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通用37篇)

欄目: 作文 / 釋出於: / 人氣:2.7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眼中的孔子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通用37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

推人道,復周禮,功比三皇五帝;

創儒手,育桃李,才領萬世風騷。

復八百載先周禮之樂,創五千年華夏之瑰章。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文化,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之中,雖經無數風雨洗禮,但仍熠熠生光。

在一個禮樂崩壞,征伐不止的時代,孔子放棄了隱退歸林的消極做法,以一顆赤誠的社會責任心,帶領著他的弟子們,積極用事,推行改革。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用來形容他或許再恰當不過。

他走在世人的最前列,倡導只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方會使百姓有恥且格;他奉行以信取天下,認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他憎惡僭越之行徑,痛恨八侑舞於庭的大不敬做法;他嚮往燦爛的周文化,堅信文王既沒,文在茲矣;他遠離小人,主張道不同,不相為謀;他悔恨沒世而名不稱,感傷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攬五美於一身,屏四惡於萬里,聖人以其高尚的精神品質,為萬世之楷模。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是他堅持真理、永不放棄的品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他嚴於律己、非理不為的品質;正名、順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他正己修身,模範帶頭的品質;推三年之喪,行孝悌之名,是他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告的品質;以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是他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品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樣讓人遵循。孔子以一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問心無愧的頑強,一路走來,並將繼續走下去,永遠不停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

孔子,活在了歷歷代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他的思想影響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別人心中的孔子是天縱之聖,但你想知道我眼中的孔子嗎?

我眼中的孔子,他心懷天下。有一次,途經楚國時,子路向兩個隱士問路。那個隱士說:現在天下亂哄哄,你跑這跑那,還不如學習我們隱居起來呢!孔子聽了,大受刺激,長出一口氣,才慢慢地開口說道:有些人能和鳥獸住在一起,我卻不行,假如天下都太平了,我還跑什麼呢?

孔子不但心懷天下,而且有著遠大的報負。他五十五歲時,在魯國擔任司寇,本可以吃著公糧,樂享清福,可他為了更好的宣揚仁政,打破教育壟斷,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間,跑了五六個國家,雖然諸多不順可他依然沒有放棄,將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幾番波折後,回到魯國,更加堅定得專心執教,開創私學先驅。

儘管孔子很偉大,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同樣有缺點。當他最得意的門生――顏淵死了的時候,顏淵的父親顏路向孔子建議說:孔子,您可以把您的馬車賣了,給顏淵換個好棺材。儘管孔子痛失愛徒,悲拗欲絕,但他仍然不同意,他說:我還列在大夫之後,不可以無車!說明孔子相當看重身份地位和禮節。

孔子雖有缺點,但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對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位心懷天下、有抱負的孔聖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

也許,是孔子被尊稱為“聖人”的原因,我很少看到評論他的文章。

在漫漫歷史長河裡,儒教——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早期便從周公就開始,到鼎盛時期的春秋,一直到現在都有人在膜拜孔子。

孔子留下的《論語》,稱得上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他建立的儒教教派,和佛、道是中國的主流教派。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儒教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每個教派都有它的主旨,但儒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文化?難道是有差等的仁愛和所謂的官場文化嗎?我想:除了這樣虛偽的思想也沒有別的了吧?

在《論語》裡,有孔子這樣的一句話:唯女子小人難養也。真的是這樣嗎?也許在封建君主紙時代真的對女子有歧視,那麼我要問一句:“孔聖人,你不是講仁愛嗎?這個時候你的仁愛跑哪兒去了?”

歷史上曾出現過明鮮的教派紛爭:及墨子和莊子支援的墨家與孔子和孟子支援的儒家。當儒家剛拿出反對墨家“兼愛”的;理由時,墨家便開始嘲笑儒家有差等的愛。

當我們細讀《論語》,便會發現:這其實並不是給普通百姓讀的,而是給官員讀的。在其中以治國一詞為中心,講了許多身為國君的“規則”,並且認為,一個正人君子,就必須踏進宦海。

我眼中的孔子便是上面我所說的,雖然,大部分人眼中的孔子是一個所謂的“聖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4

從小,我就知道有關孔子小時候許多有趣的故事。知道他是我國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上學後,我從二年級語文書的綜合練習中就能找出孔子寫的《論語》裡的名人名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己所不欲,毋施於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等等。都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謙遜,善良,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的偉人。

讀了這個學期語文課本中《孔子和學生》一課,使我更深刻地、生動地瞭解了孔子身上的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孔子從不以家境貧困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重要原因。孔子也非常謙虛。雖然顏回、子貢、子路、子張、子夏都拜他為師,孔子卻說自己不及顏回守信、子貢聰明、子路勇敢、子張嚴謹。這些都是孔子善於觀察的結果。他知道門下所有弟子的優點和缺點。

這些名言和故事不僅教育者他的學生,也一代一代的,深深地影響著作為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的我們及國外友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5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生命也亦如斯,奔流到海不復還。從出生到死亡,從起始到終結,不曾停歇。

