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精選6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7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精選6篇)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 篇1

在教學中,對學生能直接完成的,我大膽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完成。而將大量的時間放在重點知識上,讓學生通過實驗,自主探究,討論,合作等方法自己去解決難點,從而使學生掌握重點。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的成功不僅在於學生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而且最關鍵的是滿足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各種需求。

1.交流的需求。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交流,喜歡交流,在彼此交流中獲得新知,取長補短,完善和修正自我,而且在交流中也可以使學生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友誼、注重合作等優良品質。學生有交流中也鍛鍊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語言

2.展示的需求。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需要不斷地展示自己展示成果的機會。課堂中的每一個問題我都讓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給足了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動手擺小棒,自主探索,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合作性研究的方法,體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演算法的多樣性。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 篇2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出發,精心設計“圖書館”這一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數學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2.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真心交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平等的態度,走進學生的心靈,去把握、分析學生的內心感觸與想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針對學生計算時出現的錯誤,教師沒有簡單地放過去,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細細揣摩學生的心理及錯誤的原因,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就勢帶領學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糾正學生的不良做題習慣。

3.注意學生的練習反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練習時,教師沒有就題講題,而是引導學生回顧 “滿十進一”的法則,注意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反思——對於自己做出的題目,給予適當的評價,發現自己做題的錯誤之處,並想一想錯誤是怎樣產生的,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對於他人所做的題目,也能給予適當的評價,並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較,發現優劣,從而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調整。

4.評價內容多元化,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評價。《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交流演算法時學生出現了“演算法複雜化”的情況,教師沒有批評學生,而是讓學生繼續發言,然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演算法進行評價,“你認為你的方法怎麼樣”,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對於學生正確的答案教師先是不置可否,儘量用不帶傾向性的語言要求學生繼續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把評價的權力和機會交給所有的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公正的互相評價,在爭辯的過程中發現錯誤,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錯誤如何避免,並提出建議,選擇合理演算法。

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較好地體現了事先的教學設想。

下面幾點感觸較深。

1.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時空,還學生自主,學生的創造力將不可限量。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後,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18+27到底得幾,學生想出了這麼多種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2.要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僅僅充分交流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彼此溝通和相互理解。教師應該不僅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導相互間的理解;不僅讓學生了解方法的多樣性,而且讓學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養優化意識。比如在課堂中用“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釋一下嗎?” “與他的方法差不多的還有嗎?”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中深化理解,讓他們真正達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通過不斷地進行比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導學生不斷調整並優化自己的計算方法,達到熟練靈活地計算的目標。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 篇3

《圖書館》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滿十進一”的算理

在學生藉助情境圖,提出“《童話世界》和《叢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問題,並列出算式28+4之後,首先讓學生進行小棒操作,並用算式記錄操作的過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來,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來的2捆合起來,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則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來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經歷了10根捆成 1捆的過程,所以對滿十進一有了初步的體會,為下一步的豎式計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筆。

二、在撥計數器中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

在學生擺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後,請學生撥計數器。重點解決個位相加滿十了怎麼辦?讓學生通過操作發現個位原來有8個珠子再加2個珠子就是10個珠子,因為10個一是1個十,所以要將個位的10個珠子拿掉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個位再加上2個珠子,得到結果是32。還有的小朋友發現個位原有8個珠子再加上4個共有12個,滿十個了,要將個位上的10珠子拿掉,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因而結果也是32。這樣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將個位的十個珠子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的過程,進一步深化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

三、在溝通聯絡中強化“滿十進一”的算理

在讓學生動手操作,對“滿十進一”有了相當的理解之後,請孩子們列豎式計算。在這一環節還注意將前兩項動手操作的活動與豎式計算緊密結合起來。在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時,以“為什麼8和4要對齊?這是撥計數器的哪一步?”“8+4滿十了怎麼辦?怎麼做不會忘了進一?”“十位變成了幾?這個過程是前面兩項操作的哪一步?”“當你看到豎式上的“進一”你想到了什麼?”等問題來溝通操作與豎式計算的聯絡,讓學生真正理解“相同數位對齊,滿十進一”的道理。

