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必備】高中作文合集八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3.71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高中作文合集八篇

高中作文 篇1

摘要:文章針對新課程新大學聯考對作文教學的要求,從寫作外部的指導到學生寫作心理的需求作了全面地分析與探討。提出了作文教學的諸如快樂作文、學會感悟生活和強化語言訓練的一些外部指導方法,以及關注學生寫作心理的作文教學方法探究。注重科學地有效地做好作文教學工作。

關鍵詞:新大學聯考,作文教學,寫作方法,寫作心理

新的課程理念給作文教學帶來新的挑戰。新大學聯考試卷中作文的分值增加到70分,這又為作文教學帶來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衝擊。回顧以往我們的作文教學呢?不可否認,長期以來高中作文教學,囿於舊教材的體系,依附於閱讀教學,逐漸形成了一種難以突破的按文體迴圈教學的模式。教師無明確的作文教學計劃;重行文、輕過程,重講評、輕操作,作文教學方法陳舊;批改方式單一;作文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項任務而已。這樣的作文教學怎能讓學生寫出文質兼美、富有個性、具有創意表達的文章呢?

在這課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進行作文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當然,新課程作文教學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學經驗,而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關注學生的生命體驗、關注學生的心路成長曆程,讓學生通過自主寫作充實學生的精神,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課程寫作教學的應有之意。對於作文教學的外部指導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探究。

一、把快樂作為作文教學的永恆追求

新編《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作文教學有這樣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努力使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與快樂還給學生。避免出現老師怕教,學生怕寫的尷尬。

要快樂作文,首先得給學生一份寫作的自主權,寫作時間和作文形式可自由些。教師可引導他們從多角度去透視生活,觀察事物。學會感悟。教會學生捕捉這些不期而遇的真實感受,那麼隨筆、日記、讀書筆記等應是學生練習的常用形式,或洋洋灑灑,或三言兩語,興之所至,揮灑即就。讓其信心十足地傳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事物的頌揚。

其次,呵護和點燃一份激情。教師有責任將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學,讓學生像熱愛生活一樣去熱愛作文。十幾歲的孩子對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來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為他們作文的源頭活水,那麼作文的快樂是可以想見的。再次學會分享成功,這是快樂作文的最大奧祕。在寫作點評時可發揚民主,採取學生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形式。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對話,沒

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多去關注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要儘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成功。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一線教師要儘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於創新,努力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轉變態度,培養習慣,視作文為樂事。惟有如此,才會有新鮮活潑、個性突出、思想豐富的作文湧現,教師的快樂也莫過於此吧。

二、注重積累素材,強化語言訓練。

蘇聯作家斐定曾說:“有結構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語言失敗而成為好作品的卻不曾有過。”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著重要抓語言。它是教學成敗得失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積累詞彙,靈活地運用,是能增加大學聯考作文中的亮點的。如何積累?

比如,中國古典詩詞就是一座豐富的寶庫,它以

其深刻的思想內涵、高超的藝術手法,薰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學士。其中有些名句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對我們的寫作幫助很大。因而可要求學生要以課堂為基礎,做好積累,集腋成裘。挖掘文化寶庫,古為今用。

三、注重作文交流意識的培養,減少作文中的“硬傷”。

考場作文是一次不見面的交流。有命題人與考生的交流,還有考生與是與閱卷老師的對話。這更為直接,更為關鍵。如果你的作文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閱卷老師,閱卷老師不明白你的意思,那麼這樣的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很多考生的失誤,就在於不能很快地、有效地跟閱卷老師進行交流。說起話來是答非所問、不著邊際,讓人不知所云,或者呑呑吐吐、閃爍其辭,讓人如墜霧中,甚至使閱卷老師感覺到有的考生總在迴避,不情願與別人交流,致使交流產生障礙。這當然也不會得高分。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這樣一個不見面的交流呢?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仔細審題,從容應對。學會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不能絲毫不顧命題者的意圖,那就純粹成了自言自語,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也就是說要認真審題,按要求做答,不另起爐灶,不轉移話題。

2、真摯坦誠,不自欺欺人。寫出自己的真話,抒真情。用情打動別人。提倡平實作文,不要故弄玄虛,故作高深。

當然,還要在平時的教學訓練注意對學生書寫等方面的細節。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作文教學工作不可急於求成,它需要一個細化咀嚼的過程,因而對於作文教學,一定有周密的計劃性、嚴密的科學性、訓練力度的強化性。外部的教學指導是一種方法指導,或者可以說是一種應試指導。然而寫作主體的心理也值得我們去關注與研究。這裡主要闡述學生在作文時的一些心理障礙:

