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心得體會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42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1

為進一步轉變廣大家長的教子觀念,提高家長的教子能力,幼兒園專門請來幼教專家為家長開設家教講座。

20xx年10月21日晚7時,幼兒園600多位家長,圍坐在幼兒園的操場上,聆聽中國教育學會幼教專家蘇琳老師的《親子教育》家教講座,會前,黃三英園長致辭,代表全園師生和全體家長,對蘇琳老師等教育學會幼教專家蒞臨我園表示熱烈歡迎,對廣大家長在百忙中來園參加活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緊接著,蘇琳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案例,向家長們介紹了親子教育的方式方法,多幅與學校、家庭教育有關的圖文並茂的漫畫,使家長受到了教育。

蘇琳老師特別強調家庭作為孩子成長髮展的第一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其中,家長的正確教養觀念起著關鍵的作用,她將家長們關注的家教問題一一作了耐心解答,她最後的.結尾語,相信能帶給有心的家長們很大的觸動: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天天向上。

蘇琳老師的講座聯絡實際,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更具說服力,讓在座的家長充滿了信心,確信自己的孩子通過努力也一樣可以成為天才,同時也為今後的家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2

9月22日下午16時許,普雄路幼兒園開展了時刻把握孩子的需求,學習市學前教育專家徐則民老師的“讓遊戲更自主”講座視訊活動。

視訊中,徐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的講述方式,身臨其境般的把普雄路幼兒園的老師們話題點燃。講座圍繞著徐老師提出的幾大問題進行,如“我們應該有一個怎樣的材料觀?什麼是想怎麼就怎麼玩?教師的經驗會不會干擾孩子的遊戲?沒有成人的內容,孩子們為什麼能玩得如此淋漓盡致?孩子傻玩怎麼辦?遊戲為什麼總是一條街?遊戲預約,方便了誰?減少遊戲中的垃圾時間?如何看待教師沒事做了?”等當下一線教師的熱門話題進行著。徐老師一系列的'圖示和案例生動形象的剖析了這些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闡述了一些自己的經驗所得,總結了相應的有效方法,使得在座的給教師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後,在大教研組長韓老師的組織和園長鬍老師的引領下,各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自己在帶班過程中遇到對自主遊戲的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旨在讓普雄路幼兒園的孩子們插上奮飛的翅膀,獲得更自主的遊戲環境和空間。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3

曾經有一個教育者說過:“教育始終應該是一個付出和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和享受的過程!”

今天聽了xx市幼兒教育專家xxx的講座之後,對這句話理解更深刻。作為一個老師的確需要不斷地的學習,及時充電,也要無私的奮獻、付出,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悟!。x教授的“跳出傳統思維做促進孩子發展的教育”和“讓環境說話”這兩個主題的講座真的是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教育?教育是一種平衡!兒童發展領域的平衡、教師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環境創設的平衡,教師應努力實現兒童自由學習和成人指導或幫助兩者之間最優平衡。我們的教育如果出了問題,沒關係,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及時改進還是會有所發展的!看了國外的有些教育圖片,讓我感到平時對自己孩子或者學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辦代替太多了!孩子會做的讓他們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們有能力做的事情為什麼大人去幹擾呢?作為老師或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點還是讓他們把自己願意幹的事情慢慢做完吧!

其次,讓我知道佈置環境不是單一的美化和裝飾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會說話”《指南》指出給孩子創設寬鬆愉悅的環境、有教育意義的環境。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幼兒的第三任老師,也是教師的好助手。

讓環境“會說話”常規教育無形中會形成,如孩子排隊搶著往前站、吃飯時亂撒、區域活動時大聲說話等等,如果我們貼有相應的標識標誌孩子就不會搶著喝水、站隊,上廁所,也不會把不愛吃的東西亂撒,會自覺排隊,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規定的地方,養成安靜地進行區域活動或集體活動。