長天寥廓,高原風吹皺春潮,暗湧亙古的血性。生生不息的雪山,膨脹著日月的精華,孕育著生命起始的輪廓。水,從巖壁上,蒼茫的雲煙中傾流而下,在悠長的古韻中幻化成生命的起始,亦是水的起始。在蠻荒中開拓,凝成嬰兒的雛型,開啟了命運的齒輪,開始造就靈魂的落差。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忘川之上,騰起龍的身影,絢麗成一種迷幻的奇詭。嶙峋的起伏,是幼年時求知與好奇,迴旋著雄渾的氣勢,帶著對生命的驚奇,嘶吼,奔流。一川煙雨,在粼粼波光種變的浩瀚深邃。水從峽口湧出,帶著千軍萬馬的氣勢,斑駁在朦朧的蒼茫裡。幼年時求索,看一葉泅渡,觀天地遼闊。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千帆竟發,在水道上淡淡哀愁。把酒臨風,望遠去鶴影,俯瞰大江東流;夢迴洞庭,閱盡萬傾煙波,借問魂歸何處;日暮鄉關聽江楓滑落,看漁火閃爍。青春年少,正是大好年華,妄想憑一腔熱血換取江山萬里。信步永姿,遊吟水調歌頭。水在流洩,沿途碰出生命的璀璨。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漸入平原,八百里茫江,漁舟唱晚。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盈盈水汽,嫋娜成九州華夏。泊一葦古風,洗一路風塵。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少年已過,是中年的無奈與惆悵。金戈鐵馬,曾豪邁一方;河山萬里,卻如舊夢過矣。中年,是暮鼓,開始步入結局。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水在漸變平緩。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

入海,帶著平靜與蒼涼。水,洗滌勒平庸、痛苦甚至是輝煌。海風陣陣,銀色的浪,不捨晝夜。誰流成魄。幻成億萬斯年的遙遠與廣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從暮年到生命的盡頭,是水入大海,最終歸於一片蔚藍。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水,從遠古而來,匯成江河,有向遠方奔流而去。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如雪。人的一生,從一個胎盤孕育而來,在羊水中突破,在社會中長大,在奔跑中離去。如水一般,不曾倒流。子曰: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達人而達人。水若人生,生若子曰:過猶不及。

半部論語定天下。正如水是人生命的基礎。儒家文化深入華夏,滲入龍的血脈,活躍在九州之上,遨遊於天宇之間!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而仁者壽。東欄一株雪,看的幾度清明春秋。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子曰:恭、寬、信、敏、惠為仁。我道孔子言天下,便是我心孔子曰。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6

他要走了,讓世人忘記他吧!

曾經,他是個身長八尺的年輕人。他擅長射箭,也好於此。把黑布纏在手上,取一支羽箭,弓弦緊繃,銳利的目光盯在箭靶上。“嗖”,箭就紮在靶心上。他還好仁與禮,在他的心中,有這樣一個大同世界——老人有所依靠,年輕人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幼兒有人扶養,即使是孤,寡,病,殘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若能實現,該有多好。

眼下,正值耕作時節。他拉著車走在長堤上。楊柳似少女,在微風中輕輕起舞,蝴蝶追尋著花香的影跡。春風撩起他的鬢髮,好生俊氣。他四處張望,看看這片土地。百姓的額頭上冒著汗,鋤頭翻出新的泥土,播下希望的種子。集天地之靈氣,享日月之精華。可是他的希望又在哪呢?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二小天下。泰山山頂直衝雲霄,在他的腳下,是巍峨的泰山,還有無盡的雲海。陽光燦爛奪目,漫漫的雲海上架起座座彩橋。他如此的渺小,這,就是“大”呀!沒有禮的雅,而是害怕。他那麼的渺小,山這麼的大。山頂的風就像一支軍隊,幾次衝殺給他留下的只有孤獨,別無其他。

他下了山,沿著山路走下去,走得更加崎嶇。

他坐在馬車上,他身邊的一行人都老了。額角的鬢髮已經斑白,眼角有了陰翳,衣服已佈滿了補丁。他們走得很慢,走得沉重。在這之前,顏回死了,子路也死了,他們帶走了回憶,給人留下孤獨相伴。當雪花落在他的頭髮上,他的肩上,他的粗麻大衣上,好冷啊!他想起了家,家裡還有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們圍坐在火爐旁,在講什麼呢?他們冷嗎?這是可千萬不要出去呀!會凍著的……

終於,在這麼一個夕陽下,他莊嚴地跪在地上,任由這風沙的拍打。叩首,叩首,再叩首。這是魯國的風,這是魯國的沙。他回來了,他終於要見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了,他們已經分開那麼久了……

後來,在楊柳樹下。髮鬚皆白的他靜靜地坐在那裡,緩緩地翻閱手中的竹簡。旁邊的房子裡,是他的一行弟子們,他們正在整理文獻,而另一邊,是學子們的誦讀之聲,“仁以為己任,不以重乎……”

看著這些,他說。這路,讓後人去走吧!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7

走進孔子,猶如走進一座知識的聖殿,猶如走進一座巍峨的大山,讓所有人都肅然起敬。因為,他掌握的不僅僅是知識,有做人的道理,“德才兼備”是形容君子的,但我認為,孔子才能配得上這四個字。

孔子的學問,那可是大家都知道的,汗牛充棟,學富五車,而從孔子弟子為孔子的話整合成《論語》一書中,也能多多少少的感悟“孔子學問真是太高了。”

而讓孔子出名的,大多在於他那高尚的品德。

我已經深深的被他征服了,只因他在兩小童辨日中的一句“不能決也”本來可以隨便說一個答案,那兩童也當然會照樣崇拜的他五體投地,而他寧可放棄自己身上“偉大學者”這個名號,也不能把知識的本錢丟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既然說出了這句話,那這句話就是一個紅線,是一個標誌,是一個信念,是一個決定。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讓我敬佩。

我已經深深被他征服了,只因他與項橐之間的故事,孔子對項橐的佩服也完全可以這樣想“拜一個孩童為師,豈不是丟了我的名聲,管他呢,他還只是一個小屁孩而已。”但他沒有這樣做,卻決定拜一個孩子為師父,這樣不恥與孩童結為師徒,反而體現了孔子高尚的品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謙虛求教的品質讓我敬佩。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敬佩孔子,也許是他實事求是的態度罷,也許是他謙虛求教的品質罷,也許是他的學問罷,也許是創立儒家思想罷,不管怎樣,孔子的才德讓我從心底深深折服,深深敬佩!

