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7.2K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2個。正確讀寫“平坦、所謂、階梯、葱蘢、遊覽、機械、愧疚、辛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3.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瞭解峨眉山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培養尊重普通勞動者和他們的勞動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爬過山嗎?感覺過爬山的辛苦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峨眉道上》(板書)講的就是作家瑪拉沁夫在登峨眉山時的所見、所聞、所感。

(二)檢查預習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情。

2.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愧疚、葱蘢

3.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寫了“我”在遊峨眉山的途中看到、聽到和想到的。)

4.默讀課文,看一看哪些內容寫的是作者看到或聽到的;哪些內容寫的是作者想到的。

5.小組內交換意見。

6.班內彙報交流。

看到、聽到的:(1~5自然段)、想到的:(6~7自然段。)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過渡: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樣的呢?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寫、勾畫。

2.班內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兩尺見方的石板”體會山路的窄;抓住“像一架天梯豎在前面……的陡坡上。”體會其高、陡、險。)

3.指名朗讀,其他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的描述,想象峨眉山路的樣子,並把它畫下來。

4.師設疑激趣

這樣又高、又窄、又陡、又險的山路是怎樣鋪成的呢?我們下節課接着學習。

(四)課堂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文中的生字、生詞。重點強調“豎”下面不要寫成“土”;“葱”不要丟一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2.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瞭解峨眉山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培養尊重普通勞動者和他們的勞動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複習引入

1.指名讀課文第一段,對照自己畫的峨眉山路直觀圖,感受山路的高、窄、陡、險。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明確學習目標:

(1)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樣鋪成的?

(2)為什麼説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2.自學課文2-6自然段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2)指名談學習收穫。

(“我”看見幾個鋪路人背石板上山,多辛苦啊!“我”瞭解到鋪路人不光背石板上山鋪路,他們還要自己開山取石,鑿成石板,從十多裏外背過來,再背上山去鋪路,多麼不容易啊!……)

(3)教師點撥引導

遊人平時空手爬山路還覺得吃力,那些鋪路人竟然身背重物爬“天梯”,真不可思議!大家想不想走近他們?瞭解他們?好,下面我們就人人當記者進行現場模擬採訪。

3.組內合作學習。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模擬採訪。

(作為記者,應注意提問的順序,作為鋪路人要展示鋪路人勞動的艱辛和真實的感受。)

(2)個別組向全班展示。

記者:請問老伯,您多大年紀了?

鋪路人:今年五十八歲啦。

記者:這麼大年紀,你幹這行多少年了?

鋪路人:大約四十年了。

記者:真了不起!您背的石板有多重?

鋪路人:差不多有五六十斤吧!

記者:背這麼重的石板走這麼陡的路,感覺怎樣?

鋪路人:很累。

記者:既然這麼累,為什麼還堅持着,一干就是四十年呢?

鋪路人:説實話,遊人需要路。沒有路,既不安全,也不方便。當遊人踩着我們鋪的路上山,有説有笑的時候,我們累也高興啊!

記者:你們的辛苦,都是為了遊人,我代表遊人謝謝您。

(3)激發學生情感

多好的鋪路人啊!他們用自己的辛勞來換取遊人的歡樂,感到很滿足、很快慰。此時,你面對他們想説些什麼?

①發自內心地對鋪路人説一句話。

(我敬佩您!您默默奉獻的精神感動了我。您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②從文中找出作者發自內心的話,讀一讀,想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引導學生讀好兩個特殊自然段:

1.“鋪路?”僅兩個字,單獨作為一個自然段,意在強調作者當時驚訝、感動、讚歎的複雜心境。

2.“他們是給峨眉山鋪路的人啊!”這句話單獨作為一個自然段,其目的在於強調作者當時那種肅然起敬、由衷讚歎和似乎要讓所有人都知曉的那種難言的激動。)

2.體會數量詞的妙用。

(四)回顧全文,昇華情感

為什麼説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1.自由讀課文,從內容體會思想。

2.班內交流。

(體會鋪路人不怕艱難、不怕辛苦、默默奉獻的可貴品質。)

3.師小結:

鋪路人所付出的艱辛勞動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然而,當遊人沿着石板的階梯,一邊登山一邊欣賞沿途的秀麗風光時,又有誰會想到那些默默無聞的鋪路人呢?他們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育反思

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那麼,如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小組合作學習呢?在教學《峨眉道上》這一課時,從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來看,事先的教學設想基本上都能實現。整堂課學生都很興奮,發言很積極,能通過自己反覆的朗讀,讀懂文章的內容。並且讀的比較多,讀的比較放開。如:峨眉道路的基本特點:高、長、窄、陡,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自由發揮。同時,也瞭解峨眉山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整堂課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盡頭自始自終都很足。

但值得反思的是:

1、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度不高,總怕學生學得不好,體會得不深,因此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扶的太牢,放手的力度還不到家。其實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學會課文,自己讀出“我”和“鋪路人”交談的不同語氣。課後,我在想:是否安排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生理解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感受到他們高尚的精神後,創設情境讓學生説説,假如你現在就在峨眉道上遇到了鋪路人,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給學生有創意表達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真正實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當最後讓學生説説學了本課的收穫時,從中也讓我看到了學生掌握知識比較刻板,學得不靈活,發散性思維比較差。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多創設訓練學生思維的情景,應多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看問題,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但要讓學生弄懂書面上的意思,還要讓學生探究課文所隱含的深刻含義。總而言之,要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設法讓學生愛看課外書,遇事多動腦筋,多問為什麼,多角度思考問題。

3、學生的發言面還不是最廣,有幾個學生甚至整堂課都沒有舉手發言。以後的教學應多多注意,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真正讓語文課堂精彩起來。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認讀一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能夠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初步瞭解我國西部貧困山區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教育的落後,產生關注我國西部發展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並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

“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着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西部貧困地區教育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資料、事例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吃什麼口味的冰激凌?冰激凌也有眼淚嗎?它為什麼落淚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

1、認讀生字

2、查詞典理解詞語意思

3、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説一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感悟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

(1)默讀課文

(2)為什麼説“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着白色的淚水”?

