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醫學 > 中醫助理醫師

中醫對中暑的分型與防治

欄目: 中醫助理醫師 / 釋出於: / 人氣:2.71W

夏季酷熱難耐,現代生活條件和環境都較好,很多家庭和工作場合都有空調,於是很多人認為“中暑”很少,離我們遠了,而“空調病”越來越多。但你們知道嗎?我們常說的“中暑”是中醫對中暑概念的狹義理解,而“空調病”中有一部分也屬於“中暑”範疇。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中醫對中暑的分型與防治的知識,歡迎閱讀。

中醫對中暑的分型與防治
  中醫對中暑的分型與防治

首先,明確一下中暑的概念。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溫環境下勞動,因暑熱侵襲,致邪熱內鬱,體溫調節功能失常,所發生的急性病變。中醫將中暑為:陽暑、陰暑、暑厥和暑風四個型別。通常我們判斷中暑,是有高溫環境下暴露時間較長這樣的經歷,症狀可能表現為頭昏、頭痛,心煩、胸悶,口渴、多飲,全身疲軟,汗多,發熱,面紅,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中暑型別之一,中醫稱之為“陽暑”。此外,大家很少聽說的`是中暑的另一分型為“陰暑”。明代名醫張景嶽把暑天著涼稱為“陰暑”。顧名思義,就是夏季暑溼較重的季節,喜歡貪涼飲冷者,包括整日待在溫度較低的空調環境下,睡眠時溫度過低,以及喜歡吃冰箱拿出來的食物,如冷飲、冰凍西瓜、冰凍飲料、冰凍綠豆湯等等,都是陰暑的致病因素。“空調病”部分人群可以列為陰暑範疇。症狀常可表現為:精神衰憊,肢體睏倦,頭昏嗜睡,胸悶不暢,多汗肢冷,微有畏寒,噁心欲吐,渴不欲飲。舌淡,苔薄膩,脈濡細。中暑型別之三為“暑厥”,症狀表現為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痙攣,高熱無汗,體若燔炭,煩躁不安,胸悶氣促,或小便失禁。舌紅,苔燥無津,脈細促。這類中暑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通常為高溫環境下持續工作或暴露,補充水分不足,加之體弱者可發生此種情況。最後一個型別為“暑風”,表現為高熱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張,牙關緊閉,面板乾燥,脣甲青紫。舌紅絳,脈細弦緊或脈伏欲絕。由此看來,後兩種型別,即暑厥和暑風最為嚴重,常可危及生命。

那麼,如何預防中暑。首先,應選擇清淡爽口、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綠豆湯、綠豆粥、赤小豆粳米粥、荷葉粥、蓮子百合粥或薄荷粥等。夏季瓜果較多,既富於營養,又清淡無膩味,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如西瓜、檸檬、葡萄、菠蘿、山楂、水蜜桃和杏子等。如果已經中暑,可將上述水果榨成果汁,在冰箱中稍降溫後少少給病人服用,不可一次大量服用。在對動物性食物的選擇上,可選用有益氣養陰作用的食品進行清補,如海蔘、黑魚、泥鰍、甲魚、龜肉、鯽魚、鴨肉、鴨蛋等。用這些食物作為原料,可做全鴨冬瓜湯、解暑益氣湯、砂仁鯽魚湯等多種藥膳。炎熱的夏季不宜食用熱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狗肉、鹿肉、雀肉、辣椒、花椒、白酒等。不宜食用油膩食品,如花生、芝麻、核桃、年糕、糯米、粽子、油條、和奶油蛋糕等。冰鎮汽水、濃茶、咖啡等也不宜飲用過量,以免妨礙脾胃功能。吃生冷瓜果和冷盤時,要注意衛生,以防食物中毒。

中醫對於中暑的處理方法包括內治法和外治法。外治法包括:穴位療法、刮痧療法、刺血療法和擦藥療法;內治法就是服用中藥。

  1.穴位急救法

取溫開水(或用糖開水)一杯給病人飲下,並扶到空氣清新陰涼的地方,當患者出現熱昏厥情況,可用一茶匙食鹽混合600毫升左右的水慢慢飲下。

取穴:按摩太陽穴(有藥油更佳,如風油精);如暈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脣中間上1/3處);舒緩胸口不適,可加按內關穴(腕紋上二寸)。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會穴(頭頂部兩耳尖邊線之中點)、湧泉穴(足底心前1/3處),可令病人儘快甦醒。可用西瓜皮或溼毛巾為患者抹身,加速體溫下降。

  2.刮痧療法

在發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脹悶及頭部昏沉的感覺,十分難受,中醫謂之痧症。此時必須儘快進行刮痧治療。通過背部自上而下進行刮痧,使邪氣下降,經絡中的氣機得到通暢而正常執行,所以痧症得以痊癒。在進行刮痧之前,先用熱水一碗,加入香油或者精油兩匙,從病人的背心開始,輕輕地向下順刮(切忌倒刮),並逐漸著力,直到區域性面板泛紅隆起,或顯示紫黑色痧點,病人甦醒並感覺輕快為止。

  3.刺血療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澤、大椎、委中、金津、玉液。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以三稜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症中暑,刺血後擠出數滴血,片刻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並給予清涼飲料,針後約10分鐘患者神志即可轉清,繼而熱退汗出,諸症消失。

  4.擦藥療法

取食鹽一把,揉擦兩手腕、雙足心、兩脅、前後心等八處,擦出許多紅點,患者即覺輕鬆而愈,適用於輕度中暑。 5.內治法 陽暑常用清暑益氣湯、清絡飲、宣白承氣湯等;陰暑常用藿香正氣散、藿樸夏苓湯等。暑厥和暑風可用安宮牛黃丸等。

總之,預防永遠勝於治療。瞭解了中暑的發病因素,即可避開這些因素進行預防;明白了中暑的不同型別的症狀,即可輕鬆的判斷是否中暑,並助於正確、有效的去處理,而不至於南轅北轍。當然,嚴重者有危機生命可能仍需到正規醫院進行救治。最後,引用《素問注證發微》中的話:“聖人於春夏而有養生長之道者,養陽氣也”,祝願大家健健康康度過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