱和易碎,因為那根本不是“真正”的自信。而僅僅是一種高高在上的習慣。他們對名車、遊船和避暑山莊的瘋狂迷戀其實是在補償某些更加珍貴、微妙的內心缺失:使命感、對於真正自我的認同和接受,無法將擁有的和內心渴望的東西做有意義的聯結。

最主要的是,這種玩世不恭往往是和為了掩蓋他們自尊心的缺乏,但這樣的精緻面具最終都會失去效力。自尊心只能靠拼搏贏得。這一點極其重要。許多富二代養尊處優,實際內心空虛,已經在無意間被剝奪了有價值的冒險機會。他們的家庭給予他們的是奢華但已縮水的人生。正如老巴菲特所說:他們出生時含著金湯匙,卻變成了背上插著的金匕首。

5:父母用金錢替代愛

沒有哪個父母會剝奪子女活出飽滿人生的最佳機會。不過,富裕家庭所面臨的特殊困難和危險沒有被足夠重視。

彼得·巴菲特並沒有藉助“巴菲特”家族的光環和父親的力量成名於華爾街,而是聽從內心的指引,懷揣著從小對音樂的夢想,執著的追求而最終成就了自己音樂的夢想,成為一名音樂家。書中有寫到:“父親以他的習慣,認真傾聽,不做評論,也不直接提建議,直到有一天,他對我說:‘彼得,你知道嗎,你和我其實在做一件事情,音樂是你的畫布,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我的畫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畫上幾筆。’”這是老巴菲特給兒子最大的鼓勵。

富有的家庭往往太關注自己的事業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他們給予子女大量的金錢,卻沒有給孩子應有的愛。對孩子而言,更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是父母能夠花時間陪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一起做遊戲,觀察他們是如何思考的,並嘗試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但是,這需要真正的投入,而不是一張信用卡就能敷衍了事的。

孩子們懂得時間比金錢更重要,而我們成年人,尤其當我們處於職業生涯的上升期,盡情享受公司分紅的時候,往往認為金錢比時間更智慧光要。之後,當金錢失去吸引力而時間變得緊迫時,他們才幡然醒悟所剩時間不多。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