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總結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精選9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2.68W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這段時間裡,相信大家面臨著許多挑戰,也收穫了許多成長,是時候仔細的寫一份工作總結了。好的工作總結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科普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精選9篇)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1

近年來,我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科普活動,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全鎮科普再上新臺階,鄉鎮科普工作。現將整個建立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層層建立科普網路

在開展科普示範鄉鎮建立活動中,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保證、活動經費保證、科普網路保證,確保科普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年初,黨委政府重新調整了分管科普工作的領導班子,進一步充實加強了科普工作的領導力量,把科普工作納入了全年精神文明百分賽考核,分別與各村、廠、單位簽訂了全年考核合同,對全年科普工作前6名的村實施單項獎勵。同時,把科普經費列入了財政預決算,並提交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為確保科普工作卓有成效,年初、年中、年底每年至少都要開三次黨政專題會議,討論活動方案,檢查實施情況,研究工作對策,為年底考核兌現做好充分準備。在日常工作中,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參加科普活動,帶頭宣傳科普知識,特別是科普活動週期間,帶頭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充分發揮了黨政領導的率先垂範作用。在強化領導的同時,我們充分發揮科協網路的功能作用,鎮、村和企業都建立健全了科普網路,全鎮18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由村主任為主的科協分會,70%以上的企業成立了非公企業科協,由工會主席兼任科協祕書長,全鎮擁有科普志願者隊伍498人,16個村獲得了科普文明村榮譽稱號,西橋村榮獲市首批科普示範村稱號。

二、以陣地建設為載體,積極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

近年來,我們以陣地建設為抓手,努力推行科普工作陣地化、網路化、特色化和系列化,較好地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1、抓“四個一”工程建設,努力建設具有鄉土氣息的科普陣地。全鎮18個行政村,已有15個村基本達到“四個一”工程的要求,基本達到了鎮有圖書館、村有閱覽室,其中西橋村擁有科普圖書3000多冊,80%村分別建立了木質、鋁號合金標準5米長以上的科普畫廊,西橋村還建成了10米以上的電子科普畫廊,堅持每季一期科普宣傳內容,80%都建立了科普活動站,堅持做到有制度、有活動、有記載。“四個一”工程的開展為方便群眾學科學、用科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東聯、焦堡、焦蕩、西橋、張橋等村經常利用科普活動站組織農技培訓,深受群眾歡迎。

2、抓遠端教育,建立具有現代化服務功能的科普平臺。在所有科普活動站,都配全配齊了遠端教育網路,每月集中開展一次科普知識講座,分別由科協、成人教育中心、農技、婦聯等部門輪流組織專題講座。

3、抓專業協會建設,工作總結《鄉鎮科普工作》。至目前,我鎮已擁有各類專業協會25個,其中2008年新增6個,分別為養菜牛、龍蝦、山羊、蔬菜、生豬、苗木,新增協會會員59人,其中焦堡村菜牛協會投資規模60多萬元,發展菜牛200多頭,今年可獲利20多萬元。西橋村把推進高效綠色農業與發展各類專業協會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團員、群眾骨幹的推動作用,全村五個協會組織開展有聲有色,得到了省市專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今年圩港村、薛莊村充分發揮本地能人作用,帶動20多戶大搞高效規模農業開發專案,兩個基地、兩個協會開發了1100畝的蔬菜專案,焦堡村骨傷協會名聞遐爾,享譽大江南北。

4、抓基地建設。至目前,全鎮已建立各類科普示範基地6個,其中2008年新增3個,分別為西橋村銀桑基地、圩港村王氏生豬養殖基地、張橋村150畝花卉苗木基地、鎮西村龍蝦養殖基地、薛莊圩港500畝蔬菜基地,其中,西橋村500畝銀桑、銀果高效種植示範基地獲江蘇省科協命名,並獲補助6萬元。圩港村王氏養豬貿易公司獲泰州市政府命名,並獲30萬元無償補助。今年新增3個基地總投入高達280萬元,不僅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拉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5、抓特色學校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陣地作用,培養下一代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全鎮現有4所中國小,已在張橋中心國小建立了科普特色學校,成立了由支部書記為主的青少年科普網路,定期開展科普進校園、科普大蓬車、科技動手競賽、金鑰匙競賽等活動,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獲得各類科技競賽單項獎。

三、正常活動創特色,科普服務經濟雙推進。

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科普工作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科普工作作為提高農民素質,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發展農村產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努力做到有成效、有特色,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是抓正常活動。堅持做到科普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正常化,年初有計劃,平時有活動記載,年終有考核評比,一年工作有完整的檔案資料,例如科普宣傳週組織義務人員義診,組織電影院放科普電影,組織科普志願者上街義務修家電,組織農技人員田頭講農技等。

二是抓建立。近年來,我們每年都抓一批科普典型村、典型人,把科普宣傳、科普服務融入科技建立,融入學、比、建活動,一年中先後多次組織創業典型事蹟介紹,組織反封建迷信教育等效果十分顯著,例如西橋村聘請南農大來村講銀果栽培技術,我們就組織全鎮人員參加。今年鎮上還聘請了南林大的專家專題講花卉苗木栽培技術,兩次培訓吸引了全鎮400多名幹群參加,效果十分顯著。

