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通用8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82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通用8篇)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1

從作者在寫“先苦後甜”中,問到平時吃蛋糕的習慣反映一個人是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感覺挺有意思。如果一個人先吃奶油---好吃的先吃。那麼在工作中,他所表現的就是先幹容易做的工作,最後再做有難度的工作,最難做的工作放在了最後。然而,我們再做工作的`時候已經知道哪個工作最難,哪個工作最容易,這樣一來當我們做容易的工作時,始終惦記着還有個很難的工作在後面,所以在做容易工作過程中的這段時間裏備受煎熬。因為,他一直想,哎呀,我還有更難的工作沒做,我得抓緊時間。

按照一天工作7個小時計算,假如困難的事情需要做1個小時才能做完,簡單的事情需要6個小時做完。那麼,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先甜後苦的話,他做簡單事情的6個小時都要受到煎熬;如果先苦後甜的話,他做困難的事情1個小時搞定,後面的6個小時就可以很輕鬆的心態下完成,而不必承擔壓力。

書中還強調,要讓孩子養成先苦後甜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遵守規矩,讓他們養成自律意識,產生信任和安全感。這需要父母的真心投入,需要表裏如一的愛和持之以恆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2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靈活運用傳統心理分析方法去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的書,讀完本書給我最直觀的的.感受就是心靈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本書的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畢業於哈佛大學。書中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恩典。其中以“愛”為中心,書中告訴我們什麼是愛的本質,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獲得心智的成熟。

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律這部分。書中開篇就是以“人生苦難重重”最為闡述的根本,人們只有瞭解到這點,並接受這點,才能從苦難中解脱出來。遇到困難,不是怨天尤人,不是叫苦連天,也不是希望拖延時間,希望問題自行消失,人生本就是困難的、坎坷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心靈就會得到真正的成長。自律和隨心所欲之間是以相互矛盾的,隨心所欲的結果常常是苦果,後悔過後又忘記,再次品嚐苦果,直到懂得自律,承擔起責任,然後才獲得相對的自由。

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讀《少有人走的路》,一起踏上成熟之旅。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3

這是一本關於心靈和精神方面的書,很多時候它讓我不舒服,因為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為解決問題而付出的努力,會讓思想和心智更成熟。”我喜歡這句話。

平心而論,我是個害怕麻煩的人。很多事情只要不影響到我基本的正常生活,我都會選擇視而不見,直到拖到不得不去解決的時候。至於,別人口中所説的熱心的幫助別人如何如何,基本與我無緣。我得承認很多時候,我是個冷漠的人。為了躲避很多無謂的麻煩,我會盡量避免跟別人有更進一步的接觸。就我工作的環境而言,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生活嘛……我的朋友曾直言不諱的告訴我:“你不是一個容易接近的.人,有時候話也不多,又理性,真是很難交到新的朋友啊!”

或許,我該嘗試着去改變一下,多和別人交流,多接受一些別人善意的邀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去幫助別人,甚至,偶爾去請求一下別人的幫助。

當我選擇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的時候,大腦就會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壓力,潛意識裏swot分析法就會運作,自動選擇一條針對當前環境下的最佳答案。當動力戰勝惰性行動起來的時候心裏更加有底。久之,自信就會回來,而當精、氣、神都有的時候,人離好運還會遠嗎?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4

今年暑期,我看完了一本美國作家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是一本心理書,講述瞭如何自律、愛的定義等種種方面的知識。如何去調解自己的心情,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他自己的從業經歷寫下了這本書,才會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了如此巨大的衝擊。這本書很深奧,甚至是很枯燥,但是如果你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我相信,你也會永生難忘的。

以前我的自律很差,但是自從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的自控力正在往好的方向改變。文章中説到一種方法叫“推遲滿足感”。我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先苦後甜。暑期過半了,我的暑假作業還是一拖在拖,原因就是我通常喜歡玩在前面迴避作業,到開學前幾天才急急匆匆地趕那些不得不交的`作業。

但是自從瞭解到了“推遲滿足感”,我明白了做事不能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先要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才能享受更大的快樂。於是,我強迫自己先去解決對我來説很頭疼的作業,而且我先做我認為最難的科目,容易做的放在後面完成。全部完成了再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這樣,剩下的暑期生活我過得比以往更自在,更快樂。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並不僅僅教會了我自律。而且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又重新認識了自己,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籍,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這本書一樣給我帶來了這麼多的觀點和思想,能實實在在地幫助到我。因此我迷上了這本書《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5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挫折中成長,在失敗中學習。

痛苦很客觀,它是一種事實。因此忍受他,承受他也很客觀,事實,和顯而易見。只要在痛苦來臨的時候告訴自己,痛苦來了我們要承受,要頂住,就可以。

既然大家都有痛苦,那麼痛苦就不是那麼可怕的事,也許也沒有那麼壞。我也應該承擔自己的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這是自律的.起點。

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這來自於父母的愛。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價值時,她就會用一切方法來照顧自己而不是自暴自棄。

如何培養自律?