(一)審題時的心理障礙

學生作文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審題。審題是一篇作文的起步,是立意的基礎,是構思行文的依據,它關係著學生寫作的成敗。學生要做好作文,必須抓住這重要的一環。可是有些學生一見到話題,心裡就發慌,腦子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表現出焦慮不安的種種心理狀態。

1、“沒有內容可寫”,產生困惑心理

面對作文話題,無話可說,漸至陷入困惑之中,致使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這種心理障礙普遍存在於中差生中間,大大蠶食學生完成作文的信心,毀滅學生在作文練習中孜孜以求的意志,它將導致學生在作文觀念與實踐上全面走向困境的可悲境地。

2、“不知從何下筆”,產生迷惘的心理

作文是一種資訊的輸出。作為作文話題是一種資訊源。這種資訊源,通過學生的發散思維,眾多的資訊會接踵而來,如果不能調整這眾多的資訊,進行集中思維,那麼就會不自覺的陷入迷惘的煙海之中,如:有的學生面對“家”這個話題,雖覺難度小,但小家、大家、家庭、家園、國家等太多,寫哪種家?寫什麼?猶豫難定。學生審題時的這種迷惘的心理,不僅拖延一篇作文的起步,造成“入題太慢”、“選材不當”等作文通病,且影響作文的條理性,甚至導致文章文題喧賓奪主,終將文章導向失敗。

3、“還是老題目”,產生僥倖或厭煩的心理

中差生對“老題目”是求之不得,“舊題再現”,僥倖輕鬆完成一篇“舊作”,對於有一定水平的學生來說,寫東西只是“舊調重彈”,興趣索然,厭煩之極。其實,僥倖也好,厭煩也罷,均不利於作文。不僅不能提高水平,白耗時間,更嚴重的是扼殺學生寫作的興趣。

審題時的困惑心理、迷惘心理、厭煩和僥倖心理,常會障礙、迷亂學生審題的目光。如果我們瞭解和把握了這些心理規律,自覺地有意識地控制,防止這些心作祟,就打破了審題時難於下筆的僵局,就會引發靈感。

(二)構思時的心理障礙

學生在作文訓練中跨越了審題關,迎面而來的是立意構思。構思中也會遇到障礙。如採用什麼結構、選取那些材料、如何組織語言,這些無疑是屬於基本功的問題,但伴隨著基本功的訓練,始終存在著一個心理問題,如消極定勢心理、惰性心理以及機械運用的心理因素。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作文。

學生作文往往會採取先入為主的借鑑模式,差不多千篇一律,倒敘式回憶性文章:引子——回憶——結尾,又如議論文:起——承——轉——合,總也不變,新式八股文,總之,採用的結構總是一樣的。這種結構模式的產生,無疑是受消極心理定勢的影響,這種心理定勢干擾著以後的思維活動,跳不出原來的思維方式,使學生思維限於單一化。再如惰性心理。“一材多用”:思維僵化,形成

一種懶於思索的惰性。還有機械地堆砌華麗詞藻,移用生動佳句,結果,費盡心思組織好的一篇文章,去不知所云,因為它只是“成品化語言”的組合。

結構模式化、材料通用化、語言成品化,來源於思想認識的貧乏,從心理角度探討,認為思維方式的呆板是導致上面三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研究學生構思時的心理狀態及思維方式,確是我們提高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步驟。

 (三)行文修改時的心理障礙

構思好了一篇文章,將其由“腦貯”“翻印”到紙上不成問題,但並不是“完事大吉”,針對可能出現的“成品”——文章的質量問題,要檢查,要修改。葉聖陶在談寫作時說:“寫完一篇東西,看幾遍,修改修改,然後算數,這是好習慣。”但不少學生在作文練習時,常是“一揮而就,”他們對待作文修改存在“不願改”的惰性心理和“不知何處須改”的盲目心理,有這兩種心理作怪,使許多學生從根本上取消了寫作訓練中“修改”這一重要環節。其實,這反映了學生缺乏對勞動成果的珍視,認為寫完就大功告成,這是一種懶於思索的怠惰心理。有修改的願望,但不知何處修改,有的是盲目自足,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

我們明白了學生在作文時存在以上方面的心理障礙,不妨按照以下的步驟對學生作文進行指導,以期學生作文能夠克服有些方面的困難。

1、指導學生審清題意,更為重要的是要激發出學生頭腦中的記憶表象,或組織學生有意的觀察,深刻的感受,形成新的表象,產生寫文章的激情和慾望。

2、幫助學生對觀察和感受到的客觀事物進行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也就是文章的主旨。

