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醫學 > 中藥師

夏天喝中藥易上火嗎

欄目: 中藥師 / 釋出於: / 人氣:3.06W

近來,隨著夏季的到來天氣轉熱,在中醫門診又時常聽到許許多多如夏天不能吃中藥、吃中藥上火、吃中藥傷胃、夏天不能吃補藥、夏天中藥容易變質等等錯誤言論。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夏天喝中藥易上火嗎的知識,歡迎閱讀。

夏天喝中藥易上火嗎

  辨證論治不對路 啥時服用都上火

夏天不能吃中藥的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中藥有寒、熱、溫、涼之分,有些藥具有溫熱性,有些藥具有清熱性,有些藥能瀉下,有些藥能平調陰陽等。而中醫的最科學之處就在於辨證論治,有是證則用是藥。臨床有溫法(用熱性藥祛寒)、清法(用涼性藥清熱)、補法、瀉法等諸多治法。一切臨床用藥都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進行。如果不經辨證用錯了藥,不只是夏天服錯了中藥可以上火,冬天用錯了熱性藥也會上火。反之,夏天不恰當的應用了涼性藥,一樣可以患寒病,導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甚至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洩瀉腹痛、噁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所以,中醫治療不分季節,重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選準藥用對藥,如果病人夏天患了寒病,也必須用熱性藥寒者熱之。只要辨證準確,用藥準確,就不會出現吃中藥上火的現象。

  夏季進補 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還有一種說法,夏天天氣炎熱,服補藥也易上火。專家指出,這也是沒有道理的。如果沒有陽虛,何來服補陽藥一說?而誤服補陽也就是熱性藥,不只在夏天,在嚴寒的冬季也一樣會上火。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理論,是指夏天天氣炎熱,是人體陽氣最旺盛時,若人體素有陽虛內寒之疾,此時治療正當其時,所用補陽散寒藥物較之秋冬可大幅減少,而效果倍增。

另外,《黃帝內經》有“炅則氣洩”的理論,“炅”字就是上面日晒,下面火烤,也就是說夏天天氣炎熱,暑熱之邪最容易耗傷人體的正氣,而出現傷暑、中暑等現象,如夏天多發的胃腸型感冒,中醫稱之為暑溼外感,發病時惡寒發熱、頭痛頭重、胸膈滿悶、脘腹疼痛、上吐下瀉,服用中藥“藿香正氣水(丸、膠囊)”就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再如溼疹、牛皮癬、帶狀皰疹、瘡、癤、癰、蕁麻疹等面板病,在夏日可見多發,中醫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方法也有很好的療效。

中醫臨床論治講究的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等。尤其是體質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治療時,必須把這些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以制定出適宜的治療方法。

  有些病夏天治效果更好

夏天天氣溼熱,脾胃易被溼熱所困,食慾下降,即所謂苦夏。此時人們大多不喜食油膩,愛吃些清涼之物,而較多的湯藥口味苦澀,較難下嚥,有些人對服藥有牴觸,不想喝也不願喝湯藥,所以,“夏天不能喝中藥”大多數時候應該是“不想喝”。

專家說,在中醫正確辨證論治指導下,炎炎盛夏也正是治病的良機,尤其是治療寒冷性疾病,更是因時、因地、因人治療的好時節。不應耽擱一些慢性病的連續治療,一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證如肺脹、哮喘、咳嗽、關節冷痛僵硬、怕冷、慢性洩瀉、體虛易感等,中醫也採取冬病夏治的方法,通過中藥內服、穴位貼敷等治療措施提升人體陽氣,扶陽固本,振興陽氣,祛除體內沉積寒氣,調整人體達到陰平陽祕,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從而減少某些疾病的發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天服中藥的注意事項

夏季服用中藥最好在飲食上有所節制,不要在服藥期間吃燒烤,慎用辛熱香料之物,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等。同時,也要忌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冷飲要少喝。要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夏季易生暑溼,溼熱之邪易侵襲人體,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則易導致內外溼熱之邪夾雜,病邪難愈。

對於夏天中藥易變質一說,專家提醒,自己在家煎煮中藥時,每天按常規煎一付藥,放在陰涼處或冰箱內冷藏,服用時一定要燒開。服用醫院用高壓密封煎藥機煎制的中藥,在冰箱冷藏保鮮30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什麼季節,藥液袋如出現鼓起或藥液變味、有氣泡時,很可能已經變質,最好不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