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2017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要点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27W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要点,希望对正在关注的你有所帮助!

2017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要点

  基础知识

1、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2)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3、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1) 教学理论 2)学习理论 3)传播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

4、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具体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5、教学设计包含哪几个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6、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8、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 研究性学习具有什么特点?

1. 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 2. 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 3. 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10、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包含哪几个环节?

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方案、评价总结

1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探索教育过程、发现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行动研究、……

12、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研究人员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13、行动研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计划环节、行动环节、观察环节、反思环节

14、了解信息技术在行动研究中的作用。(详见考试说明P49)考纲有,教材无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方法,贯穿在这四个基本环节中,它可以作为交流工具、协作工具、记录、反思工具等等,信息技术在行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学设计

1、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详见考试说明51页—52页)

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在认知领域,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2、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分类(详见考试说明53页)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

过程与方法:认知、科学探究、人际交往的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3、学习者特征分析(详见考试说明57页—59页)

学习者特征分析

起点水平分析 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测验

认知结构分析 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概念图

学习态度分析 对学习内容以及学校、教师持有的某种态度;态度问卷量表、观察、访谈

学习动机分析 兴趣,动机;ARCS模型分析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

学习风格分析 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

4、教学策略(详见考试说明64页)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媒体的总和。

组织策略、授递策略、管理策略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主导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

  资源准备

1、常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类型及格式(详见考试说明p76-p77)

处理电子教案:样式和格式、模板、目录和索引、修订和批注

  教学资源常见格式

文本:*, *, *.rtf, *, *.html

图像:*.jpg, *.gif, *.bmp, *.tif

动画:*.gif, *, *, *

音频:*, *3, *, *

视频:*, *, *, *, *

  教学实施

1、常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主要形式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及语音教室等。

2、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功能及适用范围(详见考试说明第104-107页)。

3、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组织、调控与管理的方法(详见考试说明第107--108页)。

4、三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各自的特点(详见考试说明第108-112页)。

5、信息化交流工具主要有“电子邮件、博客、BBS、、MSN、QQ”等。

6、信息化交流工具的基本功能、特点和使用(详见考试说明第113-115页)。

7、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8、研究性学习具有什么特点?研究型学习是通过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9、研究型学习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什么?情境、任务、过程、资源、成果与评估是研究性学习的六个主要构成要素(详见考试说明第116-121页)。

10、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或实施包含哪几个环节?研究型学习的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等。

11、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详见考试说明第121-123页)。

  教学评价

1、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理念。(详见考试说明p123-p125)

2、了解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作用及特点。(详见考试说明p127-p128)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过程性评价是通过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进行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建立起评价者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评价者与学生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3、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联系。(详见考试说明p128-p29页)

4、常用评价方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详见考试说明p129-p130)

方法:作业与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反思法等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工具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调查问卷、档案袋、访谈记录表、观察记录表、评价量规等评价工具实施教学评价。

5、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及评价设计。(详见考试说明p137-p138)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理念及实践应用,考纲中归纳了十二条,个人浅见以为可以突出五点:

l、淡化甄别与选拔,为学生发展服务,促进学生发展。

2、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需要利用多种评价工具,如电子档案袋、概念图、评价量表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概念图工具能有效地记录学习者的思维历程、概念形成过程,适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而评价量表对提高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简化评价流程有着显著作用。

  技术操作

1、能够运用模板、样式、修订和批注、目录和索引等文字处理软件优化电子教案,处理电子教案。(详见考试说明p70-p72)

2、会使用知识可视化工具(FreeMind)(详见考试说明p73-p75)

3、资源搜索:使用多个关键词组合、按类别搜索、高级搜索选项(详见考试说明p78-80)

4、不同类型的资源获取:屏幕抓取、网上下载、保存等(详见考试说明p80-p82)

5、素材加工和处理:windows自带的画图、录音机等(详见考试说明p88)

6、FrontPage :建立站点、新建网页、设置页面属性、插入表插入文本内容、插入图片、插入水平线、插入视音频、建立超链接。(详见考试说明p99)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分析

教学目标表述要注意的问题:

A.行为主体必须是学习者;

B.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C.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具体的,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