3、再根據文章主旨的需要蒐集有關材料,並對他們進行研究,找出其中內部聯絡和規律性,使文章主旨進一步明確和深化。

4、按提綱幫助他們選擇表達方式,組織語言,寫成文章的初稿。以更好的表達主旨為準繩,通過集體的或個別的評點,指導他們對初稿進行修改。

5、作文可嘗試採取分層教學。

學生作文是學生心理活動的綜合過程,既有孕育文章的心理反映過程,又有表達中的心理需要,既有寫作實踐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還有心理情緒的變化過程,高中作文教學只有掌握高中生作文的這些心理,順勢而動,發動寫作主體的內部能動性,才能正確指導學生的作文訓練,才能幫助學生達到“享受寫作”的最佳心理狀態。

參考書目:

《中國曆代文論選》主編郭紹虞20xx年版

《當代中國文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當代西方文藝》主編朱立元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人際關係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現代學校心理輔導》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揣摩語言”教學淺論》(耿壽軒)

《好的語言和壞的語言》(孫犁)

篇二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關於高中語文作文素材的積累

陽安中學楊敏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生活處處是資源,只要指導學生,煉就一雙擷取素材的“慧眼”貯積素材,作文時知道從哪個庫裡拿“米”,“香噴噴的米飯”——作文才能新鮮出爐。

一、創設愉悅氛圍,啟用“一池春水”。

給學生以愉悅氛圍、啟用寫作這池春水。寫作是情感的宣洩,是心靈的告白,伴隨著寫作流程始終的也應該是精神的愉悅。雨果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最遼闊的是大海,比大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遼闊的是人的心靈。”人的心靈,真的是遼闊無比,深邃無比,璀璨無比。它是千百年來從大作家到普通百姓說不盡、寫不完的永久題材。

欣喜若狂,是寫作的情緒,也是寫作的內容:杜甫正是沉浸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巨大驚喜中,才有“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佳句。悲痛欲絕,是寫作的情緒,也是寫作的內容:魯迅正是“深味”著“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才得以把“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劉和珍君的靈前。

我們的學生生活在藍天白雲下,有著陽光一樣的心情,也就能催化出陽光般明朗純淨的習作。有時年輕的心在風暴中展轉浮沉,提示我們去思考生活和心靈的複雜性。

學生小小的心就是一個博大的世界。他們的幸福、欣喜、平靜、憂傷、沉痛、迷惘都是他們成長的記錄,把自己的心路歷程表達出來的過程,也是潔淨靈魂和提升靈魂過程。寫作,又怎能放過這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二、文成於思,思源於識,沒有對周圍生活的觀察思考,無“思”無“識”,文思就會枯竭。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說得好:“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裡關鍵是一個“思”字,因為有“思”,他們能見人之所未見,能比別人更深刻地認識生活和駕馭生活。

學生們課外閱讀的著眼點常常集中在娛樂明星、體育新聞、網路遊戲、休閒時尚等方面,他們的興趣永遠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如果教師從他們的興趣點入手,拿出一定的時間(如每週一節課或每節課前幾分鐘),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引發學生做積極的理性思考,就能變“廢”為“寶”,使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資源優勢。

學生如果暑假期間天天堅持看“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共同關注”“新聞調查”“國際觀察”等央臺品牌節目,學會關注社會,從各國大選到伊拉克戰爭,從奧運風雲到西部大開發,從教育改革到法制建設,關注這些社會熱點話題、焦點人物,對國內外重大事件及身邊發生的事件有敏銳的感覺,能及時發現其社會意義和影響,灌輸學生一種為人的責任感,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之能縱觀古今中外,笑談天下風雲。

三、開闢多彩路徑,澆灌芳菲滿園。

博覽眾書,《讀者》、《雜文報》、《青年文摘》、《報刊文摘》等經典刊物,還是要擠出時間來品讀的,因為這些報刊上的文章均短小精悍,最適合這些只允許有少量“自由”時間的讀者閱讀。報刊上的很多精品文章,或語言雋永,或見解深刻,

或情感豐沛,或結構精巧,閱讀時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賞,琢磨一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處、巧妙之處,腦子裡有了個深刻的印象,寫作文時,自然就會用上了。

“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們做到資源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體做法是每個學生一週蒐集一條有價值的材料(要求典型、新穎),全班就有七八十條,將這些材料分類彙編,天長日久,庫存會越來越多。學生蒐集的材料可以是時事新聞、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名人軼事、文化視點、評論隨筆、歷史典故、科學發現等等。

四、充分利用教材和讀本,攝取相關資訊歸類整理

教材和讀本是學生手頭最主要的也是使用效率最高的學習語文的載體,其中的很多資訊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教師要教給學生攝取、歸納資訊的方法,不要讓這些資源成為“匆匆過客”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學生的大量時間是花在對教材的探研中,高中十幾門學科累加起來的一疊厚厚的教科書,是學生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庫。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一“資源”,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各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再現於作文中,那麼,學生的作文一定不是乾癟之作,而是擁有豐富的知識底蘊的“大氣”之作了。

