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好個綠肥紅瘦雜文隨筆

欄目: 文學 / 釋出於: / 人氣:1.79W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女詞人。

好個綠肥紅瘦雜文隨筆

父親李格非,宋神宗熙寧九年(1067年)中進士,為官廉潔清正。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並稱“蘇門後四學士”。

母親王氏,出身名門,其祖父王拱辰是北宋仁宗天聖年間的狀元。清照的母親受祖父影響,自幼飽讀詩書,能文善詩,才氣十足。

清照便是在如此環境中成長,自幼受父母薰陶,勤讀古詞詩文,研習百家經典。

嘗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 ? ?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夢令》

碧水清波,荷塘暮色,宛如一幅靜謐的水墨畫。晚風浮動,帶著淺淺荷香,迎面襲來陣陣清涼,在粼粼波心拂出溫和的色調。魚兒遊弋在蓮葉間,自由歡暢。

清麗若荷的少女盪舟而來,青春在湖光荷色中徜徉。她哼著歌謠,笑意盈盈地去追趕那一路的夕陽,舟槳泛起層層漣漪,剔透的水珠在柔和的暮光下熠熠生輝。田田的荷葉是她嫋娜的舞裙,風姿綽約。

薄酒添醉,遊興未盡,再見這般美好的色影,她更是“沉醉不知歸路”。也許並非小舟迷途,不過是為了成全此情此境純粹的快樂

水道迴環,荷葉茂盛。待她盡興而歸,醺醺然竟誤入藕花深處。於是急急划槳爭渡,打破了萬籟俱寂的湖面,驚起了停棲在洲渚之上的水鳥。鷗鷺突然四散而飛,反也嚇著了她,只是在一愣之後,更覺有趣,隨而歡快大笑。

這首區區三十三字的小令,卻完全展現出清照少時的生活狀態。立體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這位芳齡少女鍾情於自然風物的志趣,與一段欣喜無慮的青蔥歲月。她盡情地享受著自然給予的無限樂趣,猶奏心絃與自然產生的共鳴。

她以尋常語入詞,酣暢淋漓,不事雕飾,自在天真。雖是表現酒興遊憩之作,卻絲毫不扭捏矯情,更是有豪邁的丈夫之氣,情辭真切。

此時,她年僅十六,初試墨筆,竟一鳴驚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 ?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 ?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夢令》

暮春時節,“雨橫風狂三月暮”,一場驟風疏雨,打破了本該靜謐安和的春夜,也攪亂了她的思緒。待字於閨,獨守這樣的夜晚,不免有著淡淡的悵惘。

此時的她,若如一輪明月,高雅端然地高懸在文壇的天空上,溫和的光芒,讓人不禁仰望。但是掩門自處,繁華過後的孤獨,悄悄地泛上心頭,讓初涉世事的她感到無措。

那麼就溫一壺酒,和著風聲雨聲,伴著人影,自斟自飲吧!

卻又是不勝酒力,不覺昏昏睡去。一覺醒來,已是次日清晨,酒意尚未消,恍恍然,記起昨夜風雨來襲,窗外不知是何種景象。

恰好侍女進屋幫她捲起床簾,便小心試問,院裡的海棠,是否經得起這一夜的風雨?一個“試”字,道出了她憐花惜花之情,不忍看到花落滿地,怕知道又忍不住想要知道的矛盾心情。

捲簾人並不知她的`心意,才回答得這樣的漫不經心。簡單的一句“海棠依舊”,不但不能慰藉她心中輕愁,倒更惹起她的傷感。多愁細膩的清照問得急切,天真粗心的丫頭答得冷淡,問者有情,答者無意,如此一對比,讓小詞更加靈活起來。

一陣嘆息,知否,知否?經雨之後,綠葉該是更加的豐潤,海棠也該是憔悴了不少,只剩零星的春紅了吧?

好一句“綠肥紅瘦”,紅、綠、肥、瘦,本是尋常話語,甚至毫無美感,清照竟可以這樣自然天成地串成一個天巧的絕唱。言辭直白,卻情韻深長,“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清代黃蓼園《蓼園詞選》)。

寥寥三十三個字,用平易淺近的對話表達內心的傷春之情,巧妙的構思,真摯的藝術情趣,讓人眼前一新一亮,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易安詞”。

一曲《如夢令》,驚動了宋代的汴京……

風雨驟來,花事凋零,自然讓心細若塵的她眼前蒙上一層淡淡的霧氣,讓她未妝的容顏沾染些許輕愁。並未發生任何的故事,日子過得不驚不擾,卻在心裡埋下了一顆傷感的種子。

這兩首詞,在學生時代都學過,並且要求背誦。然而只是背誦了,當時對李清照的身世背景並不甚瞭解,亦不能深刻地感受到她的喜樂與憂愁。

時隔多年,再次讀到,竟感覺朗朗上口,亦回味無窮,被清照的驚世才情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