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4.69K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

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1

在假期中,本人認真閱讀了《新基礎教育論》的有關章節,其中對新型教師的教師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

葉教授在書中指出教師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中堅力量,也是學校教育在實踐層面取得命脈所繫。當代教育變革需要有一支新型的教師隊伍,以教師最基本的學校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為改革的切入點:在課堂中,要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其全而發展的同時,促進成個性發展,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幫助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讓學生學習有關心理知識,幫助他們認識求助心理諮詢的重要性。

新型教師還可以成為研究者,通過教學實踐,對教學情境中的問題,應有著自己的經驗化的處理方式,以實現課程教學綜合化和知識結構的融會貫通,適應社會和教育的發展。教師在不斷地審視中主動投身課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提高網路時代課程教學理論的研究水平,運用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從事教育科研、研究總結新的教學規律,由“教書先生”向“研究型、學者型”轉換。這個過程是教師對自己行為的分析與研究的過程。新課程的出現,使教育情境中的問題增多並變得複雜,“教師即研究者”在新課程背景下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為人生的各個發展階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撐。新課程以全新的課程和教學理念徹底搖撼了傳統的教師文化體系,它必然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師文化,為新課程的推行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為了迴應新課程的挑戰,為了自身價值的體現,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了學生的未來,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進行持續的專業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師提供了便利的學習條件,教師可以藉助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探究,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益。同時還必將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和情感素養,形成寬容、尊重的良好個性和人格魅力。

當然,葉教授還指出許多精闢的觀點與理論,還有待自己的深入瞭解,我想,閱讀了本書後回到現實以後可能又有所鬆懈,但我想在我的心靈深處至少有一根琴絃已經被撥動,它對我以後的生活或多或少會產生積極的作用,更利於自己以充沛的精力投入課堂中的教學。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學習、實踐、反思、重建、為學習創造革新之路,一定能提升教師自身素質與課堂教學質量。

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2

我們對《“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熟悉。一種牽掛、欲罷不能的情緒隨著新學期的來臨,日益明顯。在隨後的校本培訓中,有幸聆聽了李家成對本書的精彩導讀,目睹了他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學者風範。精神振奮之餘,信手翻讀,有感於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時期基礎教育觀中強調重視“生命性”,認為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儘管他們擁有生命最寶貴的時候,卻並不知道這一時期對於人生的獨特重要價值;儘管擁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如何學習,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長煩惱時。即使讓現在的我們回首看這段時光,我們依舊看不清,說不明是怎樣度過的。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遊戲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遠了。煩惱著作業,煩惱著考試,煩惱著大人的叱罵,這些煩惱也早已飄搖得無影無蹤。我的少年時代,遠遠不像那時老師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你們像早晨8—9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於你們的”。雖然這激動人心的話語,曾多少次激發年少的豪情。可僅此而已,我相信那時的世界從來就沒屬於過我們,相反世界老是悖離我們的意願,不是嗎?曾經眩目的也僅僅是那年齡,那青春的年齡。只有那年齡說明著我們曾經擁有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候啊!重視“生命性”這樣的話,確實令我深有感觸,如果我們致力於教育與學生的生命血脈溝通,如果可以表達出那天真快樂的真實生命形態,這是幸事!

書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差異的兩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識別,引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而天才則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規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評或限制。強求一致,可能扼殺天才。誰能知道從事教育一輩子的老師,又有幾人能有幸教到個把天才,卻常常要揹負扼殺天才的罪名!這是我原來的認識,原來我不懂,現在卻明白了,只要我面對學生一天,就必須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很可能由於對人的認識的“偏差”,會固執地讓學生變成我們眼中的模樣。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學生,才能激發學生身上隱藏的巨大能量,從他們今天的行為中看到明日的輝煌!

《“新基礎教育”論》裡不乏這樣的話,這樣的思想:尊重學生,生命的自覺成長。像是一個丟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尋理想,“新基礎教育論”試圖讓教育者回歸理想。就是像她所說:“教師從每一節課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滿足。”語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讓我不止一次歎服:新基礎真的`是春天的事業!

