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31W

【內容摘要】

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設計論文

文章旨在通過作者教學中的經驗總結,對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進行設計,從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內容的選用與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物件的分析、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設計等方面進行闡釋,並選用《拉德茨基進行曲》《藍色多瑙河》《蝙蝠序曲》三首曲子為例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以期在鍛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學習興趣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程 教學設計 《拉德茨基進行曲》《藍色多瑙河》《蝙蝠序曲》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否被課堂內容所吸引,不僅僅取決於教師講課是否具有系統性、流暢性,或者是否擁有優美得體的肢體語言,而是取決於教學內容的選用、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因素,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不同位置看待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及時加以解決。直觀的教學目標、多樣緊湊的教學安排、有趣的課堂匯入等環節都會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基於此,下面筆者進行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設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內容的選用與教學目標的設定

本文選用歐洲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作品《拉德茨基進行曲》、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音樂作品《藍色多瑙河》和《蝙蝠序曲》的賞析為教學內容。另外,為了豐富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讓學生具備看譜唱歌的能力,賞析音樂作品前應加入少量樂理知識的學習,同時根據以上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本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可劃分為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知識目標是技能目標的基礎,技能目標是知識目標基礎上的能力拓展。

(一)知識目標

1.樂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樂理知識的基礎上,繼續學習五線譜的音符和節奏。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演唱,讓學生在音樂體驗中學習音樂理論知識。

2.歐洲古典音樂賞析。讓學生熟悉曲目背景以及風格特徵,加深對樂曲的理解與體驗,積累文化內涵。

(二)技能目標

1.樂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積極地動腦學知識、動手打拍子、動口唱旋律,通過樂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簡單的識譜唱歌技能。通過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與瞭解,讓學生更加自信。在集體的“學”“做”“唱”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共同學習音樂、參與音樂表演活動的快樂

2.歐洲古典音樂的欣賞。課堂中“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習慣於“輻射式”學習習慣。例如,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對同時代的中外音樂進行對比欣賞,讓他們瞭解在同一時代下,不同國家不同的音樂風格以及人文風情,培養學生辯證的學習方式。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課程設計中對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十分必要。教師要提前預想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分析出解決辦法,這樣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是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將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創作背景客觀地教授給學生,對作品進行形式與內容的分析。教師要帶領學生感受簡單的音樂創作形式對情緒的影響,並給學生講授音樂作品內容對情感的影響。其次是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於樂理知識的學習方面。音高、節奏等理論知識的學習較難掌握,如果僅僅是對於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很難記牢。因此,應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廣為傳唱的歌譜相結合,進行歌譜分析,並試著打節拍演唱歌譜。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能幫助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樂理知識。此外,還要加強學生對本節課欣賞內容的鞏固,讓他們熟悉欣賞曲目的旋律,並能夠哼唱出所欣賞樂曲的主旋律。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大膽、自信地參與到音樂歌唱和打節拍的表演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還能讓學生在參與音樂實踐過程中掌握本領。

三、教學物件分析

首先,音樂的體驗和欣賞能力的鍛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知識積累得越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越大。每位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教師所授課程有吸引力,他們便會積極學習,接受更多的知識。這種知識不僅僅侷限於音樂理論知識,還應擴大欣賞範圍,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高。其次,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幫助學生髮現事物間的聯絡,以形成習慣性的發散思維。再次,增加課堂律動環節,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讓學生參與教學互動,讓其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加深對音樂欣賞與音樂表演的體驗,使學生從欣賞的、看似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的、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

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讓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從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強視聽覺享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此外,多媒體教室還可加入電子琴鍵盤,必要時,教師可以彈奏主旋律,以幫助學生更快地達到學習目標。

(二)啟發式教學方法

許多經典的音樂都來源於生活環境中所播放的音樂。在教學中,教師應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吸引其注意力,對所學知識加深印象。例如可以把一些電視、電影或廣告中出現的經典音樂,以及學生所熟知的旋律曲調作為內容引入課堂,以加深學生對經典音樂的瞭解與記憶。如課程中安排欣賞德國音樂家約翰巴哈貝爾的《D大調卡農》時,可先播放學生喜愛的韓劇中《卡農》的旋律及視訊片段,讓學生與優美的旋律和熟悉的內容產生共鳴,引導學生對此曲的創作背景產生興趣,再介紹曲子的原作者以及相關內容。

