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作文

有关感动心灵作文5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8.3K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动心灵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感动心灵作文5篇

感动心灵作文 篇1

原以为这次采访的只是一件普通的好人好事——白方礼,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从74岁开始,用蹬三轮车攒的钱捐献给社会。十五年来,他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走近人物,还原本真后,感动油然而生。这种感动,冲刷了贪婪,过滤了自私,汇聚成中一条叫作真善美的河流。它承载着人性中最本质的善良和纯真,潺潺地流向的远方,也强有力地激荡、叩问着我们的心灵。

乡亲们说,捐了钱,还千方百计求人收下捐款的事,真是闻所未闻。

原本他攒这几个钱是为了养老的,好不容易攒了这么些。5000块钱在八十年代,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所以他当时一说,把钱都捐给学校,我们都懵了。不光我们难以理解,凡是知道这事儿的人都奇怪:“这老头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

——女儿白金凤

白方礼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老人。和许多从旧社会闯荡过来的老一辈人经历相似,13岁时,他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来到天津卫。为了糊口,他每天起早贪黑蹬三轮车,遭受欺凌,吃尽了苦。1949年解放,穷苦百姓翻身当主人,白方礼成了一名运输工人,一直干到了退休。

1986年,老人已经73岁了,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虽不富裕,但也不愁吃穿。然而,一次回老家河北沧县的经历,了他的生活。

大白天,白方礼看到一群孩子在村里跑来跑去。他惊讶地问:“你们怎么不上学?”得到的回答是“没钱”。

顿时,白方礼心底泛起了苦味——自己从旧社会滚打过来,因为穷,上不起学,吃够了没文化的苦。而现在,这些孩子就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一连几个晚上,白方礼翻来覆去,没睡过一个好觉。

几天后,他把儿女们叫到一块,宣布要把自己攒下的5000元钱捐给老家的国小。

儿女们一下子愣住了——几十年来,老人节衣缩食,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现在好不容易存了点钱,不就盼着让老人晚年享享福?况且,5000块钱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老头的犟脾气发作了。他手一挥:“我已经决定的事,你们谁也甭管。谁要不同意,我就跟谁断绝关系。”

就这样,老人一意孤行,捧着钱来到学校。

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出现了——校长掂量出了这捐款的沉甸甸,怎么也不肯收:“孩子们需要钱是不假。可这是您辛辛苦苦攒下的棺材本钱哪,我们怎么好意思收?”

可是,白方礼满心满眼里只有那些失学的孩子。他四处奔波,托亲戚、邻居向校长“说情”,最终说动了校长。

乡亲们说,捐了钱,还千方百计求人收下捐款的事,真是闻所未闻。他们打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匾额,送到了白方礼家。

一页页记载的是,一般每天只能赚二、三十元钱。最多一次,也就赚了五、六十元钱。

有时我在街头看见他蹬车。看着那身影,心里的滋味真是不好受,说不出。就是心疼他,日晒雨淋的,别人看着还以为是无儿无女的孤老头。你说他到底为了啥?可他说:“你甭管,别惦记我,我挺好的。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

——女儿白金凤

回到天津,白方礼把搁置了几年的三轮车重新牵了出来,除锈、上油,随后宣布了一个更让人震惊的决定——74岁的他要重操蹬三轮车的旧业,把劳动所得捐给社会。

儿女们的反对更强烈了。老人说:“我自己的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们别管了。孝顺孝顺,你们就以顺为孝吧。”

于是,天津的街头出现了一辆牌号是“北站出租37号”的三轮车,大街小巷出现了这样一个苍老的蹬车人,他低着头,偻着身子,蹬着车,一条毛巾搭在瘦弱的肩头,擦汗的时候,双脚仍在不停地蹬。近了又远了,消失了又出现。

每天早晨六、七点,天朦朦亮,白方礼起床,咬几口馒头,推三轮车上火车站,直到晚上八、九点钟,天擦黑了才回家。

冬天,最低温度徘徊在零下十几度。老人裹一件破破烂烂的军大衣,不是在火车站广场的寒风中等客,就是在街头顶着大风奋力地踩车。天气炎热的夏天,特别消耗体力。老人累了就在三轮车上打个盹,也不管苍蝇、蚊子叮。

