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作文

实用的家乡小吃作文集锦7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1.57W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小吃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小吃作文集锦7篇

家乡小吃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宜春,它被人们冠以许多美誉:月亮之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亚洲锂都……古代诗人韩愈都说:“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我们宜春不仅风光秀美,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呢!最有名的还是土扎粉。

土扎粉很有柔劲,吃起来鲜美可口,虽然炒的时候放了油,但吃起来油而不腻,里面加点蔬菜那就很爽口了。

土扎粉刚炒出锅是土黄色的,一条条地卧在盘子上,有的还放了青菜、蛋、肉、辣椒片,这样炒出来的土扎粉味道更鲜美,颜色也非常诱人。这样诱人的颜色,让人看了都垂涎三尺。

土扎粉的做法也很简单。先把又干又白的扎粉放进水里浸泡,等浸软了就可以开始炒了。接着往锅里放油,等油烧好了,把一些配料,蛋、肉、青菜、香葱等放进去,炒香后,再把浸好的土扎粉放油中炒,等快出锅前放些酱油、麻油之类的香料,这样就可以出锅了。简单吧,如果想吃的话,自己也可以炒。

不过,看起来炒扎粉简单,但要炒好,可要下功夫。第一、浸泡扎粉不能过度,不然的话,就会太软,炒起来就容易碎,失去了韧劲,如果浸泡时间太短,粉又太硬,这样就很难炒动,吃起来干巴巴的。第二、炒的时候要注意火候,否则容易粘锅。第三、配料也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放些青菜,使炒出来的扎粉又好看又爽口。

大家如果来宜春的话,不妨试吃我们的风味小吃,一定会让你留极其深刻的印象。

家乡小吃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襄阳市,在这里最著名的小吃莫过于襄阳牛杂面!

襄阳牛肉面不比兰州拉面那般油腻,也没有热干面口感中的干涩,有的是那种无以言表的独特滋味,让人回味悠长。

“来二两牛肉面,一碗黄酒”客人说道。

只见做面师傅拿着一个长长的竹篙勺,抓起一团面条放入其中,在滚热的面汤中摇晃,约莫间隔半分钟的样子摇晃一次,不一会儿面条就在滚烫的高汤中煮好了,面条在师傅的手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便盛入碗中,看上手法去极为老练,这是在面中加入大块牛肉和卤汁好的豆腐,用汤勺盛起一点点自制的油料在面上点上一个圈,均匀的洒落在面上,如果有爱吃葱蒜、香菜或辣椒的顾客可以在面上加入一点作为提鲜和点缀,就这样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就做好了。

来吃牛肉面的顾客每天都大摆长龙,有的老外更是慕名前来过早,吃完后连声赞叹:Good!Good!

可是你们知道怎样吃襄阳牛肉面吗?吃襄阳牛肉面第一口是不可以喝汤的,只吃一点面条,面条由嘴入肚,这感觉好似一股暖流一样,渐渐在身体内扩散开来,吃着吃着你的身上会出现细密密的汗珠,到这个时候才可以喝汤,喝汤时切忌大口,只需细细的咪上一小口感觉是非常舒服的,再喝上几口地道的襄阳黄酒,那滋味就更美妙了!初品襄阳黄酒,并没有白酒般浓烈的酒劲,而且还略带一丝微甜。

吃牛肉面辣也辣的畅快、热也热的舒爽、享受也享受的美妙,这时候就该中场休息一下,去尽情的去回味它其中的滋味。

牛肉面的滋味让人回味,更让每一位襄阳儿女为之神往,久久不能忘怀,远方的朋友们快来品尝一下我们的襄阳牛肉面吧!

