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有多重》教案及感悟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5.08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避免會忘記,不如寫篇感悟的文章,記錄下來吧。不過,是不是寫起來就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多重》教案及感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多重》教案及感悟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瞭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學會簡單的換算。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簡單問題,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3.結合操作過程,養成熱情參與、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掌握“1千克=1000克”,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教學用具:各種秤、多媒體課件、1千克的鹽等多種物品。

教學設計:

一、情境匯入:

數學無處不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中、遊戲中,處處都有數學。下面讓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看看這個遊戲中有什麼數學知識?

1、遊戲匯入:找三名同學玩背一背的遊戲,感受體重有輕有重。

2、實踐體驗:掂一掂身邊的物體,感覺物體的輕重。教師匯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物體的輕重有關的知識《有多重》。(板書)

3、交流彙報:課前,同學們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體的質量資訊,說說你的調查資訊。(教師解釋:購物的時候,商品的好壞叫做質量;平時我們所說的重量,也叫做質量。板書:質量)

4、揭題:剛才同學們彙報的時候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還有用公斤、斤作為單位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兩個國際通用的質量單位——千克和克。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秤:

1、怎樣才能知道一個物體到底有多重呢?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

師:同學們見識真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常用的秤(多媒體課件展示)。如檯秤(盤秤)、天平、電子秤、彈簧秤、磅秤等。最後教師介紹本節課要用的檯秤和天平。

2、拿出一枚硬幣和兩袋鹽:你會怎麼選擇這兩種秤?

(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

1、認識盤秤,講解用法。觀察秤面,引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稱一稱:請學生用檯秤或彈簧秤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知道兩袋鹽正好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組內每位同學掂一掂兩袋鹽的質量,感受1千克。

4、估一估:請學生拿一個塑料袋裝蘋果,再掂一掂,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是1千克,然後再稱一稱,並互相說說1千克大約有幾個蘋果。

5、找一找。你能在小組內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千克嗎?並稱一稱,掂一掂。

6、說一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作單位。(建立稱比較重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的概念)

(三)建立1克的概念

1、要秤硬幣,引出檯秤不適用。認識天平,講解用法。觀察天平,引出克用字母g表示。

2、稱一稱:請學生用天平稱一稱一枚2分硬幣的重量,知道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千克。

3、掂一掂:小組內每位同學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的重量,感受1克。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克?

5、說一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質量常用克作單位。(建立稱比較輕的物體用克作單位的概念)

(四)千克與克的關係

1、猜想千克與克的關係,小組交流。

2、彙報,並說明理由:(學生可能出現的想法)

(1)根據1千米=1000米,想1千克=1000克

(2)剛才稱2袋鹽1千克,1袋鹽500克2袋鹽就是1000克。

3、重點引導學生用第二種方法體會理解。(板書)

(五)小結:稱比較重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稱比較輕的.物體用克作單位。

三、鞏固練習:

1、書20頁第一題。(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秤:先看單位,再看指標。

2、單位換算:2kg=()g4000g=()kg

7千克=()克8000克=()千克

3、你知道自己大約有多重嗎?(30克30千克)

4、填上合適的單位

老師的體重是60()

一瓶飲料的質量是250()

一個乒乓球重1()

一大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

5、小結:稱較重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作單位,

稱較輕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作單位。

四、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隨堂檢測

1、單位換算

2、選擇合適的單位(選擇)

3、添上正確的單位(填空)

六、活動反思:

如何組織學生開展實際操作活動?如何培養學生的質量概念?這是我在設計本課時,著力思考的兩個問題。本課,我為學生準備了稱量工具,讓學生帶來了食鹽、硬幣、蘋果等很多實物,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了充分的條件。設計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把對質量的理解分為“模糊→初感→明晰”三個階段,使之落到了實處。在設計本課時,我將操作活動貫穿於教學始終。課前,讓學生通過調查,感受質量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機會,通過掂一掂兩袋鹽、一枚硬幣,使學生的認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過渡;接著組織學生分組開展估一估、稱一稱的操作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物體的不同質量,體驗到千克、克這一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給。本節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特點,活動開展相對集中。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師預定的任務。教師教得輕鬆,學生“玩”得盡興。值得改進的是:

1、在天平和檯秤的使用上,講解略顯倉促,學生一時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測量的準確性,如果課前教師能拿出時間進行專門、細緻的講解、操作,活動的效果會更好些。

2、如何能讓課堂教學時間更為緊湊,還有待深入反思,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