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百萬網民學法律”保密法知識競賽測試題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2W

保密法就是調整保密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人們在涉及國家祕密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係都稱為保密關係。今年是“七五”保密法治宣傳教育的開局之年。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百萬網民學法律”保密法知識競賽測試題,歡迎大家參考練習!

“百萬網民學法律”保密法知識競賽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新《保密法》第三條規定任何(C)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A、洩露國家祕密

B、竊取國家機密

C、危害國家祕密安全

2、涉密計算機安裝從網際網路下載或來歷不明軟體存在的洩密隱患主要是:(A)。

A、被植入“木馬”竊密程式

B、宕機

C、盜版危害

3、涉密計算機及相關裝置儲存資料的恢復,必須到(B)進行。

A、銷售單位

B、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的涉密資料恢復資質單位

C、原生產單位

4、處理涉密資訊的計算機、傳真機、影印機等辦公自動化裝置應當在單位內部進行維修,現場有專門人員監督,嚴禁維修人員讀取或複製涉密資訊確需送外維修的,應當(A)。

A、拆除涉密資訊儲存部件

B、對涉密資訊儲存部件進行加密處理

C、將涉密資訊刪除

5、涉密資訊系統是指由計算機及其相關和配套裝置、設施構成的,按照一定的應用目標和規則儲存、處理、傳輸(A)資訊的系統或者網路

A、國家祕密

B、工作祕密

C、商業祕密

6、涉密資訊系統建設使用單位應當按照系統處理國家祕密資訊的(C)確定系統密級。

並按照相應密級資訊系統防護要求進行保護和管理。

A、最低密級

B、大多數檔案的等級

C、最高密級

7、集中儲存、處理工作祕密的資訊系統和資訊裝置,參照(C)級資訊系統和資訊裝置管理。

A、絕密

B、機密

C、祕密

8、新《保密法》第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A)。

A、依法公開

B、以公開為原則公開

C、經保密審查後公開

9、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的涉密資訊系統投入使用前應經過(B)審查批准。

A、本單位保密工作機構

B、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C、主管領導

10、涉密資訊裝置改作非涉密資訊裝置使用或淘汰處理時,應當(C)。

A、刪除涉密檔案

B、格式化儲存部件

C、將涉密資訊儲存部件拆除

二、多項選擇題:

1、保守國家祕密的工作,實行(ABC)的方針,既依法管理,又便利資訊資源合理利用。

A、積極防範

B、突出重點

C、依法管理

D、確保國家祕密

E、又便利各項工作

F、又便利資訊資源合理利用

2、我國保密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依據,由(ABCD)共同構成。

A、保密法

B、保密行政法規

C、保密規章

D、其他法律中涉及保密管理的法律規範

2、國家祕密是指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洩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的事項。它包括(ABCDEFGH)。

A、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祕密事項

B、國防建she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祕密事項

C、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祕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祕密事項

D、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祕密事項

E、科學技術中的祕密事項

F、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祕密事項

G、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祕密事項

H、政黨的祕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祕密。

4、國家祕密及其密級的具體範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會同(ABCD)規定。軍事方面的國家祕密及其密級的具體範圍,由中央軍事委員hui規定。

A、外交

B、公安

C、國家安全

D、其他中央有關機關

5、機關、單位的定密責任人是指(AC),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祕密的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A、機關、單位負責人

B、檔案起草人員

C、機關、單位負責人指定的人員

6、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ABC)國家祕密。

A、絕密級

B、機密級

C、祕密級

7、國家祕密載體包含(ABC)等載體。

A、紙介質

B、光介質

C、電磁介質

8、機關、單位在定密過程中,對不明確和有爭議的事項,由(CD)確定其密級。

A、機關、單位定密責任人

B、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C、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D、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9、機關、單位確定密級時,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ABC)。

A、保密期限

B、解密時間

C、解密條件

10、國家祕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的變更,由(AB)決定。

A、原定密機關、單位

B、原定密機關、單位的上級機關

C、上級機關、單位

11、國家祕密載體的(ABCDEFG),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A、製作

B、收發

C、傳遞

D、使用

E、複製

F、儲存

G、維修和銷燬

12、絕密級國家祕密未經(AB)批准,不得複製和摘抄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原定密機關、單位

B、上級機關

C、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13、涉密資訊系統配備的保密設施、裝置應當與涉密資訊系統(ABC)。