家乡小吃作文 篇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我故乡的特色小吃就是饺子。做饺子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不是很简单。

首先,从集市上买来新鲜的肉,把它切碎,剁成肉馅儿,然后将早已准备好的面粉放进一个盆子里,再加入适当的水,就可以和面了,三下五除二,面就和好了,接着把和好的面团放到蒸板上,拿起擀面杖,将面团擀一会儿,饺子皮就好了。但是你一定要注意,饺子皮不能太薄,因为太薄了,饺子皮里的肉馅儿会不听话,从饺子皮的缝隙当中钻出来;饺子皮不能太厚,因为太厚了,饺子放到水里煮就不那么容易熟。所以,饺子皮一定要厚薄适中,恰到好处。

饺子做好了,就要把它放到沸腾的开水里煮,煮饺子一定要有耐心。过了两三分钟,饺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东躲西藏。又过了一会儿,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水里活蹦乱跳,嬉戏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锅子里面的饺子也一直在沸腾。过了不久,我见时间已到,便连忙拿来一个碗,盛了几个饺子,我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了嘴里。哇!真好吃,一股淡淡的汁水从我的嘴角里流了出来,真是只羡饺子不羡仙啊!我细细地品味着那个味道,就连天上的神仙也难得几回闻。我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无法形容、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说:“我以饺子为天!”故乡的饺子有着家乡那独特的味道。

我喜欢故乡的小吃——饺子!

家乡小吃作文 篇4

我的家乡——长沙,有着许多特色小吃。有"外臭内香"的臭豆腐、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长沙牛肉粉和飘香十里的口味虾。

臭豆腐是一种大街小巷都有的小吃。白豆腐需要在秘制的酱料中泡黑,再下油锅炸。炸出锅后,需要加入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材料中有伴着酱汁的花生、晶莹剔透、微咸的酱萝卜……还有各种佐料制成的汤汁,这样才能正式进入消费者的口中。轻轻咬上一口,滚烫的汤汁溅出,却感到一点儿也不烫,而是异常的美味。咀嚼时,会发出咔咔的声音,再细细品味,鲜嫩的豆腐十分美味,加上鲜美的汤汁,让人回味无穷!

深受喜爱的牛肉粉,是长沙人们最钟爱的早餐。浓浓的肉汤拌上味精、鸡精、酱油、醋,就造就了一碗"牛肉粉"的"地基",在"地基"的正中间,工整的放上一些牛肉,再洒一把葱花,在牛肉上做点缀。啊!简直完美无瑕!我一闻,阵阵肉香飘然而起,钻入我挑剔的鼻子。我不禁尝了起来,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肉汤拌着丝滑的米粉,加上咸辣交加的牛肉,令人垂涎三尺啊!

香飘十里的口味虾是长沙人民宵夜的最佳菜肴。口味虾是鲜、香、麻、辣的综合体。它把各路的精髓都融为一体,令人心花怒放……

外焦内嫩的臭豆腐、令人垂涎三尺的牛肉粉、香飘十里的口味虾,造就了长沙的名誉,也造就了消费者们的天堂。口水都出来了吧,还不快来长沙爽食一番,满足你们挑剔的味蕾!

家乡小吃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巫山,那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有很多可口独特的风味小吃!现在我给大家介绍巫山的几种小吃吧!

现在的菜肴讲究色、香、味、康,而家乡的“翡翠凉粉”就全占其了。你想知它是怎么做的吗?它的原料很特别,是用一种叫“臭叶”的叶子做的`,所以也叫“臭凉粉”。把叶子采回来后,把开水淋在叶子上,再用一个茶杯大小的棍子快速搅拌,5分钟后,绿色的汁水就涌出来了,看了就让人垂涟千尺。然后用纱布过滤干净,把渣排干,接下来是用纯草木灰做的卤水点卤,再慢慢的搅拌均匀,等凉透后就成了绿莹莹的块状物,这一定会使你用“眼睛长了手”来形容那种急切品尝的心情。凉粉如翡翠一般晶莹剔透,感觉爽如果冻,淡雅细滑,有着西湖龙井的清香。有点巫山神女的余味。并且还可以清热解毒咧!怎么样,不错吧?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巫山人最喜欢的麦子耙吧!麦子耙出蒸笼的那刻,好香呀,这味道一定会让你胃口大开的,口水会不断涌出来。咬一口,好爽呀!软软的,绵绵的,暖暖的,好舒服,还有麦子的清香!告诉你,吃的时候还有诀窍啦!在麦子耙上刷一层蜂糖颜色亮晶晶的,不仅增加了食欲,而且味道会更好吃。看,我的口水就快流出来了……

巫山是国家AAAAA级景区,我为此感到自豪。我喜欢我美丽的家乡,更喜欢我家乡的小吃!祝家乡越来越好!