3、全班交流

(1)可結合收集的資料談感受,教師引導

(2)引導揣摩青年教師的心理

a、面對生活的艱苦,工作的勞累,朋友產生了什麼想法?

b、當他了解到學生連冰激凌都沒有見過時,他的心情怎樣?(用筆畫下來)(讀讀孩子們説的話)會想些什麼呢?説一説。

c、當這位教師買來冰激凌,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他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麼呢?

d、指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讀到同學寫的那篇作文時,老師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又會想些什麼?讀到這裏,你的心情如何呢?

4、瀏覽全文,再次體會“冰激凌也很感動,也留着白色的淚水”。

5、小結:在我們看來極其普通的冰激凌就讓孩子們那麼激動,難怪老師的心情如此複雜,也讓我們的心難以平靜。

四、拓展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西部貧困地區的情況吧。(課件出示圖片)

問: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説的嗎?

五、課堂總結

在這貧困落後的地方,孩子們仍然渴求着知識,他們要用知識改變家鄉的面貌。我們呢,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應該這樣去做呢?

板書設計:

冰激凌的眼淚

知難而退無法平靜稍稍安慰……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3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課後1(2)(3)兩個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2、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3、掌握背誦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煥發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

目標1

學習難點:

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同制定目標。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課文的生字詞的讀音,理解了課後的第①個問題,用“聳立”造了句,練習背誦了第二自然段。這一節我們繼續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學完,請同學們看看課後要求,想想還有哪些任務需要完成的。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導歸納。)

2、出示目標樹,並板貼。

⑴能回答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⑵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⑶掌握背誦的方法。

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前提測評

哪位同學還記得我們用什麼方法學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貼在目標樹的樹根部:學習方法:⑴明地點。⑵看景色。⑶理解欣賞。

三、導學達標

(一)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

1、聽課文錄音。

練習:①用“——”畫出地點變換的句子。

②用“~~”畫出登上石壽山,眼前呈現怎樣的景色的句子。

2、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訂正,並板書:

宮牆、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3、出示句子,並理解欣賞。

“葱鬱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指名讀。

出示從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視頻、圖片。

體會顏色美:A、葱鬱的樹叢是什麼顏色?(一片綠色)

B、一片綠色中出現了什麼顏色?(黃色、綠色、硃紅色)

體會形態美:A、掩映是什麼意思?

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襯托。

C、指導看圖:什麼和什麼相互掩映?

指導朗讀。要求掌握好:掩映、黃的、綠的、硃紅的這幾個詞的語速和語調,把綠樹與宮殿互相遮掩相互襯托的顏色美、形態美讀出來。

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指點名讀。

出示昆明湖的視頻、圖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麼?(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麼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麼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為什麼課文寫遊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滑——遊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指導朗讀:要求讀得舒緩,讓人感到昆明湖的靜。

出示: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

遠眺是什麼意思?(遠眺——往遠處看的意思。)

隱隱約約是什麼意思?(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隱隱約約”和“遠眺”有什麼關係?

隱隱約約與遠眺有因果關係。因為遠眺,所以遠處的景物只能看得隱隱約約,作者用詞注意前後的照應,用詞是多麼準確啊!

齊讀句子。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導入: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第五自然段。

出示練習:

用“”畫出作者遊覽地點變換的句子。

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

十七孔橋是什麼樣的?請用“~~”畫出有關句子。

自由朗讀,同位討論共同完成練習。

提問檢查:①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板書: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出示句子: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齊讀

出示投影十七孔橋的視頻、圖片。

這個句子介紹了十七孔橋的`什麼特點?

(橋洞多、石柱多、獅子多)

思想教育: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指導朗讀:讀出民族自豪感。板貼: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齊讀

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總結全文,與開頭照應)

充分利用板書,總結全文,給全文分段。

全文有幾個自然段?

每個自然段寫什麼?

作者主要遊覽了幾處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紹同一地方的景物?

課文應分幾自然段,怎樣分段?請同學們按作者的遊覽順序用“‖”給課文分段。

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四小組討論。

師生共同板書訂正:1————一段

2————二段

3————三段

4、5———四段

6————五段

四、達標測評

(一)用“隱隱約約”造句。

1、理解詞語: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2、齊讀課文例句。

3、補充句子完整。

①我站在白雲山向西遠眺,隱隱約約可以看。

②初冬的早晨,晨霧迷漫,我走在上學的路上,隱隱約約。

③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我站在陽台上,隱隱約約看見。

④清晨,我走在林間的小路上,隱隱約約聽到樹叢中。

4、小結哪幾種情況下用“隱隱約約”一詞。

看遠處的景物。

煙霧影響視線。

光線不足的情況下。

從遠處傳來的聲音或傳來的聲音很微弱。

5、口頭造句。

(二)指導背誦方法。

我們用什麼方法背誦第二自然段?

