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工作方案

作业管理方案(通用7篇)

栏目: 工作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3.09W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业管理方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业管理方案(通用7篇)

作业管理方案1

一、实施的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每位教师要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通过精心组织并有效实施作业,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作业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具体措施

1、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程度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各任课教师作业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教育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和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通过手机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要跟学校密切配合,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和家长给学生创造条件,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2、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应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批改采用等级制,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应该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3)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3、作业的控制与审核

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学校学科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形成每日备案。教务处定期考核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查。加强作业总量监控,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总,及时提交学校教务处备案,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

三、加强监管,优化作业管理的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构建校本特色的作业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规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2、强化督查,完善评价。作业检查是学校督促考查教师规范教学行为的方式,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务处组织各学科组长,按学科分组进行作业检查、每周检查一次,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各学科组在教研过程中要研讨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方法与策略,提高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

作业管理方案2

一、作业管理总则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国小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作业内容与形式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

提高作业布置质量。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精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内容,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提倡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布置个性化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完成作业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阅读、探究、合作、体验类作业。严禁布置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手机APP及网络下载并打印的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严禁校外培训作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国小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三、作业数量与时间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学校务必确保国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国小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国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确保国小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国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和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国小生在21:20前,国中生在22:00前就寝。

原则上国小3~6年级仅布置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书面家庭作业,国中仅布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书面家庭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四、作业批改与评价

认真批改反馈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对学生作业的整体完成情况、主要错误及成因、好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改进意见与措施等进行必要分析,做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

作业批改坚持做到“有练必批、有错必纠”。教师批改形式要丰富多样,评价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激励性,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与个别问题单独交流相结合。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五、作业管理与监督

学校要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科教师要将拟布置的每日学生作业和预计完成时间报送班主任统筹,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示。各备课组、年级组要经常了解学生作业总量情况,合理调控本学科作业数量、难度。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要跟踪分析作业公示情况,及时指导教师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调控作业数量。

学校要建立作业完成指导制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国小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国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学校要建立作业监控制度。一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对学生的作业总量进行调控,对违规布置作业的现象要及时处理。二是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分析作业的质量,每学期开展一次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三是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学校管理人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各项工作要求。四是要联系责任督学定期督导“作业管理”,对发现问题建立台账并督促及时整改。五是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六是学校要通过随机访谈和填写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落实工作要求。

六、其它

学校要据此方案要求制定本校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并在校内公示,各环节职责任务务必落实到具体的岗位与人员。区教委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督导和年终考核内容,对作业问题较多、监管不力的学校进行通报。

作业管理方案3

一、工作要求

1、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学生课后作业量符合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只许留语文、数学书面家庭作业,且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2、实行学生家庭作业审批公示制度。同时建立学生作业审查、把关制度。具体要求:

(1)只有当天有课的学科,才允许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

(2)各班主任根据作业总量的要求,负责合理分配当天各科作业的具体时间,同时本着“合理、适度”的原则,审定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的家庭作业。

(3)各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和选择家庭作业题,所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超过规定时间。严禁布置统一性家庭作业,实行分层次作业。

(4)任课教师当日布置的作业,次日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批改,并标明批改时间。

3、任课教师禁止布置惩罚性或株连性惩罚作业。

4、各任课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督促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制止学生抄袭、不完成等不良学习行为发生。

二、建立组织,明确职责

1、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xx

成员:应xx、李xx、应xx、

2、职责

杨xx:全面负责课程和作业管理工作。

应xx:

(1)、对各年级各学科的家庭作业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2)、对家庭作业的批改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3)、每学期检查不少于20次。

李xx:负责各年级各学科作业公示工作。

3、落实工作检查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作业的实施情况进行长期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检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对该同志进行批评并要求改正。

(1)对布置作业超时、超量、不批改的。

(2)布置惩罚性、株连性惩罚作业的。

4、落实工作承诺制度。全体教师签订工作承诺书,并在实践中践行。

在工作中,每位教师要高度重视,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向课堂要效

作业管理方案4

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减轻过重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市教委、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进一步推进中国小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义务教育学校作业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检查执行机制,通过厘清、强化各方责任,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引导学校、家长、社会尊重教育规律、转变育人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实现“减负提质”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中国小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管理办法