孔子,才稱得上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恍惚間,我彷彿看到了他向項橐虛心求學的場景;聽到了他“有教無類,以仁治國”的教育心聲;觸控到了一位偉大教育家,思想家的高尚靈魂;我也深深懂得了:聖人並不是被大多數人讚歎而偉大,聖人是因為徹底了悟到了自己的這顆心而偉大。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8

大聖人孔子當然是人人皆知,可他是古人,我們怎麼會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呢?經過老師的講解和翻閱書籍,欣賞他的畫,我已對他的外貌有了大致的瞭解。他高高的額頭,長長的兩眉,一雙不大不小的富有智慧的眼睛,長長的鬍鬚,身高中等,一副有著博學深思的樣子。

孔子也是一個大教育家,他有許多的弟子,如果用金銀銅牌來決定孔子最喜歡誰,金牌一定是顏回,因為他最博學;銀牌一定是子路,因為他直爽可愛;銅牌一定是子貢,因為他最尊敬孔子。

大家一定有個疑問:孔子是怎樣成為聖人的?告訴你們吧:自從在匡被圍、伐樹於宋、在陳絕糧後,他才被共稱為聖人,因為他通過了重重考驗。

我現在給你講一個關於子路和孔子的故事:從前,子路是一個將軍,回家時他看到孔子在教書,子路覺得一個有點文化的老頭還是挺好欺負的,所以子路拿起劍走到孔子學堂前來回揮舞,孔子見到了不理他。慢慢的,子路被孔子的寬容和大度感化了。當他到學堂請罪時,孔子說話了:你願意做我的學生嗎?子路說:我願意。從那以後,子路不再是隻會舞刀弄劍的匹夫,而是成為了富有學問的學者。

偉大的孔子為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教育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孔子的耐心和仁德令我向往,如果世間真有穿越,我願意回到春秋時代,做孔子的弟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9

你的熊熊烈火照亮著中國的文學旅程;你的精神的昇華牽動著每個人的琴絃;沒有馳騁沙場的你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

掀開你的頭巾,我才知道“為政以德”之道;

關注你的舉措,我才明白“克己復禮”之禮;

開啟你的心扉,我才感受到“仁者愛人”之理。

一行淡淡的墨跡“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你繼承了周代以來關於德和德治思想的文化傳統,提出了“為政以德”的主張,構建了以“愛民”“富民”“教民”“安民”“舉賢”“正政”“善政”為主要內容的“德政”思想理論體系。以德服人是中國傳統政治的核心,你說的“為政”實在是一種教化之學-----教育與感化,德治思想發揮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借鑑意義。

你彷彿聖人一般,從天而降,衣袖輕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你認為父母至死,子女應當守喪三年以表孝意,而你的弟子卻反駁道,守喪一年即可,只要心中有孝就可以了。孝弟這個東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看待你所說的“孝”“悌”的觀念,“孝”大可以治國,平天下,小可以修身,齊家。它是傳統家教的核心。這種“孝”強調“父為子綱”,實際上應當一分為二的看,既要肯定“孝”的合理性,又要與實際相結合,對父母不能盲從,對父母的不當之處,也可以勸諫,更應注重精神上的“孝”。至於“悌”,你是指善事兄長,聽從兄長,辨證地看,不能一味地盲從,不辯是非地接受順從。這就是復禮,除了禮,還要克己,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站得住,於是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於是也使別人行的通。這不就是你所謂的“仁者愛人”嗎?在你的倫理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的首要內容是“愛人”。一次,馬廄失火,你得悉,立即從朝廷回來,“曰:‘傷人乎?’不問馬。”你的這一舉動,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是重視“人的價值”的驚世之言,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人道主義思想之一。

走進了你,我瞭解了諸多,你不僅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也是我效仿的榜樣!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0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智哲的話語,闡釋著一份真理。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的理念,傳達著一份仁愛之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他的志向,透出一份責任心。

一本《論語》,淡淡的墨跡而已,但它所包含的,卻瞭然於心底,感受的是一份靈慧,一份凝重。而令人望而生畏的聖人——孔子的形象也漸漸清晰。

他嚴謹,他尚德,因此,他主張“為政以德”,認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他極力維護西周禮法,在他看來禮制代表著西周的“尚德”精神,因而當季氏享用周天子的八佾舞和《雍》歌時,他表示深惡痛絕。對政治主張,他堅定執著。在奔走列國的年代裡,曾受到暴力威脅,他不驚恐,不低頭,對自己的德行能力及政治使命充滿信心,加上得當的措施,終究化險為夷。他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他實踐了這個道德信條的。

他深邃,他博懷,他認為教育是培養一個人的最重要途徑。他創辦私學,廣收學徒,有教無類。他因材施教,力倡學思並重,學行並重,因而,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那深邃的目光看到了教育的發展前景,他總結了私學經驗,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深刻印象並規定了我國古代教育的發展路向。

他仁愛,他樂觀,他的思想和實踐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在他身上,自然流露的仁愛之心,體現著社會的良心和天地間的正氣。他認為人應積極樂觀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所以,他提倡“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人生奮鬥精神;他構設並執著的追求“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倡導“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交往原則以及“厚德載物”的仁愛精神。

他沉穩,他靈動,許多人認為,保守、守舊是儒家的一大特點,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其實,“信而好古”的他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如同一汪大海,碧藍澄清,冷靜、寬廣,深深地將我包容……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1

初識你,我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再識你,我明白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了乎”的胸懷;