板貼在目標樹根部分:理清順序,分層記憶。

國小四年級語文《頤和園》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説明出處

第四自然段有幾句話,可分層進行記憶。

根據回答歸納,第四自然段有五句話,可分四層記憶:

第1句:交待地點,總概括。

第2句:向下望。

第3、4句:向前望。

第5句:向東遠眺。

自由分層練習背誦。

五、小結學習情況,佈置作業。

在造句本上,用“隱隱約約“造句。

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附全文板書:

10、頤和園

長廊:長、美、奇、

佛香閣、排雲殿

萬壽山

宮牆、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4

一、成功之處

1、結合課文和“積累運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2、根據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平時教學中,做到了認真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精心設計教案,按時批改作業,落實三維目標,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逐一分析每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接受知識能力的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3、在教學中重視發展學生智力,加強學生思維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結合“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4、重視課前的預習工作,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二、不足之處

1、全班有五分之三的'學生比較努力學習,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五分之二的同學學習處於被動狀態,學習不用心,理解能力差、記憶力差,學習用品缺少,家長忙於打工,不顧及孩子的學習生活,還要繼續做思想工作。

2、本班落後面較大,語文基礎很差,所以好多學生基礎知識也掌握不住,書寫速度慢、潦草,説話不通順,對作業不能按時完成。

3、現代技術教育手段的運用有待加強,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持繼續學習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對不完成作業或不用心學習的同學重抓到底,要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5

一、指導思想:

《觀潮》(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七冊第十三課)是一篇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文章。本課的設計旨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觀看錄像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四、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五、課堂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麼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麼不同)。

(二)彙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瞭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説説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説出為什麼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三)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彙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遊客,他們爭先恐後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裏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後的感受。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a.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麼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a.怎麼會形成“白色城牆”呢?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牆。)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麼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麼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佔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湧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麼?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麼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説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在網上查看學生練習情況)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範,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麼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屏幕啟發學生説出由遠而近)(板書:遠近)

(2)師小結:作者隨着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為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着無限讚歎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説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餘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瞭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麼“潮來前”、“潮過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餘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通過網上查閲,自己解疑。

(七)學生通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上查看,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像(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13觀潮

遠潮來前雄偉壯觀、

(錢塘江潮)潮來時

近潮過後有聲有色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具生活情趣的記敍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總的説在美國西雅圖有一個特殊的魚市場,在那裏買魚是一種享受。第二段主要寫作者在魚市場的所聽、所看、所感,展現了一幅魚販們充滿樂趣和歡笑的和諧生活圖。第三段主要寫作者瞭解到魚販們這樣快樂生活的原因。第四段主要寫魚販們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附近的人們。全文雖然篇幅較長,但語言淺顯,讀來倍感親切、自然,讀者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藉助旁批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態度,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傳遞快樂的意識。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語言。

3、聯繫上下文或生活經驗,藉助旁批領會課文內容,感受魚販們的快樂。培養學生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藉助旁批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態度,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傳遞快樂的意識。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注意課前觀察附近的魚市場,説説自己在魚市場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自探談話導入,審題質疑。

1、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漂洋過海,去西雅圖一個特殊的魚市場走走。

2、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遍。

3、看到這個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預設: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魚市場的快樂表現在哪兒?

魚市場裏怎麼會有快樂?

這節課我們就帶着這三個主要問題走進課文,探究魚市場的快樂,來感受魚市場的快樂。

二、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難記的生字新詞畫出來。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藉助批註理解問題,畫出有關語句,用心讀一讀,並仿照文中的批註寫下自己的體會。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注意留足時間,要特別關注學困生。

三、合探解疑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你遇到哪些自己覺得難讀難記的生字新詞?學生自主交流,自主識字。

2、那麼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説評結合,以評促説。

體會魚販的快樂

1、同學們,在這個異國他鄉的西雅圖魚市場的快樂表現在哪兒?(魚販)你從課文哪些句子體會到魚販的快樂?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他們面帶笑容,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條鱈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了。”“8只螃蟹飛到堪薩斯。”這是多麼和諧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歡笑。”

2、指名朗讀,評價,讀出快樂了嗎?

3、情景模擬魚販們的唱和,感受魚販充滿樂趣和歡笑的生活,體會魚販的快樂心情。

4、讓我們都快樂起來,快樂地讀讀魚販們們的快樂。

5、填空:現在魚販們的一天是XXXXX的一天。這一天中,他們忘記了XXXXXXX,忘記了XXXXXXX,忘記了XXXXXXXX??

6、魚販們為什麼這樣快樂?先然學生自己説説,然後填空。填一填。(可以用課文中的話,頁可以用自己的話)從快樂的生活中,魚販們發現了XXXXXXXXXXXXXXXX,感悟到XXXXXXXXXXXXX。從快樂的生活中,魚販們發現了並不是生活虧待了自己,而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感悟到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7、小結:魚販們懂得了:生活的本身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我們不能改變生活的本身,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呢?於是,他們不再抱怨,而是把賣魚變成一種有趣的遊戲,愉快地對待,把苦日子過得甜蜜、輕鬆。於是,一個創意接着一個創意。

8、啟發想象:魚販們還會想出哪些創意?

小結:魚販們可真是快樂的使者,他們把一個充滿魚腥味、又髒又臭的魚市場變成了快樂樂園,這怎能不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

體會顧客的快樂

1、魚市場的快樂僅僅體現魚販身上嗎?還體現在哪些人身上?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顧客是快樂的?(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3、角色體驗。

(1)如果你是一個參加接魚遊戲的顧客,你來快樂地讀讀。指導學生理解“意猶未盡”、讀出“意猶未盡”的感覺。

(2)你是讓魚販排憂解難的顧客,讀出你此時的感覺。

4、感悟顧客快樂原因。

出示:在魚市場裏,顧客能夠XXXXXXXX,能夠XXXXXXXXXXX,能夠XXXXXXXX還能夠————。

師:顧客能夠參觀市場,享受快樂;參加遊戲,體驗快樂;交流談話,獲得快樂,在買魚的同時將快樂打包帶回家去,在這裏買魚怎能不是一種享受呢?齊讀“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

四、質疑再探

1、這節課,我們讀懂了在魚市場魚販們創造快樂,快樂賣魚,顧客們體驗快樂,快樂買魚。因為他們都感悟到出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對待工作,把苦日子過甜。

齊讀這句話。

2、再看看課文,你還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解疑。

五、運用拓展

1、回顧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一定兼顧寫作方法)

