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推薦】國小春節的作文三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1.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春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國小春節的作文三篇

國小春節的作文 篇1

過春節,各家各戶都忙了起來,有的人家去市場上買春聯,有的人家去超市買年貨,到處張燈結綵、鞭炮齊鳴。這不禁讓我想起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錢,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最讓我開心的'是包餃子,早上我和爸爸把門外的舊對聯換下來貼上新對聯。貼完對聯後,我對媽媽說:“我今年想和您一起包餃子。”媽媽微笑地對我說:“可以。”我舉奮地跳起來,說:“終於可以和媽媽包餃子了!”

媽媽在廚房和餡,和的餡是我最愛吃的胡蘿蔔肉餡。媽媽把餡和好,叫我把醒好的面拿過來。接著,媽媽把麵糰揉一揉,搓成長條,再把它揪成一個個小麵糰。我在一邊按麵糰,心裡美滋滋的。然後,媽媽把麵糰擀成圓形的麵皮,我拿起麵皮包了幾個,包得太難看了。我很鬱悶,就扔下餃子,躺到客廳的沙發上。媽媽看透了我的心,叫我過來,對我說:“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我給你做一個示範。”媽媽做的示範我一下就看明白了,於是我又拿起麵皮包了起來,越包越好。

過了一會兒,餃子包好了,水也燒開了,媽媽去煮餃子,我把菜端到桌子上。一會兒的功夫,媽媽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全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了年夜飯。

吃完年夜飯,我陪著家人守歲,看新年晚會。看著看著,爸爸和爺爺都去睡覺了,我是最後一個睡的。迷迷糊糊中我彷彿聽見了新年的鐘聲,伴隨著鐘聲,我進入了夢鄉。

國小春節的作文 篇2

在每個嶄新的日子裡,快樂的吶喊著。不經意間。猛的抬頭髮現世界變了。從昨日的簡單樸素變成了今日的絢麗和熱鬧。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風中調皮的搖動這發福的身軀;還有那一瀉千里閃著這金燦的亮光的對聯,在各自比拼著這看誰更有才……不經意間,春節卻踏著輕盈的腳步到來。

逛廟會

拖著沉重的步子終於來到這美麗山村的小鎮上。老遠就聽到了叫賣聲。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滿是奼紫嫣紅穿著豔麗服飾的人們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動著。既然來了,當然是衝啊。“老闆,這中國結怎麼賣啊”“這個,這個好看著咧,買個掛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塊一個。姑娘買幾個吧!”“便宜點吧,老闆四塊一個怎樣,我買四個,大家都發財嗎!”“好了,賣您,下次再來!”……“老闆,來幾串冰糖葫蘆!”“好咧,冰糖葫蘆好看,紅似火,來年一定紅紅火火!”“小哥,夾幾片臭豆腐試試!”“歐可,臭豆腐,十里飄香……”

廟會上,您不僅可以購物,品嚐小吃,各取所需,熱鬧非凡。更重要的是您可以欣賞到獨具民間風情的說書和皮影戲。說書先生穿著大紅棉襖,繪聲繪色的將古典名著給您娓娓道來。時喜時悲,時緊時鬆,引得觀眾滿是喝彩。皮影戲我還是見頭回,挺有趣的。幾個小人兒互相叫囂著,時踢腿,時鞠躬,像是在給予觀眾們道祝福一般……

廟會上的一切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

吃年飯

一波未來,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沒有一秒是平靜的,五點未到,炮聲四起。開飯了,在滿桌的佳餚中,有兩樣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魚-—魚;預示著全家富貴吉祥有餘。其二,是閤家團圓的湯圓;預示著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特製的大團桌上,父母兄弟圍著坐。我和幾個小鬼則草草的吃過飯,便衝出去放煙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見的大人們,倒杯酒互相道唱著“兄弟,來,乾杯,祝您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好,我也祝您恭喜發財,乾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來越結實”!“我祝您事業有成,年年有餘”……團桌上,乾脆響亮的酒杯聲預示著來年的興旺。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度的祝福預示著來年的燦爛。

飯間,家家戶戶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成了連綿的一片,這一刻,過年的氣氛也就更濃了。

拜年

吃完飯,七點一過大人孩童便又全出動了,三五個大人一桌麻將,一桌牌到凌晨。而孩童則二三十人一起結伴而行,家家戶戶去拜年,從那橋的小道的開端一路走過穿梭在叢林的小屋中間,打著自制的.小燈籠,走過一家,一個接著一個的道來“恭喜發財”,“恭喜發財”那麼這一家便會拿來大袋的糖果,依次發給每個孩童,頓時,他們臉龐就洋溢著像陽光般燦爛溫暖的笑容。偶爾,坐進去,女主人便會拿出自己家裡的果盤請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極盡地主之宜的熱度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財神們。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著,玩著,叫著,鬧著,笑著,幸福的聲響一直延續到午飯。

國小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七年級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的歷史非常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它的各種傳說也非常多。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非常不相同的。一種說法是: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天,來了一位老人,他說有辦法驅趕年獸,大家半信半疑,只有少數幾人陪老人驅趕年獸。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子裡家家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年”怒視著這些貼上對聯的房屋,突然,想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年”被嚇的落荒而逃。

大家歡呼著,第二天,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右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非常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