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知識。就文章的內容看,學生能博採眾長,將詩詞歌賦、文學經典、名家名言、典故軼事點綴在自己的文章裡,不僅能大大豐富文章的內容,還是作文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使文章神采飛揚。而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經典之作,不就是作文最好的材料來源嗎?我們布臵任務,讓學生利用暑假,把多年來課文後要求背誦的,特別是大綱中要求背誦的篇章和而一些未要求背誦的優美句段、獨到的觀點看法、生動的事例,或摘抄,或熟讀,把分散於各冊課文裡的名言、典故、觀點等對寫作有用的材料儲存於自己“作文素材庫”中,有時間就熟讀或背誦,這樣以後寫作的時候便洋洋灑灑下筆千言了。去年大學聯考中很多優秀作文,就是運用大量的詩文佳句,讓文章滿口生香,詩意盎然而獲得滿分和高分的。

關於身殘志堅的材料,就有海倫·凱勒、斯蒂芬·霍金、史鐵生等,用這些材料遠比用保爾·柯察金、張海迪要新鮮得多。再如關於人的精神家園的材料,就有孔子和孟子、莊子、陶潛、辛棄疾、李樂薇、金開誠等,把這些材料進行合理的加工組合,不就做到“內容充實”。另外,高三階段的大量練習中有大量的閱讀和作文材料,其中不乏優美雋永的文句和新鮮時尚的內容,都可以靈活地遷移到寫作中來。

應學會將各科的知識融會貫通於作文中。生動的歷史故事、廣博的地理知識、豐富的電腦世界,甚至深奧的理化知識,都能成為作文“入味之藥”。

五、學會一材多用

寫作的材料具有互通性。如高中第六冊課文《莊子,當我們無路可走時》裡的莊子面對前來封官的楚大夫,持釣竿不顧,並說自己願意像一隻曳尾於塗中的自由自在的烏龜——這是莊子“心靈的選擇”(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話題),也可以說是他對自己的“誠信”(20xx年大學聯考作文話題)無欺。史鐵生雙腿癱瘓以後,是母親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但是,母親卻在他“撞開一條生活道路”時離開了人世,留給他的是無限的愧疚和綿綿的思念。史鐵生將這同一種刻骨的相思融入了《我與地壇》《合歡樹》《秋天的思念》等多篇文章中。

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偶然一次看幻燈的經歷,給先生以深刻的刺激,以後,魯迅在《滕野先生》和《吶喊自序》中都寫到這件事。

可見,一則材料,如同一塊未經治理的“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雕琢出美玉來。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學會把“有限”的材料用到“無限”的話題中,這才能讓自己作文特別是考場作文時,能百變手頭作文材料而使自己的作文立於不敗之地。

六、學會推陳出新,“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作文貴有創新。有創新,才有生機,才有活力,才能使人耳目一新。正因為這樣,在大學聯考作文的評分標準“發展等級”中才有“有創新”這一條。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大學聯考作文中有很多借鑑的範例。20xx年的《患者吳誠信的就診報告》就是模仿《雜文選刊》中《患者無良知的就診報告》,因其思想深刻而獲批卷者青睞;20xx年的滿分卷《他們都選擇了明月》也是借鑑了林清玄的哲理散文《送他一輪明月》。

採用“故事新編”的方式來構思作文。“故事新編”是指寫話題作文時,在準確把握話題題意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聯想,將思維的觸角延伸到中外文學名著或歷史傳說中,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對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繹和包裝,即進行再創作,從而對話題的內涵作出獨特而傳神的詮釋,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主旨,造成一種古今對比、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它的好處在顯示出文章有一種歷史文化的底蘊,又能緊扣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特點,既翻了花樣,出了新意,又幽默風趣、神思飛揚,令人耳目一新。這種作文形式近年來在中學生作文和大學聯考作文中異軍突起,引人注目。如《堂〃詰訶德後傳》、《阿Q新傳》、《朱貴開店》、《赤兔之死》《西遊記新編》等考生作文都以其“有創新”獲得滿分。然而,故事新編貴在於“新”。它既不是對原著故事的簡單概括,也不是為原著寫續篇,而是在原來的主題、人物、情節基礎上,賦予新的思想內容。

