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升学毕业 > 大学联考

2017大学联考历史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栏目: 大学联考 / 发布于: / 人气:1.05W

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大学联考。以下是本站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大学联考历史综合测试题【带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大学联考历史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

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

C.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

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解析】选C。从“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可知断绝与英国商贸往来,对其打击沉重,由此挑起了战争,故C正确。

【拓展延伸】中国的禁烟运动与鸦烟战争爆发的内在联系

鸦烟战争爆发前,清政府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对外闭关锁国,但是同时期的英国经济上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实力强大,急于对外殖民扩张,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因素,英国殖民者要求英国政府借中国禁烟运动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鸦烟战争本质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2.(2016·兰州模拟)鸦烟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

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

【解析】选B。鸦烟战争初期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不符合史实,A不正确;“天国神威”“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说明林则徐仍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B正确;材料主要是对英国的斥责,没有涉及军事,C不正确;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3.1894年《申报》写道:“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该认识(  )

A.正确分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B.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反映了中国舆论界虚骄自大的心态

D.力求坚定民众抗日信心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申报》的报道“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复琉球,乃可一劳永逸”说明了当时的舆论界对世界形势缺乏了解,盲目自大的心态,故C正确。

4.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所以,想到现在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这一赔款(  )

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B。题干中并未体现出《马关条约》的赔款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故A错误;根据题干中“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可知这一赔款加速了日本资本的积累,故B正确;《马关条约》的赔款与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马关条约》的赔款与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

5.下图是某一时期中国地图(局部),图中斜线部分的涵义是(  )

A.19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范围

B.义和团运动主要波及的地区

C.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

D.中国共产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解析】选A。该图斜线范围居于长江流域一带,联系所学可知为19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故A正确。

6.“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整个舰队就失去了指挥……”针对材料所描述的战况,下列相关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该战役后,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B.此次战役我方主力丧失殆尽

C.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抢占了朝鲜全境

D.此次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解析】选A。材料中提到的战役是黄海海战,经过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要求避战保船。日军围攻威海卫,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此战日军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由此可以看出B、C、D不正确,A符合史实。

7.(2016·重庆调研)1940年代,某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下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

C.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中国国力已超过日本

【解析】选C。根据题干图片中过去中国是树叶,日本是蚕虫,现在中国是雄鸡,日本是毛毛虫的这些信息可知该漫画表达的是中国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故C正确。

8.下图是创作于民国时期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漫画。漫画有可能揭示的事件是(  )

A.1914年对德宣战占领山东

B.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

C.1935年的“华北事变”进逼华北

D.1937年的“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解析】选C。“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日本制造了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与图片反映的信息一致,故C正确。

【拓展延伸】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过程

(1)日本侵华经历了一个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发展过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

(2)中国抗战也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发展过程:抗日民族运动兴起→国X党内部分化→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9.1933年吴钊在《复兴之基点》说:“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累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下列符合当时情况的说法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国共产党准备长征

C.部分国X党爱国将领积极抗战

D.东北、华北国土沦丧,一二·九运动爆发

【解析】选C。“八一宣言”是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准备长征发生在1934年,一二·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A、B、D均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部分国X党爱国将领积极抗战,故选C。

10.1938年3月5日,蒋中正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中正(  )

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B.效仿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路线

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解析】选D。从“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可以看出蒋中正意图以空间换时间,进行持久抗战,故D正确。

11.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下列事件最能反映国共合作抗日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解析】选C。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故选C。

12.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抗战之前非现代化中国表现是一盘散沙,抗战开始之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因此抗日战争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表现是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A不能体现材料内容,B、D说法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烟战争成为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刘卫川《鸦烟战争前后差异》

材料二 鸦烟战争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说明鸦烟战争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评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14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从鸦烟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影响回答即可。第(2)题先阐述图片内容,再进行评析,评析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进行中西对比,分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简要归纳过程,并给出启示。

答案:(1)政治转型: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经济转型:自然经济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化起步。(3分)

思想转型:盲目自大到向西方学习。(3分)

(2)信息:左图反映18世纪末,英国派使者访华,希望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而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右图反映19世纪末,政府已经被西方列强所控制,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6分)

评析:①18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急需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2分)

②中国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抱着“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坚持“闭关锁国”的错误做法,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局面。(2分)

③通过近代以来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已经完全被西方列强控制了。(2分)

启示:要积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坚持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发展科学技术等。(2分)

14.(2015·银川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新历史教科书》只字不提,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丝毫罪恶感。关于南京大屠杀,《新历史教科书》轻描淡写地称之为“南京事件”,并称“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公开挑战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公正性。

——新华网

材料二

版别 要 点 两岸 历史教科书一致认为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三十万人。尤其是大陆两版,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地点、过程,都有很多细节的报道。 北京人教版 还提到,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时,“竟然冲进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 日本书籍版 听说有二十万人被俘和杀害 日本扶桑版 只说“民众的死伤人数很多” ——杨景尧《两岸与日本国中历史教科书有关中日战争之比较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中日两国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争议。(29分)

【解析】现今日本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已经从否定到相信确实有这件事,这可以从日本两版教科书都提到这件事得到证明。从争议反映出中外史学界对历史研究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识历史,以史鉴今,面向未来,这对培养尊重历史、科学求真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推进国际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答案:示例:两岸的历史教科书明确写明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包括许多细节的描述;日本从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到承认其对中国军民的屠杀行为,这从日本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上有所体现,但对具体的死亡人数仍闪烁其词,敷衍不确定。(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