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精选5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05W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精选5篇)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合理购物呢?

二、促销问题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快速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板书:学会购物

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快速面促销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一袋快速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

师:三家商店都买这种快速面,他们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条件。看图,说一说甲、乙、丙三个店的优惠条件各是什么?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快速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

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同学们不计算,你能判断出买1袋快速面去哪家店合适吗?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买5袋快速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

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讨论买7袋快速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快速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快速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师:真聪明,那就是说,要买7袋,只算6袋的钱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买7袋快速面,在哪个商店买比较合适?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五)提出:买几袋快速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

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快速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

(六)提出:买10袋快速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快速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

生:不能。因为买10袋快速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那买多少袋快速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

师:看来丙店的优惠条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请同学们课件中第(4)个问题。两位同学都在丙店买快速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钱多买的少,而王强花钱少买的多,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生2:因为王强买了20袋,20×1.5=30(元),可以打八折优惠,所以只花了24元,

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快速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

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

三、有奖销售

(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

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77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

学生阅读“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师:根据这则广告,请同学们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少元?中奖率是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为什么用“至少”这个词?

生:因为还有很多顾客买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过整百的余额部分不能领取奖券,我们无法计算。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师:至多“10%”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师: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商家计划让利给顾客多少钱?

生:1万元。

四、分析讨论

(一)教师谈话,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计算。

师:很好。我们了解到这个商家有奖销售让利给顾客1万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比较一下,如果这10万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销售,同学们算一算,会让利给顾客多少元?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

(二)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国小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2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50×2=130(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难点: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劳动课购物我在行教案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