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在無意注意中識很多字和認識很多數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床頭上貼有自己的名字和學號,慢慢的他們無意識的認識了自己的名字,還有佈置環境牆上的很多字他們慢慢的也會認識。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內容就會展現在臉前。

環境是實踐一日課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把課程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就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愉快的瞭解探索簡單的科學知識、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或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善於模仿或表演社會知識和舞蹈音樂,並能用手工或繪畫表達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以上是我對這次聽幼兒教育專家講座的點滴感悟,有不成熟的地方希同行們提出寶貴的建議。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4

20xx年x月x號,xx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促人反思的講座,xx老師不僅引領我們發現問題,為我們指引改進的方向,更激勵了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迫切心理。

熱愛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工作。xx老師在關注幼兒園課程四大領域時,對生活方面提出了“品質意識”、“標誌意識”、“個別意識”和“水平意識”四個方面,從這四個方面,我們讀懂了什麼叫“細微處見真情”,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孩子們。

xx老師的講座使我們懂得了怎樣去愛,怎樣用心去工作。與家長真心溝通,關注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細節,採用各種方式,及時與家長交流相關資訊,哪怕只是一個溫馨的小提示,只有這樣老師與家長才能更好的彼此信任、相互體諒,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對孩子,細心呵護,一視同仁,關注孩子的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x老師說“孩子的習慣是對生活活動的最好反應”,這句話促使我們每個人進行自我反省,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斷思考,發現問題,正視存在的問題。x老師在談運動與遊戲的時候,給我們分析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戶外自主遊戲增加的同時,孩子們高結構運動的減少,基本技能的欠缺等,提出要中低高遊戲的結合,孩子的運動要有“刺激性”、“挑戰性”、“野性”。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習的最有效途徑。怎樣發現問題、怎樣很好的.解決問題、怎樣使我們的運動、遊戲富有“刺激性”、“挑戰性”、“野性”,這些都是我們要不斷摸索、不斷學習的東西。

知識是進步的源泉。x老師從價值、目標、設計三個方面,更深一層的談了幼兒園的學習活動。x老師強調了錯誤知識與情感傷害對孩子的影響,引領我們更多關注易被忽視的東西;用孩子的最近發展去幫助我們正確理解一節課的價值所在;強帶課改後目標的可調性等。

x老師的談話引導我們從新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同時,更讓我看清了自己知識的缺乏,知識是進步的源泉,不吸取新的知識,我們就只是井底之蛙,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或是發現問題,但卻不能正確的解決問題,這樣我們怎能進步,又怎能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們呢?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5

xxxx年11月14號,我有幸與來自全縣的幼教同仁們一起相聚在思源高中報告廳參加“培訓學習。首先很感謝教育局給我們搭建的這一學習平臺,雖然只有一天很短的學習,但受益匪淺。培訓中海南師範大學郭敏老師的《幼兒園教師藝術表現力基本功講座》和海南省機關幼兒園何卓老師的《幼兒保健知識專題講座》讓我大開眼界,在這裡我接受了思想上的又一次洗禮,這兩次的專題講座很精彩!他們的講座理論與實踐案例相連繫、幽默與嚴謹並存的語言讓我欣賞到了名師的教學風采和培訓教師的愛心與責任。老師們給我們帶來大量的視訊片斷,給我很大的啟發,有些很吻合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同行一起欣賞,並在欣賞中交流。

郭敏老師講座涉及點很多,他們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傳授給我們,讓我改變了陳舊的教學觀念。我認識到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專家們的講座涉及點很多,他們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傳授給學員們,

聆聽費張海南師範大學郭敏老師的《幼兒園教師藝術表現力基本功講座》中提到幼兒學前音樂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歌唱學習過程中,孩子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練習能力,培養較好的控制能力和歌唱藝術表現力。同時在學習歌唱的過程中,開發一些學習方法和成功經驗,養成一些學習習慣,將獲得的成功體驗遷移到其他領域和其他型別的學習活動中,對幼兒的歌唱藝術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組織幼兒歌唱教學的意義以促進幼兒歌唱藝術表現力水平的提高為目的,組織幼兒多聲部歌唱活動,探索自然發聲和多聲部歌唱教學在幼兒歌唱教學中的可行性,對幼兒歌唱的藝術處理和實施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養幼兒歌唱藝術表現力可以使其獲得對社會生活的認知、豐富的情感。