三是抓學以致用。為了更好地推進科普工作與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鎮科協還建立了21個科普聯絡點,對凡在農技推廣、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特色農業方面取得成效的主動介入,落實為固定的聯絡點,並以此為網路,定期組織交流、培訓、學習,幫助廣大群眾切實解決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資金難題,以科普帶動“一幫一”,以科普引導農技大合作,帶動共同致富。我們的這一做法得到了基層幹群的高度評價,不少群眾說,科協組織不僅是農民的科普之家,更是學科技用科技的協作之家。

以上是近年來我鎮在建立科普示範鄉鎮工作中的一點情況總結,對照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在今後工作中加強領導,以特色、特點、特長為科普工作的主旋律,使之成為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徑,更好地服務於廣大人民,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促進我鎮科普工作再登新的臺階。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2

在工業區黨工委、管委會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支援下,在XX區文廣局、區體育局等職能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我們與工業區各部門協同合作,全體社群居民群眾、各入駐企業員工積極配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上半年獲得各項榮譽和獎項達到11個;同時,我們還結合今年首屆XX市民文化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使得園區文體活動呈現繁榮穩定、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而莘莊工業區文體服務體系的全面覆蓋,更是為百姓享受精神生活、感受文體活動的魅力,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和堅實的平臺。現將20xx年文體工作上半年總結如下:

一、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今年的x月1日《XX市社群公共文化服務規定》正式實施後,工業區文體中心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精益求精,完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文體中心下設的南北二個文化活動中心在《規定》實施前就已經全部實現延長視窗服務時間,實行全年無休免費開放和圖書館夜間服務,使得南北二個區域的百姓和外來務工人員真正享受到方便、完善、免費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而在今年上半年考慮到居住在鑫澤陽光外來務工人員生活、作息時間,我們將鑫澤陽光文體活動中心所有場館均延長了夜間服務時間。增開夜間服務,同時文體中心安排了南、北活動中心所有員工,包括管理人員輪流加班,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工作的標尺,自延長以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的歡迎,漸漸地改變了他們單調的業餘生活,滿足了他們的精神生活需求。

二、管理制度化服務規範化監督常態化

重視人員隊伍的管理和培訓一直是我們工作的紮實基礎,成立文體中心政風行風勞動紀律監察小組,制定嚴格的員工管理制度和考評管理辦法,經常性地進行禮儀、形象培訓,注重形象和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年底考核與職工收益相結合,把群眾滿意度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同時作為文體中心的文化理念“只要努力,就有舞臺”,今年我們繼續積極培養和考查優秀青年,推薦了2名同志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並參加了工業區慶祝xx週年及“紅五月系列主題活動”之一的20xx年莘莊工業區青年幹部暨黨的十八大知識競賽活動,取得了不菲成績。

文體中心黨支部每月開展“立足本職工作,爭創優質服務”評選“每月之星”立功競賽活動,鼓勵年輕人積極向上,倡導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增強員工服務意識,每月對職工服務技能考評和群眾滿意度測評,並對考評成績優秀的員工冠以“服務之星”稱號,形成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良好工作氛圍;試行輪崗管理,給年輕員工提供更多實習和鍛鍊機會,注重員工多重能力培養。

三、發揮主陣地優勢、文體活動異彩紛呈

1、園區文化蓬勃發展

“幸福園區我的家”系列活動是工業區文體活動的一個特色品牌,已經開展了三年多,惠及千家萬戶,深受百姓歡迎,本次我們將“幸福園區我的家”系列活動與市民文化節部署一致,分春、夏、秋、冬四個階段推進。在結束的春季活動中,我們已開展活動40個專案,舉辦了416場活動,參與人數達到12847人次。並以此為主線,在重要節慶期間,舉辦了春節聯歡會、歡樂鬧元宵、“激情閔行”文藝大巡演、端午軍民聯誼等一系列大型文體活動,還特別針對社群居民愛好戲曲的特點,貼心的安排了滬劇類專題系列演出4場,“高雅藝術進社群”專場演出1場,綜藝類專場演出6場。營造了獨特的園區文化氛圍,實現了每天都有小型文體活動,每週都有中型文體活動,每月都有大型文體活動的發展目標。

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新上海人計劃”特色活動,主要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開展的特色文化服務,結合首屆市民文化節的賽事安排,我們啟動了“新上海人”攝影、舞蹈、書畫、手工藝等作品徵集活動,在社群文化中心佈置“新上海人”藝術展示長廊,特別邀請社群名人,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XX市老年書畫會畫家黃慧玲老師開設現代工筆畫培訓班,組建“新上海人”文體志願者隊伍和活動俱樂部,讓這些居住和工作在工業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不僅有機會參加市民文化節的活動,而且還能夠通過文化節這個平臺,發揮自身特長反饋社會,共同建設工業區社群這個幸福的大家庭。