有天晚上,直到十一、二点,老人还没回家。儿子、女儿分赴火车东站、西站找人,就是不见影子。第二天一早,老人才回来。原来他拉了近一吨的货,连夜赶到50多里外的杨村,一宿没睡。“70多岁的人,不要命啦!”家人的埋怨兜头兜脑地上来了,老人笑笑,啥也没说。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是休息天。白方礼不光周六、周日照常出门,逢到“五一”、“十一”,火车站客人多,更不休息。就连除夕夜、大年七年级,他也照样出去蹬车。平时有个感冒、发烧,家里人都劝他,老人说:“没事,出身汗就好。”从1984年到1994年,连续10年,无论刮风下雨,老人蹬三轮没有休息过一天。

他克勤克俭,不抽烟,不喝酒,从头到脚穿的都是捡来的衣衫鞋帽,一日三餐经常就是馒头加凉水,常常一个多月不沾肉味,有时候东西馊了坏了都吃。他也没有什么爱好,打牌、搓麻将……都不感兴趣。唯一的“爱好”,就是辛苦一天后,坐在灯光底下,将赚来的纸票一张张摊开,硬币一枚枚点清,一笔一划地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那里一页页记载的是,一般每天只能赚二、三十元钱。最多一次,也就赚了五、六十元钱。

一枚枚的硬币点清了,500元,老人捐给了养老院。

有一次,一所学校搞了捐献仪式。绝大多数捐献者不是公司,就是白领。只有他一个是自己特别穷的老人。我们一走进教室,学校还没怎么介绍,底下学生就感动得鼓起掌来,特别热烈。那场景,真是挺震撼的,对我也很有意义。

——女儿白金凤

对捐钱的事,老爷子心里有本谱:1997年,天津要举办世乒赛了,老人捐献了一笔——咱是东道主,得捐;过一阵子,得知附近的红光中学藏族学生多,其中不少都是贫困生,白方礼就把钱捐那儿去了;得从娃娃抓起,下一次的款就捐给了某个国小;后来,老人得知大学里贫困生也多,1995年以后,白方礼就集中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里捐。

然而,对于钱捐出去以后的事,老爷子毫不关心:

八十年代刚开始捐款那会儿,有的学校连个捐款证书都没给,有的收下钱后就写一张条,白方礼一句也不多说,捐完就走。久了,自己也忘了曾给哪里捐过多少。资助贫困大学生,他更不会问学校,自己的钱帮了哪几个学生,也不希望受助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名字。老人说:“我不图什么,只要他们好好地做人,为国家做贡献,就可以了。”

进入九十年代后,有些学校开始组织捐献仪式,开座谈会。常常,一批慈善捐助者中,不是公司,就是白领,三四十岁,衣着挺刮。只有白方礼一个白发苍苍、一脸皱纹的老人,身上穿的还是蹬车时的旧军大衣。一看见他,底下的学生立刻鼓起掌来,热烈,持久。

渐渐地,白方礼做好事出名了,陆续获得了“全国支教模范”、“中国消除贫困奖”等荣誉,请他上台,采访他的也多了起来。然而,这些对他并没有任何。脱下红绸带,藏起奖状奖杯,白方礼仍旧是那个本色质朴的白方礼。每天早晨六、七点出门,他依旧蹬着自己的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一心要把捐献进行到底。

1995年,白方礼82岁了,一双蹬三轮车的脚再也蹬不动了。他把家乡的两间老屋卖了,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个铺位,和几个贫困大学生合伙,卖起了水果、食品。老人给铺子起名叫“白方礼支教公司”。为了支教公司,他干脆从家里搬到这个只有三平方米的小铺子里,起早贪黑,把赚来的钱继续捐出去。

女儿白金凤下岗了,提出要到支教公司工作,却遭到了老人的一口回绝。女儿和他吵了两次:“最起码现在您有工作,您有退休费,您儿女下岗没有工作,您却都不过问,世界上哪有这样的爹?”白方礼回答:“你下岗,你自己找出路,下岗的人多了,你靠我干嘛?你别来,你一来就为私,我不要自己的家人搀和。”一番话把女儿气得哭着走了。

20xx年,老人将近89岁了,脑力、体力衰退得厉害,一双摆小摊的手再也摆不动了。他把摊位退了,每天端着一个铁皮饭盒,在火车站附近给人看自行车。饭盒里的硬币,在他眼前一天比一天模糊,数不清楚了。直到最后,他只能求助路过的国小生。

这一枚枚的硬币点清了,成了老人的又一笔捐款,500元,捐献给了当地养老院。

这种感动,交织着,弥漫着,传递着,将朴素的情怀延伸到社会的角角落落。

他经常跟我们说的就是,我帮助别人,就是我的快乐。说实在的,这几年他捐出去的35万元,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点钱在早些时候如果买几套房子,我们也不会到现在几口人还挤在朝北的屋子里。不过我现在也觉得,他没给我们留下什么钱,可留下了好多精神,这就是最大的。