2、請你根據課後生字、課文中的四字詞語、重點語句、課文內容,給自己設計一份作業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3、教師補充題:同學們,回想我們的學習生活,要聽講、要寫字、要背書、要算題、要摘抄、要記單詞,常聽同學們抱怨,看了魚販們的快樂,你們打算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習、生活呢?可以以名言的形式寫在課題的旁邊。

學生寫名言並交流。

教師:同學們,只要我們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積極地享受學習、生活,那咱們處處都會擁有快樂。

板書設計:

魚市場的快樂

魚販顧客我們

愉快地面對生活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靈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根據本課學習目標,我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多而不亂,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一、結合學習內容,確定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

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的過程,課堂教學的着眼點應該是指導學生學,這樣學生才會學,那麼課堂上教師就應少講。按照葉聖陶先生的説法,是講學生讀不懂的或體會不深的地方,即指點路徑,引導課外延伸擴展。正所謂“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所以像本課這類傳統題材的課文由於敍述故文內容遠離現代兒童的生活時代,就需要我們花時間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用簡短的文字延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從中瞭解周恩來少年立志的原因,領悟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課標》中提到的多讀書、讀好書的必要性。

二、結合學,注重情感教育生認知。

拓展本文,直面歷史與現狀,引導學生立報國之志,若僅限對“中華不振”的理解,僅限對周恩來少年立志而欽佩,那本文的教學目的尚未達到,讓學生從心底深處喚起民族意識,在行動中努力落實,才真正達到目標。所以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與現實結合起來,並通過談讀書的目的,激發學生報國之情,在幼小的心靈中根植民族情感。

三、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提高學習能力。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澱,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結合學生的閲讀心理,加強語文閲讀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課內外語文學習緊密聯繫,才能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所以在本節課中設計的討論和議一議就達到了此目的。

四、通過綜合性學習,汲取營養。

語文教學必須與生活相聯繫,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有注重語文綜合性學習才有利於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助於語文素質的整體提高。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8

【內容簡析】

本課通過寫小女孩兒撿樹種、交樹種的事,表現了小女孩兒做事認真的特點和純樸的性格,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小女孩兒的讚美和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9個字以及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緻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體會和學習小女孩兒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讚美小女孩兒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體會小女孩兒是怎樣撿樹種、交樹種的,學習小女孩兒做事認真的好品質,學習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朗讀配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展示實物,談話引題

1.展示種子:你們能説説這些種子有什麼不同嗎?(提示:從飽滿和成熟兩個角度比較。)

2.導入: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課《種子》。(板書課題。)

二、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詞,正音。

(2)指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3)學生彙報: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生字?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識記“兜、恐、澀”這些字。

3.認讀詞語,瞭解詞義。

摻雜、羞澀、慚愧、凝望、唯恐、小心翼翼。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不漏字,不錯字,讀通順。並用序號標出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範讀課文(可播放錄音機),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指名讀課文,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佈置作業

1.抄寫字詞。

2.預習課文,用橫線、波浪線、括號等符號畫出描寫小女孩兒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在不懂的語句旁打“?”。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認讀生字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可分為幾個部分。(三部分。)

2.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説説體會到什麼。

(2)彙報:

A.我從樹種顏色“有淺黃的,還有豆綠色的”這一描寫中,知道這些種子不成熟。

B.我從“摻雜”一詞知道種子不純,雜質多。

C.我從“雖然……但……”知道老師一點兒也不怪學生,而是很欣賞孩子們的勞動成果。

3.學習第2至第8自然段。

(1)默讀思考:為什麼那位小女孩兒交的樹種很少,“我”卻被感動了,心中充滿了温暖?找出有關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和同學交流讀後的體會。(一是小女孩兒交的樹種“一般大小……光澤”,二是想象小女孩兒是怎樣撿樹種的`,“她那雙小手挑了又挑……閃閃發光”,可見小女孩兒撿的樹種雖少,但顆顆都是經過挑選的成熟的種子,説明這次任務完成得最好,她做事非常認真。)

(2)小女孩兒交樹種時,作者細緻描寫了她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生動形象。畫出有關句子,認真讀一讀,説説小女孩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做事認真、誠實、純樸可愛。)

(3)你們喜歡這位小女孩兒嗎?為什麼?

(4)有感情地朗讀第7自然段,體會作者喜愛小女孩兒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讀。

(2)説説從全班同學的神態和老師的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幻燈出示)練習:這兩處的“小心翼翼”用法有什麼不同?各體現什麼情感?

A.她……然後凝望着那小葫蘆的嘴兒,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B.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些樹籽包起來,唯恐丟失一顆。

三、再讀課文,積累詞句

1.自由讀,找出你認為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次。

2.朗讀全文,師生合作讀。

四、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1.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

2.把課文裏的好詞佳句,蒐集到“採集本”裏。

3.把課文複述給家長聽,注意觀察他們聽後的動作、神態、語言,寫一段話。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3、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覆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體會、理解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悼公所説話的意思。

教學媒體:投影

教學時間:三課時

板書設計: 9祁黃羊

因病辭職

外舉解狐 不避仇

內舉祁午 不避親

第 一 課 時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 能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讀好句子,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題導入。

1、板書課題,認讀生字“祁”,指導書寫“祁”。齊讀課題。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敍述了他的什麼故事?

3、 檢查預習情況:説説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在哪個國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隨機出示下列名稱:春秋 晉國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導讀好上述名稱。

二、自讀課文,要求(投影出示):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

2、朗讀課文,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3、思考: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敍述了他的什麼故事?

