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引用綠教學設計之一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6.65K

一、匯入新課:

引用綠教學設計之一

師:板書"綠",同學們,由綠你想到了哪些詞語?一個綠字讓我們想到了這麼多有關顏色的詞語,這麼多美好的事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感受我國著名作家朱自清筆下的散文---《綠》

 二、檢查預習:

昨天,同學們都預習課文了,下面老師來考考大家,引用《綠》教學設計。

出示第一組詞語:幾綹稜角倏的鞠躬皺纈

出示第二組詞語:鑲、裁、挹、掬。

師:你們發現了這組詞與什麼有關?(與手有關)

出示第三詞語:飛花碎玉(花被風吹落和玉摔碎時的情景,)、明眸善睞(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評價學生),生讀。

透過這兩個詞,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畫面?

想像著畫面再來讀一讀。瞧這個小姑娘用明亮的眼睛友好地看著我,我們說她明眸善睞,飛花碎玉一般用來比喻雪花或者瀑布,在文中是指---梅雨瀑。

三、品讀體驗

(一)領會梅雨瀑

那就讓我們快到梅雨瀑看看吧!看看梅雨瀑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你從哪兒看出梅雨瀑的美?

生讀"那濺著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遠望去,像一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師出示此句。

師:看,那晶瑩而多芒的水花,如朵朵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著---

你們看,這就是梅雨瀑(出示圖片)什麼感受?看那瀑流如飛花、如碎玉---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此時,你就站在梅雨瀑下,你聽,那瀑流飛花碎玉般亂濺著,輕風起來時,朵朵白梅隨風飄散,偶然有幾點送入你溫暖的懷裡,便倏的鑽了進去,再也尋它不著。

請大家慢慢睜開眼睛,說說什麼感受---把它讀進去

(二)感受梅雨潭的綠

過度:可是即使梅雨瀑如此的美,卻沒有讓作者停止探詢的腳步,什麼吸引著他?(梅雨潭的綠)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用直線畫出文中描寫梅雨潭綠的句子,教案《引用《綠》教學設計》。學生交流。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從哪兒感受到了梅雨潭的綠?

1、(師隨機出示句子)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

師感情朗讀此句。通過老師的讀,你聽出了什麼?這是怎樣的綠?(板書奇異)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真的有荷葉嗎?一個"鋪"字讓你體會到湖水怎樣?(平、靜)

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誰來讀讀試試。多麼平、多麼靜,多麼奇異的綠呀!讓我們一起再來體會。

還從哪兒看出梅雨潭的綠?生讀,師隨機出示:

2、她鬆鬆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面板;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同時出示去掉比喻後的句子。)

老師這兒也有一段話,請同學們對比著讀讀,看看哪一段讓你感覺更好!

她鬆鬆的皺纈著;她輕輕的擺弄著;她滑滑的明亮著;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比較兩個句子,哪一段讓你感覺更好?為什麼?生答

師:美妙的比喻來自作者奇妙的想象,請同學們帶著想象再讀這一段。生讀。(板書想象)

通過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潭水?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呀!你看,這就是梅雨瀑梅雨潭的綠。(圖片)師:你想說什麼?

在你心中你覺得梅雨潭的綠還像什麼?

3、看到這奇異的綠,作者不禁想到--生讀相關段落。

作者寫這四處綠想說什麼?同學們簡直就是作者的知音啊,北京什剎海的綠楊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綠壁太濃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的水太暗。(對比)

比來比去,還是這梅雨潭的水---(美、綠、奇異、醉人)

你看她---鬆鬆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面板;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配樂朗讀。

4、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裡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此時--(出示)生讀

師: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著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

在和梅雨潭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作者對它的什麼情感?它讓我們陶醉,讓我們迷戀,而作者的情就是字裡行間表達出來的出來,散文就是情景交融,難怪作者這樣說--齊讀最後一句。

是呀,梅雨潭不只讓作者感到驚詫,它也讓我們驚異,讓我們陶醉,讓我們迷戀,那麼就讓我們把這醉人的綠永遠留在心底吧!

出示所有交流的有關綠的句子。配樂朗讀

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朱自清細膩的筆觸,通過作者豐富的想象、鮮明的對比,情景交融,讓我們體會到了梅雨潭那奇異的綠。課下請同學們瞭解朱自清,有機會的話,閱讀他的《荷塘月色》,感受另外一種美。

Tags:教學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