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作文明月知我心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2.5W

明月為鏡,昭然我心

作文明月知我心

清朝畫家盛大士在《溪溪臥遊錄》中曾說:“凡人多熟一份世故,即多卻一份機智,多卻一份機智,即少一份高雅。”“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想來這便是一種從容的心態和能以明月為鏡而自照的雍容,令人為之著迷。

——題記

歷史的明鏡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在如此清貧的生活之中,仍葆有一顆寧靜與明鏡之心的人,非莊子莫屬。在功名利祿、宦海煙雲的俗世幾經浮沉,惟有莊子,常常磨洗那片心靈的明鏡,才不致被汙濁滔滔的官場蝸角虛名所動,始終保持顆善鑑萬類的赤子之心;蘇軾在“蓼茸高筍入看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恬淡豁達中淡漠了功名與遷謫之痛,用明月般的胸襟與慧眼,將“人生看得幾清明”,同樣,心若明鏡,可照日月的文天祥,讓後人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心報國裡敬仰他偉岸的風骨,包青天、海瑞一世清明,為百姓疾苦奔波,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讚歎聲中被人銘記於心,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人生際遇,但他們有著同樣的明月之鏡可以昭然於心。

社會的明鏡

社會也同樣有著一面明鏡,這面明鏡,便是社會成員所共有的,被稱為美德的明鏡。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是冉阿讓對芳汀女兒的真情呵護,是黛玉葬花後的內心釋然,是陸幼青在病魔的`折磨下堅強的擊鍵聲,是“抗非”過程中葉欣護士長那句“這裡危險,讓我來”的英雄無畏……

如果有人這樣問我,生命的價值究竟在哪裡?我會告訴他,生命的要諦在於擁有一顆明澈而歡樂的心。在做好本分的同時,不忘他人的疾苦,以他人的歡樂來成就自己的快樂。

生活的明鏡

明月為雲所隱藏,我們仍然知道明月在那裡,湖水被夜色所籠罩,我們仍知湖水的靜謐,這是因為我們知道明月與湖水平常的樣子。

人生在世亦當如此,當你心中有明鏡,縱使外面黑暗,你心裡的鏡子也不會被烏雲所遮蔽,為世俗之偏見和虛妄所掩蓋。

心中有明月之鏡,以鑑萬物,“青山元不動,白雲自去來”,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麼?

是在汙濁滔滔的人世仍能葆有明鑑之心的人物,是不為名利所擾,迴歸自我、反觀自我的人物。

Tags:我心 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