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羅丹砍手”的啟示作文600字精選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1.6W

【第1篇】

“羅丹砍手”的啟示作文600字精選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製作了一座造型別致的巴爾扎克雕像:他披著睡衣,雙手合在胸前,昂著碩大的腦袋,雙目注視前方。一個學生看了雕像之後,對羅丹說:“老師,這手像極了。我從未見過雕塑如此完美的手。”聽了這話,羅丹皺起了眉頭。他沉思了一會兒,突然舉起斧頭砍去了雕像的雙手。此舉使學生們震驚、傷心和惋惜。羅丹神色嚴峻地說:“這雙手太突出了!既然這雙手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再屬於這個雕像的整體了。你們一定要記住:一件真實完美的藝術品,是沒有任何一部分比整體更重要的。”

這座雕像是應法國作家協會之邀而作的。由於砍去雙手,作家協會拒絕認購。羅丹對此深為痛惜,但他向人們預言:“我的雕像將立於不敗之地!”他把這座雕像安置在自己家中的花園裡。後來,他的預言果然應驗了:這座雕像成了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

羅丹砍去了在他看來是“敗筆”的雕像的雙手,從而使這座巴爾扎克雕像成了不朽的傑作,這給我們什麼啟示呢?羅丹的言行告訴我們: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區別在於:在同一事物中,整體和部分有嚴格的界限,二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巴爾扎克的雙手”只是((巴爾扎克”的一部分,二者不能混淆。作為一件成功的藝術品,它們在雕像中的藝術地位和審美功能是完全不同的。羅丹砍去“巴爾扎克”的雙方手,防止了“雙手”對整個雕像作品的藝術價值喧賓奪主,保證了雕像整體的藝術價值的和諧統一。聯絡在於: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軋部分也制約整體,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效能會對整體的`效能狀態起決定作用。羅丹砍去巴爾扎克雕像“太突出”的雙手,是為了保證不因“雙手”太突出而傷害雕像整體審美價值的正常發揮。

【第2篇】

從羅丹果斷地砍掉《巴爾扎克》像的雙手,它不僅從藝術的角度給人以啟示,同時更多地使人受到哲學的啟迪:

為了整體美,應該有忍痛割愛的勇氣。這種整體美,其內涵不僅指藝術,包括整體(全域性)的協調一致,和諧運作,團隊精神等。為了整體美,個體即使再美,如果有損或貶低主體,就應該捨棄。在工作的配合上又何尚不需要這種勇氣呢?為了映襯荷花的美,綠葉得充當配角陪襯;為了使舞臺演出威武雄壯、有聲有色,得有主角和配角、正派和反派。特別是整體需要你犧牲自我、服務全域性時,你應該甘居淡泊,虛懷若谷,這樣才可以獲得整體美、全域性美,你就可以進入“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的境界。

為了追求美,應該有主動反思的睿智。凡真正追求藝術、追求真理的大師,總是在反思中求得完美的。羅丹如果不砍掉《巴爾扎克》像的雙手,他將會留下千古遺憾。綜觀歷史,凡在歷史上有大作為的藝術大師和先賢聖哲,都善於從輝煌中尋找陰暗,從璀璨中尋找瑕疵,從讚揚中尋找差距,從成功中尋找失誤,決不放過在成績掩蓋下存在的不足、缺點、失誤和錯誤,決不放過如不認真改正可能給今後的工作造成損害的任何問題。這就是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的根本原因。魯迅的“嚴於解剖自己”,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告誡人們要主動反思,嚴於律己。

為了創造美,應該有上下求索的意志。滿足使人懶惰,使人停滯不前,使人終止藝術生命。如果羅丹滿足於自己雕塑出的那雙非常美麗、強有力的手的話,他就不是羅丹。藝術家的創作如此,政治家的活動如此,經濟學家的研究如此,企業家又何尚不是這樣。讀《經濟日報》1999年12月29日頭條:《綿陽為何出長虹》,使我瞭解到:中國頭號彩電企業長虹集團之所以能夠在既不沿江、又不靠海,資源不豐富,交通不發達的地方長足發展,除了企業本身內在素質的優化外,主要得益於綿陽市委、政府在處理與長虹的關係上達到了三個境界:第一境界,不干預;第二境界,服務好;第三境界,捆在一起幹。能達到這三個境界,說明綿陽市委、政府是忠實於美的,併為此上下求索的。

以上三點啟示,歸結為一點:整體美是最大的美,也是最重要的美。我們期盼更多的個體美、區域性美,但更需要整體美、全域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