聆聽海南省機關幼兒園何卓老師的《幼兒保健知識專題講座》其中提到秋季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變換了,幼兒家長也要與幼兒園的要求相一致,為幼兒買個小鬧鐘,督促幼兒早睡早起,適應幼兒的生物鐘節律,不僅有利於幼兒身體健康成長,而且幫助幼兒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多備幾件秋裝,如夾衣、春秋衫、絨衣、薄毛衣等,做到酌情增減,防止“涼氣”的侵襲。,不要急於給幼兒新增過多的衣服,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衣服要逐漸新增,使幼兒身體逐步適應環境氣溫,擁有抗禦風寒的能力。幼兒家長與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遊戲,積極鍛鍊,不僅進行了“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提高健康水平,增強抗病能力,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充分的準備。

這次培訓,使我對教師職業的神聖認識更加深刻,教師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老師的講座雖然我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引領和指導作用。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將所學知識以及自己積累的經驗再進行慢慢“消化”,我學以致用,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讓培訓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大放光彩!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6

x日,我園邀請了xx幼兒園xx老師和xx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講座,題目是“做個智慧型班主任”和“成長路上的多點兒和少點兒”,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學習,這次的學習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講座理論與例項結合,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瞭如何成為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經過這次的學習,收穫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

過去,我們是領著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本次學習中x老師和x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一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物件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總之,經過此次學習,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為孩子上好課,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幼兒園教師講座心得7

今天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我這次聽專家xx講座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從我內心來說我覺得我是帶著感激之心和求知的渴望而去的。同時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所看。所學。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應該說xx市的幼兒教育確實是走在全國的最前沿,我學習到了最新的幼教理念。感受到了xx市二期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同時反省自己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中較大的差距,應該說我還有一段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才能向這種理想的幼兒教育靠近。

就像一位上課的老師所說的:"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總是習慣於只埋頭幹活活不抬頭認路。工作中少了一點思考。"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迷茫的趕路人,看清了一個努力的方向,解決了工作中的許多困惑,很多事情都有恍然大悟,豁然開朗的感覺。

除了專業知識上的收穫以外,我們更從講課的專家老師們身上感受到她們思想求新。功夫求深。做事求實。快樂工作的生活態度,應該說有許許多多來自心靈深處的觸動。

xx市一共開展過兩輪課程改革,二期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幼兒的發展為本。

一個幼兒園的發展是以幼兒的發展為本,幼兒的發展水平也是衡量幼兒園保教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那麼什麼是幼兒的發展呢?幼兒的發展是指孩子從一個自然人發展為社會人,是人社會化的過程。

這裡的發展包括了四個含義:一是全體孩子的發展,二是每一個孩子的全面和諧的發展,三是富有個性化的發展,四是發展的可持續性。

孩子必須通過活動來發展,那麼落腳點在於要改變幼兒的學習方式,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是以前的教育是空杯和壺的關係,也就是一種被動的老師講孩子聽的填鴨式的教育,而二期課改的教學活動中老師與幼兒應該是園丁與種子的關係,也就是說老師應該向園丁一樣給種子提供適宜的環境,創造適宜的條件來促進種子的發展,讓學習成為孩子全身心的體驗,操作和感受。

每個孩子都有很大很大的發展潛能,並且每個孩子發展的潛能有很大的差異,這種與他人不同的差異是孩子的權利。這就要求老師們在集體教育的背景下更多的關注個別教育,並且要承認差異,發現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讓孩子獲得有差異的發展。