七、善用歌曲詩詞

學生處在歌唱年齡,哪個少男少女不歌唱,哪個學生不喜歡流行音樂?優秀流行歌曲都是生活之歌,是創作者做了生活“有心人”的結果。優秀流行歌曲精美、凝鍊,閃耀著生活真諦的哲理性光輝,流淌著深沉的人生意識,意蘊豐厚。有的歌詞已成為名言警句,膾炙人口。如“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水手》),“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讓歌曲作為學生深透體驗、感悟生活的觸發點,啟引學生的寫作靈感,幫助學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或以流行歌曲引發學生記憶倉庫深處的生活經歷,連通生活與作文,幫助學生挖掘生活源泉,開拓認識領域和寫作思路;學生從《愛拼才會贏》中認識到:要善於掌握“三分天註定”的機遇,更要自我努力創造發展的機遇;機遇不是等來的,拼則贏,不拼則敗。學生從《回家》中感悟到:回家的感覺真好,那裡有濃濃的親情,脈脈的柔情,溫暖的關懷。家不僅是人類自然之軀的棲身之地,更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心靈家園。

學生在12年是學習生涯中已經累積了不少詩詞名句,我們指導學生把這些爛熟於心又滿口生香的詩句或用於題目,或用於題記,或點綴文中……讓文章充滿文化底蘊和詩情畫意。

高中作文 篇2

我們在迷夢中徘徊,我們在泥淖中前進。我們尋遍千山萬水,只想知道“我是誰”。——題記

我是誰?我是誰?我是三月的草,清新而充滿活力。我喜歡藍色的天,藍色的水,綠色的山,綠色的林,喜歡拂過鼻尖的溼潤芬芳地大自然的氣息。喲永遠不當手機的閨蜜,我鍾情於大自然的奇秀與美麗。每一天我都充滿活力,如同傳說中的吸一口純氧就漂浮,我永遠是一如既往的樂觀積極。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自帶一中獨特的“原始農耕氣息。”我是三月之草,清新自由,富有生機。

我是誰?我是預五月地風。五月的風,有時帶著春末夏初的舒爽與繾綣,出奇的溫柔;有時狂躁大作驚如狂風暴雨。是的,這就是我,或許由於正值叛逆期,我有事性情不定。我總是會受不住委屈,莫名的數落或責難總讓我心中苦澀難言,突然的冷落更顯我多愁善感,總讓我鬱鬱寡歡。有時我會固執的像個小孩,對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咬死不放;有時我顯得大方明理,溫順耐心。過去我覺得這叫個性,任性地永多變的脾氣傷害了無數愛我的人,可如今長大的我也漸漸懂得收斂,我想盡量化作溫潤的五月風,多為身邊的人帶來清新與爽朗。

我是誰?我是誰?我還是十二月的雪,冰潔亦純情。之所以冰潔,是因為我不與任何“泥石流”同流合汙。通俗點來說,我有勇氣在所有的人逆行的時候堅持正確的方向。在學校食堂,吃完飯的同學總是愛把餐盤往塑料箱中順手一丟,發出“砰砰”的刺耳聲音,濺起許多大大小小的汁油水。但是我更願意在擁擠的人潮中話費那麼一秒的時間輕輕彎下腰,將餐盤慢慢放下。自開學以來,我所見到的敢屈一下尊貴的雙膝放下餐盤的人鮮有人在,但我堅持這樣做,我決心不與“泥石流”同流!再者,我自認為是一枚純情的女孩。你可以說我天真幼稚,但我願意永遠做一個純情的女孩。我願意永遠從人間大愛的角度去思考一個人的行為,我首先相信深情大義,而不是猛挖人性的汙點。我願意相信每個人的善舉,哪怕無意中沒有達到最好的結果。我也寧肯相信它擁有一個美好的出發點,而不是以利益的角度評判它的好壞。人間,總是充滿愛的,世界是由溫情與無私的大義支起的。我期盼用自己年少的心如感知世界的溫暖與美好,也願意用自己的力量為世界獻出一份愛,一陣暖,幾縷希望。是的,我是十二月的雪,稚嫩、純情、並且冰潔如初。

攜初心安暖如光,行一路清雅芬芳。關於“我是誰”我想我還會找到更好的答案。

高中作文 篇3

十四歲,正是美好而又敏感的年紀,我彷彿一夜之間改變了假小子的性格。以前總有人說我是假小子,每次我都笑著說:“沒關係,做個假小子,挺好!”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14歲了,在香樟的清香中,眼神莫名地溫柔、細緻了起來,開始在乎以前不曾注意的美好時光。

媽媽在的時候總是說:“如果我不在了,看你這個小淘氣怎麼辦?”我卻總是扮著一副鬼臉,淘氣地向媽媽吐出小舌頭,笑著說:“我才不在乎呢!再說,你又不去哪兒,怎麼可能會不在呢?”媽媽總會捏捏我的小鼻子,笑著說:“你呀……”

