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小生教學設計(通用5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7.82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生教學設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生教學設計(通用5篇)

國小生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掌握每節眼保健操的穴位和節拍。

2、懂得做眼保健操是預防近視的好方法

二、教學重點:

掌握穴位和節拍,練習做眼保健操。

三、教學難點:

掌握穴位和節拍,練習做眼保健操。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會做眼保健操嗎?(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談一談:做眼保健操有什麼好處?(保護視力,預防近視。)

2、提問:你知道眼保健操的穴位嗎?(看圖,教師講解,認識天應、睛明、太陽、四白等穴位。)

議論:做眼保健操時要注意什麼?(手要乾淨,勤剪指甲;輕閉雙眼,找準穴位;掌握節拍,操作準確;做完以後閉目片刻。)

3、請兩位同學實踐做眼保健操第一節。大家觀察。

4、大家試做第一節眼保健操。

5、同樣方法教第二、三、四節眼保健操。

6、看插圖。

圖上的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麼?

(三)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找準穴位做眼保健操,以後,看誰做眼保健操做得好,看誰最會保護自己的眼睛。

(四)作業。

做眼保健操時要注意什麼?

國小生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意義。

2、掌握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掌握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方法。

教學準備:

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中心,師生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導入: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國小生從踏入校園的那一刻起就應該通過養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那麼,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知識展示:

一、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應從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二、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根據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點,確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目標。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衞生習慣養成目標,行為習慣養成目標和學習習慣養成目標。

(一)、學習習慣的培養

1、學會傾聽的習慣

上課時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善於思考的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能積極發言。

3、敢於提問的習慣

上課時要勤于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説錯,對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向老師請教。

4、與人合作的習慣

能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2)、行為習慣的培養

1、尊敬師長的習慣。

見到老師或校長要行禮並主動問好,禮貌待人説話注意場合,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講普通話,進入老師或校長辦公室要喊“報告”,經允許方可進入。

2、樓內行走的習慣。

在走廊或樓梯上應靠右側行走,主動尊讓他人先走,不擁擠,不打鬧,漫步輕聲。

3、同學交往的習慣。

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真誠相待、不欺負弱小同學、不咒笑、戲弄他人,不給同學起綽號,男女同學交往文明、適度。

4、誠實守信的習慣。

不説謊話、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答應別人的事情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要表示歉意。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要錢物要及時歸還,同學之間不買賣物品。

5、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養成先完成作業再去玩的習慣,對作業中的錯誤能及時訂正。

(三)、講究衞生習慣的培養

1、飯前便後洗手。

2、離開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3、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

4、見到廢紙、包裝袋等能主動地給予清理。保證自己周遍環境的清潔。

5、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

6、不吃變質食物,不買三無食品。

三、抓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做法

(一)、明確職責,培養習慣

開學初在全班中開展“一人一崗,各負其職”的活動。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是“小主人”,他們有權利和義務為集體做出自己的貢獻。集體的光榮與恥辱是和他們各自的表現是分不開的,每一個人都關係着集體的榮辱,只有大家全都使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集體才可能有更多的光榮。

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難免會有不負責任的學生,對自己所管理的不去盡職。如果這樣的話,就很難起到活動的效果,所以,在活動中還需要所有的同學,在站好自己崗位的同時去監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學,做到“互幫互助整體進步”。

我們每週末都要對一週學生的崗位工作進行小結,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樹立典型,帶動整體

對班級中自覺守紀,熱愛學習的同學大力進行表揚,一方面使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表現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學生中樹立起學習的榜樣,讓這些學生去影響、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進步。

行為習慣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

最後,想用一位哲人説過的話結束本次微課: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國小生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用多種形式表達對老師和同學、對母校依依不捨的感情,並立下美好的志向。

會寫臨別贈言、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與同學一起組織策劃聯歡活動。

第一課時寫贈言、製作同學錄

湖北省棗陽市楊當鎮徐寨國小 龔海定

【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把握“依依惜別”板塊中開展的活動方式。

通過對“範例”的探究,使學生認識寫贈言的基本要求,學會製作同學錄。

通過贈言的方式回顧國小生活,抒發惜別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1、用多媒體播放母校的風景圖片,四季圖片、文體活動照片等,創設依戀母校的情境。