又識你,我懂得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真諦。

禮,在你的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當季氏大夫擅自用天子之禮,跳“八佾舞”時,你憤慨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你建立理想社會的志向是堅定的;你為恢復周禮代表的秩序是嚴格的。所以,你提出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為人態度。你主張的是“克己復禮”。

仁,是你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要知道,那時的一匹要比一個奴隸貴。你“不問馬”,並非不愛馬,而是因為“愛人”與“愛馬”有著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的不同。這種思想體現了你的人道主義思想和對百姓的關心愛護。你主張的是“仁者愛人”。

育人,是你用終身去完成的偉大事業。面對一個同樣的問題,你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這是何等的良苦用心啊。在你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所以你就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引導他們。你的72賢弟子,該是幸福的吧?有這樣好的先生,何嘗不是件樂事?你主張“因材施教”。

三千五百年前,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吹動著你的衣角,但你卻一絲不苟,在多少個斗轉星移後迎送著一個個朝陽。先如今,你的思想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噢,仲尼,用你那先哲的智慧去照亮這個世界吧……請讓我們走近你!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2

夫子何為者?棲息一代中。——李隆基

我奔向曲阜,以我十二分的熱血與熱淚拌和的敬仰和嚮往,以我五千年的思愁鍛鑄的鐵骨和衷腸,以我年輕生命磅礴時空的大智與大勇,從每一道夾滿歷史風塵的磚縫中邂逅的一位久違的聖人……

前方,你的威嚴高高在上,萋萋綠草中仍可想見你當年弟子三千的大家風範;身後,斑斑牆上雖經風蝕卻依然炫目,似乎還可映照出千年閃電雷鳴中巍然不動的身影。你日夜如約地凝望九州的每個角落,因為每一寸土地無不灌注你博大思想的血液。肯定地,你見過山長水闊的豁達,見過巷陌人家的燈火,見到胡馬嘶風的悲涼,見過仰天長嘯的壯烈。可最終,你依然執著地留在這兒守著。日復一日地傾聽暮鼓晨鐘,接受凡夫俗子的膜拜。

歷史跟你開了一個不完美的玩笑。它讓你一生顛沛流離卻終不得志,死後留給子孫的也只是三間茅屋,一座孤冢。後來秦始皇燒過你的書,更後來漢武帝扶正了你,……可憐的你生前奔波遊歷,身後竟難求一方淨土。

在你墓前,凝視著那荒草掩蓋下的巨大土堆,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毀也罷,譽也罷,風雨風雨,你都獨自承受。

堅強如你。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的苦難,卻始終堅強樂道。“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搜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你年輕博大的思想。

寬厚如你。在一個秩序混亂的泱泱大國裡,你仍主張政教分離,“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決不把希望寄託於來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敬重生命的本身;“以直報怨”,張揚生命的尊嚴。追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相容博大如你。你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你就如同一個坦誠的長者,把愛握己及人乃至整個世界。

我引你為千古知音!你代表了草根,也代表了賢君。你融匯了國之德本。世事的滄桑與人性的洗煉並不能將你消沉!在冬日,你如冰雪之雕,欲刻欲晶瑩;在夏天,你如萬物之根,俞發俞深蓬!孔子,你是天人合一的象徵。你非中庸,你倡行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你也並非神,不是萬能。百姓對你最懂,所以我們尊你為聖!

後記:

從那一簇藍瓦黃牆的村莊裡傳來,餘音綿長,和那一條並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蒼茫裡蜿蜒而來又蜿蜒而去,瀰漫著,如麥田上濃得化也化不開的霧氣,我聽見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聲音,一直說到了現在。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3

今日的鄭國依然風雨悽悽。東門外的慄樹雖沒能使民戰慄,但高大筆直的樹顯得駝著背站在一旁的那個腿比大禹短三寸的老頭子格外矮小。他剛經歷了陳蔡之困,聽到喪家狗的評價,豁達地大笑道“然哉,然哉”,便挺直腰桿,繼續踏上了征途。

在這個禮壞樂崩的時代,孔子是一個另類。他所推崇的,是已經被霸主踐踏粉碎的周禮;他所篤信的,是已經被世人割捨拋棄的仁義。“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深信將周文化傳遞下去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為此他不懼桓魋之輩的刀劍,孤身在廣袤的平原上灑下一筐又一筐土,要築起一座大山。他隳三都,誅少正卯,十四年漂泊周遊列國,所為的,是重建被破壞的秩序,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不義而富且貴,對他如同浮雲。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順便把巍巍泰山融入了人格,使顏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使太史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楚狂接輿高歌鳳兮笑他,長沮諷刺他“是知津也”,桀溺否定他逃避惡人卻不逃避社會的行為,丈人斥責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就連看門者都知道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孔子怎麼會還需要靠這些人來點醒他?“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有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膽魄,雖終生不得志,明知所做都是徒勞,仍以一人之力與時代相抗衡。雖然顛沛流離,堅毅的人格卻從未改變。即使不再從政,他也堅持編纂詩書,傾盡所學教授三千弟子。他的諄諄教誨儲存在《論語》中,兩千多年來仍然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書呆子。那股韌勁,便從春秋流傳後世,萬古長存。

崔嵬岱宗屹立如故,孔子與他的精神、人格也永遠屹立於我們心中。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4

我在自己書房裡看著一本厚厚的論語,看著看著,為看得非常起勁,感覺就像孔子就在我的旁邊,對我講著一些令人深刻的大道理。就這樣,為沉迷在論語這本書裡,漸漸的,夢境開始了。