三、檢查。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注意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前鼻音:晉悼公 人選 舉薦 慎重

後鼻音:興亡

翹舌音:合適 召 慎重

其它:中軍尉 興亡 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祁黃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導讀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牀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3、內桌分自然段互讀課文後,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結合説説下列詞語的意思(預習時佈置學生查字典):

征伐 鄭重 舉薦 使者

4、快速朗讀課文,説説課文敍述了祁黃羊的什麼故事。

板書:舉薦人才

四、指導書寫生字。

1、給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祁 尉 慎

上下結構:晉 薦 召

半包圍結構:選 適 避

獨體字:亡

2、説這些字哪幾個字比較容易寫,哪幾個字的什麼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邊是“礻”,而不是“衤”;右邊是“阝”,而不是“卩”。

選、適、避:“辶”的最後一筆要舒展,能托住裏面的部分。

慎:右邊的“真”裏面是三橫,不能少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邊描邊説出筆畫名稱,記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業:完成習字冊上的部分習字任務(字、詞部分)。

第 二 課 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段,反覆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檢查:

一、複習。

1、 朗讀字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晉悼公 人選 舉薦 慎重 興亡

合適 召 慎重 解狐

2、 讀通重點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牀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3、聽寫下列詞語:興亡 慎重 舉薦 當此重任

二、理清脈落。

1、默讀課文,思考:祁黃羊向悼公舉薦中軍尉人選,推薦了哪兩個人?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2、討論,板書:

因病辭職 外舉解狐 內舉祁午

根據上述順序,把課文分為三段。

三、導讀課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讀,邊讀邊想:這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2、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讀課文,在描寫人物對話時的神態的詞語下面做上記號,想想人物此時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從悼公的話中,你體會到什麼?(悼公對祁黃羊的高度信任)

指導朗讀悼公的話。

3、投影出示祁黃羊回答的話,指名朗讀,説説自己人中體會到什麼?是從什麼地方體會到的?(在“想了想”、“鄭重”的`下面加上着重號)

指導朗讀祁黃羊的話。

4、指名分角色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説的話,指導朗讀,注意悼公説話時的神態(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號)。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讀,説説從祁黃羊的回答中,你能體會到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寬闊 不計前嫌)

5、指導分角色朗讀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小組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6、小結:祁黃羊外舉不避仇,真是個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之士。板書:不避仇

四、作業:

1、朗讀課文3遍。

2、辨字組詞。

普( ) 薦( ) 伐( ) 悼( )

晉( ) 存( ) 代( ) 掉( )

第 三 課 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3、 歸納段落大意,按課文敍述順序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反覆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以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朗讀新詞。

2、聽寫課後習題3的詞語。

3、指名朗讀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導讀課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師讀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讀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讀。

3、當祁黃羊舉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時,悼公説了什麼話?神態怎樣?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讀。

4、指名朗讀第十一自然段,討論:祁黃羊為什麼要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你是從什麼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們仇人或親人”的下面加橫線。齊讀,問:祁黃羊一心想的是什麼?

小結:由此可見,祁黃羊真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一心為公,不但外舉不避仇,還能做到內舉不避避親。板書:不避親

5、既然這樣,為什麼祁黃羊不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而要先推薦解狐呢?你是從什麼地方發現的?

投影出示,對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説。

“看來只有祁午能擔當此任了。”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説。

提示:祁黃羊前後兩次推薦,説話時的神態有沒有不同?(在“想了想”、“鄭重”下面加着重號)

從中你能看出祁黃羊是個什麼樣的人了嗎?(祁黃着考慮的確實首先是真正能為國出力的能人)

6、引讀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 快速朗讀課文(或默讀),小小組合作討論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後交流。

四、根據課文的敍述順序,複述課文。

1、理清順序:

因病辭職

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2、學生試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五、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説説祁黃羊是個什麼樣的人。

六、作業:

1、 寫了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薦 慎重 才能 重任

2、 照樣子寫詞語。

代替(“代”與“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與“危”意思相反):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0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按照買項鍊和退項鍊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並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説出課文大意。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準備:課件(柔美的音樂)、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真情無價。

2、教師示範讀,學生跟着讀。

3、教師引導談話:同學們,你覺得什麼是真情?能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説一説嗎?

二、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柔美的音樂,認真傾聽老師朗誦。要求:畫出生字新詞,思考:課文中無價的真情發生在誰和誰之間?

2、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強調要點。

字音:“櫥”是捲舌音。

字形:“龐”是半包圍結構,“廣”字頭書寫的大小要能藏得住裏面的“龍”,另注意“龍”上的撇和點都不能丟。

3、教師再次出示含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大家一齊讀一讀,在讀中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4、指名反饋:文中的真情發生在誰和誰之間?

5、教師小結:姐姐和妹妹間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妹妹和店主之間則是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間的真情,這更是難得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細細體味這種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

6、教師播放課件中的柔美音樂,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讀後説,理清文章的條理。

1、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妹妹買項鍊,哪些自然段寫的是姐姐退項鍊。

2、指名反饋。

3、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按照買項鍊、退項鍊的過程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一定和老師一樣被文中的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打動了吧!他們都擁有一顆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心,真是太令人感動和羨慕了。

五、佈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想像畫面,知道店主為什麼會把貴重的項鍊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體會姐姐、妹妹、店主的真情。

2、總結全文,拓展思維,啟發學生用真心換真心,用真誠對待真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鍊的那一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知道店主為什麼會把貴重的項鍊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小女孩。

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項鍊手帕不勝枚舉寂靜臉龐小心翼翼得意洋洋滿心歡喜連蹦帶跳

2、教師導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寫的是發生在姐姐、妹妹還有一家商店店主身上的感人故事。這個感人的故事是圍繞一條項鍊展開的。你能不能用這根項鍊把這個故事串起來。

妹妹想送項鍊給姐姐-妹妹到商店買項鍊-店主把項鍊賣給妹妹-姐姐來退項鍊-店主把項鍊送給姐姐

3、師導:作者圍繞條項鍊,為我們展示了人間用真情買不到的真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去感受這無價的真情。

二、深入探究,體會真情。

1、教師導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無價的真情分別體現在姐姐和妹妹之間、妹妹和店主之間、姐姐和店主之間。現在請大家讀課文,用文中的`具體事例來説明。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文探究。

3、集體反饋

4、教師導讀:妹妹要送項鍊給姐姐,是因為――(學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妹妹説的話)

5、教師質疑:可是,店主為什麼要把貴重的項鍊以幾枚硬幣的價格賣給妹妹呢?請大家把店主人説明原因的句子找出來。

6、指名反饋後引導學生想像:同學們,當店主人瞭解了妹妹一家的境遇,體會到了妹妹這份真情的時候,他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女孩水想些什麼?