——女儿白金凤

十五年来,白方礼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5角钱计算,15年来,白方礼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在这些令人惊讶的数字诞生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在火车站拉客时,白方礼老人在自己的破三轮车上挂起一面小红旗,上面写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这“乱规矩”的事情,自然惹得同行们很不高兴,有的当着他的面就拔了他车子的气门芯。白大爷也不生气,拿过自带的打气筒就打气。

一日,老人正蹬车回家时,见路边躺着一位昏倒在地的妇女。他赶紧下车将这位40来岁的妇女扶上自己的小三轮,直奔医院。

有一天,老人在火车站看见一对父女,姑娘拄着双拐。迎着呼啸的北风,老人蹬了一个多小时,约三十多里的路,终于把他们送到市郊的亲戚家,最后只收了两元钱……

天津人被白方礼感动了。

20xx年4月,92岁的白方礼心肾肝功能日渐衰竭,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老爷子仅靠每月600元退休金和儿女各掏的百余元赡养费维持生活,这医疗费怎支付得起?消息传出后,立刻成为津城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

在感动的暖流中,人们在叩问自己,拿什么来奉献给奉献者?

行动是最好的回答。

询问老人病况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今晚报》,几乎将热线打爆,“逼”得报纸每天连续报道老人的情况;接受过老人捐助的学校、学生,素不相识的热心市民,纷纷来医院探望;社会各界积极捐款,在天津红十字会为老人专门设立的账号中,汇款额在短短几天内达到了11万元。在医院的积极救治下,在社会各方的关怀下,白方礼的病情逐渐稳定。

在感动的暖流中,人们在叩问自己,拿什么来告慰奉献者?

行动是最好的回答。

曾受到白方礼捐助的张杰、赵涛,是两名在校学生。在白爷爷的帮助下的他们,又积极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课余,他们一直在照顾一位退休患病老太太,坚持上门服务。

已经工作了的李志安,当年在受助仪式上握住白方礼那异常粗糙的手时,就把白大爷当成了自己的榜样。如今,每年他都向福利院的孩子捐赠,他说,今后在公益上投入的财力和精力都要增加。

经对17名获得白大爷捐款的受助者的调查发现,为公益捐过款、出过力者达100%,资助过其他贫困学生、困难者占80%,60%目前是多种形式的社会志愿者。这种感动,交织着,弥漫着,传递着,将朴素的情怀延伸到社会的角角落落。

记者手记 本真是感动的力量所在

93岁高龄的白大爷,卧床已有5年,生活无法自理。

见记者来访,躺在床上的他费力地支起身子。女儿白金凤凑近他耳边,大声说:“上海的记者看您来了!”老人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亮,喉咙颤抖着说:“哦……上海,上海……远来是客呀。”

“远来是客”。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鲜明地传递出老人的善良、淳厚,让人心头一震。

临别时,记者提出给老人拍照。家人拿来一幅红绸带披在老人胸前。绸带上,密密麻麻地别着几十个校徽,全都是老人曾经捐助过的大中国小校。披着沉甸甸的绸带,老人露出了欢欣的笑容。

一种感慨油然而生。

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老百姓,忘我地倾其所有,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温暖别人。这种朴素的执着和坚韧,感动了所有人,也发人深思。

从来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但他一定要这样做,哪怕用尽自己后半生的精力气血。为什么?93岁的老人说不出什么崇高的道理。他只说,“我帮助别人,也就是我的快乐。”于是我们恍然:在他的世界中,别人的就是他的快乐。他通过付出获得了拥有,而且拥有了很多。

于是,这位孱弱的老人,从人性中最本质的善良为出发,以坚韧的毅力为铺陈,忘却物质的贫瘠,伴随着一路舒畅、一路快乐,一步步通向无私忘我的境界。所有的过程,也最终升华凝聚成感人至深的博大力量。

我们明白了——感动并不一定需要慷慨激昂的舍生取义,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舍己为人。感动,更多地来自平凡和普通。它是一种善良的情怀,坦荡的心胸,真诚的相助,忘我的境界。感动的力量,来源于本性,是节操,是精神,是人格的力量。

所以,一个普通的人同样能因为他的行动和他的精神,而成为可敬可爱的楷模。白方礼布满皱纹的脸上,苦难已经积淀为慈祥。他一路艰难行进的车轮,已在人们心灵深处辗下了深深的痕迹。“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终于成为一种民族力量的象征。

感动的力量,最终作用于叩问自我。

一些怀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追逐私欲的人,是否能够理解、体会到老人那种高尚的快乐与?一些哀叹自己并非没有为善之心只是没有为善之力的人,是否也该想想,我们难道不比白方礼老人富裕,我们难道不比白方礼老人强壮?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商业化泛滥的时代,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什么?