我無緣無故來到了一所簡陋的房子裡,突然,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穿著書生的衣服,還有許多的書生拿著一本厚厚的書,正在搖頭晃腦,念著書中的話。還有的坐在椅子上,寫著一些字。有的互相交談,互相學習著道理,最令我驚奇的是,額竟然看到了歷史上中所描繪的一個偉大的人物——孔子。為正看見他在教導自己的學生,看到他博大精深的樣子,為整個人都充滿了好奇和激動。

為小心翼翼的走向他,直到看清孔子的面孔,他長著一算大眼睛,臉上佈滿了皺紋,嘴邊上下還有長長的白色鬍子。他坐在石頭上,突然看到了我。孔子有幾千名學生啊!為頓時佩服孔子了。他看著我,為不由得緊張起來,朝他走了過去。當為過去的時候,便聽他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聽了他的話,為的臉一紅,為一直都想請教一下孔子的,沒想到今天可以實現願望了。

“孔子先生,您能教我一些學習的方法嗎?”我走在他的前邊,和古代人的坐姿一樣,耐心的聽著他的話。他告訴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要對學習充滿了喜愛,這樣學習才能有所進步。”接著,為又聽他說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不僅僅要思考,還要學習,學習的時候也要思考,這樣才能學好。同時,學過的知識還要牢牢的再記住一遍,方能深記於頭腦之中!”聽了孔子說的話,頓時讓我的思路清晰了,原來學習是要這樣的!

之後,為還向孔子問了很多問題,我們也聊得非常盡興,他告訴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聽了孔子的話,便知道要多多觀察身邊的人,總有一個人的有點是值得我去學習的。我和孔子聊了很久,直到聊到了晚上。之後,我便睡著了,醒來之後,為才發現自己正在書桌上趴著。原來我睡著了啊!

不過我挺享受的,竟然在夢中拜訪了孔子,還從他的身上學會了許許多多的道理,而且都是對我的學習有幫助的。知道了孔子對我說的話,以後在學習上,我便可以努力又有準確的方法學習了!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5

上午黑芝麻胡同國小五年級六班在班主任王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五六班家教協會組織的五年級上學期第一次的傳統文化學習課程——走近孔子。

早上九點我們的班八個同學在孔廟門前集合,譯午媽媽從孔廟先師門的建築格局開始給我們講孔廟的建築,通過講解我知道了孔廟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這三個朝代都曾經整修過孔廟,也都留下了各個朝代不同的建築特點。元朝的黃色、清朝的綠色等。

從先師門進入孔廟後我們看到了孔子像,孔子是至聖先師,是我們尊奉了多年的儒家創始人。隨後老師帶我們從大成門進入孔廟,開始了我們尋找字根的孔廟之旅。我們兩兩一組,每組都有兩個選答題,十二個必答題,而且每組的都不一樣,在孔廟裡尋找問題牌上字根代表的物品。這些字根有的在以前的課堂上王老師和譯午媽媽給我們講解過,我們暗暗得意起來,憑著以前的知識我和靜雯開始尋找起來。很快我們便找到了兩個大家都認為很難找到的字根,一個念鼓,一個念甬。我們兩人拿著答題牌跟實物一起拍了照片。看這張照片上我們的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我們本以為下面的都很好找了,可是尋找起來卻並不容易,我們東尋西找一番後還是有幾個找不到,也認不出的字根,這時我和婧雯就圍在王老師身邊,纏著王老師劇透給我們,經過王老師的指點我知道了以前盛酒的器皿叫“酉”,編鐘叫“聲”通過王老師的介紹完成了全部的必答題牌,好有成就感!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學習了字根而且還知道了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希望這學期能多跟隨王老師和譯午媽媽走近孔子,瞭解孔子。

我深深記住了孔子是老二叫仲尼,身高一米九多比我爸爸還高很多,不過沒有我們體育老師高,我們體育老師身高兩米零六,孔子你還需要加油長個子哦……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6

孔子不僅是個偉大的思想家,還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從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有意義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的學說,他生活於春秋大變革的時代,他反對以暴力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而“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

孔子三歲時死了父親,十七歲又失去了母親,家境貧困,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全靠自學。他小的時候就很愛讀書,拜了許多人為師,所以精通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計算。

孔子他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改掉過去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的局面。孔子的學生相傳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子路、冉有、子貢、顏淵、子游、子夏、曾參等。孔子的學生大多數出身貧賤,年齡各不一,有的幾乎與孔子一樣大,有的與他差三、四十歲,還有父子二人都是孔子的學生。做孔子的學生,學費很低,只須要十條肉乾。孔子向社會的下層人傳播文化,還教育學生“每事問”勤思考,溫故知新,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直到今天還值得人們參考。

孔子的《論語》可謂是“聖典”。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論語》而且是經過程朱學派註釋的《論語》成為每個讀書人的聖經,成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成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成為士人不可缺少的東西。孔子的這一文學成就給社會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有時候一兩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了。“其恕乎!”──就一個“恕”字,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的生活中獲取心靈的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人生的目標, 讓我們學會去寬容別人吧!學學孔子,該放下時要放下,人與人能寬容相處,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7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恐怕是最偉大的人了。孔子,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照明燈,引領我走向光明。

孔子,你是英明的,是偉大的。當年諸子百家,競相爭鳴。而唯獨你伴隨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流偉至今。你穿越了時間與空間,將古代先哲的智慧播散到人間,讓古老的神州大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讓年輕一代的我們領悟到了生活的真諦,而你的話也被人們敬奉為經典!

品你,有如暢遊在智慧的海洋中,不斷地吸取海洋的營養,滋潤著我迷茫的心靈。你寥寥數筆,卻教會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博大胸襟;教會我溫故知新的超凡脫俗的學習態度;教會我不恥下問的謙虛的人生信條;教會我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的好學精神。你的諄諄教誨有如一盞明燈,驅走黑暗,帶我走向光明!