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3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不僅是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資訊的“重組者”;沒有教師這個“重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將有可能變成散沙一團,教學也會失去它的意義。所以,“新基礎教育”不是不關注教師作用的發揮,而是要求教師在新的水平上發揮教學過程“重組者”、動態生成“推進者”的重要角色。

教師是如何成為教學過程“重組者”和動態生成“推進者”,從而實現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呢?經過兩年的探索,我們從教師身上看到如下可喜的變化:

一、更加全面地關注學生的發展

從實驗教師上課過程的表現看,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生成和發展的基礎。如在數學課中,“數學問題生活化”和“研究性學習”被有機地結合起來。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置於現實生活問題的情景之中,使教學活動步入“創造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氣氛”的佳境。在這樣的課堂中佔主要地位的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而是教師組織指導下的學生活動。

——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葉瀾教授在闡述新教育觀念下的學生觀時,認為新學生觀就是注重學生髮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的學生觀。這是教師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成為自己發展的主人這一教育行為產生的觀念性前提。作為教師要運用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差異性和選擇性:在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聆聽、練習、回答問題和記筆記,整個思路是跟著教師轉,活動比較整齊劃一且呈現集體化的特徵;而在主動發展的學習方式中,學生是在探究中學習,其個性特點表現較為突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變得更為複雜和細微了。

——關注不同智力型別的學生。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學校和教師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一般來說是用學業成績這把尺子去衡量和評價學生;“新基礎教育”則更多的是使用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狀態的變化。它吸收了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慧理論,構建了多元的課程智力結構和多元的課程評價體系。近幾年,我校大力開展兒童智慧開發實驗,開設了音樂、體育、藝術、科技、奧林匹克等多類實驗小組近42個,學生參加省市區多類比賽取得了上百項榮譽,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多元智慧開發給自己發展帶來的益處,表現得更加自信了。同時,多元智慧實驗反過來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校學生的學業成績普遍有了較大提高。這是一個非常生動有趣的現象,多元評價的推行,改變了那種“清一色”的學生智力觀,一大批不同型別的學生脫穎而出。

——關注學生所在班級的狀態。“新基礎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在學校生活的質量。教師要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學習心境和人際關係,就必須努力搞好班級的建設。在班級建設中,學校更多研究的是如何“把班級還給學生”,具體做法包括:增設班級崗位,使班級的每個同學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崗,都成為班級的主人;建立班級崗位輪換制,使不同的學生感受不同崗位的不同職責及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同學們的承受變化、挫折能力和自信心,從而鍛鍊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發展所必備的品質和心理素質;豐富班內評價,把評價的權利還給每個學生,逐步引導學生建立多元評價方法,學會規範評價及動態評價,而且要求學生在評價別人時如何正確地評價自己;建立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網路,由學校心理健康研究室牽頭,由各班班主任參與,全面研究班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學生們對班級更加熱愛了,他們在班級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這正如葉瀾教授所說:“群體的個性不是靠教師塑造,而是由他們自己用心和行動創造形成的。”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新基礎教育”認為:教學過程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實現個人的經驗世界與社會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溝通和富有個性化和創造性的佔有;充分發揮人類創造的文化對學生“主動、健康發展”的教育價值。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內在關係是教學過程創造性之間的交往(對話、合作、溝通)關係,這種關係是在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中得以展開和實現的,“多向互動,動態生成”是教學過程的內在展開邏輯。在新基礎教育條件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助,共同發展,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教師要的是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輕鬆、寬容的課堂氣氛。

