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有關國小教學計劃模板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95W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國小教學計劃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國小教學計劃模板

有關國小教學計劃模板1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知識與技能:

1、20以內的數。

2、加法的含義、減法的含義。

3、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鐘面的時針、分針,整時時間。

解決問題:

1、把兩類圖形(物體)對齊著排一排,直觀地比較哪種圖形(物體)的個數多(少)。

2、應用加法的含義,解決求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3、應用減法的含義,解決從總數裡去掉一些,求還剩多少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知識與技能:

1、簡單的方位――上、下,前、後,左、右。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解決問題:在拼搭物體的遊戲中,簡單應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點。

(三)統計與概率

知識與技能

1、簡單的象形統計圖。

2、簡單的統計表。

解決問題:

1、根據種類、顏色、形狀或其他特徵,把若干個物體分類。

2、對分類結果統計,並做簡單的分析、判斷。

實踐活動:

1、有趣的拼搭(在拼搭活動中初步體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徵)。

2、豐收的果園(用方位知識、10以內的數、10以內的加法與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3、愉快的週末(用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校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並受氣10以內數的組成;聯絡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裡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聯絡實際問題理解連加、連減和回頭混合兩步計算。

4、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說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2、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3、初步認識並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統計與概率

1、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徵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資料時的重要方法。

2、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資料填入相減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並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係的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係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演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演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資訊、處理資訊、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並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於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

3.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絡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並用數交流資訊。

6.通過交流演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演算法、交流演算法、選用演算法的空間。

四、課時安排:(65課時)

一、數一數,1課時

二、比一比,2課時

三、分一分,1課時

四、認位置,2課時

五、認數(一),7課時

六、認物體,2課時

*有趣的拼搭,1課時

七、分與合,5課時

八、加和減(一),18課時

*豐收的果園,1課時

九、統計,1課時

十、認數(二),4課時十一、認鐘錶,1課時十二、加和減(二),14課時*愉快的週末,1課時

十三、期末複習,4課時

有關國小教學計劃模板2

六年級孩子們緊張的學習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為了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進行查漏補缺,使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國小階段的學習任務,能在畢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時也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談一談我的備考計劃。

一、總體設想

我校現有二個六年級班,兩個班的總體水平並不諧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算主要針對六(1)班的情況-尖子生少,好喜鬧,男女生分化等來制定計劃,從提高他們的基礎入手。我準備以聽說讀寫為主要複習形式,從單詞,句子,語篇入手,以英語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系統地梳理所學知識,從單詞到片語到句子到短文,全面把握所學內容。

學習內容:六年級所學的內容知識。

學習重點:以六年級下冊知識為主要複習內容。

學習要求:1、注意學習的全面性。2、要特別關注後進生。3、按系統複習。4、注意重難點。5、以練為主,綜合練習為主6、重視學生的返饋資訊。

二、具體實施辦法

(一)全面複習抓基礎,幫助學生全面而系統地複習所學過的知識。

1.過好單詞關。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針對農村學生中存在的基礎差、習慣差的現狀,我準備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幫助學生複習單詞。

(1)按詞性歸類複習單詞。

(2)按詞彙表複習單詞。加強四會單詞的朗讀與默寫,給學生明確的任務,採用男女搭配,互幫互助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一方面可以做提高積極信,一方面容易獲得成功。當然對於極個別學困生來說,還要區別對待,給他們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使他們也能盡最大努力過好單詞關。

2.過好片語關。片語是學習英語的關鍵,它是複習單詞的良好途徑,同時又是學習句子的基礎。我準備將片語複習與單詞分類複習相聯絡,在複習單詞的同時一起復習片語讓學生在複習單詞的同時掌握片語構成的規律。

3.過好句子關。句子是學習英語的重點。通過幾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句型及日常交際用語,多數學生現在已經能比較自如地運用這些句子,但對一部分學生來說,還處於朦朧狀態,因此我準備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學生梳理所學過的句子。

