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推薦】社會實踐日記範文集錦三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89W

一天就要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實踐日記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社會實踐日記範文集錦三篇

社會實踐日記 篇1

下鄉義教,有苦有甜,切身感受到當地生活的艱苦,也享受到做一番老師的真正感覺。這麼多年一直是做學生見老師就會主動向老師問好,在南豐,學生見到我,便鞠躬問好,一句羞澀的“老師好”,一聲靦腆的迴應“好”,我從心裡偷著樂。

儘管酷暑難耐,苦受蚊蟲叮咬,但是短短的時間裡,人與人建立的情感,像一縷春風,撫平心靈的煩躁,牽連我們與學生的心。臨走的時候,學生偷偷的寫了一些小紙條交給我,字裡行間,幼嫩的話語,絲絲動情。當老師的感覺真的好美妙。

社會實踐日記 篇2

今天是我們“尋文化、緣非遺”暑假社會實踐小分隊出征的第一天。

非物質文化遺產問卷調查的第一站定於定海文化中心。8點30分我們在學校正門集合出發。機智的隊員們在等車時間便對公交車司機、乘客等進行調查。依據昨晚的分組,“尋緣”成員們4人一組,以文化廣場為中心從4個的.方向向人群進行調查。總是說第一份問卷時最艱難的,但由於之前有做過類似的兼職,所以相對輕鬆。或許是因為我們是學生的緣故,路人們很配合,積極性也很高,而且在問卷中也和我們進行了短暫的交流。特別是舟山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的老人們,在完成問卷後,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向成員們講述了自己青少年時期看劇聽書的趣事,成員們受益匪淺。

“我覺得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年輕時常常能去聽人家講走書(翁洲走書),現在都不常見了。現在的青少年大多喜歡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不太重視。你們這樣的活動是非常好的,學生就要多重視這些老的文化。”一位參加了抗戰文革的老紅軍如是說。

之後瞭解到,這個老幹部活動中心大多都是政府機關單位的退休人員,他們大都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佼佼者,參加77年的大學聯考後進入大學深造,後又參加了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所以在退休後依舊重視社會時事,關注文化建設。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讀書看報,舉辦攝影等活動。所以對於我們學生暑假這些社會實踐非常的支援。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穫的不僅僅是對非遺知識的瞭解,與人溝通能力的鍛鍊,更多的是在與老人們的交流中,感受到的老人們對於文化的熱情和重視。老人們這種不服老,熱愛知識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這次問卷調查圓滿完成,但依舊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在今後幾天的活動中我們會越做越好。

社會實踐日記 篇3

xx年7月12日早上,我們踏上征途,沿路的風景,從華麗的大都到發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駛進鄉村小路,一路顛簸,終於在將近夜幕降臨的餘暉中到達了目的地——南豐中學。

“南豐”一個好聽的名字,南國的豐收,感覺學校會是歷史悠久,會有南國獨特的古祠堂氣氛。但是我們眼前的學校卻是彷彿由於長久沒修建,沒有打理,成了草木叢中的廢墟,荒涼寂靜。學校的路坑坑窪窪,雜草從生。聽說由於學校的資金不足,校園的環境一直沒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環視學校一週後,當地學校的主任領我們到宿舍,感謝校方的關心,讓我們住到了新的宿舍樓。飯後,開始打掃宿舍,髒水、灰塵、飛蟲交集著汗水,奮鬥3小時。激情被勞累掩蓋,空氣中的暑氣還在蒸騰,隊員們滿身疲憊,幸來涼風,躺床入夢。就是我們下鄉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