雖然整節課非常重視學生對“滿十進一”算理的理解,使學生在豎式計算時都能較得心應手,正確率較高。但由於考慮這一節是進位加法的起始課,所以不敢一開始就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探究,而是一種方法接一種方法逐一進行,導致時間花費的較多,佔用了練習的時間,因此如何做到即讓學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讓課堂有學生練習的空間是我下一階段要研究的問題。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 篇4

《小小圖書館》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一)中三位數筆算減法的第一課時。教材通過“小小圖書館”這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同時,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繼續培養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程標準》指出:依據教材創設的.情境,把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本著這個教學理念,,這節課,我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回顧教學實踐,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本節課我把書中的情境圖創設成: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新開了一間小小的圖書館,聽說裡邊的圖書可多了,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圖書館裡看一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搭建一個獲取數學資訊的平臺。《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因此,我用課件出示了主題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資訊?並提出哪些減法問題,然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獲取數學資訊的能力,而且將數學計算融入了生活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課程標準》指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會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圈一圈格子圖、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在講解筆算退位減的方法時,學生說,我用課件配合演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體驗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然後在多種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選擇一種對大家來說普遍適用、易於接受的方法,即演算法優化的選擇。

4、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其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的習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並與生活息息相關。把豎式修改變成了“森林醫生”,看誰能幫助“森林醫生”找到大樹的病因,醫好大樹的病;把填數練習修改成了幫小紅修補被狗咬壞了的本子,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肯定有點 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

1、因為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我的預設發生衝突,直接讓學生提減法問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2、在教學中對課堂時間的調控和分配能力還差一些,前面提出問題的時間過長,導致後來的練習時間較少,部分練習題沒有完成。

經過反思,我認為今後的教學應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努力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 篇5

兩位數退位減法是個本單元教學的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教學時,我注重採用去圖書館讀書的完整情境,體現數學同日常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學得有趣,感受到數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都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的討論,並引導學生耐心傾聽、提出問題,協助學生從單項交流邁向多項交流,同時擦出新的交流火花。而且能夠注重學生的收穫,但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的形成與發展,利用積極的評價手段,使不同的學生都能通過適合其思維特點的途徑展示自己,發展自己。讓學生成為創設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與注意,進而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慾望。

我注重語言習慣的培養。繼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限制提問範圍,因為要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單只是讓學生面對情境提出問題,更深入的是在活動中進行質疑、交流,如此限制提問範圍,避免偏離主題的現象,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保證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的前提是必須經過獨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應該有獨立思考意識。“誰能再講一講,請你的合作伙伴再給小朋友們講一講好嗎”,這樣邀請其他同學重複方法的過程,既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傾聽的能力,同時使他們的見解能夠被班內更多的成員理解並表述出來。教師提出的問題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教師的問題基礎之上,也在對學生提問題。提出“為什麼十位上從3變成了2”,而這正是退位減法的關鍵,此時此刻它已經變成學生內心渴望解決的一個問題,一種發自內心的需求。教師從彙報開始多次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學生之間就很容易公開、真誠地對他人表達欣賞之情。正確的評價不僅使學生相互之間更加親密,加深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更使相互間感到合作愉快。多樣化的演算法還需要合理優化,優化的實踐者應該是學生,優化的過程也應該是有學生自身特色。

在練習的過程中,每種書開啟後是不同的練習題,學生在這種情境下完成練習既新鮮又興奮還很認真。這樣安排讓小小圖書館的主情境更加完整。最後讓學生通過反思自己和同伴學習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和分享學習的樂趣。

但是,在教學當中,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彙報,引導學生將不同方法進行梳理、歸類,這將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使學生對知識的系統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圖書館》數學教學反思 篇6

“小小圖書館”這節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 學生獲得積極的成功學習的體驗。我在設計上遵循新課標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順利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

1、 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是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為基本模式展開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非 常重視學生的交流和分析問題的邏輯性,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能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使自己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都能得到鍛鍊。

2、 保護學生張揚的個性。數學學習與其它的學科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行為。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認識水平的不同,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 法。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讓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這節課我就是這樣做的。如:同樣的數學資訊,不同的學生能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同 樣的算式,許多學生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在課上,我不約束學生,反而積極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思維習慣去思考,去解決問 題。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①在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時,應提倡演算法的最優化;

②如何恰如其分地創造性地使用新教科書,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③如何恰如其分地運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仍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思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