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必備】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錦集7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86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500字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端午節的作文500字錦集7篇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名端陽節,詩人節,女兒節,……這天,因為天降小雨,所以我便在自家過節了。

早上,我早早地起牀,趁媽媽還在睡覺的當兒,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書房,拿出卡紙,做了一張節日賀卡,賀卡上有我畫的媽媽的笑臉,還有我用紙做的小百合花,我還在卡上面寫下了對媽媽的祝福,賀卡做好後,我悄悄地走進媽媽的牀邊,把賀卡放到媽媽的枕邊,可是不小心把剪刀弄掉了“咚”的一聲,媽媽被驚醒了,我像受驚的小鹿一樣,慌忙跑到廚房躲了起來,等了一會兒,見媽媽沒出來,我又再次走到媽媽身邊,發現媽媽已經安心地在睡覺了,我也小心翼翼地爬到牀上,實然間,媽媽便坐了起來,高興地説到:“寶貝,我們去包粽子吧,今天是端午節哦。”

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要包粽子啊,我們不是買有綠豆糕,鹹蛋嗎?況且咱家也沒包粽子的料啊?”媽媽神祕的笑着説:呵呵,我昨天買了回來,叮叮,這不是嗎?於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粽子,媽媽還給我講,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個節氣都會有來歷的哦,你知道屈原嗎,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

賽龍舟是我們中國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我端午節有一次去民族文化村看到了賽龍舟。每條龍舟上都有許多名選手,也有許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正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不久,只看見一個人一吹口哨,所有龍舟快速向前面行駛,每條龍舟上面都有一個選手在前面敲鼓,為後邊選手加油鼓勁,別選手們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向前划着龍舟。我看見每條龍舟顏色都各有區別,龍舟相同之處是都像一條龍一樣,有龍頭,有龍尾,真是漂亮極了!有一條龍舟是深紅色,上面雕刻着精美圖案。

有一條龍舟是天藍色,上面也有許多美麗圖案,一隻只美麗白天鵝雕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條龍舟是棕色,這條龍舟真是與眾不同,別龍舟都有一條條花紋來裝扮自己,而這條龍舟一點花紋都沒有,只是一條普普通通龍舟。這條龍舟用木頭做成。還有一條龍舟是橙黃色,這條龍舟是用一個個小小點做成花紋,這小點很精緻,也非常美麗!一開始,那條深紅色龍舟遙遙領先。排在第二是那條橙黃色龍舟。但是後來那條棕色龍舟,不知怎麼了,好像有一股強大力量帶着棕色龍舟,棕色龍舟上選手們奮力地划着龍舟,劃到了第一名,不過雖然他們龍舟已經到了第一名,但他們依然不驕傲,快速地划着龍舟。

別龍舟怎麼樣也追不上棕色龍舟。最後,棕色龍舟衝到了終點。第二個衝到終點是那條天藍色龍舟,第三是深紅色龍舟,第四是橙黃色龍舟。這就是精彩賽龍舟!我非常喜歡我國傳統文化賽龍舟!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3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對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也應該略知一二吧!但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有許多端午風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為每一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揩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風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粽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説,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許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4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有粽子。端午節在五月初五。在一週前,奶奶都會把糯米和花生泡下去,還會把包粽子的粽籬準備好,放在哪裏,等到端午節包粽子用。

在前年,端午節那天,我向媽媽提出要學包粽子,要親手包粽子給家人吃。媽媽答應了。媽媽邊説邊做給我看。先拿兩張大小差不多的葉子疊成一個漏斗一樣的,不過下面沒有洞,再把糯米放一點下去,把豆沙或我愛吃的紅棗放進去,然後再放一些米下去,把豆沙埋在下面,用剩下的一半葉子把上面蓋起來,像一個三稜錐,再後來用粽籬梆好一邊,再把那一邊梆好,這一個粽子就完成了。之後就包了十幾個。全部合起來有四十幾個。之後就往糯米里放了花生。在放入花生之前,媽媽包了十個只用糯米包的粽子。就把花生放進去攪拌,糯米和花生混合在一起,我又開始包了,花生和糯米先放一些,再放早上調好的肉放一塊。又放了花生、糯米,可怎麼樣也包不起來。我就問媽媽:“媽媽,這怎麼包不住呀?”媽媽就把上面撇開一些糯米,我又開始包了。這時姑姑回來了,走到廚房,姑姑説:“你也會包粽子呀!”我臉紅的點點頭。之後姑姑也去洗手包粽子了,直到把粽子包完。粽子包完了,水也燒開了。我們一共包了一百多個。我們把粽子放進鍋裏就去吃午飯了,吃完把碗洗了,就在房間裏看電視邊和姑姑聊天。我心想粽子什麼時候好呀?我好想吃呀!

