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作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2.7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作文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作文1

在我看來,追鹿獵人看不見山,不是因為他心裡只有鹿,而是他早與山融為一體,跟隨山林的氣息尋覓鹿的腳步。他的心性,早已像大山一樣平和。

首先,按功利點的想法,他不與山融為一體,是捕不到鹿的。鹿是山的靈氣,魚是水的精靈。倘若獵人充滿殺意,與這自在圓成的山水格格不入,又怎能不被鹿和魚發現?獵人與山水相伴多年,早已從清醒的觀照者變為了山的一部分。樹叢被鹿踩過就是他被踩過,微風撫過山林就是他被吹過。他就像一個平衡者,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控制著鹿的數量卻又不大肆捕殺。在他眼裡,山就是自己,而不是他需要觀察要捉磨的物件。與其說看不見山,不如說心裡自有山。

其次,山也可指人們追尋目標時的經歷,以及達到目標前的美好過程。一心直奔“鹿”的人,會迷失在山林中。都說拉薩的天空很藍,藏人卻不以為然。倘若問獵人今天山裡空氣好嗎?他也一時答不上來,他早已習慣外人所視的美好,淡化了“山”這具體的物。

我們如果想做好一件事,不妨落入“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不二之境中。在這裡一切自在興現,山是山、水是水的興現。我們不需要做山的外人,水的觀察者,而是做自在圓成的一部分。當彈琴時,我們大可不必緊盯琴絃,而是閉上眼睛,用手和心去感受琴絃的跳動;當垂釣時,不必為水面的漣漪而大呼小叫,而是淡出這份旁觀者的意識,“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與水一般心平氣和。

現實中,我們有時如拙劣的捕手,把山看成是外物,是防礙,是達到目標前經歷的困境。為何不試試與山水合為一呢?既然是必經之路,何不放下包袱,不站在主觀對其評判。走到山中,讓它代替你去感受,它感便是你感,它說便是你說,讓山成為你的底色。

“獨坐山篁裡,彈琴復長嘯”這個場景裡有人卻也無人。有人是他似乎在彈琴,在宣洩,無人是他想追求的正是這空寂的山林本身。他身處山中因此看不見山,他心與之相連因此看不見山,他追逐的“鹿”便是山本身,那隨風飄蕩,自在圓成的'心已顯露,還有什麼得不到呢?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作文2

中心令人嚮往,機會,便利,資源,無一不閃著誘人的光澤,吸引著人們趨之若鶩,紛至沓來;邊緣使人平靜,質樸,別樣,灑脫的生活別有一番精彩。中心與邊緣在地域上的分化鮮明而真實地存在,我們的人生也就自然無法繞開這一選擇——是躋身中心還是安居邊緣?

在“熙熙皆為利來,嚷嚷皆為利往”的社會,價值觀念物化,精神世界外化的現代人更趨向於物質豐盈的中心。其實,追求中心本無錯,但若沉溺中心,對夢想的追求就往往偏執成過分依賴資源或極力拉攏人脈的無謂掙扎。當人們習慣於通過身居中心而獲得與眾人同行的安全感以及虛無的自我認同時,中心的機遇便很難為失去初心的人們所利用把握。

相反,中心的繁華,卻極易讓人迷失。多少人忘記了“堂皇轉眼凋零,囂騰是短命的別名”的忠告,沉湎於追名逐利的激烈競爭中,在飛逝的歲月中遺失了夢想,迷失了自我;又有多少人在中心浮誇風氣的薰染下,將物慾的滿足看做最大需求,因精神的匱乏難以獲得最純淨的精神滿足,難以享受最簡單的幸福。

因此,我認為,相比於極易導致內心貧瘠的中心,能為精神提供富足養料與自由空間的邊緣更應成為人們的選擇。我也更贊同陶淵明詩中所寫的“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境界。正如寂靜山谷中,鮮花得以開得繁盛,流水依舊自在從容一般,擁有極大創造力的人又何嘗不能於靜寂的邊緣獲得自我生命價值的最大展現?山“空”如何?只要信念不空,一分一秒的努力與沉潛也會讓人生充實而豐滿;處於邊緣又如何?只要初心未變,一點一滴的沉靜與積澱也會成就心靈的豐盈與繁盛。

但這樣一份對邊緣的追求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刻意接近地理位置的邊緣,而是說我們應該真正做到“心外無界”,如渡邊和子所說“在哪裡存在,就在哪裡綻放”。如蘇武一般,被放逐北海,仍持節牧羊,讓漢朝的民族精神以此為中心昇華;如沈從文一般,在萬畝荷塘邊,潛心學術研究,為中國服裝史一筆筆填補空白;如梭羅一般,居於瓦爾登湖畔,在逃離主流世界的湖光山色中成為自己內心的主宰。

《哈姆雷特》中有臺詞這樣說到——“即使使我置身於果殼之中,我也是無限世界的主宰者”。是啊,我們本就不應該過分依賴外界的環境與地界的遠近,我們真正需要的,便是堅定初心,做自己生活的中心,由此,無論外界人多人少,繁華亦或是荒涼,我們都可以讓生命之花開得自在與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