一天早晨,得知媽媽病逝的訊息,我從學校瘋跑回家,撲倒在媽媽床前,大聲呼喊著:“媽媽!……”任憑我怎麼呼喚,她再也沒醒來。

從此,每當在村中走動,我就會聽到有人說:“看,這個孩子沒了媽媽,好可憐啊!”那時,我眼裡就會有一股熱淚忍不住奪眶而出。我跑到沒人的地方,大聲喊著:“媽媽,你為什麼要走啊?其實我在乎,我在乎那些人的話,更在乎你的話!”我癱倒在地,平時假裝的堅強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脆弱,任憑淚水在臉上流淌。而回蕩在我耳邊的卻是一遍遍:“不在乎。”這聲音就像一把利劍,將我本已受傷的心刺得千瘡百孔。我抱著頭,一遍遍地尖叫著“不”。

無意間,我發現了一群正在努力搬運糧食的螞蟻,我慢慢將手垂下,停止了尖叫,仔細地觀察著,開始在乎它們的生活。在草叢中,我跨過它們忙碌的隊伍,用樹枝畫出它們搬運的道路。不再用腳踢散它們的秩序,開始在乎每一隻螞蟻平凡而卑微的願望。

坐在樹下,認真觀察著我以前從未在乎的螞蟻、小樹。因為開始在乎,這些生命在我的生命中散發著鑽石般的光輝。張開五指,陽光從指縫中絲絲縷縷地灑下來,在肩頭綻開透明的花,越發芬香。

十四歲,我開始在乎這些微小的生命,也學會珍愛生命,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高中作文 篇4

他們說每個夢都有一種徵兆蘊含在裡面,他們這邊是現在不知道這些故事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是也為著那些故事裡面的情節深深的著迷著。

他們無法判斷這到底是不是一種寓言故事。但是卻也可以從這樣的預言之中看清楚他們自己人生真正的航向,未來到底要走多遠才能夠看到一段路程。

這風景並不只是停留在路邊的,而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尋找。只有真正經過他們尋找的那些風景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這好像你看在直播平臺上那麼多長得很好看的女生,但實際上他們未必真的喜歡在這個行業紮根。

也許很多人現在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資源積累。

他們在未來還有更廣闊的天地需要去闖蕩。有時候我們不能瞧不起一個人的夢想,也不能不理解那些所謂的因緣巧合到底在哪裡?就好像你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可能會存在著很多的代溝。

可能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你有了更豐富的學習經驗,你從來都沒有讓自己真正的閒暇著你,只是一直都在安排著這些過程,那些風雨和山水之間的故事其實遠比你的記憶來得更珍貴。

現在是萬里無雲的晴天,你可以享受陽光,你也可以回憶腦海當中的那些風雨年華。下雪的時候,你的朋友在堆雪人,笑容婉轉。

這一切都是活生生的存在於你的腦海。

高中作文 篇5

“人生”一詞英文為“life”,中國的詞典上大多這樣說:“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經歷”,而美國的教科書上卻說,“人生就是人為了夢想和興趣而展開的表演”。

人生是什麼?這是一個重大而又永恆的課題,對人生的討論富含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為學、影視作品的永恆主題。從生存的角度來講,人生就是人們在其有限的一生之中,有目的的適應以及創造生活的全部過程;從生理的過程來看,人生是一個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從選擇角度來說,人生就是一個由無數的`選擇所構成的生命軌跡!

宇宙浩瀚,人生短暫,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們會不會常常捫心自問:忙忙碌碌一生所為何來?是否會悵然迷惘若有所思,生命到底在追求什麼呢?是自己的快樂?還是別人的快樂?是不是像民俗說的那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為什麼活著?這是《十萬個為什麼》中沒有的一個“為什麼”,這是一個殘忍的問題。

20xx年9月1日,珠海平沙一中九年級女生劉某某於開學首日在家中自縊身亡。女孩年僅15歲,成績優異,在開學的當天還被評為“最佳文明學生”。為什麼在花樣年華選擇這樣的不歸路?父母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了女孩在自殺前寫給父母、老師和同學的遺書,遺書的部分內容說明了她自殺的原因:“我根本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一個恐怖的結論:人生價值、人生理想或人生目的的缺失,生命隨時都有終止的可能!!那麼,人生的目的到底應該是什麼呢?

