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語文閲讀教學的重要性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31W

閲讀是一種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途徑更是一種手段。對於“閲讀”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它.一是“閲”即廣泛的閲覽各種有關語文基礎的叢書、工具書甚至是有關寫作方面的常識或者是有關文學方面的常識、各種詩書典籍等。因為語文知識好比一幢美麗豪華的大廈,我們只有通過一“磚”一“瓦”才能將其堆砌而成,而這些“磚”、“瓦”就必須要我們在平日裏搜尋、積累,而這種搜尋、積累的過程這是一種閲覽的過程。因而古代就有“博覽羣書”之説,這恰恰是今天要求我們學習語文必須廣泛閲讀各類書籍的最佳縮寫。

語文閲讀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不像自然學科那樣嚴密,它始終離不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也就是這個道理。現代著名作家巴金對於背誦記憶的積累作用談得更為直接 ,他説:“現在有200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海裏了。雖然我對其中任何一篇都沒有很好地研究過,但這麼多的具體東西最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麼回事”。 “讀”是學習語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認認真真地讀,本身就是一種紮紮實實地學習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強語言文字的感染力,靠讀;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純熟度,也主要靠熟讀。有些文章,它的好處、妙處,它的弦外之音與韻外之致不容易分析出來,講解也難以深透。只能靠反覆地、有感情地誦讀吟詠,然後才能悠然有所意會。

  一、中學語文閲讀的意義

在閲讀過程中,強調閲讀主體運用分解、剝離手段,對閲讀對象的信息進行識別區分、判定、篩選、組合,達到正確感悟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説;“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進的風,沒有閲讀就沒有帆,也就是沒有風。閲讀就中獨立地在知識海洋裏航行。”可見,閲讀對於語文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窨究竟如何搞好閲讀呢? 閲讀,讀什麼,怎麼讀。談到閲讀,往往會有種錯誤的認識,以為只有自由讀書才叫閲讀,以為只有課外書才叫閲讀,其實構成閲讀的材料,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內容。課外閲讀只是課內閲讀的延伸的補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補充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的不足。 因此,我們應該既注重對教材的閲讀欣賞,同時也應該放開視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時文,讓他們對各種文學樣式均有所涉獵,對世界各地的自然風貌及風土人情有所瞭解。這樣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和寫作能力。

  二、選擇閲讀方法,提高閲讀效率

閲讀是種複雜的思維過程,它是閲讀者對材料進行篩選,進行加工的過程,在閲讀中如果缺乏系統性指導,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在進行閲讀時,一定要注意閲讀的目的性和恰當的閲讀方法。 目的性是閲讀的前提。在閲讀時,我們要尋找一個思維的突破口。這種突破口常在於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兩個基本角度。閲讀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閲讀需求,或從內容(含思想感情)來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從作品形式(含文學樣式、組材方式、語言特色)來理解作品,獲取信息。總之閲讀的目的性明確,使不同檔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得,不至於使閲讀變成一種散漫無邊的行為活動。 方法是閲讀牧師的保證。不同作品會有不同的側重點,記敍文有“六要素”閲讀法,散文有“四要點”(説明對象、説明順序、説明方法、説明的語言)閲讀法。小説有“三要素”閲讀法,散文有“形神”閲讀法。這些基本閲讀方法是我們在閲讀時應該注意的,我們應該努力尋找自己喜歡的,效果最佳的閲讀方法來指導自己的閲讀,充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以讀帶説,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現代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欠佳。這一方面表現在詞彙的比較貧乏,另一方面表現在語言組織缺乏嚴密邏輯思路,語言材料顯得零亂不堪。

  三、通過閲讀,感悟作品主旨,積累語言素材。

通過閲讀,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規範自己的邏輯思維,使語言條理清晰,發現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真正感受到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都是一個優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語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貫主張以讀帶説,充分使每個學生“站出來”、“説開來”,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適量的閲讀,然後根據閲讀的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兩句。

另外,還可以根據教材的情節編寫故事,自編自演,還可以結合時事展開辯論、討論、演講比賽,在不斷的國中運用中,砥礪自己的語言,使之趨向完善。 以讀促寫,提高寫作水平。南宋大詩人陸游有句名言:“工夫在詩外。”強調指出寫詩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積累,對於我們的寫作尤為重要,而讀書是寫作的基礎,生活的源泉。通過廣泛的閲讀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學識,培養創作的靈感。也唯有博覽羣書,才能真正提高寫作水平。

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擴大他們的閲讀面,不失一條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如,在學習散文時,閲讀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洞悉其中的美質,在學習詩歌時,除了傳統的精典名篇之外,閲讀徐志摩、聞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詩篇,體會詩歌的意象和音韻之美。通過這些有目的的`閲讀訓練,一方面積累了不少語言素材,同時學會了摹仿,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寫作特色,大面積提高寫作水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大量的閲讀,向他人借鑑語言素材,對提高我們的語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對於我們田頭表達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也至關重要。

對於閲讀的重要性,古典詩詞、現代新詩自不必説,必須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誦讀品嚐 。一些看似淺顯的現代白語文,也還是要多讀才行,讀多了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麼叫“言已盡而意無窮”。葉聖陶先生早説過:“語文教學中的一大任務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會讀書,讓學生‘潛心會本文’”。“所謂閲讀總得讀”,“閲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 ”,學習語文重在語文實踐,重在訓練。而“讀”又是最為基本的實踐和最為有效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上,我們教師應該變多餘的分析講解為紮實認真的閲讀、背誦訓練。因為語言文字往往包含着很大的文章,離開了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的讀,單憑老師在講台上的講解,學生能學到的只是皮毛!而且學生平時語文基礎差,錯別字多,不也正明説了他們讀得少,是憑自己想當然在寫字嗎?如果經常讀書,字形多次在頭腦中顯現,哪會寫錯別字呢?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閲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閲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學習與不斷付出的過程。確實,閲讀教學可以檢測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正如葉聖陶所言:“閲讀是寫作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閲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終身學習,終身受益。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不僅僅是為了升學考試,而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以及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