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汇报

义乌市江滨国小等级平安校园迎检汇报材料

栏目: 汇报 / 发布于: / 人气:2.22W

尊敬的各位领导:

义乌市江滨国小等级平安校园迎检汇报材料

大家好!

安全无小事,我校秉承“责任重于泰山”的宗旨,始终以“教育发展,安全先行”为理念,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的方针,以“抓防范,保安全”为重点,以巩固和提升等级“平安校园”的荣誉为目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精心组织,分步实施,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积极做好创建的各项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平安意识、群防意识、责任意识,创设了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自1996年建校以来,我校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现将我校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学校确立了“校长主管,分管领导主抓”的管理体制,确立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人,把安全管理工作分解到“二部三处一室”(党支部、大队部、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年级、班级等负责人身上,并与各下属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管理格局和“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凯明(校长)

副组长:王炜炜(副校长)、姚仕军(分管综治工作、兼联络员)

安全员:郑根吐

成 员: 蒋裕丰、傅庆胜、杨守仙、楼 瑛、楼舒雯、杨兰英、

朱志英、卢贤生及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学校办公室内设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和日常督查。坚持每周有安全工作安排,每周升旗会上有对安全工作的专题讲解和安全知识宣传,在全校上下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个个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在每学期放假和开学前以及重大节假日前,均要安排具体的节假日值班表,定期进行校内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每学期初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年度计划,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教职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立了把安全管理个人职责与绩效工资、政绩考评相挂钩的考核体系。

二、健全各项制度,确保管理规范有序

健全完善的制度是做好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前提基础和有力保证。我校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门卫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责任书》、《校园和饮食卫生管理条例》、《饮用水管理制度》、《用电和用火安全管理制度》等。有了制度后,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项制度的落实: ①是各科室、职能部门自查自纠制度。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各责任部门、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做到“每天必查,有查必记,有患必除”,保证安全工作一项不漏,一个盲点不留,一个隐患

②是落实一票否决制。与各部门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形成责任到人的管理工作机制。

③是建立并落实传染病、食物中毒、学生伤害等特殊情况的下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防震减灾等疏散演练。

三、注重安全防范,全力提升“三防”水平

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防范严密,控制有力,全面设防”的要求,全面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安全防范网络。由于防范有力到位,建校以来,学校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1.人防: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配备有2名专职保安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通讯器材;落实24小时巡逻和巡查制度。节假日还及时补充学校领导24小时值班护校。加强教师值周力度,保护学生安全。每天安排值周领导、值周老师、值日教师、值日家长代表、值周学生在校门口岗点,负责监督、检查、记录学生安全、文明、卫生、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检查工作。做到三检、三汇报。即做到晨、中、晚三检,发现班级中有3人发热报校长室,5人以上发热报教育局,无发热病人实行零报制。并配备口罩、清毒液、洗手液。做到一周消毒一次,一天一备案。发放致家长信,要求家长一旦发现自家小孩有类似情况,立即到指定医院救诊,做好隔离,以防蔓延。特别传染病多发季节,我们作了更细致的工作安排,使传染病远离我

2.技防:

自建校来,我校在技防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在学校前方门口设置了减速带、斑马线,距学校20米处的东西两个路口设置了警示牌;学校重点机构如财务室、档案室、专用电脑教室等都安装了防盗门窗等实体防护设施;安装了一套较先进的监控设施,47只监控摄像头,监控范围可覆盖全校内外要害部位和主要出入口,24小时运转,对全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操场安装了2米高的防护栏;教学楼统一安装了不锈钢防护栏;各楼层中标有醒目的“上下楼道请靠右行”和“紧急疏散安全通道”等标志。

义乌市江滨国小等级平安校园迎检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