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文化節的資源和優勢並結合企業實際需求作了的一項嘗試,將高雅藝術帶進企業。入駐企業的員工平日忙於工作,無法參加文化節的日常活動,如何將文化節的大餐讓更多的人群共享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課題,今年我們聯絡了二家大型企業,計劃在9月份送戲進企業。同時發揮入駐企業優勢,開展社會和文化公益專案義拍,舉辦企業冠名的文化賽事活動。我們把開展文化活動作為載體,搭建企業、社會、居民、政府之間合作共贏的平臺。目前有得丘園酒店有限公司和上海加冷鬆芝汽車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認領了社群圖書館的建設。

2、園區基層文化建設增添大師級機構

x月29日,以著名的散文家、詩人趙麗巨集名字命名的文學工作室在工業區文體活動中心揭牌成立。以後工作室將會不定期地開展一些文化、文學類活動,帶來一些頂級的文化資源,如請一些名家,為社群百姓做讀書、寫作方面的輔導,把文化建設深入到基層百姓身邊。

3、全民健身成績顯著

我們把全民健身工作與“幸福園區我的家”系列活動開展相結合,組織社群開展各種形式的社群預選賽和選拔賽,體育健身比賽展示和各類趣味運動會,開展各類通俗易懂的科學健身講座,積極培育組建體育健身團隊。上半年共組隊參加了9次市、區級展示比賽活動,獲得6個獎項,開展社群小型運動會10次,有1250人次參加,市、區級培訓7次,有37人蔘加。

4、文體隊伍水平不斷提高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群各類文體團隊建設始終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工業區文體團隊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目前在工業區文體中心註冊登記的團隊有96個。團隊活動水平也不斷提高,屢次獲得市、區比賽大獎11個,工業區舞蹈隊和聲樂隊在首屆市民文化節XX區創作節目匯演中雙雙獲得第一名,並且代表XX區參加20xx年“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展評展演;踢踏舞隊被入選XX市首屆市民文化節“優秀市民舞蹈團”,成為一百支舞蹈團隊中的一員,工業區民樂隊在第x屆XX市民俗文化節“浦東三林杯”江南絲竹邀請賽中榮獲銀獎。

5、充分整合資源,彌補活動場所資源缺乏的缺陷

工業區文體設施比較缺乏,至今為止還沒有大型的劇場和公共運動場,這種設施的現狀無法滿足工業區群眾日益增長的文體娛樂的需求,為了能夠儘可能彌補場所匱乏的缺陷,為工業區當地居民提供優惠、便捷的健身鍛鍊服務,各社群健身苑點基本全覆蓋,申莘國小體育健身設施非上課期間正常開放。除此之外,在工業區管委會的協調下,轄區內相關健身、娛樂場所和單位,針對園區企業員工和居民實行優惠開放,儘可能為工業區百姓創造文娛休閒、健身鍛鍊的條件和環境,

四、整頓文化市場、淨化園區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再侷限於物質生活上的提高,而是更多的要求從精神生活中得到滿足。而社群文體工作就是作為這一服務載體而存在的。為淨化工業區風氣,建立良好生活學習環境,文體中心與各部門通力合作,不定期開展掃黃打非活動,打擊園區內非法經營的電子賭博場所、網咖、棋是牌室、淫穢書籍銷售場所,有效地清理了工業區的文化市場環境,為工業區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繁榮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五、逐步完善規範建檔工作

根據區檔案局、區文廣局於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XX區社群文化活動中心規範建檔工作的通知》,文體中心進一步明確了社群文化活動中心檔案工作評定標準及檔案材料歸檔範圍、保管期限,初步完成了社群文化活動中心規範化電子建檔工作。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3

我鎮20xx年文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縣文化廣電局大力支援下,結合本鎮實際,大力發展公共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鎮群眾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全鎮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全鎮文化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且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鎮文化站、學校及村兩委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力抓好全鎮文化工作,落實了活動經費,保證了文化活動正常開展。

二、夯實基礎,加強文化陣地建設

1.加強幹部業務知識培訓。不斷充實文化幹部業務知識,通過學習,改造思想,增強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去,服務廣大群眾。

2.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每年春節開展以村主辦,鎮文化站協辦,各村參加的'春節文藝體育運動會,併成立了籌委會,組織,協調運動會各項工作。一共組織了4個小組共34名工作人員,分別是競賽組、會務組、後勤組和安全保衛組,各小組各司其職、分頭落實。競賽組從籌委會召開會議後就開始著手運動會競賽規程和秩序冊的編寫、列印、分發,多次召開裁判員會議;會務組組織成立彩旗隊、秧歌隊,通過統一安排、集中訓練,為開幕式隆重舉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勤組根據我鎮實際情況,購置獎品包括水壺、不鏽鋼盆子、筆記本等,還提前落實大會所需的飲水及所需物資的採購、製作等,同時負責攝像、音響的佈置除錯等。各村、組根據鎮政府要求開展了大量宣傳工作,特別是開幕式的彩排、賽前的組織發動等,各項細緻的準備工作成為本屆運動會成功的前奏,並有村、樑家河村、東淮村3個村的業餘文藝隊表演了文藝節目,為運動會增添了氣氛,受到了廣大群眾好評。