家乡小吃作文 篇6

要说我是个吃货一点也不过分,因为我一看到好吃的东西就两眼放光,呵呵,所以长得圆乎乎的,怎么也苗条不起来。人家都说我富态,管它呢,只要健康快乐就好,身材好坏嘛,顺其自然吧。

说起特色小吃,就不能不提到我的故乡,一个湘西的小县城,地方不大,民风很淳朴,人文气息很浓厚。离码头不远的市场上热闹非凡,经常是人潮汹涌,窄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摊贩。我最喜欢跟着母亲去赶集了,因为这一天比往常都要热闹,商品也比往常丰富许多。

这里的人们心灵手巧,能想出许多巧妙的食谱,制作出很多令人惊奇的美食。最出名的是本地的酸萝卜,别小看这道不起眼的小零食,口味独特,十分畅销,现在甚至出口了呢。很多人买来送给亲朋好友,大家品尝过以后都赞不绝

我来介绍一下简要的制作方法吧,本地出产的红皮萝卜个大又圆溜,挑选个头中等的萝卜洗干净了,切成片,放进坛子里边用酸水泡个十天半个月就行了。当然这酸水是特制的,里边还得搁上冰糖,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还很脆爽。记得大姐结婚的时候,家里买了很多这种萝卜招待客人,都被一扫而空。

糯米莲藕是一道甜食,我们那里的农户到了夏天喜欢种莲藕。莲藕有很多种吃法,大家熟悉的吃法有素炒藕片,莲藕炖排骨,白糖凉拌。我们这里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莲藕切成一段段的,清洗干净,把里面的空隙处塞上糯米,然后放进油锅里炸,炸出来的口感很好,又香又甜,十分好吃。

小时候最爱吃的一道早餐小点心就是金黄的糯米糍粑,小贩把糯米切成三角形,放进油锅炸成金黄色泽,整条街都能闻到那浓浓的香气。五角钱一个,拿在手里还烫手呢,就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烫的龇牙咧嘴的同时又很满足。你看这糍粑外边金黄酥脆,里面的糯米香甜绵软,香味始终在口中回味无穷。哎,不骗你,绝对是人间美味。

小孩子就是嘴馋,到了市场上光想着吃了,呵呵。也怪不得俺么,那么多美食让人眼花缭乱,肚里的馋虫四处乱蹿,不安分么。上蹿下跳了半天,肚子饿了吧,来上一碗米豆腐好了。软软的米豆腐加上特制的辣椒酱,强烈的辛辣味刺激了味蕾,胃口大开,常常一碗都不过瘾呢。

要知道我们这里的辣椒酱也是特色食品,我老妈是制作辣酱的能手。她会挑选上好的干红辣椒,洗净晒干水分,油烧热,把辣椒放到锅里去炸香脆,火候要把握好,不然辣椒就烧糊了。炸好的辣椒捞出来放到陶制的擂钵里用木锤使劲捣碎,还得加上蒜子和生姜,这样捣出来的辣酱才特别香。捣碎的辣椒末装在玻璃瓶里边,上面淋上一些香油,这样保存的久,要吃的时候勺一点出来做调理,是很好的调味品额,凉拌菜味道好不好,就靠这辣椒酱调味了。

到了清明时节,我们这里去扫墓的人们还会制作一道特色美食用来祭祀。是什么呢?当然是蒿菜糯米饭了。说起这糯米饭,因为工序麻烦,而且需要一道特殊食材,所以平时是吃不到的,算一道时令小吃吧。四五月的时候,田边地头的蒿菜四处可见,绿油油的一片,散发出特殊的艾蒿气息。拎上篮子,半个小时就能采满一篮子。回家以后,把蒿菜洗干净,用盐水把苦水揉搓掉,加点儿盐,和上糯米,拌上切碎的腊肉一起煮熟。哇塞,煮出来的米饭是亮晶晶的绿色,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很养眼。而且会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因为里边的食材有蒿菜,糯米,腊肉。你想想,这三种香味混合起来,相信全世界也没有几个人不喜欢这道美食的。

