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愛好

垂盆草與馬齒莧的高清圖片

欄目: 愛好 / 釋出於: / 人氣:3.04W

垂盆草與馬齒莧是很多人喜歡種植的植物之一,然而大部分的人都認不清垂盆草與馬齒莧。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垂盆草與馬齒莧的圖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垂盆草與馬齒莧的高清圖片
  垂盆草的圖片





  馬齒莧的圖片




  垂盆草種植方法

垂盆草可採用種子養殖,也可採用無性養殖,即採用枝條扦插法、分株養殖法或壓條養殖法,極易成活。通常採用分株或扦插養殖。分株宜在早春進行,扦插隨時皆可。

扦插法在春季或秋季從成年植株上採集垂盆草匍匐莖,將匍匐莖剪下成3至5釐米的小段,扦插在預先準備好的扦插床內,扦插後噴灌水,水要澆足,且保持扦插床內土壤溼潤在20℃至25℃溫度下,10至15天即能生根。待幼根由白變為黃褐色時,開始移植。地栽時,可用葦簾遮陰3至5天;盆栽可放置在涼棚下,緩苗3至5天,然後移到向陽處進行蒔養。

栽培管理:垂盆草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在溫帶、暖溫帶及亞熱帶都有廣泛的分佈,垂盆草忌貧瘠的土壤環境,表現出生長衰弱的`現象。在北京和天津地區,選擇背風向陽的場所可以安全越冬。

不擇土壤,田園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長,生命力極強,莖幹落地即能生根。垂盆草栽植時,土壤須適量施入有機肥,經過粉碎的棉籽餅、麻醬渣或雞糞幹均可。覆土後栽苗,要求地勢稍高,土壤不能積水。垂盆草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28℃,垂盆草忌強光照的環境,遇強光表現出葉片發黃的現象。

垂盆草生長速度快,需水量比較大,在具有一定遮陰條件下生長良好。生長過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複合化肥,施肥後要立即澆灌清水,以防肥料燒傷莖葉或根系。

  馬齒莧種植方法

一、栽培方式及栽培季節

在我國,馬齒莧多以春夏季節到田野採集野生種的莖葉供食用為主,在有些發達國家已逐步轉向以人工栽培為主,我國臺灣省正大力推廣人工栽培。

栽培季節,亞熱帶地區的臺灣省南部、廣東、海南等地區,2月下旬開始播種,陸續採收到11月;江浙一帶,春季於5月中下旬播種,如用保護地種植,可提前到4月份播種,6月-8月為生長旺期;華北地區露地栽培於6月上中旬播種。

各個地區氣溫超過20℃時,可隨時播種,分期播種,分期上市。

二、繁殖方式

馬齒莧有兩種繁殖方式:種子繁殖、無性繁殖。馬齒莧種子黑色、粒小,千粒重2~3克,畝用種100克左右,種子繁殖便於大面積生產。無性繁殖可行扦插,但不常用。

三、栽培要點

馬齒莧種子細小,故要精細整地,並以條播為好。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千克,耕翻深度15釐米,打碎土塊,畦面達到平、鬆、軟細的要求,作寬1米的畦,溝寬40釐米。畦面開21釐米-24釐米寬的兩條播種淺溝,進行條播。為了使播種密度均勻,可在種子中加入100倍種子重量的細沙進行撒播。因種子易掉入土壤孔隙中,播後只需輕耙表土,無須再行覆土。如土壤乾燥,則用灑水壺略噴溼畦面即可。當苗高15釐米左右時,開始採撥幼苗供食,使株距保持9釐米-10釐米,讓其他苗繼續生長。播後25天左右,株高25釐米以上時,正式採收。一般幼苗單株產量達35克-40克。採收時要注意在植株根部留2節-3節主莖,以後陸續採收。在生長期間,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倍液1次-2次,每畝每次用尿素5千克。馬齒莧幾乎不發生病蟲害,也就沒有農藥殘毒問題。

四、病蟲害防治

危害馬齒莧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及葉斑病。病毒病用1:1:50的糖醋液葉面噴施防效達80%以上,常用800~1000倍的甲基託布津、2000倍的粉鏽寧防治白粉病,葉斑病的防治主要用百菌清、多菌靈、速克靈等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