3.積極組織村、樑家河村文藝隊參加了XX縣首屆廣場舞比賽,榮獲“優勝獎”。

三、加強家書屋管理服務工作

我鎮始終把農家書屋建設放在文化工作的首位,全鎮5個村農家書屋都確定了管理員,並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各村管理員每天按時開放農家書屋,每週不少於40小時,方便群眾借書。同時結合搞好文化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協助本村搞好文藝活動。鎮文化站全年免費向群眾開放達280天,借閱圖書320餘冊,從而使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獲得知識的便利。

四、認真做好廣播電視工作

今年主要是對戶戶通廣播電視管理和維護,全年維護戶戶通50餘臺,解決無法收看電視節目20戶,同時加強了電影放映管理和登記工作。

五、存在問題

1.群眾文化藝術人才缺乏。

2.文化活動經費不足,無文化專幹。

3.文藝節目單調,數量較少,農村傳統文藝節目少。

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黨的文藝方針,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農村文化藝術,繼續抓好文化建設,推動全鎮文化工作的開展,讓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讓人民文藝紮根人民,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鄉村而奮鬥。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4

近年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方針,不斷創新“校家同創”工作機制,從三個“點”上發力,打造全程德育,形成“無縫隙”對接,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保障點,建立三支隊伍

加強領導和提升執行力,是實施“校家同創”工程的前提與保障。為強化這一保障,我們建立了三支隊伍:

1、領導隊伍。近幾年來,我局注重加強對“校家同創”工作的領導,從兩個層面“強龍頭”建制。一是教育局成立了“校家同創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長親自擔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並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落實了工作責任,把“校家同創”工作納入學校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二是各學校建立了相應的“校家同創”領導小組,由“一把手”親自抓。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校家同創”工作進行分階段部署,從而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教師隊伍。只有首先使教師群體成為充滿活力的生命主體,他們才能成為指引學生創造精神生命的“領路人”。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全縣各中國小建立了一支責任心強、熟悉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並對他們進行了“地毯式”培訓,不斷強化“師德、師表、師愛形象、師說本領”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師藝精湛的教師隊伍。

3、家長隊伍。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搭建“校家同創”平臺,我縣在各學校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創辦了“家長學校”。到目前止,全縣共創辦家長學校37所,並組建了家庭教育講師團,定期對家長進行“引導培訓”,至今累計已培訓學生家長12500餘人(次),從而建立起一支敢教、會教的家長隊伍。

二、抓住對接點,構建“三多”載體

在“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以學校為核心,營造德育同心圓。這個圓的核心是學校,中間是家庭,外圍則是社會,而軸心是孩子。圍繞軸心,我們抓住對接點,著力構建“三多”載體:

1、多形式,活動體驗式教育。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突破“高、大、空”說教式灌輸,採取“課堂教學、活動體驗、文化娛樂”等多種形式,讓德育走進學生心靈,孕育情感,啟用潛能……一是確立主題開展活動,如在全縣中國小中廣泛開展的“祖國情、親子情、師生情、友伴情”的“四情”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知恩、感恩、友愛互助、忠誠奉獻,並轉化為學習成長的動力。縣二中把“八榮八恥”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寓教於樂。河上中學開展了“忠心獻祖國、誠心獻他人、信心留自己、雄心立壯志、恆心泰山移、勤心成大業、虛心長見識、專心定成敗”的“十心”文化教育活動,並把“十心”內容融入“每週寄語”,融入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縣實驗國小以“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為主題的“五個一”教育活動頗具特色,“五個一”就是學生第一堂課講解國旗知識,第一堂美術課畫國旗,第一堂音樂課教國歌,第一次主題班會進行國旗教育,第一個晨會訓練升國旗儀式要領。二是通過組織“唱紅歌”,講紅色故事,組織家長和學生拜訪革命聖地,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現場講述革命故事,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2、多層面,細水長流式培養。德育不是一件一陣風、一時熱的事情,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漫長過程。因此,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著重從三個層面進行細水長流式培養。

(1)學校育心。就是對學生進行靈魂的塑造。我們在學校廣泛開展了“心育”,引領每個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信仰、習慣、道德和行為,並使之滲透到學校生活、德育活動、教育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做到以情動情,促進德育活動和過程情感化,實現師生互動,情知和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增強學習、人際、生活適應能力。縣三中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成為德育的固定內容;三山國小還設立了信箱、輔導室、熱線電話,多方傾聽學生心聲,關注學生健康。縣二中建立了教育中心,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發展性輔導,包括人際交往、學習、親子關係、生活適應性和青春期輔導,幫助學生緩解精神壓力、釋放不良情緒、解決困惑……