7、教師小結:是呀,姐妹間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店主,讓他看到了人世間不能用金錢買到的真情,所以他以幾枚硬幣的價格把貴重的項鍊賣給了妹妹。當姐姐來還項鍊時,他把項鍊送給了姐姐。他的行為一樣令人感動。他用自己的真情保護了姐妹倆的這份真情。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師導:同學們,小女孩、姐姐、店主這三個人,你想讚美誰?讚美她什麼?

2、指名反饋:我想讚美,我讚美她。

3、教師引導學生説説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情故事。

四、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美麗的瞬間留在了姐妹倆的心裏,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裏,感謝姐妹、店主,他們用真情喚起了我們所有人的這份真情。

五、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姐姐退項鍊”部分。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學習用注意事物之間聯繫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模仿、顯然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事情的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繫而產生、發展、變化的。

教學難點

學生認識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要根據情況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果斷行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三)讀課文,初步認識事物是在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

二、教學重點

(一)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段落大意。

(二)初步認識事物是在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的。

三、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2課《跳水》,請大家齊讀課題,從題目中你們都知道些什麼呢?

教師邊敍述邊板書課題:

(板書:《跳水》)

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設疑,展開想象,使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興趣深入課文之中,由要我學自然變成我要學。

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

如:誰跳水?為什麼跳水?跳水的結果是怎樣的?等等。

(二)範讀課文,學生思考。

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一件什麼事?

(一隻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桅杆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課文中的人、物之間有什麼聯繫?請同學們用符號表示出來。

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要動腦,又要動手,請幾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在本子上畫。

(三)分段、概括段意。

根據板書讓學生説一説事情發展的過程,初步認識事物是在相互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結束的。

誰來談一談事情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果各是什麼?

(起因:水手們取樂猴子,猴子十分放肆;發展:猴子逗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高潮:孩子走上高最的橫木,遇到生命危險;結果:船長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根據事情發展順序分段並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帆船上一隻猴子十分放肆。第二段(第2、3自然段):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趕猴子。第三段(第4自然段):講孩子走上最高的橫木,遇到生命危險。第四段(第5、6自然段):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

(四)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

本課生字(艘、撕是平舌音,要注意讀準。)除生字外,還有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如:齜應讀z9。齜牙易讀成c9y2,這是錯誤的`。

桅應讀w6i。易讀成w7i。

即應讀j0,不能讀成j@。

唬應讀成輕聲hu。

3.或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環遊:環繞地球旅遊。

風平浪花靜:指江、河、湖、海等水面上沒有風,沒有浪,十分平靜。

模仿:按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着去做。

放肆:言行輕率,毫無顧忌。

開心:①心情快樂舒暢;②戲弄別人,使自已高興。

桅杆:船舶甲板上豎立的高杆,用於掛帆或信號、裝置無線、支持觀測台等。嚇唬:恐嚇;使害怕。

靈巧:靈活而巧妙。

齜牙咧嘴: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齜:(牙齒)露在外邊。咧:嘴角向兩邊延伸。本課用來形容大猴子做怪相的樣子。

搖搖晃晃:搖擺不定。

瞄準:對準目標,使射出或扔出的東西命中目標。

心驚膽戰:形容非常害怕。

縱身: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

4.形近字組詞:

艘(五艘)撕(撕碎)

搜(蒐集)嘶(嘶啞)

瞄(瞄準)桅(桅杆)

描(描繪)脆(乾脆)

5.結合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環遊周遊

緩緩慢慢

莊嚴莊重

沉痛悲痛

矯健強健

身軀身體

哭泣抽噎

慈祥慈愛

面龐面容

反義詞:

焦急耐心

幸福痛苦

慈祥威嚴

醒悟迷惑

放肆規矩

(五)分組讀課文。

分組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問題,小組的同學相互解答,質疑問難。如果有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在講讀課文時大家共同解決。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生詞。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2、通過讀這首古詩,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品讀悟詩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題,解題,讀題

(解題)涼州詞:為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二、初讀感知

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2)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寫下來。

2、學生按要求學習

3、彙報

(1)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質疑。

三、賞析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着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

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係。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徵人懷着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瞭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徵人離思有關。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着無限的鄉思離情。

四、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背誦其他的邊塞詩(略)

2、教師推介

五、作業:

1、默寫。

2、積累其他的邊塞詩。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3

一、説教材

《自然之道》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敍了作者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到南太平洋一個小島去旅遊。他們的目的是觀察幼龜怎樣離巢入海,在觀察中為救一隻幼龜,沒想到這是龜羣的“偵探兵”,成千上萬的龜羣也爬向大海,因來了許多食肉鳥,造成幼龜的傷害。描寫了眾人與嚮導對此事的後悔之情。

通過本篇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説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啟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説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閲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啟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説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説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

a、指名學生用標準的普通話拼讀生字;b、進行默寫填空

you( )龜zhen()察tui( )喪qi()圖

我用這個方法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a默讀課文帶着以下的問題:

這個故事使你受到什麼啟發?