呵,有時品你也會覺得你很可愛,你也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天真之處。但大多數時候你是位智者,將誤入歧途的我們帶回了正軌。

當我們感到委屈時,最適宜去品讀你,你會像好朋友一樣勸慰我,撫平我的心傷。遭受誤解時,你告訴我以德報怨,以德報德導人向善。當我們犯錯自大時,你警告我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你也曾告訴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教會我如何成為君子你是溫暖的化身,是我們身邊的好朋友,感染四周,讓一切都被歡欣圍繞。你的話娓娓道來如明燈,驅走心靈的黑暗!

嘗你百遍不如肉味品你的感覺好像淋浴一場春雨,撫慰著一顆顆飽經風霜,脆弱乾涸的心靈!孔子,你是偉大的,永遠點亮我的心!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你在我心中是花,是草,是葉,也是一笑。孔子,你永遠是一盞明燈,品你我能溫故知新!

噢!仲尼,用你那先哲的智慧去照亮這個世界吧。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8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可能是最偉大的人。孔子,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燈,指引我走向光明。

孔子,你既聰明又偉大。在那些日子裡,數百個學派相互競爭。但是你已經和我們在一起超過2000年了。你穿越時空,把先賢的智慧傳播給世界,讓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充滿生機和活力,讓我們年輕的一代明白生命的真諦,你的話語也被人們尊為經典!

品嚐你就像在智慧的海洋中游泳,不斷吸收海洋的營養,滋養我迷茫的心靈。你只有幾招,但你教會了我不要做我不想對別人做的事。教我認識新的非凡而精緻的學習態度。教我謙遜的生活信條,我不羞於問。教我三個人必須有我老師的勤奮精神。你誠摯的教導就像一盞明燈,驅走黑暗,帶我走向光明!

哦,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很可愛,你天真的不知道三月的肉的味道。但大多數時候,你是一個聰明人,帶我們回到正確的軌道。

當我們感到委屈的時候,最適合讀你。你會像一個好朋友一樣安慰我,治癒我的心。當被誤解的時候,你告訴我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引導人們向善。當我們犯錯誤並變得傲慢時,警告我們不要改變就太過分了。你還告訴我要溫柔,然後這位先生教我如何做一位紳士。你是溫暖的化身,是我們周圍的好朋友,感染著周圍的一切,讓一切都快樂。你的話就像一盞明燈,驅走你內心的黑暗!

嘗你一百次不如吃肉。你感覺像一場陣雨和一場春雨,撫慰著飽經風霜和脆弱乾燥的心靈。孔子,你是偉大的,將永遠照亮我的心!

一朵花,一個天堂,一片草地,一個世界,一片樹葉,一片菩提,一片淨土,一個微笑,一片塵土。你是我心中的花、草、葉和微笑。孔子,你永遠是一盞明燈。通過品嚐你,我可以從老朋友那裡學到新東西。

哦!仲尼,用你前輩的智慧照亮世界。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9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精神無時無刻地圍繞在我們的周圍。其中,就有我們做人的道理:“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教育我們:要孝順我們的父母,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以後,還有多餘的精力,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在學習方面,雖有頭懸樑、錐刺骨,但還沒有達到像孔子一樣尋求真理的精神。有一次,孔子向魯國的音樂大師,師襄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師襄滿意的對孔子說:“好,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可孔子卻對他說:“曲調我是掌握了,但技巧用的還是不夠嫻熟”。過了幾天,孔子以彈得跌宕起伏了,可孔子還是不滿意,孔子說:“這首曲子其中蘊含的道理我還沒有領會,還得彈”。又過了幾天,師襄說:“現在你彈的曲子以像行雲流水般的動聽了,可以學習新曲子了”。可孔子頭也不抬的說:“可我還沒有體會到作者是誰呢,孔子孜孜不倦的練習,終於知道了,周文王就是這首曲子的作者。孔子做事這種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我,讓我做事不要半途而廢,要持之以恆。

關於孔子的故事不勝列舉,比如《孔子誤會了顏回》、《顏回輸冠》、等等,每一篇故事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0

又是孔子!又要背《論語》!我用筆尖狠狠地戳著書上的孔子畫像。突然,身後一個半真半假的討饒聲傳來:“公子,筆下留情,痛煞吾也!”我嚇了一跳,回頭一看,一位兩鬢微霜,長鬚拂胸,白衣飄飄的老人站在那兒,頗有幾分仙氣,我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睛,再看,他還是在那兒!我回頭看了看書上的孔子,又瞧了瞧身後這位“不請自來者”結結巴巴吧的說:“您就是聖人孔子吧?”她捋了捋鬍子,說:“鄙人正是孔丘也!”他環視了一下屋外,目光落在日曆上,驚訝地問我:“公子這是未來?你是未來之人?你為什麼扎我?”我慚愧地說:“只是因為你太有名了。”我又把書上的名人介紹給他聽,他哈哈大笑,得意地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未來的人們真有眼光。對了你叫什麼?你是我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朋友。我回答“鄙人黃永”

她看看窗外:“未來社會真美妙,黃公子可否帶我參觀一下?他婉約道。

我便帶他參觀了我的家鄉中寧縣,他一路自言自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朋友,我就要走了,請多珍重,有事以相告。”他邊走邊語。轉眼,月亮高掛,一到金光閃過,他便走了……

他走後,我便專心研讀《論語》,其中有一句不是很明白,便以相信請。

敬愛的老朋友:

您好!這幾日過得可好?匆匆一別,還沒說幾句話告別話語,望請見諒,您走後,我變專心研讀,但一句不懂,特此請教。是您說的一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一句是怎麼理解,怎麼停頓?