三、教師逐步向專業化發展

當教師僅僅是個“知識傳授者”時,教師的職業是可以被同等學歷的人所代替的;而只有當教師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時,教師的職業才具有了不可替代性。葉瀾教授指出,教師的專業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觀念,並以此作為自己專業行為的基本支點。教育觀念是指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從“新基礎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認識基礎教育的未來性、生命性和社會性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育活動觀。其次,教師的專業教養在知識結構上不再侷限於“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強調多層複合的結構特徵。再次,當今社會賦予教師更多的責任和權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師要具備三種基本的能力,即理解他人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來教師專業教養達到成熟水平的況態。教師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即具有敏銳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的能力;具有根據物件實行和麵臨的情境,及時作出決策及選擇,並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具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意與他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教師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進入到科學和藝術結合的境界,充分展現出其獨特的個性;教育對於他而言,不僅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享受。

“新基礎教育”為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提供了條件和機會,教師的工作將變得更加豐富,教師自身將變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

新教育家長心得體會4

常聽人說,學生的幸運是遇到一位好老師,而我想說:座位教師我的幸運是人生旅途中有花樣的學生陪伴,傾聽花兒盡情綻放,我們的生命才會飽滿豐盈。這是我學習“新基礎教育”的最大感悟。

初讀此書,感悟膚淺,但一本好書的最大價值是耐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初讀無味,繼之有感,再讀如佳釀。《新基礎教育》以它獨特的魅力,充滿活力的腳步,在反覆研讀中讓我頓悟,在不知不覺中邁出了課改的腳步……

通過學習,我對“新教育觀念是新基礎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認識,它包括三個層面:即基礎教育的價值觀,學生觀,學校教育活動觀。

感悟之一來自於第一層面:教育要“面向未來”。無論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個體的角度看,基礎教育永遠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所以,在時間的價值取向上,增強未來意識是新基礎教育的重要觀念。而對“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現實的基礎教育中常常忽視了物件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豐富性和主動性的生命,忽視了教育是面對處在人生最重要時期的、具有奠基意義的“發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時,還忽視教師同樣是一個有多種需要和能力、具有發展可能的人。強調基礎教育要有遠慮,不可只求近利。要為社會的持續發展和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這就是基礎教育所要體現的“社會性”。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學生。在這一點上,根據以前的經驗,總是把學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動者,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習過程中過分依賴或服從教師。而新基礎教育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學習上升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發揮出來,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展。同時,在新基礎教育過程中,承認差異,關注差異,採取不同的教學機智,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實現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長和個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發展。

感悟之三就是學校教育活動觀的更新,我的理解是“決戰課堂”。倡導“以學生髮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新教學理念,就要:1、為學生提供課堂主動學習的條件。(包括時間和空間)2、幫助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工具”。3、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要求教師學會“傾聽”。4、加強“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溝通。5、豐富課堂師生的互動關係。6、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搭建展示他們才能的舞臺,使他們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展的能動性。可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是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了嗎?我以前始終都是把學生看作認知體,認為只要讓他們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有一個好成績就行了。從來不會考慮,教育對於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麼。葉教授的話讓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於生命成長的。首先我認為要改變自己與學生的關係,關注學生的表現,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造一個敢於發表自己意見的氛圍,改變學生的發言方式,用“我有個建議”“我還想補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種種弊端進行思考,然後確定在以後的教學中該如何改進。

出了問題,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尋找學生的問題,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課堂上學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紀律的渙散,不能僅僅從加強學生的行為規範教育這個方面去反思,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難道不應該從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直觀性,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上去反思考慮嗎?再例如學生成績考得不理想,就責怪這些孩子學習不努力,智力落後;學生課間吵鬧,就批評他們不能遵守紀律,調皮搗蛋。如此一味地強調學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視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髮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於他們經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看來“以學生髮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簡單的話說說就行。

真的希望作為太陽底下最燦爛的職業,人民教師中的一員,我的一言一行不會辱沒教師的角色,不會辜負人民賦予我的神聖使命,別無選擇,我惟有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動用心去餞行葉瀾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時間中去驗證其理論。

我願意成為太陽花叢中的一朵,雖不起眼,卻能在陽光下燦爛開放,我更願意與我的學生們一起在“新基礎教育”這一片太陽花中,共享陽光雨露的滋潤,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