人會面對問題,面對問題時有兩個選擇,解決問題,逃避問題。解決問題需要承擔痛苦,先苦後甜。然後事物會更好。逃避問題可以先獲得幸福,然後面對困難。

自律是自我照顧,自我追求。是解決問題自,我生存的方式。

自律也就是解決問題照顧自己的起點是認識到痛苦不那麼難,他可以忍受,忍受他有好的結果。自律的前提是一個人認為自己有價值,然後他會認為自己的東西有價值。那麼就會去照顧自己的東西,照顧自己。

而一個人怎麼才能認為自己有價值,就要由不斷的被愛,持續的被珍視的經歷來獲得安全感。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6

看完斯科特·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感觸頗深,如沐春風。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重要,它跨越時代的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一些人因為別人的批評和反對意見而深受傷害。每屆大學畢業生選擇考研的動機僅僅是害怕畢業,還是為以後有更好的生活。這些事情都反映出21世紀的年青人在逃避成長,逃避成長後應承擔的責任,逃避現實。

詹姆斯·艾倫説:“當你勇敢面對問題的那一刻,問題便瓦解了。”所以,我們要積極面對成長而不是逃避。成長是五彩斑斕的,有光明,就會有黑暗;有鮮花,就會有荊棘;有歌頌,就會有嘲諷;有信任,就會有誤解。我們渴望光明,就不能逃避黑暗;喜歡鮮花,就不能繞開荊棘;享受歌頌,就要忍受嘲諷;獲得信任人,就要承擔誤解。成長的過程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冰心説:“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河流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

因此,即便我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也要勇敢面對。《少有人走的路》中還講述了“愛”的力量。派克認為“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愛,能幫助他人進步,也會使自我更加成熟。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一直無法正常生活,就構成了“依賴性”,心理學家稱為“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愛不能濫用。有限的愛只能給予少數特定的.對象。即便有很多人需要愛和關心,我們也必須有所選擇,確定誰更適合作為愛的對象,誰更值得我們付出真正的愛。正如文中所言:人生苦難重重。

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識的目的。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7

這幾本書被封存了近一年,書頁有些濕潤了。但還是沒有失去嶄新的封面,也沒有一點翻動的痕跡。

在這個新年,偶翻出這套書來,共四本,看看有點多,也沒想能看完。不知不覺翻動中,卻就這樣看完了。我想主要原因就是這書值得一看。

第一本是心智成熟的旅程。看着裏面的內容,我被吸引了,工作了近一年,心理難免有些趨向,而這書,直指心靈深處,剖析人性。人生苦難無邊,而我們應該去承受這些痛苦,逃避痛苦,逃避問題,都將是心理曲化,只有面對痛苦,面對問題,才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正確旅程。然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沒有面對,導致這是一個少有人走的路。

我們必須認識到,人生本是痛苦的旅程,是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構成的人生,才能正視,才能解決,才能享受。文中講的規矩,並不是簡單的條條框框,而是一種人生尺度。先苦後甜,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是心理真諦。

第二本勇敢的面對謊言。從案例告知我們面對心理最深的脆弱,直擊內心的謊言,我們能否勇敢面對。到這,必經的'前提,那是一條愛之路,一條所有心靈末端的真實感知。在第一本後部分探究的就是愛。它讓我們深刻領會內心的心智旅程,而不是簡單的嘴角語言。誰不説謊?誰能拆穿自己的謊言?讀過這本,你將明白怎樣去面對自己的謊言,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的不停編制,成就謊言的一生,導致心理陰影,影響自己,家人,孩子。

進入與心靈對話,講述的各個我們所害怕的一些性格,憤怒,害怕,責備一系列多數人明明不停表現卻還毅然否決的心境。在這第三本書,讓我們暢享心靈的不願意。

很快書的完結本是一幅心靈地圖,就像你所見的地圖那樣,有農村的乏味平淡,落後,貧瘠,同樣有城市的繁華美麗,先進,富有。高低不平的山脈,就是那時強時弱的心脈,一望無垠的水簾,就是那心靈開闊的視界。只要認真面對心靈,認知這複雜錯綜的人生,哪裏都一樣美麗。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 8

本著作以派克醫生多年的從業經驗為基礎,熟練運用傳統心理分析方法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它是一本震驚世界的名著,創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部偉大的心理學傑作。作者M·斯科特·派克(Scott Peck ),是美國當代著名的作家、醫學博士和心理治療大師。派克於1936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市,195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學士學位),1963年畢業於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他勇敢放棄了父母安排的輝煌前程,毅然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成為一名傑出的心理醫生。他曾在軍中服役,擔任美軍日本沖繩基地的心理醫生,治癒了成千上萬個病人。他是一位集智慧、真誠、勇氣於一身的傑出人才。由於他的傑出貢獻,派克於1994年獲得坦普爾國際和平獎,於獲得美國喬治頓大學頒發的知識、信仰和自由獎章。9月25日,當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因癌症在家中去世,令世人無限悲痛和惋惜。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跨越了時代的限制,幫助世人探索愛的本質,尋找愛的真諦。它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幫助世人學會愛,學會獨立,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學會找到真正的自我。“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 《少有人走的路》以通俗易懂的敍述風格娓娓道來,行文中藴藏豐富的人生哲理,衝擊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正確的.認識自己,勇敢地面對困難,走向心智成熟的道路。

《少有人走的路》儘管比其他大道更難以尋覓,卻比它們更近終點,而且是近了十分之七的路程。終點站,便是領悟。這本關於自律、關於愛、關於成長與宗教、關於神奇力量的《少有人走的路》出版後沒有經過任何的宣傳,卻經過人們有口皆碑的的傳達而迅速暢銷,連續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它創造了空前的銷售記錄,至今長盛不衰。

人生苦難重重,心智成熟的旅程也相當漫長。著名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卻可以讓你走上一條更快捷的心智成熟的道路。想要走好自己的心靈路和人生路嗎?那麼,請看《少有人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