(一)负面行为清单

1、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超越教学进度、超越学生能力的集体性作业。

2、布置超越国家规定时长控制量的课后作业。

3、布置未经教师先做或存在偏题、怪题、错题的作业。

4、布置惩罚性、重复性、随意性作业。

5、不加选择地以翻印成套试卷或练习册代替作业。

6、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

7、使用微信、QQ、钉钉等APP电子方式布置课后作业。

8、在班级微信、QQ、钉钉等APP电子方式发布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成绩及排名、批评表扬等。

9、家长或学生代批作业,将家长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10、教师对作业只布置不批改、批改方式随意、评价方式单一或评价无针对性。

(二)学校管理职责

1、建立领导机制。校长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加强作业管理领导机制和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的加强作业管理业务指导机制。进一步强化管理和业务指导,杜绝作业环节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盲区”。

2、健全管理制度。学校是加强作业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应以“控总量、提质量、强能力”为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本校作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务(导)处、年级组、备课(教研)组、任课教师在作业管理中的职责,要特别注重加强作业管理顶层制度设计中的“闭环管理”,健全作业公示制度。

3、压实管理职责。教师是作业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应将每天课后作业总量(中等生完成时长)报年级组,并自觉配合年级组的总量调控。备课(教研)组是集体备课的实施单位,对该学科作业的量与质负直接管理责任。年级组是年级作业总量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是班级作业问题的直接管理者,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平衡各学科作业总量。教务(导)处是学校作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部门,主要负责检查备课(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落实学校课程开设和作业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和纠正违反学校课程开设和作业管理制度的行为。

4、强化日常检查。学校应通过信息化手段或制作专门簿册,对备课(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特别是备作业)、年级组的作业总量调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每天布置作业内容与完成时长等进行登记,并以周或月度为单位定期开展检查。要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作业展览、问卷调查等途径,对教师布置作业的选题、批改、讲评、反馈等进行综合诊断,确保做到作业减量提质。

5、加强校本研修。学校应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提高作业质量的突破口,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将作业设计、命题设计等作为学校教研工作重点,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校本研修,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可查询。

6、推动家校协同。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代表会议,对学校是否存在“负面清单”中的行为进行监督评议。要积极搭建家校互动平台,指导家长配合学校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各项措施,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教研部门职责

1、研制指导意见。区教科所负责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分学科、分年级成立作业布置研究指导小组,研制并出台义务教育中国小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设计方法与实施重点,指导学校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能力。

2、加强研究培训。区教科所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研、培训范围,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一次(期)专题教研活动(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命题能力,有效掌握各类作业实施方法。将作业设计、实施与命题能力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之一。

3、推动资源共建。区教科所要推动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指导学校研发优质校本作业资源库,供教师借鉴使用。

4、开展检查指导。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对学校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本研修情况等进行调研和指导。根据区教委要求和工作布置,组织专业力量协同教委相关部门对学校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形成专项检查报告提交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三、执行机制

(一)组织实施

1、学校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时,将作业行为负面清单以告知书形式印发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签字后留存。

2、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作业管理综合检查,检查包括集体备课情况、作业布置登记及总量调控执行情况、教师作业批改及反馈情况、教师翻印成套试卷或练习册情况、以作业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情况等。

3、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以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和命题能力为主题的专题研修(培训)活动,聘请区内外专家指导,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成果。

4、学校每期末组织开展一次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反馈情况及学生作业负担情况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依据。综合评估应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学校决策机构审核。

5、学校制定教学管理规程,明确课程和教学管理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对教师出现教学事故及时进行认定和处理。

(二)监督考核

1、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情况(含课程和教学管理、作业管理、推进家校协同、学生作业负担等)纳入对义务教育学校年度工作业绩考核指标。