一邊讀一邊動筆劃出成語,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b再次朗讀課文,抓住重點段,精讀

我這裏要求學生再次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內容,在讀中把握理解字詞。

問題:在朗讀中注意剛才不理解的字詞

當嚮導救起那隻幼龜,發生了什麼事情?從中體會到什麼?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4

《登山》是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列寧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小路,自覺鍛鍊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可分為三部分。先講列寧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隱居在普羅寧。接着講列寧和巴果茨基為看日出走了一條危險的近路,登上山頂,飽覽了日出的壯觀景象。最後講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寧仍堅持走危險的小路,並交待了他第二走險路的原因。

課文的重點是列寧兩次走危險的小路。第一次走險路是為了趕上看日出,寫得比較詳細。從“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這句話,可以體會到這條路的小和險,這樣的小路很難行走,而且非常危險,只要一失足,就會掉進萬丈深淵。列寧為了看日出,果斷決定走這條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過幾次這條小路的,他這次走的時候“背貼着峭壁,扭轉了頭,不去看深淵”,走過最險的地方“輕輕地舒了口氣”,從這裏可以看出,他走的時候也是有點提心吊膽的。列寧走險路的表現反映了路很“險”,他“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的時候“頭昏目眩”。“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説明他有點害怕。但他只是“站立了幾秒鐘,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從這裏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列寧臨危不懼的品格。

第二次走險路,與第一次相比有幾處不同:1.不必走,而列寧仍舊走;2.列寧先走;3.列寧在最險的地方沒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為什麼還要走險路呢?列寧的話解釋了原因。列寧説了三句話。第一句講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寧坦率地承認自己“害怕它”。第二句講革命者對待害怕的正確態度:“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第三句講革命者要自覺地鍛鍊自己的意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強調了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鍊自己意志的機會。列寧下山時還走那條險路,正是自覺鍛鍊自己意志的一個範例。

課文中有一段描寫日出時的瑰麗畫面,這一方面表現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無限風光在險峯”的意思,表達了列寧和巴果茨基歷經險路,正好趕上日出,飽覽美景時的喜悦之情。

教法建議

1.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課文中直接描寫小路“險”的有一個句子,即:“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把這個句子畫下來,並通過這個句子具體體會到這條小路的險。只有充分理解了“險”,才能充分認識列寧堅持走這條險路的勇氣和魄力。

2.要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對思考.練習1中的第一小題“列寧第一次走這條近路時害怕嗎?”要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到列寧是有些害怕的,同時進一步體會到當時的處境是不由人不害怕的`。人站在極高極險的地方,頭暈目眩,心慌腿軟等感覺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列寧沒有在害怕面前退下來,而是戰勝了害怕,勇敢地走了過走,正表現了他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品質。

3.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本組的讀寫訓練重點。把段意連起來是抓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處常用的方法。思考.練習2要求給課文分段、最納段意,再説説課文主要內容。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理解詞句、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然後把段意連起來。連接段意的時候,幫助學生疏通語言,用通順連貫的語言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4.本課最後列寧講的一段話,是課文的重點,要引導學生理解。可以先逐句理解,再聯繫列寧兩次走險路的情景深入體會,最後再讓學生適當聯繫思想生活實際談談感想。

5.本課的生字“剎”“爍”“釋”是翹舌音,“皇”是後鼻音,要指導學生讀準確。“喉”的右半部不是“候”,不要多寫一豎。

以下詞語解釋供教學時參考。

沙皇--俄國過去皇帝的稱號。

深淵--很深的水。

頭昏目眩--眩,昏花。頭髮暈,眼發花,課文中的意思是站在高處往下看,發生眩暈的感覺。

毅然決然--堅決地,毫不猶豫地。

6.建議本課教2課時。

句段賞析

1.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

析這裏描寫道路窄小難走,非常危險,然而為了趕上看日出,列寧果斷地決定走這條近的危險小路,目的是為了烘托列寧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高尚品質。

2.他們登上山頂,一股柔和的陽光正好……歡快地唱了起來。

析這一段話描寫日出時的瑰麗畫面,一方面表現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無限風光在險峯”的意思,表達了列寧和巴果茨基歷經險路,正好趕上日出,飽覽美景時的喜悦之情。

3.“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鍊自己的意志。”

析這句話講革命者要自覺地鍛鍊自己的意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強調了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鍊自己意志的機會。下山本沒必要走險路而再次要走,正是列寧自覺鍛鍊自己意志的一個範例。

難句解析

“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

這句話寫出這條路的小和險,小到“只能容一隻腳”,説明小路很難行走,而且非常危險。“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只要一失足,就會掉進萬丈深淵,更加突出了小路之險。就是這樣的小路,列寧還決心走過去,可見列寧是臨危不懼的。

“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鍊自己的意志。”

這是列寧説的兩句話。第一句講革命者對待害怕的正確態度是:不應該被害怕壓倒,不要被困難嚇倒,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第二句是講一個革命者要自覺地鍛鍊自己的意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是強調要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而列寧正是這樣,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鍛鍊自己意志的機會,堅持走那條小而險的路。表現了他不畏艱險,迎難而上,自覺鍛鍊自己意志的高尚品質。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2.聯繫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後一段話的含義。

3.弄明白列寧登山所體現的革命者的品質。

文章結構

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隱居在普羅寧。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歡快地唱了起來”):講列寧和巴果茨基為看日出走了一條危險的近路,登上山頂,飽覽了日出的壯觀景象。

第三段(從“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到結束):講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寧仍堅持走危險的小路,並交代了他第二次走險路的原因。

寫作特點

巧用對比讚頌品格。

首先,巴果茨基與列寧走險路的對比。巴果茨基自己幾次走過這條小路,他這次走的時候,“背貼着峭壁,扭轉了頭,不看深淵。”走過最險的地方,“輕輕地舒了口氣”,可見他也是有點提心吊膽。而列寧“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的時候,“頭暈目眩”,但“站立了幾秒鐘,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步地走過”去了。從對比中進一步讚頌列寧臨危不懼的品格。