粽子終於熟了。爺爺問“有沒有白粽”。我説“有”。爺爺好像沒聽見説:“啊”!我就大聲説“有白粽”。之後我就找花生肉粽。大口大口吃着香噴噴的粽子。

去年,我可都一直有幫媽媽包粽子哦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5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逢端午節,爸爸媽媽就帶着我去奶奶家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一日的上午,我們就要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插在門縫裏,有的插在窗户上,還有的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彷彿是威嚴的戰士在門口站崗。那一日,整個小區都飄着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門上的艾草香千萬條青色的絲巾在門口飄蕩,十分美麗。因為這青澀的帶着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們要給孩子系五色繩。顏色分別是:青、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們的美稱也有很多,比如;長命繩、辟邪繩、快樂繩等等。

中午吃過飯,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大人們要給我們洗一次特殊的澡。。這個澡的特殊在於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水而製成。因為聽人説,洗了這個“植物澡”,這一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

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這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在各地工作的遊子如果沒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日桌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魚,象徵着年年有餘,有雞鴨,象徵着家畜興旺等等。

吃過晚飯則又到了我們最興奮的時候---買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狀各異,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樣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麼小,裏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香包象徵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一格,令人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6

在每一年的節日中除了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因為在這一天我不僅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粽子,而且還能親自動手包一包粽子。

説到端午節,我先來跟大家講一講端午節的來歷吧。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因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給皇帝提個意見,皇帝聽了,怎麼也不同意他的意見,他就很生氣,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走到江邊,投江入死。人們在這一天,就划着船在河面上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屈原的屍體。就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的投進江河裏,不讓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讓魚蝦把粽子吃飽,就不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所以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有賽龍舟,包粽子的習慣,就延續下來,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粽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裏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還念着“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把家裏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嚥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人們要裹香甜可口的粽子。

談起粽子,歷史上還有個傳説。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於屈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着,投江自殺。人們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第二年人們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裏去祭祀他。後來,他們又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粽子外面包上箬竹葉,四角形狀,繫上五彩繩,再投進江裏。

於是從那時到現在,人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要裹粽子吃。家鄉製作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葉、細長的棕葉、糯米、板栗、臘肉、蜜棗。媽媽先把箬竹葉與棕葉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並用刷子洗乾淨,把臘肉切成臘肉丁;然後將箬竹葉圍成圓錐的形狀,像一個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層一層的平鋪在箬竹葉上,一邊放上板栗,另一邊放上蜜棗;接着將臘肉丁放在中間,再鋪上一層薄薄的糯米,好像為板栗、蜜棗、臘肉蓋上雪白的被子;最後把箬竹葉裹起來,成為一個個粽子,每頭有兩個尖鋭的小角,好像一個穿着綠衣裳,頂着四角帽的小精靈。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功了。

粽子包好以後,放在鍋中煮上幾個小時,便可出鍋拿來品嚐了。媽媽打開鍋蓋,一股熱氣立刻衝了出來,熱氣中摻雜着濃濃的香氣,撲鼻而來。我解開粽子的衣裳,裏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噴噴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軟又黏,十分潤滑。一顆顆糯米就像一顆顆白玉珍珠,一邊的蜜棗散發出誘人的氣息,像一顆顆紅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紅了周圍的糯米,使白糯米換上了紅衣裳。蜜棗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雖有點苦澀,但苦盡甘來,使人回味無窮。

吃粽子有很多種方法,可以放在鍋裏煮,可以放在火爐上烤,還可以切成片狀,放在鍋裏煎。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裏,儲存很久,想吃時再拿出來煮、煎着吃,也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間的友誼。

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節裏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們心中喜愛的食品。我愛你,家鄉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