2、每年度组织开展一次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情况、应教尽教(国小零起点教学)情况、作业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学生作业负担情况、“双减”“五项管理”落实情况等,形成专项督查报告并提交决策机构审议。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情况纳入责任督学工作重要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关键环节,是“双减”工作的核心,各校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将校内减负提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统筹,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提供保障,高质量做好校内减负提质相关工作。

(二)强化责任,注重落实

各单位在加强义务教育管理中务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强化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压实年级组、教研(备课)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责任,确保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各项办法落地落实。区教委相关科室要常态化、持续性深入学校,对学校落实各项管理办法的工作进行指导,督查督办,确保取得实效。区教委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问责。

(三)加强宣传,正面引导

加强对政策的宣讲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双减”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领导力。深入挖掘提炼学校加强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示范引领。通过多种途径,重点宣传作业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弘扬正确的作业观和教育观,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作业管理方案5

作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和精准分析学情的重要手段。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作业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为了深入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一、实施的意义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地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国小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三、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要确保国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国小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国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四、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五、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

六、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国小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国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七、认真批改反馈作业。

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八、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九、严禁校外培训作业。

按国家有关规定,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国小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

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在校内公示。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十一、加强作业监督检查。

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自查内容之一,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对在此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甚至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全校进行通报批评。引导学生家长共同监督作业情况,切实做好学生作业减负工作,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业管理方案6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xx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小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创新为契机”,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组织领导

为统畴推进学校“双减”工作全面、高效、有序进行,学校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同行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2、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并重的原则。学生的作业布置要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

3、坚持多样性和发展性并举的原则。多布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和过程性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个性化。

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四、工作基本要求

(一)严格落实xx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小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方案》、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和《海城市中国小减负工作落实情况导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此项工作。

(二)科学制定学校教学计划。保证开齐开足课程。要特别重视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开设,不得随意挤占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坚决杜绝教师课堂上有意少讲、“课堂内容课外补”现象。

(三)作业设计的要求

1、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学校各备课组必须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学生作业布置。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最后由教务处和年级主任进行审批。

2、丰富作业形式,按照“五育”并举为方针,每天要布置一定量的书面家庭作业外,也要布置一定数量的阅读作业、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每周布置一个音乐、美术方面的实践性作业。把预习类作业、巩固类作业与阅读、探究、实践、合作、体验等类型作业相结合。

3、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给学生分层设置选择的权利。提倡“必做作业+鼓励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四)作业布置的要求

1、确保国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国小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国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建立教师“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掌握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要求、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不得布置“繁、难、偏、旧”的作业。

3、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不允许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杜绝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教辅练习代替作业的现象。

4、杜绝教师“简单”、“粗放式”减负和“一刀切式”减负,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更要体现精准有效。

5、规范书面《家庭作业本》。《家庭作业本》要呈现日期、学科、作业内容,教师评价等内容。鼓励对家庭作业进行多元评价和多向交流。

8、严禁给国小生布置电子作业,加强对学生进行的用眼卫生教育。

9、对参加学校组织校内课后延时托管服务学生,其书面作业应当在教师的辅导下,于当天在校内延时服务时间内完成。

(五)作业批改要求

1、教师要根据作业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批改方式,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

2、作业批改教师要全批全改,提倡教师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倡导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只用“×”号做出标识,要同时给予相应指导。

(六)作业讲评要求

1、学生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要面批校正或予以个别辅导。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要求学生订正后,教师要进行二次批改。

2、通过分析、梳理学生作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教学方法策略,作为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支撑。

(七)作业管理要求

1、加强集体备课制。学校要切实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和认知要求,掌握作业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2、实行作业统筹把关制。建立由教务处牵头、年组长协调、班主任负责、各科教师会商的工作机制,做好各学科作业的统筹平衡工作,确保作业量和完成时间的协调。

3、建立健全作业评价体系。使用鼓励性语言,倡导阳光评价和多元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4、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作业评选活动,学习交流,树立典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八)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和内容。国小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考试命题应当由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要求,科学把握试题的难度不出偏题、怪题。