(2)家庭育情。學生從學校回到家庭,需要親情和溫暖,更需要教育與引導。許多家長通過參加培訓,成了孩子“習慣導航”的老師。他們在家庭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鋪和房間,教育孩子安排自己衣著,學會洗滌自己的衣物,準備自己的學習用品、收拾書包……並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養成“自學總結、合理飲食、生活自理、按時計劃做事、參與家務勞動”等10個生活習慣;教育孩子養成“文明禮貌、自信樂觀、大氣勇敢、誠信負責、友善合作”等10個交往習慣。家長的這種習慣導航,有效培養了孩子的親情和基本道德素質,形成了一種孕育精神生命成長的基礎力量。

(3)社會育德。我們在鼓勵學生走向社會,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學習做人,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時,還注意拓寬社會關愛面,為“校家同創”搭建起活動平臺。全縣各中國小定期設立開放日、開放周,開啟校門,請家長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如邀請家長參加“六·一”兒童節、讀書展示會、家庭趣味運動會、故事競賽、開放課堂以及教師、家長、學生三方共同參與的“親情會”、“交流會”等,讓家長與孩子同樂,並通過參加活動了解子女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聽取家長對學校管理的意見,使校家合作創造育人最大值。各部門也都齊心協力,共填“德育鴻溝”。縣委宣傳部把推進“校家同創”作為文明建立的重點;縣綜治委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舉措;縣關工委注意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加大亮度;縣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等部門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重要的社會責任;各街道、社群也都建立了教育網路,對學生的德育活動給予大力配合……這種多層面的教育,使學生始終處於德育的氛圍之中,從而形成了一種無縫隙對接。

3、多角度,“非均衡”式實施。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打破了“上下一致”的教育定勢,注意針對每所學校的特點和每個學生的個性、性別、年齡、愛好以及家庭狀況,從多角度實施“非均衡”教育,做到“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人一策”,不斷拓展、豐富德育內容。如縣一中的班級文化建設,就是以年級設計的:高一的適應性教育,高二的勵志教育,高三的思想與前途教育,這種設計都是有針對性的。馬安中學把學生自理能力,勞動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學校,切實把理想與勞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縣二中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開設了青少年模擬法庭,引導學生知法、守法、用法,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

三、找準切入點,實現“三個效應”

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縣注意找準切入點,不斷形成德育共振,實現“三個效應”:

1、時間上不留空隙。我們除在校內、家庭把德育對學生的要求內化為習慣,把習慣昇華為素質外,還組織開展了學生路途校家共同關注等活動,建立了路隊護送制度,將學校、老師的關懷送至學生家中。河上國小高度關注學生路途安全和教育,堅持護送制度,在護送中與學生交流、談心,進行滲透性教育。

2、內容上不留空白。德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其目標就是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高尚品德的人。因此在教育內容上,我們由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既有革命傳統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榮辱觀教育、法制教育,也有誠信教育、養成教育、自主教育、親情教育、教育和文學藝術教育等等,讓學生在內容豐富的教育中自覺培養文明習慣和良好品行。

3、物件上不留空檔。教育必須關注人的本質發展。在開展“校家同創”活動中,我們十分注意教育物件的廣泛性和特殊性,努力做到“不讓一個班級落後,不讓一次教育偏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留守兒童”是個特殊的群體,也是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弱勢群體,為了把關愛送到每個“留守兒童”心坎,我們主動與各鄉鎮、共青團、婦聯、工會、關工委等部門聯絡,共同探討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問題。縣裡成立了“留守兒童俱樂部”,在俱樂部裡創辦了“感恩欄”、“愛心留言欄”等,並制訂了“一對一”幫扶制度,縣裡77名無黨派知識分子與77名留守兒童結成了幫扶對子,通過電話、書信、網路和不定期約見、家訪等途徑,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之成為“生活自理、學習自主、行為自力、健康自強”的社會有用之才。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5

21世紀,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新經濟時代,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和巨大的機遇。在過去的一年裡,貴陽生產力促進中心為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弘揚科學精神,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利用網路普及科學知識

貴陽生產力促進中心依靠自身優勢,建立起三個綜合性網際網路網站:“貴州中藥現代化資訊網”、“貴陽科技資訊港”以及“貴州新材料資訊網”。利用網站傳達科技資訊以及相關知識和動向。

1、“貴州中藥現代化資訊網”主要介紹中藥知識以及技術開發和運用,同時也是中藥企業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技術專案申報的視窗。其中開設了“新藥技術研究與應用”、“藥材資源資料庫”兩個欄目:“新藥技術研究與應用”介紹了中藥技術的最新動向和運用領域;“藥材資源資料庫”詳細介紹了各種中藥的資料及療效。通過這兩個網頁把許多不為人們所熟悉的的中藥知識與技術推到了平常百姓的面前;

2、“貴陽科技資訊港”在介紹大量的科技快訊、新聞、動態的同時還專門開設了“科教興市”欄目宣傳我市“科教興市”戰略並且及時報道我市“科教興市”各階段取得的各項成績,使“科教興市”戰略更加深入人心;

3、“貴州新材料資訊網”介紹新材料的新聞、動向和知識。新材料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西部大開發”中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尋常百姓對這一產業的瞭解還比較缺乏。通過“貴州新材料資訊網”讓老百姓深入瞭解新材料,努力推動這一產業的發展,為西部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二、將科普知識送農村