(1)指導學生在語境中複習句子,讓學生分清日常交際用語的運用場合。

(2)根據句子型別指導學生在比較中複習句子,教給學生適當的語法知識。

4.過好閱讀關。我們在複習階段可以通過大量閱讀來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培養他們的語感。閱讀短文能讓學生全面運用所學知識,因此指導學生認真閱讀也是英語複習的重要環節,在複習過程中我準備充分運用書中的一些語篇,把它作為英語閱讀複習的載體,讓學生做到精讀和略讀相結合。對於學困生來說,我的要求是能看懂,理解書本上的語段。

總而言之,要把單詞、片語、句子和短文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在複習過程中將它們緊密結合起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學生整體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以聽說讀寫為主要途徑,指導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提高。要讓學生多讀,利用課餘時間,以培養學生朗讀英語的習慣,所有單詞、片語、句子等都是閱讀材料,都要指導學生朗讀,要讓學生在多讀多說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聽和寫的能力。聽說讀寫幾方面不要相互獨立,要有機結合,才能相輔相成。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我將分三個階段來落實知識:

第一階段,過好課本關,每一單元、每一章、每一個知識點都必須熟練、吃透。根據層次不同可適當提高。準備好各複習資料。

第二階段,突出雙基,培養能力。

充分利用好複習資料。要對各學科重點知識作歸類複習,理清各部分知識的縱橫聯絡,加大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力度,對國小階段的知識有更系統更深刻認識。

第三階段(小考前),本階段主要是綜合訓練,補缺補漏。學校教導處每月末一週統籌安排對全級學生進行一次主科月測。對月測優秀者在學校公開欄公佈表揚。

有關國小教學計劃模板3

一、指導思想

以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以新課程教學評價研究為突破口,圍繞教研室工作的總體部署,確立“深化課改,服務課改,以課改推動各項工作展開”的整體思路,促進課程改革理念與行為的統一,促進我市國小品德學科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經過努力,能夠促使國小品德學科任課教師業務素質和部分教師綜合素質有所提高;促使薄弱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促使國小品德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師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開展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標精神的宣傳、學習、研究工作,更新教學理念,探討教材教法。

2、加強品德學科教學思想建設,提高教研活動質量,加強教研工作的時效性。

3、進行品德課教材教法研究,充分利好教材這個範例。

4、加強對農村相對薄弱學校的教學指導,繼續進行送課下鄉活動。

5、對部分學校品德學科教學進行調研,發現和解決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和推廣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的寶貴經驗。

四、主要工作

1、加強學習,豐厚底氣,促進學科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2、加強常態課課堂教學研究,以示範和典型案例分析為基本方式,從解決問題走向經驗提升,從經驗走向研究,從封閉走向開放。真正使教師的教學感性與理性交融,使教學研究成為教師實現自己教育理想的舞臺。

3、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品德學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做到培養有層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儘快成長;同時強化學科教研,使學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規範,走向科學。

4、做實課題研究。抓實區級課題“國小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子課題的研究。在具體操作中,加強對課題指導,走實研究的過程,強化過程的監控,規範檔案的管理,使課題研究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5、優質資源下鄉。藉助網路研討、送課下鄉、調研和具體的指導,使我市品德老師得到薰陶,品德課堂教學再上新的臺階,實現優質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五、充分發揮網路教研優勢

1、認真總結上期網路教研工作的成績與不足,發揮好國小品德絡教研中心組的核心作用,將國小品德學科欄目做得有聲有色。

2、認真組織網路教研活動。

3、加大網路教研的宣傳力度,讓廣大國小品德學科教師用好網路這個平臺。

六、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國小品德學科教研計劃。

2、各學校制定國小品德學科教研組活動計劃。

十月份:

1、各校認真組織理論學習《“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課標解讀》

2、徵集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案例、故事、教學反思等。

十一月份:

1、下校聽課調研及教學檢查。

2、組織開展送課下鄉活動。

十二月份:

1、課題彙報交流研討活動。

2、開展網上讀書學習及研討活動。

一月份:

1、組織召開德育教育專題講座,做好評價工作。

2、學期工作總結與反思。

3、安排下半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