(九)严格考试结果运用。考试应当突出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科学对策。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五、实施措施

1.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和改进学作业管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学常规,改进教学管理,科学构建作业管理机制。

2、加强集体备课,落实作业设计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和认知要求,理清学期目标、单元重点,做到备课组内作业布置一致性,并在学校进行备案,严格教、学、评一致。

3、坚决杜绝教师个人随意布置作业和对作业加量。组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进行作业管理,提高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能力。

4、学校要把作业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把作业评价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体系。要定期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学校将定期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如作业的数量、难度和教师批阅、辅导、落实等;对各学科之间在作业的数量进行调控,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作业数量和难度。

作业管理方案7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评价,实行以人为本,探索“减负增效”的教学之路。特制订如下方案:

组织保障机构:

成立作业管理工作组:

组长:

成员:

二、实施目标

长期以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的现象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突出的教学问题。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教学环节中,将“作业”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加以研究,也是依据我校师资和学科专业水平发展状况确定的。活动期望达成以下主要目标:

1、减少重复、机械操练、死记硬背、东拼西凑的作业练习,改善作业效能,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教师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不同类型练习题的功效,并具有开发一些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思维能力训练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研究新的作业设计理念,拓展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4、形成学生课外阅读和探究习惯的引导和培养师生互动机制;

5、形成协调各科作业量,科学控制学生作业总量的机制;

6、学校、家长、学生共同探讨并形成正确的课业观,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三、实施内容

1、学校组织备课组、学科组学习和培训,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2、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反思过去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分析低效、无效作业的形成及危害,形成新的作业设计理念。研究拓展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各学科组、备课组设计具体研究方案,经教科室审核后实施。

3、“有效作业”案例研讨活动。以备课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利用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有效作业”问题研讨交流活动,活动要有主讲人以及记录。各教研组设计具体研究方案,经教科室审核后实施。

4、教师作业专题设计评比。分学科进行,按照备课组开展教师作业设计评比。

5、征集教师作业设计、“有效作业”研究成功案例并进行总结交流。

6、承认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布置作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设计、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四要”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要有梯度和区分度,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

根据学生各科特点,将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的学生紧扣教材侧重完成a档“基础性作业”,b层学生侧重完成b档“提高性作业”或适当“拓展性作业”。在划分层次时,先自我申报,在申报时,有时有些学生选择不符合自身学情的等级,可采用自我申报与小

组长、教师、家长认定相结合的方式认定等级。当然,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学情可适当调整。

7、精心选题,确保每一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面向全体、科学安排作业量。

①语文: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1次,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次。每周一练笔,以与教材配套的片断训练为主。

②数学:七年级、八年级每周4次;九年级每周5次。

③英语:七年级、八年级每周4次;九年级每周5次。

④物理:每周不少于4次。

⑤化学:每周不少于4次。

四、作业评价多样化、激励化、过程化。

坚持“四有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及时反馈,多措并举。采用教师批改、小组批改、同学互批、自我批改、家长批改等方式多元评价,教师批改时采用全批全某某、精批细改、面批面改这几种方式交错进行。

加强对学生解题过程的指导。

(1)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做每一道练习题,都要认真读题,找问点、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题目考查方向、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形成解决问题的程序。

(2)养成严谨细致的解题习惯。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要严谨细致,确保不因计算、式子转换等低级失误而影响答案的正确性,平时练习不出错,考试才能有保障。

(3)明确做题过程中遇到难点进行探究的途径。

(4)把握好答题顺序及时间。

(5)注意答题规范和整洁度。

五、定期检查、总结交流

学生作业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与学分管理,平时检测,一同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作业检查采取家长监督和老师监督相结合。作业由班主任公布到微信群,家长在家监督学生按规定要求完成作业,保证时间和质量。家长在检查完后通过微信群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统计班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到校后再由各科教师分别检查。对于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在学生到校后由班主任统一安排时间补作业。适时总结,定期交流,教导处要跟踪检查学科作业完成及批阅情况,对优秀作业组织展示,以树立榜样,激励先进,促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