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醫學 > 執業醫師

2017口腔執業醫師醫學心理學複習筆記

欄目: 執業醫師 / 發佈於: / 人氣:2.56W

醫學心理學是一門從醫學的觀點研究、診斷、治療和預防精神障礙和人的身心疾病及其相關問題的一門應用學科。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口腔執業醫師醫學心理學複習筆記,希望對大家考試有所幫助。

2017口腔執業醫師醫學心理學複習筆記

認知治療

認知的特點多維性(花瓶還是兩個人)、相對性(一分為二,塞翁失馬)、聯想性(情人眼裏出西施)、發展性(對“健康”概念的演變)、先佔性(第一印象)、整合性。

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引起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

Ellis的ABC理論: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物的看法所困擾。

Beck的認知行為治療假説(功能失調性認知假設)

Beck認知歪曲的幾種形式1任意的推斷

2選擇性概括

3.過度引申

4.誇大或縮小

5.“全或無”的思維

6.個性化

鬆弛療法(原理--身與心的互動)

放鬆訓練的共同要素:1精神專一

2被動態度

3舒適的姿勢

4靜適的環境

5規律的訓練

常用的放鬆訓練:1漸進性放鬆

2自生訓練(內容:端正體態專注放鬆、肢體沉重感訓練、肢體温暖感訓練、

呼吸輕鬆感訓練、心臟平靜感訓練、腹部温暖感訓練、前額清涼感訓練)

 暗示和催眠療法

暗示療法是指治療師有意識地使用暗示去影響或改變個體的行為,以消除或減輕疾病症狀的方法。

常用方法:1.建立和諧關係

2.重複暗示

3.反作用定律

4.支配效應定律

5.個體化原理

催眠療法:藉助暗示使患者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控制患者的心身活動,解除和治療患者的心身問題。

最早施行催眠療法的是奧地利醫生麥斯麥。

生物反饋療法:利用電子儀器準確測定神經肌肉和自主神經系統的正常和異常活動狀況,並把這些信息有選擇的放大成視覺和聽覺信號,然後反饋給受試人。

行為治療(建立在行為學習理論基礎上)

理論來源:1經典條件反射

2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3社會學習理論(共同點學習)

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又叫反應性條件反射,以無條件反射為基礎而形成的。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的。

(食物反應,食物+鈴聲反應,鈴聲反應)非條件反射→建立條件反射

條件作用過程:1.強化:指環境刺激對個體行為產生促進過程,即US的作用過程。

2.消退:如果US長期不與CS結合,已經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就會消失。

3.泛化:某些與US相近的刺激也產生條件反應(CR)的效果。

Eg:白色恐怖、厭惡治療、脱敏療法(建立在交互抑制原則上,等級、放鬆、脱敏)、華生。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工具性條件反射):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

(鴿子啄紅燈窗户獲得食物,獎勵性學習;強化、滿灌、逐級)

正強化:當某一行為之後伴隨着喜愛刺激出現時的事件。

負強化:當某一行為之後伴隨着消極刺激的減少和解除時的事件。

懲罰:行為結果導致消極刺激增加的事件為懲罰。

結果特徵:強化刺激,因人而異。

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創建者:班杜拉模仿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主要途徑。

行為治療的基本原則:1行為分析

2循序漸進式

3強調實踐或練習

人本主義心理治療

心理學的第三勢力(第一精神分析、第二行為主義)

自我實現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 馬斯洛和羅傑斯等是主要代表人物。

1馬斯洛的需要與自我實現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是人的需要。

與人交往屬於社會性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

他把人的需要稱為“似本能” ,需要有先天的遺傳基礎,但取決於後天的環境。

需要:一、匱乏性~(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的需要)

二、成長性需要(認知、審美、自我實現的~)

基本觀點:1人的性善論

2自我實現論(需要層次論、自我實現論、高峯體驗論)

長期處於基本需要缺失狀態中的人會產生心理疾病,而缺失性需要的滿足則可以避免疾病。

心理治療的基本觀點:滿足基本需要對成功的治療或減輕神經症具有首要的作用。

√2羅傑斯的主要理論

將個人內部的主觀意識狀態、體驗稱為現象域、經驗域。

強調人的主觀性,是在心理諮詢與治療過程中要注意的一個基本特性“來訪者中心”。

人基本上是誠實、善良、可信賴的。這些與生俱來,而 “惡” 是由於防禦的結果而並非出自本性。

每個人都有着自我實現的傾向。(以人為中心)

