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賞析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7.1K

【詩句】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賞析

【出處】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意思】野竹分開了如紗的青靄,飛泉如練掛在碧綠的山峯。誰也不知道士何處去,我獨自倚靠着松樹,排遣那無端的愁情。

【全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解題】

此詩約作於開元七年(719),時李白十九歲,隱於戴天山讀書。為現存李白最早詩篇之一。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全詩以時間為線索,寫出詩人等待之久。“無一字説‘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賀貽孫《詩筏》),詩中寫山中幽麗景色,“水聲”、“飛泉”,“樹”、“鬆”,“桃”、“竹”,不避犯重,信手拈來,無斧鑿痕,而平仄粘對都合律詩規則,中間兩聯尤屬工對,足見詩人早年於律詩甚下功夫。

【註釋】

①青靄:山中雲氣。

賞析

這是今存的李白最早詩作之一,作於十八、九歲隱居蜀中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今四川省江油縣)大明寺讀書時期。

本詩是一首工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寫進訪初途,“帶露”暗點時間是清早。上句寫所聞,溪水潺潺,時傳犬吠,着筆於聽覺;下句敍所見,放眼望去,夾路桃花,帶露爭妍,豔麗奪目,着眼於視覺。此聯“犬吠”、“桃花”,暗逗山前村莊之景。頷聯“樹深”二句,乃入深山所見之景,時間已至中午。上句,叢林深處,野鹿出沒,“時見鹿”反襯不見人,狀深山之幽;下句,以“不聞鍾”複寫山中之靜,暗示道士外出無人打鐘報時,為尾聯“不遇”伏筆。頸聯,詩人宕開一筆,杳渺入深,繼寫山行所見之景,筆致靈動舒轉。顧盼四野,蒼竹森森,青靄夾道而分;山峯碧綠,中懸飛瀑,空谷傳響。置身其間,如入畫境。至此,詩人跳過至道院等一系列情節,而於尾聯直接“不遇”。詩人等待道士已久,卻不見人影。詩以“無人知所去”,從側面道出往訪不遇。又以“愁倚兩三鬆”的典型動作,傳出詩人造訪不遇時的無限悵惘,言外寓悠然不盡之意。

全篇緊扣“訪”和“不遇”。前三聯寫景,重在寫“訪”。通過景色的變換寫出山行的進程,通過犬、鹿、竹、樹、桃、露、靄、溪、泉、峯的意象組合,描繪了一幅戴天山幽美的長軸山水畫,設色諧和,動靜相間,渲染出山的深幽靜謐,襯托出山中人(道士)的.淡泊情懷,表現了青年李白對方外隱逸生活的神往。結聯正寫“不遇”,點題。全詩合律,卻又信手寫來,無斧鑿痕,足見李白早年在律詩上下過很深功夫。前人贊此詩説:“無一字説道士,無一字説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吳大受《詩筏》)正道出此詩之神妙。

【拓展】

《綿州圖經》 雲: “戴天山在縣 (按,指彰明縣) 北五十里, 有大明寺。開元中李白讀書於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謂 ‘康 山讀書處’ 也。” 《一統志》 雲: “大匡山,在成都府( 《彰明縣 志》引作綿州) 彰明縣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詩: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亦名戴天山。” 雍正版《江油縣誌》 雲: “戴天山在太華、天倉二山之頂。” 光緒版《江油縣誌》 雲: “戴天山在大匡山頂,上有飼鶴池故跡,即李白訪道士不遇處,瓦 礫累累皆是,其為當時寺觀可知。舊志謂 ‘在太華、天倉二山之 頂’,似誤。”

戴天山當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匡山後,農民訛呼為蓋天山。 其實,山是不能“蓋” 天的,以 “戴” 為 “蓋”,顯屬字音錯訛。 歷來注家將戴天山與大匡山混為一談,皆從《綿州圖經》 和《一 統志》、《彰明縣誌》 等處來。“舊志” 謂 “戴天山” “在太華、天 倉二山之頂”,語言模糊不清。是二山共同 “之頂”,還是或在太 華山頂,或在天倉山頂呢?前者則不可思議,因為太華山在大匡山 頂靠北二十多裏處,天倉山在大匡山頂向南四十里許,太華、天倉 二山相距數十里。戴天山怎麼會橫跨“二山之頂” 呢?如果説是後 者,則模稜兩可,使讀者無所適從。光緒版《江油縣誌》 “在大匡 山頂” 的説法較符合實際。大匡山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諱,改 “匡” 為“康”,故又名大康山。而戴天山則是因為它山勢巍峨高 聳,上出層霄,且與大匡山相去既遠且高,故有“戴天” 之名。

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唐詩選》: “本詩寫於開元六七年 (718、719) 李白十八九歲時。” 又云: “ ‘戴天山’ 又名大康山或 大匡山,即杜甫《不見》 詩中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的匡 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李白幼年時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