我們有必要先探究一下什麼是“人生目的”。從字源來看,在甲骨文或小篆中,“目”字像眼睛的形狀,外邊輪廓象眼眶,裡面象瞳孔,其本義是“眼睛”,作動詞時意思是“看”;“的”字像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來,其意思便是:“瞄準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後來才逐漸被人們引申為行為主體預計想要達到的行為結果。那麼,“人生目的”也就可以理解為是人們終其一生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比較正規的定義就: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對“人為什麼活著”這一人生根本問題的認識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實踐中關於自身行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是人生觀的核心,它決定和影響著人們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人生規劃)、持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價值標準(人生意義)。

有人把人分為三種:先知先覺、後知後覺及不知不覺。又有人分析指出,人中間80%屬於不知不覺的沉睡者,覺醒者僅佔20%。“覺醒”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起點,人可能在任何年齡(青年、中年或老年)才從沉睡中覺醒。覺醒的人會開始思考,首先發現自我之存在,進一步就會認識自我、瞭解自我,繼而尋找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假使人生有目的,那也是在“覺醒”了以後,因為人到這個世界上來,不是自己選擇的。對人生目的的討論雖然殘忍,但也非常熱門,每隔一陣就會在網路上出現,就會有人加入討論,而結論卻每次都大同小異:不外乎人各有志,人生目的因人而異;而網路上大部分人認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樂”,小部分人認為人生隨遇而安、並無目的。

所以為了人生的目的,我們應制定一個人生規劃,讓我們的人生活的更有價值。

高中作文 篇6

如夢如煙的往事,洋溢著芬芳。童年是一首馨香的樂曲,伴我快快樂樂地生活;少年是一首清純的心曲,隨我無憂無慮地成長;青春是一首蓬勃的樂曲,送我自由自在的遨翔。

桂花盛開的那個季節,開始了我人生的故事。幸福、快樂成了童年一曲不變的樂章,一直喜歡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做著五彩斑讕的夢——總是天真地認為幸運的光環將永遠籠罩著我,我總幼稚地認為人生的道路是一帆風順的,總是虔誠地相信命運是公平的。

然而人不能永遠倚慕昨天,在我虔誠地許了三個願後又神聖地吹滅了生日蛋糕上的18支蠟燭時,從心底油然而升出一種喜悅,卻也伴隨著一絲淡淡的惆悵。人生的18塊里程碑,被我用尚稚嫩的雙手顫巍巍地豎了起來。

歲月流逝,童年時代已成為一支美妙的書籤,匆匆地插進生命書海的一頁,而夢的微瀾還常常盪漾,煩惱撞開了我的心靈之門,闖進了我的生活,面對學習與考試的壓力,我常常在黃昏的夕陽下,徜徉於田野,看夕陽西照,聽歸鳥鳴唱,那時只好將兒時的夢悄悄藏進心底,盼著長大後美夢成真。

年輪轉到了青春時代。“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於是,在我的一簾幽夢中,便充滿著一抹清高,一點孤傲,一懷感傷,但這決不頹廢。從此,我愛上憂傷的詞句。對我而言,這不是多愁善感,而是一種思考的姿態,也是一種心靈的洗禮與昇華,我愁的是人生況味,愁的是世事無常,愁的是歲月無情,愁的是歷史滄桑……生命旅途幾番挫折,脆弱心靈幾經磨鍊,世態炎涼,幾縷哀愁,花落水流我無言以對,我漸漸地懂得了很多,困惑時我對自己說,年輕的心容不下許多愁,敢於挑戰人生已經很了不起;開心時,我想要把握住這甘泉般的清甜,讓它永駐心田,既然“人生易逝”已成定勢,那麼,該得則得,當求則求,樂可笑逐顏開,怒可拍案而起。在年輪的轉動中,我在成長,我也為自己寫下了成長的心曲。

郭敬明曾說:“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我則不完全認同,更不會像他那樣,以45°角仰望天空,在我的一簾幽夢中,我只會直視天空,聽世間清音,觀世間疾苦繁華,聲聲入耳……在心,戲寫世道人心,人生百態,戲也是音。

我是一個女孩,更懂得珍惜往事,更能體會跌宕起伏的人生,更熱衷於追逐太陽的光輝,那麼為了火紅的晨曦,讓我們用自己對生命的執著,譜寫成長歲月裡無悔的心曲,編織成一簾幽長幽長的夢境。

高中作文 篇7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古人云: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水很謙卑,它總是向下、向下,可它卻流成了江河湖海;山很謙卑,它總是沉默、沉默,可它卻在無言中聳立成一座風景;春很謙卑,它總是在凌厲的冬後悄然而至,可它卻溫暖了生命;秋很謙卑,它總是在喧鬧的夏後靜靜到來,可它卻帶來了收穫,保持一顆謙卑的心,生命就有了一種無法言傳的尊嚴和價值。