每個帶班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每個班都有幾個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孩子,怎麼對待這些孩子呢?在以往的工作中我總是用同一個目標和內容對待全班的孩子,其實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調整一些小的目標通過個別教育來實現的。應該說中國教育有一個明顯的弊端就是一刀切,常常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其實組成森林的每一棵樹木都不同。世界上沒有兩篇相同的樹葉,更何況是人呢。

所以老師們還要用一種成熟的心態來接納孩子的差異,例如xx市的特級教師xx老師有幾個很好的做法就是:x老師的班上有一個固定的牆面佈置就是每週請一個孩子和他的家長佈置一塊屬於自己的展板,在展板中展示自己的特點,特長等,包括照片。繪畫作品,書法作品手工作業等等。同時這種活動形式也為每一個幼兒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這件很小的事例也體現了老師對孩子錯誤的接納,體現了老師的一種正確教育觀念。

教師最困難的就是洞察孩子想什麼?我們總是說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其實這是非常非常難的。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只是走近孩子,靠近的'近。那麼怎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呢?首先我們要一種求真的態度去了解孩子研究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不做觀察不做記錄不作分析就無法瞭解孩子,走進孩子,從而瞭解他們的需要。觀察分為有計劃的觀察和隨機觀察,老師可以用表格。符號。標記。照片。錄影錄音的方式記錄,作為一個優秀的老師要有觀察的意識,他們通常會隨身攜帶筆和小紙片,隨手記錄下孩子的隻言片語,或者是事件中的關鍵詞,然後再進行事後分析記錄。

有時候他們還會記錄下課堂中的關於開展某個主題時的師生對話,這樣做可以幫助老師瞭解孩子對這個主題知識的儲備情況,同時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正在開展什麼主題,老師也積累了很重要的第一手資料。觀察記錄是一個老師專業成長要走好的第一步,這一點我的感受很深。我們以往很忽略這一塊,所以導致了我們工作存在著教育目標不明確。不夠了解教育物件以及師生關係不融洽的現象。

在課程改革中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課程的有機整合。在我們幼兒園的課程中我們經歷了分科教學。五大領域課程,到現在的主題活動整合課程。我們有很多困惑,到底什麼是整合課程呢?有很多老師說其實是換了個說法而已,還不是語、常、計、體、音、美。所謂整合就是把他們都拼湊在一起就可以了。就像一條章魚一樣只是戴了一個整合的帽子,其實搞的還是的分科教學。

真正意義上的整合不在於內容本身,而在於通過內容的整合來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的發展,這種整合不是拼湊而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對內容進行合理的聯絡。從這個活動中可以看出整合是一種多領域的,有機的,整體的,層層推進。

隨著課改的深入,對幼兒園老師專業化的水平已經越來越高。面對這些要求我們都深感壓力,我們以前在幼師所學的教育理念以及彈唱畫跳的技能已經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在幼兒教育的領域裡知識在不斷的更新,老師的學習如果不跟上,就會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如今對幼兒園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求教師有親近孩子的能力。有讀懂孩子的能力,有積極互動的能力,有和家長溝通的能力,有實踐反思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在學習中與孩子共同成長。

教師的魅力在於:與孩子心靈的交換。智慧的對話,生命的呼喚。在幼兒園教師這個領域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老師在這份事業裡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只要每位老師用心去做,就能成功。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常會感到倦怠,為什麼這些老師都沒有提到工作的辛苦呢,老師說:一個人他只有熱愛工作他眼裡的工作才是快樂的。當我們遇到我們不願意做但又必須做的事情時必須要調整好心態說服自己,然後快樂的去做。這樣你才能快樂工作,享受生活。也許我們會從這些話裡獲得一些啟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些成功背後都有他們對事業的一份執著,因此他們覺得自己是快樂幸福的。

應該說這次聽了專家的座談會是獲益匪淺,還有很多很多感受希望能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與大家分享,最後我想用這幾句話作為今天和大家共勉:做敬業之人,樂於敬取。做敏銳之人。善於發現。做靈活之人,善於遷移。做聰明之人,善於合成,做智慧之人,善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