2、多媒體展示送別詩,師生齊誦: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師:古人離別時,多做送別詩,今天,我們即將國小畢業,走向人生之路,在此時我們想用什麼形式表達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呢?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繫,設計的活動應該是與國小畢業生的生活相關的問題,採用展示校園圖片、古人送別詩等方式,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這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

二、自主選擇活動形式

1、學生讀第二板塊“依依惜別”,討論採用什麼表達方式,自由發言,並詳細介紹這種方式的特點及好處。

2、師生共同探究各種方式的可行性。

3、最後明確:常用的方式有:

寫贈言、製作同學錄、開展演講、寫倡議書、建議書、給老師寫信、結合母校情況開展實踐性活動,再為母校建設出一次力,開畢業聯歡會等。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通過學生通過閲讀活動要求,結合班級實際,選擇活動方式。】

三、探究贈言的特點及寫法

1、明確本節課的活動內容及目標。

師:根據活動安排,本節課我們開展寫贈言,製作同學錄活動。

2、激發對畢業贈言及同學錄的重視與興趣。

師:同學們,一份畢業贈言,可能會在一個同學或老師那裏保存一輩子,甚至更長的時間,是無比珍貴的一份畢業紀念品,因此畢業贈言很有紀念意義。一份同學錄,可能就是將來幾十年後你找到同學的線索,也具有重要意義,那麼該怎樣寫好畢業贈言、製作同學錄呢?

學生先自由發言,説説自己的見解。

3、指導學生學習“畢業贈言範例。”

師:課文閲讀材料中給我們提供一些畢業贈言的範例,希望能夠對我們有所啟發。

4、學生探究如何寫好畢業贈言。

(1)學生自讀畢業贈言,體會範例中的畢業贈言表達了對老師、同學的什麼感情?

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2)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探究結果,後全班交流。

5、教師點明:多媒體展示

通過閲讀範例,要明白,贈言的主要目的及內容是:回顧學習生活,抒發惜別之情;感謝老師教導,讚美同學情誼;展望美好未來,表達真誠祝願。

贈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據同學和老師特點寫。

贈言後邊帶上贈送者的姓名、年月以及有關住址一類的個人通訊資料,以便為製作同學錄做準備。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重方法,重體驗。結合課本提供的閲讀範例,通過學生的體驗、探究以及教師的點撥、示例使學生認識寫贈言的基本要求。】

四、寫贈言、交流贈言,表達感情

1、課堂上學生在八人小組之內互寫贈言,進行交流。通過小組內寫贈言的實踐,使學生掌握贈言的基本寫法,並及時糾正一些毛病。進而延續到課外時間再為其他同學寫贈言。

2、教師在課外為學生題寫贈言,贈言要重在鼓勵,因人而“言”。

3、小組內學生互贈贈言。

4、評一評:

學生把收到的贈言,讀一讀,評一評:誰寫的贈言最有個性;誰寫的贈言最風趣;

誰寫的贈言最幽默;誰寫的贈言最有文采。

5、教師指導學生,在評議中要注意杜絕庸俗的傾向,對一些比較消極的贈言,要及時予以引導,要看到生活中的光明和未來。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突出學習目標的綜合。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通過交流贈言活動,回顧國小生活,抒發惜別之情。】

五、製作同學錄

1、指導學生在完成小組內同學錄的製作。

師:同學錄應包含哪些項目,才能滿足聯繫的需要。

學生討論,並明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聯繫電話、家長情況等基本信息;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理想、身高、體重、生活照片等附帶情況。

2、指導學生完善同學錄。

小組同學錄完成之後,同學之間相互借鑑一下,看別人的同學錄製作的有什麼特別的個性、創造性值得自己參考,特別是在實用價值、收藏價值、文化特色等方面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創意。

3、通過在小組內進行試點製作後,佈置在課外進行製作全班的同學錄。

【設計意圖:拓展不僅是知識上的,還有方法上的;不僅是交流內容的拓展,還有交流方式的拓展。語文教學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通過製作製作同學錄,鼓勵學生髮揮創意,學會在各個領域裏用語文,在運用中進一步學好語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六、佈置下一階段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為母校做點事”的主題,在課外對學校進行一次調查,發現母校建設中還存在哪些問題,進一步確定採用什麼方式開展小組活動,為母校做點事。