A、同步規劃

B、同步建設

C、同步執行

14、下列(ABCDE)行為違反了涉密資訊系統的保密管理。

A、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接入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

B、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資訊系統與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之間進行資訊交換

C、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儲存裝置儲存、處理國家祕密資訊

D、擅自解除安裝、修改涉密資訊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式、管理程式

E、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15、製作涉密載體要在(BC)進行。

A、環境良好、管理嚴格的印刷、影印單位B、機關、單位內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的單位

16、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ABCDE)違反保密規定的行為:

A、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祕密載體

B、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燬國家祕密載體

C、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祕密載體

D、郵寄、託運國家祕密載體出境

E、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祕密載體出境。

17、在國內傳遞涉密載體必須通過(ABD)傳遞在市內傳遞機密級、祕密級涉密載體,也可通過機要交換站進行向境外傳遞涉密載體,應通過外交信使傳遞。

A、機要交通

B、機要通訊

C、郵寄、託運

D、專人專車

18、涉密資訊系統與公共資訊系統的區別在於(ABCD)。

A、資訊內容不同

B、設施、裝置標準不同

C、檢測審批要求不同

D、使用許可權不同

19、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祕密事項,或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祕密的,應當報(AB)批准,並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

A、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

B、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關主管部門

C、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20、涉密會議、活動的保密管理應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涉密會議、活動的主單位應採取的保密措施包括(ABCDE)。

A、嚴格參加人員審查

B、嚴格涉密載體管理

C、嚴格場所裝置檢查

D、嚴格保密要求

E、嚴格新聞報道審查

21、機關、單位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應堅持(BD)原則。

A、誰使用、誰確定

B、分級確定

C、最大化&nbnbspD、最小化

22、涉密人員應當具有(BCD)。

A、良好的人際關係

B、良好的政治素質

C、良好的品行

D、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23、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ABC)。

A、核心涉密人員

B、重要涉密人員

C、一般涉密人員

24、涉密人員保密管理主要包括(ABCD)

A、分類管理

B、上崗審查培訓

C、出境管理

D、脫密期管理

25、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公民發現國家祕密已經洩露或者可能洩露時,應當(AB)。

A、及時報告有關機關、單位

B、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C、立即作出處理

26、有(ABCDEFGHJ)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A、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祕密載體的

B、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燬國家祕密載體的

C、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祕密載體的

D、郵寄、託運國家祕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祕密載體出境的

E、非法複製、記錄、儲存國家祕密的

F、在私人交往和通訊中涉及國家祕密的

G、在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訊中傳遞國家祕密的

H、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接入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的

I、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儲存裝置儲存、處理國家祕密資訊的

J、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27、機關、單位違反《保密法》規定,(AB),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給予處分。

A、發生重大失洩密案件

B、對應當定密的不定密,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

C、發生洩密隱瞞不報

28、軍事禁區和屬於國家祕密不對外開放的其他場所、部位,應當採取保密措施,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擅自決定(AB)。

A、對外開放

B、擴大開放範圍

C、有條件開放

29、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BC)國家祕密。

A、絕密級

B、機密級

C、祕密級

30、國家祕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ABD)。

A、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B、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

C、機密級不超過十五年D、祕密級不超過十年

31、涉密資訊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準配備保密設施、裝置。保密設施、裝置應當與涉密資訊系統(ACD)。

A、同步規劃B、同步投資

C、同步建設D、同步執行

三、填空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祕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hui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於_2010年4月29日_修訂通過,自_2010年10月1日_起施行。

2、國家祕密是關係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範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3、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祕密的單位保守國家祕密的日常工作,由本機關和本單位管理。

4、《新保密法》共有_六_章五十三條。

5、《新保密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祕密的義務。

6、《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據是憲法。

7、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保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保密工作。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祕密的單位(簡稱機關、單位)管理本機關和本單位的保密工作。

8、國家祕密及其密級的具體範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會同外交、公安、國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關機關規定。

9、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和解除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祕密,應當由承辦人提出具體意見,經定密責任人稽核批准。

10、機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祕密及其密級的具體範圍的規定確定密級,同時確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不能確定保密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11、國家祕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祕密級不超過十年。

12、國家祕密解密方式包括自動解密和審查解密。在審查解密過程中,機關、單位對一些保密期限即將屆滿、仍需繼續保密的國家祕密事項,應當在原保密期限屆滿前重新確定保密期限。