老師說這是您借松柏之後這後凋比喻社會現象,翻譯道:“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在然後這停頓。

但老師曾講到:“然而小小的樣子,但在此句中並無它解釋。凋是凋謝之意,在本句中為什麼是”落葉“。望請您一一解道。

還有,松柏是怎樣來比喻當時的社會的,松柏是比喻正人君子的,還用來比喻正人君子的高貴品質。還如:白楊林,沙棗樹………梅松竹,都是如此。

古人以“花草樹木“等運用修辭手法來,反映其他東西,如:人物,社會,動盪了。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有一句是這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句寫花些草,緊扣試題,藉此來表達了詩人那種傷亂思想家的感慨。難道您的詞句也是如此?請您相告。

在我讀完了《論語》之後,我懂得了許多學習的好方法,這些都是您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現在人們都在學習您智慧的結晶。您在當時總結的道理經過幾個世紀的輪迴,依然是正確的,您真乃神人也。望以後多多請教。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1

當寒風裹挾著大雪,淹沒你眼前的世界,你是否畏懼,是否心灰意冷,是否仍堅信自己的力量。

佛教有輪迴之說,所有的相逢都是重逢,所有的離開都是歸來,魯哀公十六年,你走了,卻留下了千年不化的哲理。人總會以不同的方式走向生命的盡頭,有的人死去了,就意味著永世的寂寞;有的人死去了,卻意味著一種永恆和超越。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你的接觸更甚,便愈加崇拜你那種對於命運的領悟,人生的豁達,世情的諳熟,社會的瞭解,從你的所言所行中,感受到常常於不期然間閃爍而出的智慧之光,著實令我們這些後輩於迷濛中清晰,於混沌中瞭然,而獲益匪淺。

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的。無論她多麼的平凡渺小,多麼的微不足道,總有一個角落會將他擱置,總有那麼些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屬於自己的狹小世界裡,守著簡單的安穩與幸福,不驚不擾的過一生,如長沮?,如桀溺;而夫子你則在紛擾的世俗中,以無所畏懼的姿態盡情地演繹著匡救天下的人生。

得知你曾因難以施展抱負後帶領顏回,子路等十多名弟子竟開始了長達十四年周遊列國的生涯,我不得不心生敬佩。更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難,會不會有結果,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敗了也無可厚非,關鍵是夫子你有別人沒有的勇氣去解脫束縛的手腳,也有別人沒有的膽量去勇敢面對。很多時候,我們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無前的決心和魄力,總是在事情開始的時候就畏首畏尾,在事情進行的時候就瞻前顧後。懷才不遇沒什麼,大不了親力親為,躬身上路傳大道;夢碎了沒什麼,大不了再重新做一個。

洛克菲勒說: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取代毅力。才幹不可以,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滿了學而無用的人。只有毅力和決心無往而不利。所以,懷才不遇的你帶著毅力和決心,在教育上獲得了永不褪色的成就,也唯有你,仁以為己任,傾盡一生。唯有你,配得上這聖人的稱號。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2

我以仰望天的虔誠仰望孔子。

一直以為孔子是個傳奇。在歷史的浩瀚星河中,這顆閃耀至今的星早已被後人罩上了神話的光環,其實,這個千古聖人就在觸手可及之處。仰望孔子,我領悟到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他心底的愛與恨,理想與悲哀。

孔子的愛是“仁愛”。他愛學生,他的愛融在了飢腸轆轆時給學生留下那最後一碗救命的肉湯裡;他愛百姓,他的愛顯現在給人們帶來的大同思想與安居樂業中;他愛國家,他的愛凝練在就算隔著千山萬水也牽掛著魯國的熱忱之心裡。仁者愛人,仰望孔子,我看到了在那個硝煙瀰漫、冷酷無情的年代裡,他的愛如溫暖的陽光,普照人間,包容萬物。

孔子的恨是深沉的。他恨橫行霸道、瓜分國土的“三桓”,恨身處動盪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恨自己生不逢時、壯志難酬,徒有一顆火熱之心。盼了許久的祭肉遲遲未到,等到的卻是那冰涼的.訣別信物。收起破碎的信仰,埋葬起恨與悲哀,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片他深深眷戀的土地。他的身後,馬在哀鳴,風在怒吼。他的前方,暴雨淹沒了道路。一片迷茫之中,會有多少艱難困苦?孔子,你將何去何從?仰望孔子,風沙淹沒了他的榮辱、他的血淚,只剩下那複雜的思緒,積澱在那些顛沛流離的日子裡。

南子道:“世人或許可以體會到孔子所受之苦,卻無法體會到孔子在苦難中所領悟的境界。”面對爾虞我詐的世界,他堅定“以人為本”的思想;面對貧困無知的人民,他帶來了“有教無類”的理念。對國家,他推崇“仁政”;對學習,他高呼“因材施教”。在他的君子之道前,“美而淫”的南子也不得不正色;顏回懷抱孔子的書籍,葬身於汪洋大海;子路受敵圍攻,英勇赴死前仍不忘夫子教誨……

於千萬名家皆如此,然孔子對我當代少年,尤為重要。

仰望孔子,他的形象在腦海聳立,他的理想在心中澎湃。他手中的長卷照亮歷史,座下的弟子的朗朗書聲依舊響徹大地。

孔子,以他的意志、博愛,撼天動地,留下一個偉大的靈魂,書寫一部不朽的傳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3

沒有色彩,只有溫度。

——題記

或可在滾滾長河邊聽到“逝者如斯夫”的沉重嘆息;或可在亂世之秋、人潮湧動中看到一個落寞的背影;或可在田間車輦中聽到縈繞在上空的悵然感嘆。穿過歷史塵煙,那春秋的黃沙仍掩不住他智慧的光芒。在我心中,灰色的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