調查以小組形式進行,提示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細緻的分工,讓每個成員根據調查內容和自身的特長,承擔一項任務。例如:可以有的負責數據統計,有的進行校園採訪,有的上網收集資料,有的負責歸類等。調查結束後,將材料分類,準備在下節課中交流。在合作組內,分工可能不均,但要求,每個學生至少負責一項任務,人人都要參與,不能包辦代替。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通過學生有目的地蒐集和處理信息,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砥礪能力。】

國小生教學設計4

課前要求:

1、選定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楷書(硬筆書法、毛筆小楷)帖。

2、準備一本書法筆記本,記錄我們所要學習的書法理論知識。

3、遵守課堂紀律,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和課堂筆記。

4、執筆:拇指與食指夾住筆桿,其它三個指頭輔助運筆,指實掌虛。

5、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課題:臨、摹和創造的關係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臨摹的方法和作用;瞭解臨、摹和創造的關係。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重點難點:掌握臨、摹的方法,瞭解只有繼承才有創新。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1分鐘)

<二>、講授新課:

臨摹,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是習字過程的必經階段。但從學習的目的來説,卻不能以此為止境。在初學的時候,總是越摹越不對,越臨越不像,甚至無意再臨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來個創造吧!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古代優秀的書法作品,是積累了很多年和無數人的`寫字經驗(直接地學習和間接地學習)而創造出來的。所謂創造,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繼承了前人的經驗以後,再進一步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只能是由學習中間達到熟能生巧,融會貫通,然後可以自出新意,變化筆法,別具形體,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要知道號稱“書聖”的王羲之,也是從艱苦的實踐和體驗中成長起來,不是生來就是大書家的。

一、摹法:

(1)描紅:

國小生初學寫字,要先描“紅模”。紅模是印好的紅字範本,用墨筆照樣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對於每個字的形體,在心中手上都能有個大概。

(2)摹書:

把油紙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紙,罩在碑、帖上面來摹寫,古人叫作“響拓”。

初學寫字不先摹寫,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紙蒙在上面,筆隨影寫,練習久了,字的結構自然就會寫好,所以“對臨”(是對着碑、帖臨寫的意思)之先,應從摹寫開始,可以事半功倍。

二、臨法:

(1)方格臨寫:

凡是臨寫楷書,要用有方格的紙來臨,這是為把字體大小、筆畫長短排列勻稱,有些依靠。將碑、帖放在對面或旁邊,看一字,臨一字。

(2)去格臨寫:

如臨行、草書,應用無格的紙,就其行筆連接的地方,注意臨寫;所以用無格的紙,是為了免受拘束。(以上兩種方法都算作“對臨”。)

(3)分臨:

就碑、帖中筆畫最清楚無缺損的字選擇一個,把這一個字分拆開來,看它一點一畫的安頓,學它的結構;再看它每一點、一畫的起止轉折,學它的筆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貪多。

(4)空臨:

古人學習書法,隨時隨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筆,坐着無事,畫沙、畫地;睡在牀上,畫被、畫腹;甚至書空作勢,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體的筆畫結構的印象,用指畫空臨,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臨:

平時將所臨寫的碑、帖,熟記心中,臨寫的時候,將碑、帖合起來,照它的筆法、結構,揹着摹仿,寫完之後,用原碑、帖來對照,如果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隨時重寫更正。凡經過更正的字體,印象較深,以後便不易忘記,能收到較大的效果。

三、摹臨法:

同時摹臨:

先用透明不滲墨的紙,將所要臨寫的碑、帖摹出,然後用較薄的紙,罩要摹本上,再對照碑帖臨寫出來。既摹之後,對於結構、筆法已經大概明瞭,再加臨寫,形體和精神,更可以結合起來,這對於學習書法是很有益處的。