13、國家祕密的知悉範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範圍。國家祕密的知悉範圍能夠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具體人員不能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機關、單位,由機關、單位限定到具體人員。

14、國家祕密的知悉範圍以外的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祕密的,應當經過機關、單位負責人批准。

15、涉密資訊系統按照系統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16、因工作需要攜帶涉密載體外出,要經本機關、單位的主管領導批准禁止攜帶絕密級涉密載體參加涉外活動。

17、根據現有規定,機關、單位經批准後,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對外提供機密級以下國家祕密,絕密級國家祕密不得對外提供。

18、一般情況下,核心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3年到5年,重要人員的脫密期為2年到3年,一般涉密人員的脫密期為1年到2年。

19、機關、單位應當將涉及絕密級或者較多機密級、祕密級國家祕密的機構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將集中製作、存放、保管國家祕密載體的專門場所確定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準配備、使用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裝置。

20、從事國家祕密載體制作、複製、維修、銷燬,涉密資訊系統整合,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祕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審查核發資質證書,應當與受委託的機關、單位簽訂保密協議,採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21、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運營商、服務商發現利用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釋出的資訊涉及洩露國家祕密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儲存有關記錄,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應當根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洩露國家祕密的資訊。

22、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管理職責中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3、這次保密法修訂改結果論為行為論,不論是否產生洩密實際危害後果,只要發生了列舉的1種嚴重違規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4、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運營商、服務商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資訊產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予以處罰。

25、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洩露國家祕密。

26、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

27、絕密級國家祕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裝置中儲存,並指定專人管理。

28、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保密檢查中發現的非法獲取、持有的國家祕密載體,應當予以收繳。

29、機關、單位對是否屬於國家祕密或者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或者有爭議的,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30、國家祕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變更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知悉範圍內的機關、單位或者人員。

31、儲存、處理國家祕密的計算機資訊系統(以下簡稱涉密資訊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32、國家祕密的保密期限已滿的`,自行解密。

33、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佈時即視為解密。

34、具體的定密許可權、授權範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35、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洩露國家祕密。

四、判斷題:

1、法律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2、國家祕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祕密和工作祕密。(×)

3、新修訂的保密法從行政層級和密級兩方面對定密權做了限定,不再授予縣級機關定密權,取消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機關絕密級定密權。(√)

4、國家祕密的知悉範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範圍。(×)

5、絕密級國家祕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裝置中儲存,並指定專人管理(√)

6、禁止在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訊中傳遞國家祕密。(√)

7、辦案過程中的密級鑑定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鑑定。(√)

8、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祕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9、根據新保密法規定,縣級機關、單位擁有定密權。(×)

10、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佈時即視為解密。(√)

11、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可以確定絕密級、機密級和祕密級國家祕密設區的市、自治州一級的機關及其授權的機關、單位只能確定祕密級國家祕密。(×)

12、新保密法規定國家祕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祕密、內部四級。(×)

13、軍事方面的國家祕密及其密級的具體範圍,由中央軍事委員hui規定。(√)

14、國家祕密的保密期限已滿的,經定密機構審定後方可解密。(×)

15、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祕密事項,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祕密的,應當報市級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並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

16、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

17、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存在洩密隱患的設施、裝置、場所,應當要求其採取措施,限期整改。(×)

18、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鑑定有關事項是否屬於國家祕密以及屬於何種密級。(√)

19、不準在私人交往和通訊中洩露國家祕密。(√)

20、國家祕密事項的密級和保密期限一經確定,就不能改變。(×)

五、問答題

1、什麼是保密法?

答:人們在涉及國家祕密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係都稱為保密關係。保密法就是調整保密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2、制定《保密法》的宗旨是什麼?

答:制定《保密法》的宗旨是:為了保守國家祕密,維護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3、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祕密法》分別是什麼時間頒佈的?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祕密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hui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1988年9月5日通過,自198x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祕密法》於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0年10月1日起實施。

4、《保密法》的適用範圍是什麼?

答:適用於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

5、這次保密法修訂主要增加了哪些內容?