叩问心灵,我们期待更多美丽的回答。(采写/本报记者曹静)

感动心灵作文 篇2

一个人如果真的有感情,他将会被这些故事所感动。

我读了《30天爱上阅读,感动心灵》这本书后,受益匪浅。我之所以选读这本书,是因为它含有这四个字---“感动心灵”。这本书上有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篇叫《夏雨》的故事极其令我感动。

一位高一男老师由于得了颈椎病,所以提前退休了,后来,学校又安排来了一位叫夏雨的女老师。因为同学们忘不了以前的老师,所以对这位新来的夏老师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可夏老师并没有放弃,她教了二十多年的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会被这点困难所吓倒。她教的班里有个古怪的学生,外号叫“冷冻虾”,对人非常冷漠,常常把别人对他的好心当成坏事,同学们都说他是狗咬吕洞宾---不知好人心。有一天,班上来了四个小流氓,夏老师为了保护自已的学生,不顾一切地拼命用头去撞那些流氓,一下子把个流氓撞飞了,但因为十分生气,这时老毛病又犯了,肚子疼得蹲了下来,正好那些流氓向她扑上来,由于扑了个空,被摔了个仰面朝天。同学们惊呆了,不仅被夏老师的所作所为感动,还以为这位夏老师有着不为人知的武术功底。在这次事件中,连“冷冻虾”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就这样,夏老师赢得了学生们的认可。

一个老师,在危险时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学生,这是一位老师看到被当成是自已孩子的学生被欺负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情感,这多么真实啊!这使我想起了我的语文老师---柯老师,她每节课都放大嗓门说话,生怕坐在后面的同学听不见,她每次订正作业时都一句一字的讲,生怕同学们听不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腿摔骨折了,由于家人迟迟没有来接,柯老师像对待自已的孩子一样背起他,当她走到楼下时,已是大汗淋淋了。正因为她对我们给予母亲般的关爱,同学们在上语文课时都十分认真听讲,想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她伟大的爱。

很多时侯,感动一个人并非是偶然的一次事件,而是因为一些人为你在漫长的时间里付出了很多爱,父母和老师就是这样的人。报答一个人要用实际行动,而不是嘴上说说。因此,我要努力地学习,不懈地奋斗,一定要让自已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他们给予我伟大的爱。

感动心灵作文 篇3

有名言曰:“高尚的爱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爱好,只能造就坟墓。”这是何等警策而又催人奋进的教诲啊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名诗佳句,它们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个时代,爱学习的人。赋予人们的是无限的智慧与启迪。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的江城子相比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无论什麽人读它,都能引起心灵极大的震动!

单据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来看,我们便可以知道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十年”,这是一个不短的日子,生死相隔,阴阳两界,给予苏轼的不是忘却,而是“自难忘”。可见,对方一定是苏轼心里十分重要的人。不然怎麽会是他如此念念不忘,“无处话凄凉呢”?这种情感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夫妻之间都是不可多得的。特别是对当今世界那些处于虚伪的感情生活中的人们,那更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心灵震动!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大将军黄巢一生创作的诗句中,赞美菊花的有上百句,句句都大气磅礴,荡气回肠。让我对菊花的喜爱与日俱增。同时,又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充分体现了诗人远大的报负,而且体现了菊花不幕名利优雅的体态。菊花的意志品质,让我从中悟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心灵的感动总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它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力量!

感动心灵作文 篇4

感动,是一曲激昂雄浑的乐曲,是一首壮观华丽的乐曲。在感动中,我们高昂头颅,勇往直前!

——题记

深夜,12点。我终于从漫漫的题海中逃离出来了!静静地走向窗边,抬头仰望,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动了我:宝蓝色的夜空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星辰,如同钻石一般,与夜一起,散发着静谧柔和的光。皎洁的月光如同少女羞涩的目光,纱一般的笼罩着大地。突然想起那些与夜空有关的动人传说:那忠贞不渝的爱与坚守,那乘风波浪的胆量与气魄,那锲而不舍的拼搏和坚持,让我心里起了一层薄薄的涟漪,泛起朦胧而又凉爽的感动。

听说,每当一个善良的人死去,天上便会多一颗璀璨的星星。我想,这么多的星星,该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呢?