1、我們通過專職人員收集、整理的與農業相關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以及科技博覽等資訊輸送給貴陽電視臺,再通過貴陽電視臺開辦的農業科普知識欄目對廣大農村使用者進行科普教育;

2、開展貴陽農業資訊化“村村通”建設工作,我們已在貴陽市的烏當區、白雲區、開陽縣建立了64個貴陽農業資訊化“村村通”示範點,使64個村能通過網路進行科普宣傳工作。

三、大力開展科技培訓與交流工作

1、開展了計算機網路及辦公自動化培訓240人次;

2、對農村技術人員開展計算機與網路知識的培訓110人次;

3、開展公務員知識培訓228人次;

4、開展製造業資訊化方面的培訓270人次;

四、通過科技資訊的發行來宣傳科普知識

我們根據為科技工作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宗旨,發行了以介紹科技知識和產業為主要內容的期刊《科技資訊》,現已發行了33期,期刊包含了科技簡訊、政策資訊、高技術辭典、經驗交流、科技發展論壇、新技術、企業之窗等欄目。期刊的發行方向主要是針對政府機構和中小企業,通過科技簡訊、高新技術辭典和科技發展論壇、新技術四個欄目為讀者提供和介紹科普知識。

五、通過科技活動周等一系列活動,上街宣傳科普知識

1、在每年一度科技活動周組織30多家企業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和宣傳;

2、組織10家企業參加重慶高交會,在重慶宣傳貴陽的新產品、新技術;

3、組織了100多人蔘加奈米技術專利講座;

4、組織97家企業參加貴州製造業資訊化會議。以上是貴陽生產力促進中心開展科普工作的總結。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6

xx鄉位於原平市東北方向,總人口15000餘人,是典型的農業鄉鎮。近年來,xx鄉黨委、政府著眼於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把“科技教育興鄉”作為強鄉富民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大科技致富技術培訓力度,創新科普活動形式,使全鄉科普工作得到深入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了經濟的快速高效發展。

一、領導重視是科普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

xx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科協工作,緊緊圍繞農業增收、農民增效兩大目標,高舉科技大旗,加強農村科普工作,使農村經濟呈現勃勃生機。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鄉里成立了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科普工作領導組,制定了建立科普示範鄉的實施方案和基層黨員、幹部培訓規劃,以及農村致富技術函授教育方案,建立了農村科技教育工作責任制。在全鄉範圍內形成了黨委、政府總抓,鄉科協牽頭,鄉各部門和全社會普遍支援廣泛參與的科普工作格局,為全鄉科普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是措施有力,目標明確。鄉黨委、政府把科教興鄉納入主要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了科學考核指標體系。要求各具體負責及相關部門把科普工作擺上議事日程,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管理、增加投入等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和改善對科普工作的領導。

(三)是加大投入,確保工作順利開展。從20xx年開始,鄉科普經費按上級有關規定足額到位,並專款用於科學普及、人才培訓、科普宣傳、學術交流、技術推廣等活動,去年落實科普經費7500元,人均達到0.5元,保障了全鄉科普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真抓實幹是科普工作有效開展的保證抓落實,是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手段。

1、抓科技培訓,提高全民素質。20xx年5月我鄉成立了農牧科技推廣應用協會,吸收了會員115名,這些會員每年都接受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教育。協會每年邀請省農科院、原平農學院的教授、學者和市蔬菜辦、農業局種養專家、林業局專業技術工程師,舉辦兩期以上“農村科技致富新知識培訓班”,重點傳授奶牛、小尾寒羊的舍圈科學養殖以及溫室大棚蔬菜的科學種植、核桃、大杏、紅棗、乾鮮水果的修剪定植等先進實用技術。全鄉每年約有600餘人次參加了培訓。由於培訓本著“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堅持從“三農”問題的實際需要出發,努力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使每期培訓都是有較強的地域性、適用性,同時也是有較強的示範性和輻射性,受到廣大農民的好評。

2、抓科普活動周,深化科普工作力度。為了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強化宣傳效果,在每年五峰山省級森林公園旅遊月活動期間,由鄉科協牽頭舉辦了聲勢浩大的“科普活動周”。活動期間,圍繞“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小康”的主題,共發放實用技術圖冊10000餘份,發放各類報刊和宣傳資料20xx0多份,為擴大影響,提高效果,還以南頭村、練家崗等科普文化大院,組織了“科技之聲”文藝匯演,通過快板、三句半、小品、相聲、歌曲等表演形式。歌頌了黨,讚揚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3、抓網路建設,建立完整的科普體系。全鄉每個村都建立了科普隊伍和科普活動基地,建立科普示範戶30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5個,建立農村專業協會48個。目前,鄉、村、戶及行業的科普網路逐步形成,極大地推動了全鄉的科普工作。

4、抓隊伍建設,強化科普人才支撐。近年來,著力抓好三支隊伍建設。一是鞏固提升鄉農牧應用推廣協會,建好主導隊伍。二是發展基層科普服務組織,建好骨幹隊伍。25個村建立了科普分會。三是培育發展科技帶頭人,建好基礎隊伍。通過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示範帶動,培養髮展各類科技示範戶30戶,科技致富能手310人。