答:這次保密法修訂的幅度較大。修訂後,保密法共6章53條,新增加1章,增加18條。在總則部分,強調了國家祕密受法律保護、依法管理等原則,同時,還規定了資訊資源合理利用和依法公開原則。在定密方面,規定了定密許可權、定密責任人、解密審查、定密監督等內容。在保密措施方面,增加了涉密資訊系統分級保護、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保密審查、涉密人員分類管理等規定。在監督管理方面,規範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在規章制定以及組織開展保密宣傳教育、保密檢查、保密技術防護和洩密案件查處等方面的職責。在法律責任方面,增加了機關、單位發生重大洩密案件的責任和定密不當的責任,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等。

6、國家祕密的基本範圍包括哪些方面?

答: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洩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祕密:

(1)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祕密事項

(2)國防建she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祕密事項

(3)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祕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祕密事項

(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祕密事項

(5)科學技術中的祕密事項

(6)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祕密事項

(7)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祕密事項。

政黨的祕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祕密。

7、新保密法規定了哪十二種禁止行為?

答:新保密法規定了十二種禁止行為,只要有這些危害行為就要追究法律責任,這是從“結果犯”到“行為犯”的一個顯著轉變,這十二種禁止行為是:

(1)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祕密載體的

(2)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燬國家祕密載體的

(3)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祕密載體的

(4)郵寄、託運國家祕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祕密載體出境的

(5)非法複製、記錄、儲存國家祕密的

(6)在私人交往和通訊中涉及國家祕密的

(7)在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訊中傳遞國家祕密的

(8)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接入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的

(9)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資訊系統與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之間進行資訊交換的

(10)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儲存裝置儲存、處理國家祕密資訊的

(11)擅自解除安裝、修改涉密資訊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式、管理程式的

(12)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8、這次保密法的修訂在違反保密義務所承擔的法律責任方面作了一些重大修改,主要有哪些?

答:為了強化法律責任並增強可操作性,主要增加了4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增加了嚴重違反保密規定,尚未造成洩密後果行為的法律責任。列舉了12種嚴重違規行為,有其中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二是增加了機關、單位的法律責任,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發生重大洩密案件的,由有關機關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主管部門予以處理。同時,還規定定密不當,造成嚴重後果的,機關、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三是增加了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運營商、服務商的有關法律責任。四是增加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管理職責中的法律責任。此外,針對當前洩密案件查處難、責任人處理難等問題,還加大了處分監督的力度。

9、適應資訊化的快速發展,修訂後的保密法主要作了哪些規定?

答:主要是在吸收現行計算機網路保密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3項措施:一是實行分級保護。將涉密資訊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分為絕密級、機密級、祕密級,按不同標準,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二是加強技術防護。規定了涉密資訊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準配備保密設施、裝置保密設施、裝置應當與涉密資訊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執行涉密資訊系統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三是明確禁止事項。針對當前計算機及移動儲存介質使用中違規行為,增加了不得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接入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等一些禁止性規定。

10、對涉密資訊系統的管理必須杜絕哪些行為?

答:(1)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接入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

(2)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資訊系統與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之間進行資訊交換

(3)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儲存裝置儲存、處理國家祕密資訊

(4)擅自解除安裝、修改涉密資訊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式、管理程式

(5)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儲存裝置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11、新保密法對定密工作有了新的規定,祕密不再實行“終身制”,主要作了哪些規定?

答:“定密責任人”被首次寫入了保密法,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祕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國家祕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祕密級不超過十年。國家祕密的保密期限已滿的,自行解密。

12、新保密法規定對涉及國家祕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經過保密審查,主要作了哪些規定?

答: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和中介機構參與涉密活動,承擔涉密工程,為涉密單位提供服務,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和知悉某些國家祕密。這些單位數量龐大、情況複雜,有的缺乏基本的保密措施,有的沒有必要的保密裝置,存在較大的洩密隱患,亟需按照國家統一的保密標準加強管理。本法規定,從事國家祕密載體制作、複製、維修、銷燬,涉密資訊系統整合,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祕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審查。機關、單位委託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前款規定的業務,應當與其簽訂保密協議,提出保密要求,採取保密措施。同時,還規定國務院將制定保密審查具體辦法,對保密審查的機構、從事涉及國家祕密業務的種類和申請條件、受理審查程式、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範。

13、對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運營商、服務商的保密管理,修訂後的保密法主要作了哪些規定?

答: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運營商、服務商應當配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對洩密案件進行調查發現利用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釋出的資訊涉及洩露國家祕密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儲存有關記錄,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應當根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洩露國家祕密的資訊。網際網路及其他公共資訊網路運營商、服務商違反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資訊產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