(三)互動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美國的中國小音樂課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通過音樂教育讓學生產生表達自身的想法。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往往不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音樂課堂是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達內心想法的一種教學環境,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情感的交流,引導學生適應互動式的學習方法。另外,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況以及學習動向。筆者認為,教無定法,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有時也並非一成不變,在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基點,及時調整甚至轉變學習內容,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更多的知識。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樂理知識的學習

課件展示關於五線譜中的四分音符知識,教師教會學生四分音符的識譜後,要給出一首簡單的四分音符組成的譜例,並帶領學生一起打拍子演唱譜例。在學生學會之後,可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四分音符譜例的寫作(能力的`拓展)。本部分教學過程約10-15分鐘。

(二)歐洲音樂欣賞

曲目一:《拉德茨基進行曲》

1.懸念匯入。教師要針對曲目進行提問,以設定懸念,例如“是否聽說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學生回答之後,便可切入主題。

2.樂曲背景。教師要告訴學生這首樂曲的創作背景,即詞曲為作曲家寫給一位將軍的,當他發現將軍是一個殘酷的軍閥後,便不願意再演這首曲目。但這首曲目仍以鮮明的曲風、優美激昂的旋律吸引了聽眾,一直流傳至今。

3.思考題。教師需要提出一些思考題目,以便讓學生對曲目加深印象。如“請大家在欣賞過程中注意交響樂隊中都有哪些西洋樂器?”。

4.課件演示和音樂欣賞。教師要帶領學生參與樂曲中的擊掌打拍段落,通過音樂表演使學生體驗到音樂的樂趣。在欣賞環節結束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說出對樂曲的理解與感受,然後予以評價。隨後再對樂曲進行鞏固欣賞。欣賞過後,可嘗試讓學生小聲哼唱出主旋律。

曲目二:《藍色多瑙河》

1.課堂匯入。教師要介紹小約翰與老約翰的父子關係,並讓學生了解華爾茲舞曲本是民間流傳盛行的舞蹈形式,是知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把華爾茲提升成了宮廷中的一種高尚的舞曲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藍色多瑙河》。

2.樂曲背景。學生要明確,小約翰於1866年創作了這首樂曲,作品旋律優美、氣息寬廣,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這首曲子在每年元旦舉行的維也納音樂會上都會被演奏。

3.課件演示和音樂欣賞。教學中選擇“2010年維也納新春音樂會演奏現場”進行課件演示。隨後讓學生對比欣賞該音樂會往年的演出風格。最後,教師要給學生介紹三拍子節奏的概念,並讓其瞭解課件中哪裡採用了三拍子節奏。然後教會學生如何用手勢打三拍子節奏以及如何簡單地指揮三拍子樂曲。

曲目三:《蝙蝠序曲》

1.情景匯入。欣賞過前面兩首樂曲後,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疲勞感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美國卡通片《貓和老鼠》中貓指揮交響樂隊演奏的《蝙蝠序曲》,以幽默詼諧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欣賞音樂。

2.簡要介紹曲目。欣賞了動畫片之後,教師要簡要介紹本首曲目,即《蝙蝠序曲》是小約翰選取他的經典歌劇《蝙蝠》中的部分旋律創編而成。

3.課件演示和音樂欣賞。在學生欣賞過這首樂曲之後,教師應鼓勵其大膽說出對於此樂曲的感受,由教師進行點評與總結。最後,引導學生結合樂曲背景及結構,再欣賞一首由日本知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指揮的《蝙蝠序曲》,以加深對樂曲的體驗與感受。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要注意必須明確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並簡潔、明瞭地展示給學生。對於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物件,教師要提前進行分析與研究,以確保音樂欣賞課程的順利進行。而一些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有助於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中,之所以安排了樂理知識與欣賞內容相互交替的環節,主要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與教學效果。如果學生在課堂中感覺疲憊,注意力不夠集中,那麼可以在課堂匯入部分採用卡通動畫中的音樂,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發散學生的思維,這對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