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豐子愷竹影教案範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06W

《竹影》是豐子愷散文作品中一篇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全文敘述幾個小夥伴,藉著月光,在自家的/"水門汀/"上游戲,描畫映著的竹影,你一筆,我一畫,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那麼為幫助大家更好備課,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最新的《竹影》教案範文,歡迎閱讀!

豐子愷竹影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大膽,對充滿童稚的遊戲有切身的體驗和濃厚的興趣,但他們往往忽視了遊戲中蘊涵著藝術的美。讓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自主探究,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故確立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中西方藝術博大精深,學生了解一些它們的差異,可提高他們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1、 收集整理有關作者的資料。

2、 師生共同製作多媒體課件。

  [設計思路]

1、“語文課要給學生一點什麼?”我認為應是讓學生心靈的自由放飛,在向生活的拓展中,得到人文的薰陶,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採用“激趣——感知——品讀——欣賞——遷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觀,讓學生覺得語文課不僅是語言的文學美,而且有畫面的藝術美,覺得語文課既是知識的獲得,又是一種美的享受。

2、改變以往語文課知識的構建方式,由單純的傳授轉變為師生雙方參與的互動,營造師生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語文課堂,學生自主的讀、說、悟,教師恰當的引導、調控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合作交流學習中,體會童稚的活動中蘊含了藝術和美。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匯入新課:(多媒體演示)

導語: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我現在也教我女兒唱這樣的兒歌,每當這時,我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從生活走進語文的課文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中的發現,進行藝術美的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走進《竹影》。

(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資料蒐集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

(學生回答有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的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的朗讀。

(學生找到後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水平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一次童稚的遊戲,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遊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的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通過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藉自身的審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強了語文課的容量,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注重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的培養。)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侷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遊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穫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遊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讚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通過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資料連結]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自幼愛好美術,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回國後,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建國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著有《音樂入門》、《緣緣堂隨筆》、《豐子愷書法》等。

  [作業設計意圖]

語文學習應向課外延伸和拓展,賈平凹的《月跡》(節選),就是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遷移能力和應用能力,讓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好的自主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