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優秀教案設計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66W

  《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教案設計

《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優秀教案設計

第四節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教學目標

師 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參與不同於對一般活動的參與,它不僅包括公眾積極參加有關的行動或項目,更重要的是人們要改變自己的態度與習慣。

師 為什麼要選購帶環境標誌的產品?

展示:

“環境標誌”

生 環境標誌表明該產品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優點?

  課堂小結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世界各國協調人地關係,大多是從控制人口規模這項根本措施入手,在此基礎上,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更進一步辯證地認識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並探討我國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及個人對此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活動與探究課題題目:瑪雅文明的衰落

活動與探究的內容:中北美洲的瑪雅文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開始有文字記載,其高度發達的成就反映在瑪雅人對宇宙的認識程度以及城市、建築的設計藝術和獨特深奧的瑪雅文字上。據文字記載,瑪雅文明的農業用地是一種被稱作“砍伐和焚燒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暫時農田”,即在旱季(每年12月~次年3月)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並在雨季來臨之前進行燒荒,然後種植玉米等作物。開墾的`土地在使用幾年之後,因肥力下降和很難清除的侵入雜草而不得不廢棄。這種焚林的生產模式需要大量的後備土地才能養活較少的人口,因為使用過的土地必須等到地力恢復後才能再次使用,這段時間一般需要20年或更長。當時瑪雅社會的農業集約化程度已經很高,其特點主要體現在對土地的治理上:清理了坡地上的叢林後,土地被壘成了台地,以防止水土流失;在低濕地區修建了網格狀的排水溝以排除洪水,並利用溝中的淤泥來升高地表。

但是,當時的人們顯然沒有認識到,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侵蝕非常嚴重。今天看來,瑪雅社會所在的那片土地,有3/4屬於極易侵蝕的地區。這就是説,一旦森林被砍伐,土壤就會隨之流失。而農業用地、建築材料以及燃料的需求,都使森林的消失不可避免。另外,瑪雅社會因缺乏家畜而對土壤中的有機肥補給不足,直接導致農業生產力的下降。據推測,生態環境的惡化是這個高度文明在十五六世紀消失的原因之一。

活動與探究的過程、方法: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閲資料。

活動與探究的結果:小論文,班級展評。

第四節 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合作討論

閲讀下列材料,討論回答問題。

  材料一:留民營村是我國著名的“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

留民營位於北京市東南部大興縣境內,距北京市區21千米。1982年以前,由於生產結構單一(種植業佔78%),造成大量剩餘勞動力得不到安排,影響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時,由於過量施用化肥,造成農業成本過高、土壤肥力下降,影響了經濟發展。近十幾年來,該村按照持續發展的觀點,把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農村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還維護了農業生態平衡。

  材料二:“留民營村農副產品綜合循環利用示意圖”。

留民營村農副產品綜合循環利用示意圖

留民營村把農作物秸稈和糧食加工產生的米糠、麩皮作為飼料送至飼養場,牲畜糞便和部分秸稈進入沼氣池後產生的沼氣供農民作為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魚塘養魚,一部分送至農田和蔬菜大棚作為肥料,一部分沼渣經加工後又成為飼料。魚塘的底泥又可作為農田、果園的肥料。現在,留民營村每公頃耕地化肥平均使用量已由原來的1875千克下降到450千克以下,蔬菜生產已基本做到不使用化肥。

  討論:

1.該生態系統的環境效益是什麼?

2.從留民營村的成功經驗中,我們得到什麼啟示?

(友情提示:1.降低污染,淨化環境,改變農田施肥結構,有效地保護了土地資源。

2.發展“生態農業”,把保護環境和發展農村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力,而且可以避免“石油農業”所帶來的一些弊病,維持自然界良好的生態平衡)

  ●知識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