羅傑斯的自我論:自我不和諧是導致焦慮和自我防禦的主要因素,自我不協調是由於條件性積極關注所致。

√3治療的條件和氛圍

1無條件的積極尊重與接納

2共情(通情達理或設身處地的理解)

3真誠或一致性(以真正的我出現)

√4森田療法:日本的森田正馬教授創立的治療神經症的心理治療方法。是超越言語和理性的治療方法。

理論基礎:(一)神經質

(二)疑病性素質

(三)生的慾望和死的恐怖

(四)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治療原則:1順其自然

2為所當為

治療方法:1住院式(絕對卧牀期、輕作業期、重作業~、恢復~)

2門診式(順其自然,像健康人一樣行動)

日記療法:日記寫出自己的`痛苦和掛念的事,留出1/3區域,供治療師用紅筆寫上注意點

日記的作用:1有審視自己行為、重新認識自己行為的作用

2可以成為治療者掌握患者日常生活態度的線索

3可從具體的行為指導着手,使以情緒為中心轉變到以行動為中心

 精神分析治療

由弗洛伊德創立,目的:幫助病人進行人格的重建,解決早年的心理衝突,擴展自我意識等。

√(一)潛意識理論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發現就是潛意識)

1意識:是心理活動中與現實聯繫,能被自我意識所知覺。意識使個體保持對環境和自我狀態的知覺,

對人的適應有重要的作用。

2前意識:是指當時意識不到但隨時可以意識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是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緩衝地帶。

在精神分析中相對意義不大。

3潛意識:是指個體無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動。

是不被外部現實、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種本能衝動、需求和慾望,或明顯導致精神痛苦的過去事件。潛意識是整個心理活動中最具動力性的部分。在正常和變態心理機能中均佔有非常大的優勢。

√(二)人格結構理論

精神分析學説認為,人格是由本我(快樂原則)、自我(現實原則)和超我(至善原則)三部分構成。

1本我:存在於潛意識,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本能衝動,主要是性本能和攻擊本能。

性本能也稱為力必多(libido,意指欲力或性力)對人格發展尤為重要。

全部能量的目的追求快樂。

2自我:在嬰兒期由本我產生;是與外部世界交往的通道;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內驅力的執行者;

是現實生活的承擔者;活動遵循現實原則;自我的適應體現着心理健康的水平,標誌人格成熟的水平。

3超我:類似於良心與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大部分屬於意識的。是由社會規範、道德觀念內化而成。按照社會法律、規範、倫理、習俗,對個人的動機行為進行監督管制,

使人格達到社會要求的完善程度。

本我:生物層面

自我:心理層面 “自我” 無法調節時,就會產生各種精神障礙和病態行為。

超我:社會層面“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間起協調作用,保持平衡。

(三)防禦機制理論

1.壓抑:是最基本的防禦機制。每當自我受到來自本我的衝動的威脅時,就通過壓抑這些衝動來保護自己,即它強迫某些具有威脅的情感(如性心理活動)進入潛意識。

√基本原理:強調潛意識中幼年時期的心理衝突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各種神經症症狀及心身轉換症狀。

通過“自由聯想”等內省方法,幫助病人將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各種心理衝突。

使病人重新認識自己,發展更具建設性的適應方式,並改變原有的行為模式,達到治療的目的

√基本技術:

自由聯想: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要求病人毫無保留地訴説想到的一切,

最重要的功能是能減低患者的心理防禦機制,接近潛意識。

阻抗:自由聯想過程中病人在談到某些關鍵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自由聯想困難,

潛意識中本能地阻止被壓抑的心理衝突重新進入意識的傾向.

精神分析的任務就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不斷辨認並幫助病人克服各種形式的阻抗,

將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情感釋放出來。需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原因被認為是無意識的阻抗作用所致。

移情:來訪者將治療者看成是過去與其心理衝突有關的某一人物,

將自己對某人的體驗、態度、幻想等有關的情感不自覺地轉移到治療者身上,

從而有機會重新“經歷”往日的情感。

正移情病人愛憐情感的轉移,把治療者當成喜歡的、熱愛的、思念的對象

負移情將過去生活中使其體驗到攻擊、憤怒、痛苦、羞辱等的對象投射到精神分析師

夢的解釋:要求病人把夢中不同的內容進行自由聯想,以便揭示夢境的真正含義。夢是通向潛意識的捷徑。夢是做夢者潛意識衝突或慾望的象徵,做夢的人為了避免被人家察覺,用象徵的方式以避免焦慮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