從前王羲之説:“始書之時,不可看其形勢,一遍正手腳,二遍得形勢,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潤,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澀,不可便休,兩行三行臨之,為取滑健能,不計其遍數。”(《筆勢論》)他所説的一遍正手腳,是説寫第一遍的時候,要先把字的手腳端正起來,手腳就是字的筆畫,橫、堅、撇、捺之類,先把它擺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勢,形勢就是每個字的形體,因為第一遍,只能將手腳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體,到了第二遍就應該注意每一個字的整體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腳,第二遍注意到整體結構,現在第三遍就應該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這是專指結構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應該注意筆法的時候,所以説:“加以遒潤”。“遒”是運筆沉着有勁,這是説運筆不論方、圓,筆畫總要挺拔;“潤”是筆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筆太快,墨氣不勻,寫出來的字,乾燥枯焦,當然不會秀潤;行筆太慢,筆畫滯肥,墨氣鈍澀,這樣“潤”倒“潤”了,卻以不“遒”,就像一個胖子徒有虛肉,不見筋骨,臃腫無力;行筆應該是不快不慢,從容運行,寫出字來,不肥不瘦,自然會秀潤有勁;最末寫到第幾遍,已經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説:“益加抽拔”。“抽拔”的意思,就是筆能提得起來(在新學寫字的時候,筆是塌在紙上,提不起來的。),靈活運筆,縱橫揮毫。如果運筆還是生澀,則並末達到純熟,仍要多寫,不得計較遍數。以上是指練字的一個階段來講的。寫到某一階段可以達到某種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學習,自然會有成功的一天。俗話説:“字無百日功”,就是説,要經久不斷的練習,才會見到功效。

四、讀碑、帖法:

上面所説摹、臨的方法,是學習書法必經的階段,決不可少的。而幫助摹、臨,使得進步更快,還有讀碑、帖的一種方法。我們在不臨寫的時候,把碑、帖攤開來對它的一筆一畫,以至字體的結構變化仔細端詳。其次,再研究它的筆法,對它的起筆、住筆和運筆中間的轉折,都一一加以領會。這樣,對於臨碑、帖是有極大幫助的。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臨、摹的方法,知道了臨、摹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要繼承傳統,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有所創新,所以我們要努力學好書法基本功。

佈置下堂課學具準備。

(教學參考)書法家刻苦學習的故事

故事之一《智永和尚的“退筆冢”》

隋唐時代的著名書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據説他曾住在永欣寺樓上,刻苦學書三十年。他身邊備有一個大竹簍,將寫禿的筆扔進竹簍裏,整整裝滿了五簍,後來將禿筆取來埋在一起,稱為“退筆冢”。經他親手臨寫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別散在江南各寺廟裏。“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綉花針”,智永終於成為當

時著名的書法家,每天來求他寫字的人絡繹不絕,把他家的門限都踏穿了,於是用鐵皮包上,被人稱為“鐵門限”古人説:“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寫照嗎?

故事之二《紅葉作書,鄭虔三絕》

鄭虔是唐玄宗時代的著名學者,書法家,學問很淵博。他青年時代就愛好寫字繪畫,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貧寒,窮得連紙張也買不起,用什麼來練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廟裏存放有幾間屋的柿葉,他便搬到寺廟裏住下,每天取紅色的柿葉當紙,刻苦學書。時間一長,把幾間屋的柿葉都寫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鄭虔終於艱難而玉成,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見了讚歎不已,稱之為“鄭虔三絕”。

前人説:“梅花香自苦寒來”,從鄭虔學書的故事中,不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嗎?

故事之三《窮和尚成了大書法家》

唐代的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奮刻苦的典範。因為貧苦,買不起紙張,他每天取芭蕉葉來寫字,後來把他種的一萬多株芭蕉樹葉都摘光了,於是又作了個木盤子,刷上漆,在上面練習寫字,時間長了,筆尖竟把木盤也磨穿了。他寫禿的筆,可能比智永還多,後來將禿筆埋成一座墳,名叫“筆冢”。懷素刻苦學書幾十年,終於自成一家,他的草書是我國書法藝術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條件,比智永、鄭虔、懷素要好得多,難道不應該趁這大好時光,奮發自勵嗎?

