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心得體會

學導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9W

我非常有幸觀摩了第二屆“學程導航~活力課堂”全國國小數學教學專題研討暨“學導式數學教學”名師工作室活動,一切為了學生的博大教育情懷,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思考著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前行的方向。

學導式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學導式”數學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它倡導先有學生的“學”,再有老師的“導”,強調“學”在前,“導”在後,突出學是課堂的主旋律。它的基本策略是通過預習實現先學;通過展示實現交流;通過點撥實現落實;通過糾錯實現落實;通過開放實現拓展。“學程導航”教學正規化得以深度推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先學後教——學在前,教在後,沒有學生的學就沒有教師的教。

為此,海門人精心設計“自主學習導學單”(簡稱“導學單”),引領學生“自主先學”。如由國小特級教師賁友林老師執教的五年級下冊的《用數對確定位置》研究學習單:

通過“導學單”向學生交待清楚自主學習的內容是什麼,自主學習可採用怎樣的方法,讓學生認真思考、大膽嘗試、獨立完成。“導學單”的設計避免了學生機械地做題目,避免了空洞而缺乏思考性的“小問題”。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即讓每個學生帶著學習的任務,在與教材、同伴、教師和自我對話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形態,讓課堂不斷煥發生命活力,生成多元智慧,高效達成學習目標。

二、學教互動——使課堂成為多向交流的學習場。

“學導式”的數學課堂,給我的感覺是教師在課堂上很“懶”。教師要在課堂上善於“踢皮球”,把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惑“踢”給學生解決。課堂上的“教”更多地讓學生來完成,讓學生用他們稚嫩的語言,簡單的方式,獨立、自信地闡述自己的想法,全身心地參與課前預習成果的分享交流、課中自主探究後的深入交流、疑難問題的智慧碰撞。

如北京教科院的吳正憲老師執教的《認識方程》一課中,就有這樣一段精彩的對話:

生1: 50+□=300不是方程。

師:你們有什麼想問他嗎?

生2:什麼是方程?(老師悄悄地告訴)

生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生2:50+□=300有未知數嗎?

生1:有

生2:是等式嗎?

生1:是

生3:(吳老師提醒:既然……)既然有未知數,又是等式,為什麼不是方程呢?

生1:噢,是方程。

在我們平常的課堂上,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提問題。怎樣讓學生會問呢?吳正憲老師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今天告訴學生3個問題,明天告訴2個問題,後天告訴1個,逐漸讓學生自己提問,真正把課堂讓給學生。

孩子不願意說,怎麼辦? 怎樣讓孩子主動表達自我思考的點滴?上課的特級教師也給我們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誰能和他對話?”“誰能給他提問嗎?”“這麼多的小手舉著,你自己點唄!”……就這樣,老師不提要求,讓孩子放下心防,感受著、思考著、享受著說的快樂。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不厭其煩地“你還想知道什麼?”“你還有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想法?”都在向學生傳遞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資訊,為孩子們的思維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

三、以練促學——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當堂練習的時間。

必要的練習,對鞏固、內化、延展數學知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四年級的《倍數和因數》課堂作業單:

這樣的練習設計注重了練習的基礎性、層次性、綜合性、開放性和應用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練習時要做到“精、準、實”。“精”即題目不在多,在於精練;“準”即題目的選擇要契合所學內容,要為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服務;“實”即題目要來源於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要讓學生練得實在。當然,我們的作業要努力做到“三不”:不佈置機械重複的、不佈置超負荷的、不佈置懲罰性的;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實現“輕負高效”的課堂。

四、五大反思點:1.反思教學理念;2.反思教學設計;3.反思教學組織;4.反思教學評價。5.反思教學效果。

“只有思想才能長出新知識”,教師如何以簡馭繁,讓學生共同學習、生活,共同分享,我想靈活地安排教學程式,適時地調整教學環節,開啟學生的思想,才能開放我們的課堂。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閃爍著智慧的靈光;學生也就不會覺得數學是乾巴巴的,他們會覺得數學很有趣。

用這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