过年北方人喜欢煮腊八粥,而我们这个南方小镇喜欢做糯米糍粑。我姨妈住在大山里,他们家住的是木制的吊脚楼,冬暖夏凉,十分舒适。过年,地里的糯米丰收了,为了庆祝这一年风调雨顺,大家会把上好的糯米煮熟,放到自制的石臼里,派上十几个壮劳力轮流把糯米捣成糍粑。这可是个苦力活,大伙儿要把上百斤的糯米捣成糍粑要从大清早忙到天黑才能完成任务。

我有幸见过捣糍粑的过程,场面十分壮观。男子汉脱掉上衣,背上流淌着汗水,胳膊上的肌肉有节奏的一鼓一鼓的,在冬天的白色雾气中升腾着热气,仿佛一尊尊大力神,比那些健美教练更具有原始奔放的美感,可惜那时候没有照相机,不然能拍到几张好照片。

糯米捣好了,还需要人用手工做成一个个圆形的糍粑。我试着称量过,一般的糍粑四个一斤。当然还有最大的,这种糍粑比一般的糍粑个头要大,有脸盆大小,中间留一个孔,晒干后用绳子穿起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切上一块煮熟就行了。除了白米糍粑,还可以添加绿豆,做成绿豆糍粑。或者加上晒干的蒿菜,做成蒿菜糍粑,都十分美味。吃的时候,可以加上猪油白菜煮熟,加点盐;喜欢吃甜食的可以放白糖。也可以用油煎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放在炭火上烤熟了,包上咸菜或者白糖就可以了。烤的过程十分有趣,用火钳放在炭火上烤,等到糍粑中间鼓起来,变成一个圆鼓鼓的大胖子,就熟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取下来,中间填上各种食材,很美味。

圆圆的糍粑象征着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寓意吉祥,吃起来美味可口,烹调又简单,所以这个风俗一直流传了下来。用糯米制作是因为口感好,每年姨妈都要送我们家几十斤糍粑,平时不吃的时候用冷水泡在盆里就行了,可以保存很久。

离开熟悉的故土,离开熟悉的人,也远离了从小吃到大的家乡风味美食,才幡然醒悟家乡的一切都是如此亲切美好,那么耐人寻味。偶尔在梦里与我的故乡邂逅了,这份感觉竟然也甜蜜如往昔,仿佛又变成了那个贪吃的小姑娘。

家乡小吃作文 篇7

梁实秋先生对咱们湖南的腊肉很是称赏,承他谬赞,著文说"湖南的腊肉是最出名"。其实他抗战初期在湘潭吃的那顿腊肉算不上是上品,梁先生去厨房参观时发现,房梁上挂着许多鸡鸭鱼肉,下面地上堆了树枝干叶,正冉冉冒烟熏制腊肉。这样现熏现炒的腊肉,怎能称得上是最好呢?凡熟知腊肉三昧的人,像我,都知道最好的腊肉出自山林里人家。深山老林的,本来交通就闭塞,周围又很少有左邻右舍,家里好不容易宰了一头猪,把不能久留的吃完,其它肋条肉,就一块一块的割好,掺足盐挂在火灶上方的房梁上,挂得长长短短,满房都是。山里人家烧的是柴火,那肉便每日少不了火烧烟熏,很快就干了黑了,慢慢渗出一层油来,蒙上一层黑而厚的柴火灰。什么时候想要改善一下生活了,就用菜刀从垂挂的腊肉上割一段下来,洗去柴火灰,切成一小片一小片 ——那山里人家整年的荤菜差不多就是这腊肉了,有的要腊上一个对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腊肉腊的时间越长,吃起来就越香——所以我说梁先生吃的肯定不是最好的了。其实吃惯了的人都知道,腊肉炒笋更出色。到了春上,满山的毛竹丛里长出新笋了,你赶忙去扯一把小笋子回来——虽然那大蔸大蔸的笋更容易采挖,可你千万别怕累,一根根小手指大的小笋子炒腊肉味道更佳。把腊肉炒出足够的油后,将切好的笋子放进锅里,同红辣辣的干辣椒一起,与腊肉同炒几分钟,淋上点水,最后放上姜末蒜泥,炒几下后盛盘端出,黄澄澄的腊肉,伴着鲜嫰嫰的春笋,从视觉上就给人以极大的快感。送进嘴里一尝,腊肉的陈,与春笋的鲜,就那么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那味道,一个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