故事之四《身殘志堅的書法大師》

前面介紹的三位書法家,生活在離我們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代。現在,我再給大家介紹幾位當代著名書法家的事蹟。這幾位書法家都有相同的美德:身殘志堅,老當益壯,生命不息,勤奮不巳,堪為我們年輕一代的表率。他們的名字早已為國內外所知曉,那就是:鄧散木、林散之、費新我三位老人。三老之中,鄧老已於一九六三年去逝。費老、林老都已有八十多歲高齡,他們每天仍揮毫作書,豪情溢於筆端。

三位老人從青年時代就熱心藝術,但在他們藝術生命最旺盛的時候,都遭遇很大的不幸:鄧老六十三歲時,左腳因疾病截去,此後右手傷筋不能握筆,胃又切除三分之二。他身帶病殘,以驚人的毅力和意志,右手握不信住筆就練左手,執不了刻刀就用鑿子、錘子,而他這時的作品,不但不減當年,反而有一股奇倔之氣,把他的崇高品德融會在傑作之中,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林老在年近七旬時,全身嚴重燙傷,無名指和小指殘廢。書法家失去手指該是何等不幸!林老堅持用三指握筆作書,終於大成。他那神采飛揚的行早書,是我國書苑的一朵奇葩。

費老原是江蘇畫院的著名畫師,一九五八年,右手不幸患病殘廢,他痛苦萬分,從此改用左手寫字。志之所向,無堅不摧。經歷十多個寒暑,費老終於以嶄新的面目,異峯突起,他的佳作馳名國內外書壇。

同學們,象鄧老、林老和費老,在他們生命的晚年,致病致殘,卻以頑強不屈的意志,鍥而不捨地追求,取得顯著的成就。我們正當年少,精神充沛,身體健康,不更應該有早努力嗎?當然,對於大多數同學,並不要求人人都成為書法家,但至少應該把字寫清楚、整潔,要學習歷代書法前輩們的奮鬥精神,用在我們的學習與工作中,就一定可以作出成績來!

書法口訣點中周旋運筆鋒,欲右先左橫無平;

欲下先上堅無直,懸針垂露兩分明;

撇勿過彎如勁啄,一波三折捺始成;

鈎挑頓處忽迅出,心手相應百日功。

國小生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組課文,是一次綜合性學習。這次綜合性學習就是通過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難忘國小生活分成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兩大板塊。這次活動與以往的綜合性學習單元相比,學生組住活動的比重更大。課前有計劃、有落實地讓學生以個人、小組、等方式收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在課堂上交流展示個人和班級成長的足跡。這節課以學生交流展示個人成長記錄袋和班級紀念冊為主線讓學生將國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多種形式表達出來可以説説難忘回憶,可以暢談成長過程中的故事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讓學生將課內課外的活動結合起來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通過讀閲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對國小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

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

製作個人成長記錄袋和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合作組織能力。

三、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資料並製作成長記錄袋及班級紀念冊

教師做出合理計劃做好課內與課外的指導檢查工作。

打破常規讓學生分組圍坐創設寬鬆愉樂的交流環境

利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氛圍讓學生樂於交流,樂於回憶使學生入情入境。

四、教學過程

(一)童歌激趣 感情渲染

播放歌曲《童年》並用課件展示收集的學生學習生活,及在不同時期的照片以引起學生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認識到即將告別童年也將離開母校老師和同學。

師:聽了這首旋律悠揚感情真摯的歌曲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呢?

(學生髮言交流感受,注意尊重學生的各種體驗和感受)

(二)總結導入新課。

是呀,時間如流水我們的童年即將成為過去,不久,我們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我們懷着依依不捨之情再次走進第六組課文:(板書)難忘國小生活_____成長足跡

同學們讀讀課題。(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閲讀材料中的幾篇課文,課下老師還讓同學們尋找收集了自己的成長足跡並讓製作了成長記錄袋這節課我們就來展示我們的成果吧!

(三)展示個人成長記錄袋。

1整體展示記錄袋

以小組為單位評選最佳成長記錄袋。(各小組進行評選)

評出優勝者上台展示。

其他同學做出評議。

(注意語言的委婉,重點説説設計是否精美,內容是否全面,有沒有創意,重在鼓勵)

教師做簡單的總結。

2難忘的回憶

過渡:六年的國小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冊呀,在這本畫冊中肯定記載着同學們美好的回憶,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相片,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你最難忘的一個老師,一個同學,一節受益終身的課,一句鼓勵的話語,難忘的點點滴滴。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準備在全班交流。

各小組長髮言為自己的隊員加油。

自由發言鼓勵學生入情入境地敍説。

3暢談成長故事

過渡:成長的過程並不是一番風順的,在這當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歡樂,也有眼淚;

(1)、回憶故事。播放相片,讓學生回憶成長中的各種故事並準備講給大家聽。(如運動會、春遊、合唱、踢毽子等等)