这么说,从飞应该是那颗正眨着眼睛的星星吧!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歌手,却怀有伟大的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重返校园,让没有父母的孩子重获人间挚爱,让残疾人享受生活的快乐……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从飞先后用300多万元资助了180多个贫困儿童上学,帮助了60多个孤儿、残疾人共渡难关……为此,他积劳成疾,生命危在旦夕。但既就在生命的最后,他仍然惦记着那些贫困生……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都无私的奉献给了这个社会,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旋律!

泡上一杯热茶,看着茶叶在晶莹的玻璃杯里旋转,翻腾,一股茶香扑面而来。四周出奇的静,皎洁的月光似乎在用华丽的嗓音哼着一首永不停息的感动之歌。时间仿佛凝固了,永远凝固在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那一刻,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嘎然而止;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归家的路途变得遥遥无期。可是那一刻,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坚守和生命谱成了最壮烈、最动容的华丽篇章呢?在大地剧烈颤动的刹那,谭千秋老师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毅然决然地用身躯保护自己的学生。无情的震动夺去了他的生命,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的选择,却让世人为之动容。这是怎样一种超凡脱俗的坚守啊?把生命让渡给别人,自己却甘愿化做天上的星星!这应该就是重于泰山的生命吧!在大地震面前,中华儿女众志成城:首批4500名空降兵全部写好遗书,赶赴灾区,从天上开通了生命通道;解放军克服重重困难,拼尽全力,解救受灾群众;一位位干部,一名名老师,置自己和家人不顾,只为抗震救灾;13亿中国人将爱心凝聚于血液、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灾区……中华儿女用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唱出了最雄浑的天籁!

感动的暖流侵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让我心潮澎湃。压抑着光芒的橘红色朝阳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霎那间将灿烂抛入我的眼中。我静静的,面带微笑,用心灵去聆听感动的乐章,用心灵去谱写感动的的旋律!

感动心灵作文 篇5

20xx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这次传染病让无数个病人徘徊在生死的边缘。人们天天大门紧闭,柜台里的消毒液被抢购一空。而这时,无数个白衣天使在与死神作斗争。然而,就是在这次SARS中,涌出无数个感人的故事

韩月玲,一个普通的不能再通的小护士在这非典期间,她的妈妈也因有病一直卧床不起。她因为得照顾那些被非典折磨到极点的病人,所以她看望母亲的次数就很少。有一天,她正在给一位患者输液,医院传来了她母亲病逝的噩耗。她的泪水猛然划过她美丽的脸庞。她伤心的双膝跪地,面对蓝天,悲伤地说到妈妈,原谅您那不孝的女儿吧!

梁世奎医生,一位自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医生。他明知自己血压高,但仍然奋斗在非典型肺炎斗争的第一线。后来,他不幸的感染上了非典,光荣殉职,终年57岁。

思绪的翅膀带我走进了这次5.12大地震,这次大地震使无数人鲜活的生命被吞噬了。可你是否知道,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许多个白衣天使也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陈雅露等一些白衣天使都带着自己的魔棒第一时间奔赴重灾区。她们翻过重重山,跨国条条河,终于来到了重灾区。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臭味,那里尸聚成山,救援人员不断从废墟中抬出一具具尸体。那景象—真让人惨不忍睹!而这时的白衣天使是疲惫的;她们刚经过长途跋涉,她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喝一杯白开水,

就投入到了救援当中,这时的白衣天使是最美的;她们顾不上自己梳妆打扮,正在救援时的她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心灵美才是最美的,这时的白衣天使是勇敢的;她们敢于从死神嘴里夺回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这两件事解释了《生命》这本书中深奥的文字,我被那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其实,平时,我们逃脱了病魔的魔掌后,总会露出甜美的笑容。然而,换来逃脱了病魔的魔掌的轻松微笑的悦耳,是医生给我们的,换来了逃脱了病魔的魔掌的轻松笑容的甜美,是白衣天使给我们的。你是否记得,当你生病时,当你痛苦的呻吟时,医生仔细的为你整段,希望你早点逃离病魔的控制,护士小心翼翼地为你输液,希望你做一个不被病魔液缠绕的孩子。这一切,很普通。但是在这一个平凡动作的背后,是一颗颗盼望你早日康复的心!

棉花得了病需要七星瓢虫来医治,大树得了病需要啄木鸟来医治,我们得了病需要医生、护士来帮我们。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人道、博爱、奉献演绎的淋漓尽致。他们的信念很普通,而且始终是这样的:尽我天职,还您健康。尽力救回每一个被病魔控制的病人!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份沉甸甸的博爱、人道与奉献吧!!!

Tags:心灵 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