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熱點

補鈣你家寶寶需要麼

欄目: 熱點 / 釋出於: / 人氣:1.38W

維生素D不足常見的缺鈣原因

補鈣你家寶寶需要麼

正常的寶寶在嬰幼兒時期體格生長髮育速度很快。如出生時身長在50釐米左右,1歲時平均長25釐米,第一和第三年分別長13和8釐米。這樣快速增長,他們的骨骼就需要很多的鈣和磷,才能使骨骼變硬。

我的寶寶有沒有缺鈣?

嬰幼兒的身體缺鈣時,首先表現在顱骨軟,囟門大,壓頭顱骨有乒乓球感。以後,胸部骨骼外形異常,如胸骨突起像雞胸,兩肋下緣外翻。如果下肢骨軟,站立負重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變化外,早期表現夜間出汗多,枕部禿髮形成枕禿,睡眠不安穩和容易發驚等。以上表現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顧名思義,這種病是維生素D攝取不足引起的。維生素D有促進鈣和磷自小腸吸收,使鈣從血中沉著到生長快速的骨骼內,使骨質變硬。所以,嬰幼兒缺鈣,是維生素D不足引起的。缺鈣是果,而維生素D不足才是缺鈣的因。

嬰兒的維生素D從哪裡來?

第一,適當晒太陽

這是最有效、方便和經濟的方法。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春秋天,你可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夏天在樹蔭下,使寶寶的面板經常接觸紫外線。紫外線照射,可促進面板內貯存的7-脫氫膽固醇,經光化學作用轉化為維生素D3。太陽光照射,可使面板貯存維生素D3備用,不會使維生素D過量。

第二,口服

除海魚的肝臟含一定量維生素D外,乳類(包括人乳和牛奶)、蛋黃和肉類中含量均很少,穀物、蔬菜和水果幾乎沒有,嬰幼兒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他們發育的需要。正常孩子不分年齡,每人每天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單位,而早產兒、先天貯存不足者或生長過速嬰兒需要量增加。因此,口服維生素D量應適當增加。維生素D的製劑很多,父母可以自行選用,每天定量給孩子服用。一般從出生後半個月到1個月開始服用,一直服到2歲半或3歲。

特別提醒:

183;如果寶寶服用維生素D強化的配方奶,根據奶量計算維生素D的用量,不足部分加以補充,避免因維生素D過量而中毒。

183;寶寶服用維生素D過多是會中毒的。400單位是每天的維持量,不是治療量。

183;如果發現你的寶寶有佝僂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相應的治療。

補充鈣劑的學問

如果您的寶寶已經補充足夠的鈣劑和維生素D,就可以排除是缺鈣的原因。很多孩子有枕禿,枕禿是由於頭髮生長週期不同和孩子經常臥位睡覺與枕頭摩擦所致;出牙早晚的個體差異很大,一週歲以前出牙都屬正常。如果1週歲後,尚未長出第一顆乳牙,稱乳牙晚萌,是一種病理現象,常由佝僂病和其他原因引起,應當請醫生診治;夜間出汗多,是嬰幼兒常見現象。睡眠不安的原因更是多種多樣。因此,千萬不要都歸於所謂的缺鈣。

鈣劑從何而來?平衡膳食是基礎

乳類是天然補鈣劑,人乳中鈣和磷比例最適於鈣的吸收。人乳化配方奶的鈣磷比例接近人乳。一般餵奶量在600毫升以上,鈣量已經足夠,如果嬰兒生長過速,可以適當補充鈣劑。

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要常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這些食物中的含鈣量較高。合理安排的平衡膳食,其中的鈣含量可以達到推薦供給量的標準。國務院提倡的大豆行動計劃及學生奶計劃就是補鈣的最好途徑。膳食改善後,不足的部分根據需要選用鈣劑。

喝足鈣質小祕訣

183;鼓勵孩子多喝含鈣質的飲料(如:鮮奶、酸奶、新增鈣的飲料)。因為飲料是寶寶接受度最高的高鈣食品。

183;平常煮湯時,媽媽可多選一些大骨頭來熬湯,再加幾滴醋,更可增進鈣質吸收。

183;黑芝麻是便宜又好吃的植物性鈣質,爸媽應讓孩子常吃黑芝麻製品,如:芝麻糊、黑芝麻糖、芝麻湯圓等食品。

183;由於豆乾類製品的製作過程中會新增石膏,這也是鈣的最佳,爸媽可選擇豆乾來當孩子的小零嘴,在補充鈣的同時,也可補充蛋白質。

183;選擇蔬菜時,每天應至少挑選1-2種含鈣量高的蔬菜,而煮菜的湯汁也很重要,千萬不要倒掉,最好能讓孩子連湯汁一起喝完。

183;如果孩子喜歡吃肉鬆類的食物時,可多選擇含鈣較多的魚鬆來代替肉鬆。

如何增加鈣質的吸收

爸媽除了要了解食品中的鈣質含量外,也應關心會影響人體鈣質吸收率的因子,一般會增加鈣質吸收的主要原因有三:

183;當人體對鈣質有需求或飲食中鈣質較缺乏時,吸收反而會變好,例如:生長髮育中的嬰幼兒、孩童、青春期的少年、懷孕及哺乳婦女等物件,對鈣質的'吸收反而會增強。

183;由於活性成分的維生素D會刺激小腸,會讓鈣質吸收更好。

183;胃酸所產生的酸性環境,會增加鈣質吸收,乳酸也會幫助鈣質吸收。

影響鈣質吸收的原因

在瞭解增加鈣質吸收的原因後,爸媽也要知道降低鈣質的吸收原因有哪些?

183;當活性維生素D不足時,會抑制鈣的吸收。

183;食物中若有草酸,則會和鈣在消化道中,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鈣,因而降低吸收,例如:菠菜中的鈣,只有5%會被吸收;製造巧克力的成分──可可,雖含有高量草酸,但爸媽不必擔心喝巧克力奶時,會導致鈣的攝取量不足,因為奶中的草酸含量,並不足以大到會影響鈣的吸收。

183;食物中的植酸會降低鈣的吸收,因為植酸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它可以和鈣形成不溶性且無法被腸道吸收的植酸鈣。

183;茶葉和咖啡中的單寧酸,會讓鈣吸收降低。所以,喝茶和喝咖啡的時間,最好是選在兩餐當中。

關於補鈣的常見誤區

誤區之一:廣告鋪天蓋地,宣揚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

我國營養學會公佈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青少年及孕婦鈣攝入推薦量為120xx500毫克。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間的差異很大,牧業區人群以及豆製品攝入量較高地區人群的鈣攝入充足,蛋奶攝入較多的城市人群及沿海食用魚類較多的人群鈣攝入也較充足,而內地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農村以米麵菜為日常主食的人群鈣攝入量偏低,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左右,並非人人缺鈣。

誤區之二:在商場、藥店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

在一些大城市的商場、藥店中,部分補鈣產品生產廠家在免費為消費者測鈣,很多被測試過的人都發覺自己被判定為重度缺鈣,繼而在測試人員的推薦下購買某種鈣保健品。

誤區之三:各種各樣的廣告宣傳暗示人們,必須通過吃鈣保健品才能迅速補鈣。

誤區之四:強調兒童也必須通過服用鈣保健品補鈣。

很多家庭受廣告宣傳影響,擔心食補的鈣攝入量仍不夠,便刻意給孩子服用補鈣產品。

誤區之五:補鈣首選含維生素D的產品。

根據醫學原理,人體皮下脂肪內含有的活性物質在陽光作用下也能轉換成維生素D,過量攝入維生素D反而會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生成,甚至造成體內積蘊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