5、抓基地建設,發揮科普示範作用。全鄉共建立各類科普示範基地8個,既有養奶牛的,也有蔬菜玉米制種和機械製造的,在全鄉起到了較好的科技示範作用。科技與經濟的有力結合,不僅促進了農民的增收,也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科普工作有效開展的根本。科普工作的深入開展,有效促進了全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一)是幫組農民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針對農民在畜牧業和蔬菜種植業中存在的問題,鄉黨委、政府和省市有關部門及時聯絡,幫組農民解決了奶牛養殖中死亡率高、配種繁育技術較差等難題。涉農學會針對農業生產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組織技術引進,開展技術服務,幫組解決了動植物病蟲害防治、優質苦蕎、奶牛胚胎等繁育25個技術難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20xx年,全鄉種植業和畜牧業發展態勢良好,糧食作物面積達到4.32萬畝,總產量達到1717萬公斤,比同期增長19.35%。全鄉牛飼養量達到1491頭,羊飼養量達到12536只,豬飼養量達到7548頭,農村經濟總收入發展到10444萬元,同時增長了9%。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7

一年來,我鎮科協在市科協的領導下,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科協工作的組織領導,鎮科協一班人更是認真學習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認真總結了過去在科協工作中的經驗。查找出了不足之處,進一步加大了科普宣傳力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尤其在今年的建立全國科普示範市的活動中,我鎮科協工作走上了一個更新的臺階。

一、加強了組織領導

我鎮科協緊密地團結在鎮黨委、政府的周圍,認真貫徹執行市科協的指示精神,科協班子成員強化了組織領導建設,加強了對科協志願者隊伍的領導和管理,鎮黨委政府把加強科普投入、加速科技進步、加快人才引進、加緊科普宣傳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全鎮十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三十多個企業中完善了科學技術協會小組的建立,整個科普組織網路健全,運轉正常。以鎮科協為龍頭的42家科協組織在全民科學素質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加強了設施建設

鎮黨委政府很注重科普設施的建設投入和保護。今年在建立全國科普示範市的工作中,為了突出重點、、展示特點、、呈現亮點,鎮科協在市科協的精心指導和支援下,我鎮又增添了三處新的科普設施,投資近2萬元。鎮科協在原有一個科普惠農活動中心的基礎上又別出心裁,藉助通州移動公司的營業點在進行部分軟體投資和硬體包裝後形成了第二個鎮科普惠農活動中心,電腦上網,音像播放,圖書閱覽,科普諮詢等一應俱全。這樣大大方便了遠離鎮區的居民們的科普活動,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這種舉措,投資小,資源共享,受到了建立驗收組領導的讚揚。

三、加強了科技培訓

一年來,我鎮科協在鎮農科教辦公室的協調下,積極響應市政府的全民創業的號召,認真紮實地開展了農民創業科技知識培訓。分別請市農林局、市科協等數十位專家分別安排到下設的行政村的科普活動點,科普志願者與農民面對面地傳授和手把手的幫教,先後辦班18期,涉及到農作物的栽培、病蟲害的防治等15個專業專案。受培人數達到1201*人次。其中農村黨員近1000人次,基層幹部120人,共編印培訓材料15000份,培訓和示範時間累計達到120個學時,農村黨員,基層幹部科技素質培訓面超過了90%,我鎮科協還利用學校這一重要陣地,開展青少年科技傳播活動,中、國小生全員參加每週一次的校外科技活動。

一年來,我鎮科協做了一些實實在在工作。在堅持搞好科普宣傳,搞好各類培訓的同時,我們不斷引進科技人才,加強學術交流,引進了一部分科技專案,尤其是在建立科普示範市的工作方面得到了市科協領導的好評,為建立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8

今年的工作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在科普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推進了村民自主創新、科學的發展產業,提高了經濟穩定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重點圍繞農村科普“三個一”工作建設,積極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踴躍投入到村級發展中。一年來,現將我村科普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落實貫徹科普知識

深入到群眾的生活中,經科普小組成員的認真學習,認真落實貫徹科普知識,加強領導,建立全民科學素質,主動讓群眾的意識提高,瞭解科普發揮的作用,打造普遍的科普工作格局。

二、村級“一站一欄一員”建設取得新進展

為了更好的開展農村科普宣傳,加大科普宣傳效果,長期建立科普宣傳陣地,建設標準的科普宣傳欄,投入了2個科普宣傳欄,1個村級科普服務室,6個科普示範基地,截止現在,我村建設的村級“三個一”基本到位。

三、農民實用技術培訓

我村為了讓群眾更多的瞭解科學技術性文化,結合縣鎮培訓基地的工作安排,組織實施了二次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著力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在全村範圍內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一年來,我村工作部署,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公眾對科普知識認識淺薄,自覺參與科普活動積極性有待提高,農村科普意識不強,減弱了科普活動開展比較緩慢,從而我們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那些問題疏忽了,經村科普小組成員討論研究,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健全科普工作機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掀起科普宣傳的熱潮。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篇9

