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65W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其游记的代表作,《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经典篇章。复习要点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整理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要点的资料,仅供参考。

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一、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路;向下,往下;出现。水尤清冽:格外;清澈。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依靠的东西。日光下澈:向下。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似与游者相乐:逗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或现或隐。其岸势犬牙差互:那;//像狗的牙齿那样。不可知其源:能; /它的,指溪水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凄凉;使……寒冷。//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深。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凄清;停留。记之而去:离开。隶而从者:随从。///跟随。

二、知识积累:

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他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三、简答题: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2、说说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和作者的主要感受?

主要特征:潭水清洌,全石为底,竹树环合;作者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又凄清。这固然与作者的心境有着紧密联系,又是因小石潭的景引起的。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复习卷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一)

1、下列加点的词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乐之(快乐)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C、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气中)D、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3、翻译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正确的一句是:()

A、因为这个地方过去太清冷,不可以太久居住。

B、因为这个地方过于凄清,不可以过久停留。

C、以为它的环境过于清秀,不能太久居住。

D、认为它的情境过于冷清,不可能住太久。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5、对本文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B、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表面写水,实写游鱼,阳光等。

C、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二)

1、下列加点的词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悄怆幽邃(凄凉)

C、不可久居(停留)D、隶而从者(跟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其中)B、不可知其源(它指小溪)

C、以其境过清(它,小石潭)D、乃记之而去(这件事)

3、翻译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正确的一句是:()

A、从小石潭的西南望过去,曲曲折折像蛇一样前进,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B、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曲曲折折像蛇一样前进,有时明亮,有时暗淡。

C、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D、从小石潭的西南方向走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的这篇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情感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

B.本文寄寓了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C.全文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D.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用水的清澈来衬托出游鱼的自由自在。

5、对本文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B、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相矛盾。

C、本文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

D、作者寄情山水只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一经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三)

1、选了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为坻,为屿,为嵁(水中高地)B、水尤清冽(清凉)

C、蒙络摇缀(缠绕)D、鱼可百许头(多,表约数)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其境过清”的“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全石以为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卷石底以出D、以光先帝遗德

3、选出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感到高兴。)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盖着藤,藤缠着树,迎风摇动,相互连缀,参差不齐,摆来飘去)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石潭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4、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在写景中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提示全文的主旨,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C、本文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是“如鸣佩环”。

D、作者开头说“心乐之”,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有此自我矛盾。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作者是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B、作者描绘潭的概貌的时候,先写潭中的水,然后写石潭周围的树,其顺序是由外及里。

C、潭水的清澄是作者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的描写侧面表现出来。

D、文章从正反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静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四)

1、解释下列加点字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来)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明灭可见(看见)D、影布石上(映)

2、下列句中的“可”字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各其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作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4、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声形结合。

B、第二段写游鱼,阳光、影子、动静结合,无一字写“水”,却无处不写水。

C、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双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难相容。

D、谭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小潭源流--潭中景物--潭中气氛。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本文所写的景物,透出作者与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D、作者仕途坎坷,心境凄苦,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似乐实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