有一次,蘇格拉底和弟子們聚在一起聊天,一位父親非常富有的學生,趾高氣揚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一直在其旁不動聲色的蘇格拉底拿出一張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裡?”“這一片全是”,學生指著地圖洋洋自得的回答。“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裡?”蘇格拉底又問,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的確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又問。“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的一個小點說。最後,蘇格拉底看著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裡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裡?”學生急得滿頭大汗,當然還是找不到他家那塊一望無邊的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都沒有,他恍然大悟,尷尬地回答道:“對不起,我找不到。”

一農夫在田間農作,一秀才自視滿腹經綸,便嘲笑農夫。農夫順勢從田地間拔出一枝稻穗,問秀才:“你看這田裡的稻穗,都是彎腰弓背,為何獨我手中這枝,高仰著頭,不肯俯首。”秀才無言以對。農夫又說:“因為它肚子裡是空的,又怕被人識破,故如此。”

胸無點墨,卻要充當學士,這樣的人難道不就像那空殼稻穗嗎?《莊子·徐無鬼》雲:“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就是告誡我們不要做那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間竹筍和頭重腳輕根底淺的牆上蘆葦。

任何人所擁有的一切,與有大美麗而不蓄的天地相比,與浩瀚無際的宇宙相比,都不過是淪海一粟,微不足道,從歷史的長河看,不論我們擁有多少,擁有什麼,擁有多久,都只不過是擁有極其渺小的一瞬間。

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又增一毀。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懷一顆謙卑之心。

高中作文 篇8

我最喜歡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俗語說得真不錯,如果杭州是一片綠地,那麼西湖就是最鮮豔的一朵紅花;如果杭州是一片天地,那麼西湖就是鑲在天地之中的一顆最璀璨的明珠。

早春,柳絮輕撫,西湖醒了,憋了一個冬天的花朵終於忍不住了,個個爭奇鬥豔。桃花匆匆穿上節日的盛裝,抹上粉紅的胭脂,站在枝頭接受人們的注目禮;梨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她也穿著雪白的婚紗降臨人間;柳樹也不甘示弱,將自己的秀髮綴上鮮綠的髮卡,側著頭驕傲地將頭髮展示給人們迎得一聲又一聲的稱讚;路旁野花雖不那麼妖嬈動人,卻也是清新可人,穿上了樸素的衣裙,從石縫中探出頭來;小草跟隨著野花調皮地伸出了小腦袋,顯出濃濃的春意……春天的西湖,是美的。

盛夏,麴院風荷。西湖的荷花一展身手,她們碧綠的莖挺著一個個花苞,亭亭玉立,用不了幾天,花朵便綻開了,先把鮮粉的嘴兒裂開一點兒,像一個好奇寶寶探出了頭,接著又綻開了一點,卻還沒有完全開,像裡面有什麼祕密似的,最後完全開了,花尖兒是嫩粉的越往裡越白,到最後透明瞭,甚至能看見裡面的汗水在靜靜地流動,好看極了。花朵的正中央有個蓮蓬,是嫩黃色的,好像是一位王子,花瓣就是他的侍從。旁邊是荷葉,幾顆雨珠在茶葉上滾動,就像一個碧盤中盛著幾顆寶石。荷葉和荷花交相輝映,美麗得無與倫比,難怪楊萬里留下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天的西湖,是美的。(原創作文 )

金秋,層林盡染,從春到夏,樹的葉子們只有一種顏色——綠。要麼嫩綠,要麼翠綠,要麼濃綠……現在,金秋送爽,葉子們可不甘寂寞,它們都換上了的黃色衣裙。有的在風中翩翩起舞,猶如一隻只漂亮的蝴蝶;有的迫不及待地投入大地的懷抱,給大地穿上一件嶄新的衣服;有的還孤零零地垂在樹枝上,只有根邊在樹枝尖上,像幾隻本息的小鳥。眾多的黃葉組成了一幅圖畫。許多樹叢堆在一起,那景象頗壯觀,深深淺淺的黃渲染著山林,遠看,像一片全黃的海洋。秋天的西湖,是美的。

嚴冬,斷橋殘雪,樹脫下了五彩的衣裙,換上了樸素而淡雅的禮服,個個銀裝素裹,偶爾的陽光照在積雪上,閃射出五顏六色的光環,好看極了,最不可思的是在斷橋上的積雪彷彿活了一般,紛紛從兩邊讓開,旁邊白雪皚皚,中間卻光禿禿的,沒有一絲雜質。遠遠望去,斷橋彷彿是斷了一樣,斷橋也因此得名,一旁的枝丫上已積了厚厚一層積雪,彷彿開滿了梨花,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的西湖,是美的。

一年四季,西湖都是美的。西湖,我最喜歡你!

Tags:八篇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