20XX年度,我鄉科普工作在市科協及鄉黨委、政府的大力關心和指導下,按照市科協《20XX年鄉鎮辦事處科協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實施細則》等檔案精神,圍繞科技創新,積極推進“科教興漣”,以人才強鄉,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緊跟鄉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三甲後花園,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彙報如下:

一、健全科普機制,增大科普保障措施

我鄉黨委、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開展高度重視。在去年的基礎上,專門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分管農業科技的鄉紀委書記樑奇華為副組長的三甲鄉科技工作領導小組,配備了一名科技專幹,並在鄉辦公樓四樓設定了專用辦公室。今年的特點還明確了各村、組的主要負責人兼管科普工作,在抓好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抓好農村環境衛生,人口優生優育,農家書屋等科普工作。鄉黨委、政府要求科普工作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規定於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向鄉黨委、政府彙報一次工作,鄉財政在去年安排2萬元專項經費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5000元用於科普推廣、培訓,為科普示範基地及水稻雙季稻示範片無償提供良種摺合人民幣288000元。正是由於我鄉黨委、政府對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視,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到位,才使我鄉的科普工作能健康、積極、有序發展。

二、加大培訓力度,培養現代新型農民鄉科協

充分利用廣播、科技牆報、會議等多陣地、多形式宣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思想,樹立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典型,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科技的氛圍,努力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提高勞動者素質。我鄉的科技培訓始終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工作重點,狠抓落實,截至到目前,20XX年度自辦農業知識培訓班5期,累計培訓456人次,全年招收農函大學員260人;由農技站編印、發放農業科普資料25300份;接待農民技術諮詢1000餘次,組織宣傳車送科技下鄉2次;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26個。組織農業線部門下鄉實地巡迴指導經常化。傳遞資訊、牽線搭橋、排憂解難、狠抓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指導。切實加強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強化關鍵措施的檢查、督促力度。

三、培養示範典型,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鄉科協在抓好科技普及的同時,突出抓好扶植科技示範戶、龍頭企業公司的協調服務,通過他們以點帶面搞好推廣工作,持續發展我鄉農業產業化。全年共發展種糧大戶12戶,其中雙季稻示範大戶4戶,150畝以上的一戶,新增養殖大戶6戶,發展註冊龍頭企業公司4家,農業專業合作社3家。

四、搞好農技推廣,加速我鄉農業持續發展

按照鄉黨委、政府提出的建設新三甲,打造“後花園”的思路在農業方面重點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發展小水果、蔬菜、旅遊農業等專案。20XX年糧食生產重點開展了2400畝雙季稻示範片工作,通過全鄉廣大幹群的共同努力全年糧食生產取得了較好的收成,我鄉糧食生產被婁底市、漣源市人民政府授予糧食生產先進鄉鎮。其次,開展一村一品的小水果生產。三甲鄉玉峰村以發展葡萄為主的專業村,全村種植葡萄的有196戶,佔全村戶數的55%,其中年產值達10萬以上的有6戶。秀峰村、硐下村、長江村以發展柑桔為主的特種小水果專業村,年產值達10萬以上的有4戶。實竹村以農業綜合開發、集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開發示範村,今年新擴10000頭養豬場專案。建立了以湄水村、尖山村、實竹村為蔬菜生產基地的示範村。以長江村、落馬江村、墨溪村為金銀花生產基地。為發展我鄉糧食生產,搞好一村一品,鄉科協向鄉黨委、政府提出了兩次切實可行的書面意見,為其牽線搭橋,解決實際問題。

五、推進企業科普,提高企業整體素質

在重視抓好農業科技工作的同時,努力抓好企業的科技普及工作,今年分管農業兼鄉科協主席的鄉紀委書記樑奇華組織進駐企業進行2次安全生產、技術革新的培訓。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和“創業、創新、創優、創造”,人人爭當學科學用科學標兵的濃厚氛圍,不斷推進鄉屬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六、開展科技試驗示範工作

今年鄉科協在上級有關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援下,組織鄉鎮府相關部門開展了以下試驗示範專案:

1、在全鄉14個村開展了2400畝雙季稻高產示範建立專案。

2、開展了萬畝腐杆劑稻草還田示範專案。

3、開展了8000畝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示範專案。

4、開展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與改革示範縣專案,其中農民科技示範聯絡戶90戶,30畝新品種示範基地1個。

5、在秀峰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專案。

6、申報尖山村、湄水村、實竹村為漣源市蔬菜生產基地。

7、婁底市萬頭牲豬養殖基地落戶實竹村。

通過一年來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獲得了各級領導的好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查詢不足,剖析問題,開拓創新,努力進取。一是進一步加強對科協工作的領導,增加投入。二是採取“請進來,帶出去”的辦法,把適應我鄉發展需要的專家請到我鄉來指導技術培訓,同時把本鄉有關行政領導和能人帶出去學習培訓,充分利用和發揮我鄉的人才資源、地域優勢,為加快我鄉經濟發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