(2)、説説故事。自己準備後交流。其他同學可在他講完後補充。

(3)、老師總結。

是的,六年了,我們哭過,笑過,我們成功過,也失敗過。但我們在這些酸甜苦辣中長大了,我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寬容,體會了師生情,同學情。他們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也讓我們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加難忘。

4作品展示

過渡:六年裏我們每位弱不禁風的花蕊都成為一隻搏擊長空的雛鷹,有無知變得成熟,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我們掌握了許許多多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來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在小組內展示作品。(可以是一幅畫,一篇作文,一篇日記,一份手抄報,一份成長日報,一件手工製作,或者是一首歌,一段表演等等。)

設置一個展示台讓同學上台展示。營造氛圍激勵更多的學生上台展示。

評選優秀者給予表揚併發放最佳表演者獎。

評選標準:

(展示的作品精美新穎;陳述時大方、自然;語言組織優美能做到聲情並茂;形式獨特具有新意)

5榮譽伴我成長

師: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裏,在老師的教誨下,在同學們的熱情鼓勵中,在自己不懈的追求中,我們承受了失敗,創造了成功,感受了勝利的喜悦,我們一此次創造了奇蹟,我們捧回了一張張金光閃閃的獎狀,戴上了一枚枚獎牌,舉起過一個個耀眼的獎盃,下面請同學們自豪的舉起自己的獎狀大聲説出自己的感受好嗎?

設立光榮榜讓學生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名字。老師把製作好的光榮榜分發到各小組。

小組長組織學生獲獎同學的名自寫在光榮榜上。

各組展示光榮榜並張貼在黑板上。

説説你獲獎感言或獎狀背後的故事,好嗎?

學生感言舉例:

生:這些獎狀將會激勵我勇往直前,我不會在勝利時只看美麗的風景,我還會把他當做我新的起跑線,相信我會越飛越高。

生:看到這來之不易的獎狀我就想起那次激動人心的跳繩比賽……

生:獎牌只代表過去,我不會沉浸在喜悦中,我會更加努力戰勝自我。

生:獎狀是激勵我向更高點攀登的動力,我認為只要努力了即使沒得獎狀也無所謂。

……

教師總結。

是啊!這一張張獎狀凝聚着每位同學的心血和汗水,承載着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希望,也給予我們無盡的力量,老師相信這一張張獎狀只代表過去,我們會朝着前面的路勇敢的走下去,我相信你們的未來會更精彩。

(四)展示班級紀念冊

師:課下同學自己製作個人成長記錄很精美,內容也很豐富,我們還一起製作了製作的班級紀念冊同學們想不想欣賞一下呢?

班長向大家展示班級紀念冊。

讓同學輪流欣賞。

展示多媒體圖片(展示時請他們製作成員向同學們用語言做介紹)

第一板塊:師恩難忘 六年來我們在老師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我們的點滴進步都滲透着老師的心血,課堂上有老師諄諄教誨,課間有老師的耐心指導,課外有我們濃濃的師生情。

第二板塊:同學情深 同學中有傷心時的鼓勵,有共同學習的身影,有你我嬉戲娛樂的歡聲笑語,我們親密無間,情深似海,有什麼能比的上我們間純潔的友情呢。

第三板塊:運動場上 我們的身影留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看在運動場上你追我趕的激烈場面,同學們像展開理想翅膀的雛鷹一樣盡情翱翔。

第四板塊:藝術天地 藝術節上我們施展才華,縱情歌唱,聽歌聲還縈繞我們的耳畔,看優美的舞姿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第五板塊:榮譽記載 在同學們的努力下我們一此創造了奇蹟,我們一次次站在了最高領獎台上,看到我們豐碩的果實誰不為之激動呢?

第六板塊:美好祝福 班長:告別六年的校園生活,我們珍惜同學間的友情,感激老師的恩情,懷念伴我們走過人生之路的校園。用自己最真摯的語言,最喜歡的的方式表達對母校、老師對同學的深深祝福。(想起音樂《每當走過老師窗前》)(可以寫幾句話,可以朗誦一首,可以唱一首歌……)

(五)總結講話

今天同學們展示的這樣精彩説明課外活動搞的好。今天你們為母校而自豪老師為你們的進步和成長而欣慰,明天學校會因有你們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