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演講稿

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發言

欄目: 演講稿 / 釋出於: / 人氣:2.1W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我們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與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使基層組織得到了新的加強,服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發言

以貫徹落實李源潮同志重要批示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民情流水線”工程是我市七里河區西湖街道在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探索形成、全市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總結推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深化拓展的一項服務群眾的便民、利民、惠民工程。去年8月,李源潮同志做出重要批示,對我市“民情流水線”工程給予了高度評價,明確要求在全國各城市社群推廣。我們立即召開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會,明確提出全市要把深化和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品牌工程來抓,努力在繼承中創新、創新中發展,不斷推動全市基層黨建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先後召開了推廣“民情流水線”工程現場會、推進會、座談會,制定下發《關於在全市街道社群大力推廣和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的.意見》和《蘭州市“民情流水線”工作手冊》,規範“民情流水線”工程的執行程式和工作制度,提出推廣工作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民情流水線”工程的深化和拓展。

以利民惠民為核心,積極探索創新為民服務模式。在深化和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的實踐中,我們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利民惠民為核心,通過探索創新為民服務模式,建立健全了“五條渠道”收集和受理民情、“五種方式”解決和辦理民事、“五項措施”公示和反饋結果、“五個途徑”落實和強化監督的服務工作體系,著力把街道社群打造成優化發展的示範視窗、服務群眾的便民視窗、展示精神風貌的形象視窗。通過深化和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進一步規範了為民服務程式,暢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效解決了一大批涉及民生民計的實際問題。

以街道社群為平臺,著力整合為民服務資源。在深化和拓展“民情流水線”工程的實踐中,我們堅持以服務群眾為紐帶,注意整合轄區資源,形成了服務群眾的合力。整合黨建資源,創新街道社群黨組織設定模式,積極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整合行政資源,引導街道社群加強同市、縣區有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形成順暢的服務群眾工作長效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健全服務網路體系。切實加強社群工作者隊伍建設,選好配強社群專職工作人員,不斷充實社群工作力量。建立社群志願者隊伍,實現了社群志願服務的經常化、制度化,形成多型別、多層次、廣覆蓋的社群服務網路體系。

以數字網路為載體,努力提高服務工作資訊化水平。結合“數字蘭州”建設,不斷創新社會服務管理方式,大力建設數字化、精細化、高效化的社會服務管理體系,著力提升社會服務管理水平。在全市建立了“民情通”呼叫中心,通過呼叫服務系統的統一指揮排程,使涉及居民服務的有關事項得到及時高效辦理,提高了基層應對複雜問題和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全國首創研發設計出了“三維數字社群”整合管理應用系統,將城市基層管理的100多項職責有效整合起來,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被國家工信部譽為掀起了一場城市管理的“基層政務革命”。採用“集中建設、共享使用,兩級監督、兩級指揮”的模式,先後建成了無線資料採集、監督指揮、綜合評價等九大數字城-管標準應用系統,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式、多元化的社會管理服務支撐體系。

以加大投入為保障,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矗加大工作經費投入,確保“有錢辦事”,把社群黨建、社群建設、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群服務發展扶持經費等納入市縣區財政預算,逐步做到了社群黨建投入與地方財政收入同步增長。加大人才發展投入,確保“有人辦事”,採取公開招聘等方式,選聘了一批工作人員充實到社群工作。加大陣地建設投入,確保“有地方辦事”。從增強社群服務功能著手,高起點規劃、高品位設計、高標準建設,通過整合、調劑、改造、新建、購買、擴建或置換等方式,合理調配資源,狠抓社群陣地建設。去年以來,全市共投資1.5億多元,用於社群辦公活動陣地建設,為社群有效開展工作創造了良好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