其次,以第二次與第一次走險路相對比。巴果茨基説“不必走”,而列寧仍舊堅持要走那條小路。第二次是列寧先走,巴果茨基跟在後面,列寧在最險的地方沒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過去。説明列寧比第一次走險路更無所畏懼,意志更堅定了。

解釋説明畫龍點睛。

課文結尾是列寧對巴果茨基問題的解釋,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列寧先坦率地承認自己“害怕它”,但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要“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鍊自己的意志。進一步突出了革命領袖列寧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堅定的革命意志。

中心思想

本文記敍了列寧和巴果茨基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危險小路的事,表現了列寧自覺地磨鍊自己意志的可貴品質。

教學設計示例

14.登山

教學目標:

一、瞭解列寧兩次登山的經過(走險路),學習他自覺地磨練自己意志的堅強品質。

二、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同學們,我今天要介紹一篇好文章給你們,想了解嗎?(板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閲讀課文。

三、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

1.指導朗讀。注重表揚、激勵,激發朗讀興趣。(這一次讀,要比初讀課文時讀得更好、更流利、更有感情。)

2.生談精讀課文之後的感受。

3.鼓勵學生表演課文內容。

①指名上台表演。

②讓表演的學生評價剛才的表演情況。

(學生自主地進入角色,充分品味文章的內涵。)

4.質疑:同學們還想知道什麼?

(學生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列寧下山為什麼還要走那條危險的小路?他第一次走與第二次走有什麼不同?課文題目是登山,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在山頂上看到的美麗景色呢?列寧説的那兩句話該怎樣理解?)

5.教師歸納學生的疑難問題。

四、課堂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瞭解列寧兩次登山的經過(走險路),學習他自覺地磨練自己意志的堅強品質。

2.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出示上節課歸納的疑難問題)

1.課文的題目是登山,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在山頂上看到的美麗景色呢?

2.列寧下山時為什麼還要走那條危險的小路?第二次走與第一次有什麼不同?

3.“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鍊自己的意志。”這兩句話該怎樣理解?

二、深入探究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試着解決疑難問題。

2.小組合作研討,組長歸納意見。

3.班上交流彙報。

(1)解決第一問題。可先讓學生自由地讀課文,瞭解列寧和巴果茨基登山時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路。(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小路之險,作者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感覺的描寫反映出來的。(巴果茨基的語言:“路太窄,又太危險,要經過深淵邊上。”“您不能從這兒過。”動作:“貼、扭、不去看、移動”。列寧的感覺:“頭昏目眩”。)然後讓學生讀寫景的那段話,抓住“鳥兒們放開歌喉,歡快地唱起來。”這句話引導學生讀一讀,議一議,進行交流。感悟到:“鳥兒的歌唱”,不僅僅是為列寧看到自然風光而唱,它彷彿為列寧勇敢地走過小路而慶賀,更使人體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峯”的意境。作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了列寧為自己走過險路,飽覽到美麗的景色而欣喜的心情。

(2)解決第二個問題,關鍵是引導學生讀懂列寧説的那段話,從中找出原因。①列寧坦率地承認自己害怕走這條路;②作為一個革命者,要勇於戰勝困難,而不是迴避困難;③作為一個革命者要時時處處鍛鍊自己的意志。

第二次走險路,與第一次相比有幾處不同:①不必走,而列寧仍舊走;②列寧先走;③列寧在最險的地方沒有停下來,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

(3)齊讀最後一段課文。

(4)聯繫實際,談一談這段話對你有什麼啟發?

三、延伸拓展

既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又要注意安全。在生活中怎樣做才能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同學之間交流一下這方面的體會。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學習本文後的體會。

國小四年級語文教案15

一、學習第一段,體會貓的古怪。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段,想想你讀懂什麼?

2、指名學生説説讀懂什麼。

板書(卡片):老實貪玩盡職勇猛高興時温柔可親

膽小古怪不高興一聲也不吭

3、讀板書。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選自己喜歡的一種形式,填進黑板上寫貓性格的詞。

5、指名學生在黑板上按一種形式,擺貓性格古怪的詞。

6、指名學生具體地講講貓的性格為什麼古怪?

7、教師領説黑板上的句子。

8、看來,這段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作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這種方法叫做摘錄法。

9、教師領讀第一小節。

課文是用什麼句式把貓的老實、領玩、盡職的矛盾性格連起來的?(説它的確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説説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出示:説它温柔可親吧,的確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説説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讀第一段,體會情感。

1、貓的性格這樣古怪,作者喜歡嗎?再讀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歡貓?

比較: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髒腳印。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師:第一句體現出什麼感情?

女同學讀出第一句中的討厭感情,男同學讀出第二句中

喜歡的語氣。

2、還找出了哪些句子?(它還會豐富多腔地)

(1)師:貓的聲音有長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説話

(2)指名讀這句句子。

3、還找出了什麼句子?

4、老師覺得貓捉老鼠時,老舍爺爺也特別喜歡。

(1)盡職、閉息凝視是什麼意思?

(2)出示填空:

閉息凝視()

一連就是幾個鐘頭()(專心、耐心、決心)

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3)指名讀貓捉老鼠的句子,讀出專心、耐心、決心。

5、師:課文的字裏行間洋溢着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再讀讀第一段,找出剛才沒有讀的句子。讀出味道。

三、朗讀第一大段。

師:讀着讀着我們也喜歡上了貓,朗讀全文。

四、寫作練習。

師:老舍爺爺把這隻古怪的貓寫得這麼可愛,真不愧為語言大師。老師這裏有幾幅圖,同學們可以用説它

的確可是的句式,圍繞一句話來寫。

五、學生寫作。

板書:

老實貪玩盡職

古怪高興時温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吭

膽小勇猛

摘錄法説它的確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