21℃?初陽

有人說,真諦就如清晨天邊的一抹緋紅,神祕而又蘊含著照亮一切的能量。有人說,人死後體重會減輕21克,那這21克便是靈魂的重量。那麼,21℃的初陽形容孔子在適合不過了。

他擁有最純淨的心靈,最偉大的思想去面對天、地、人、道。就如21克的靈魂,21℃的初陽。他持一種思想,既有夢又有實;他懷一種態度,既樸素又溫暖;他守一種信念,既堅定又認真。面對天地,他說道:“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興焉。天何言哉?”如此淡定的人生哲理。面對個人,他說道:“貧而樂,富而好禮者。”如此清亮的個人態度。面對道義,他說道:“自古皆有死,人不信不立。”如此堅定的信仰理念。

在天、地、人、道間,孔子如21℃的初陽,溫和而平淡的敘出理想,又堅定而認真的道出他的信仰,光芒綻放。

28℃?若水

28℃是個20和30的臨界,是溫和與偏熱的過渡。28℃的水不溫不熱,如此時面對君子之交的孔子。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益,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面對朋友,不可過於火熱,否則善柔之小人便會讓你付出代價。亦不可過於冰冷,否則你又如何在多聞之友中得以提升?如28℃的水般的孔子吧,不溫不熱的切磋、交流,找尋一種心靈中的默契。不分年齡、地位。如孔子般,學生也好,隱士也好。選擇一種朋友,便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

面對朋友,孔子便是28℃的水,不溫不熱的交換心智與素養,就如給自己打開了一扇光彩之門。

35℃?斑斕

燦陽照射大地,35℃,抬頭望天,彷彿是這陽光給世界帶來了多彩。

灰色的孔子是相容的。他廣闊如宇宙,如陽光。包容著一切的偉大的思想不應是特例的,而是普遍的。灰色的孔子就如一位銜接者,把自己灰不啦唧的思想與35℃斑斕陽光連線在一起,於是萬類霜天競自由。

子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於是便有了人生的效率與人生的尊嚴。子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於是便有了多想、多思、多看、多聽、謹言、慎行。聖潔的思想在灰色的孔子心中孕育,迸發出來的便是35℃的斑斕世界。這一切都是思想給我們的,是孔子給我們的。

無論是21℃也好,還是28℃、35℃也好。在我深深感悟中,孔子沒有紅的激情、綠的翠豔、黃的明亮、紫的魅惑,有的只是彷彿沒有色彩的灰與多變的溫度。他用那厚掌將思想與現實相連,送給我們一個多彩的世界。

沒有色彩,只有溫度。

我感悟這樣的孔子,我熱愛這樣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4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任憑你叱吒風雲,終究逃不掉歷史的煙塵湮滅。可有一個人物,卻完全不一樣,不僅沒被歷史的長河淹沒,反而越來越深的影響著後人,他就是我們的儒學大家——孔子。

孔子,生長於亂世,為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而處處碰壁,可他永不言棄,讓自己的思想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

今天,我們重讀歷史,孔子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更是永不磨滅。

今天,我們不僅隨處可見孔子的雕像,更是連國中乃至國小的小朋友都拿著孔子的書籍津津有味的品讀著,何等欣慰。我的學生周明、吳鋮鈺在得知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現代語文》雜誌社舉辦這次以孔子為內容的作文大賽時,何等高興,急切地要把他們對孔子的感受寫到紙上。衝著這股勁,我事先安排他倆先仔細閱讀有關孔子的著作,充分了解孔子的經歷生平,認識孔子的相關思想,然後再慢慢行文。兩位小作者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大作”——《走近孔子》。文章雖然淺顯幼稚,可也無需我做改動,全是他們的真實之感。文章雖不足以達到較高的參賽水準,可全憑他對國學的這份熱情,我們何嘗不給予他們展示的平臺呢?帶著這種情感,我給兩位學生投了稿。或許,這就是我的初衷吧。

走近國學,走近孔子。我們不僅要把它作為一個口號,更要向兩位同學一樣,付諸實踐,把自己的體會活躍於紙上。

走近國學,走近孔子,更是我們每個華人的義務與責任。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5

留下前年的文化,你站在歷史文化的風口浪尖,讓世人銘記。這個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一個仁義、樸實但又影響深遠的人,一個嚴於教徒的師傅。

留下舉世聞名的春秋,你記錄了歷史。讓人們瞭解到你的思想,即使轉換了時空,他仍然青春永駐,經久不衰。你的後人,記錄你的言行,譜成了富有哲理,至仁至義的論語。讓我們瞭解在千年前的社會史實。“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你講述了小人與君子的區別,其地前往後人廉潔奉公。“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你用最簡略的話語述明瞭學習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你告誡萬千學子,要學並且思考。為後世之人攀登文學之峰確立正確途徑。你提出了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

造福了古代千千萬萬社會普通民眾。你孔子,一個屹立在世界的人。一個,為中國民族聲名遠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一個,顛沛流離,卻堅持傳播仁義的人。一個,培養出無數建國人才的人。一個,推動世界文學、政治發展的人。一個,偉大的人。孔子,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一定會以你為榜樣。學會你的仁義,學會你的慈善,學習你一切一切的優點。勇敢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孔子,我們永遠敬重您。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6

孔子,又名孔丘,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春秋晚期的魯國人,代表作(春秋),當然啦,(論語)也是,你以為(論語),是孔子一人編寫出來的嗎?我回答,不對不對,其實嗎(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編寫而成的,你看,機智如我,(論語)是記錄著孔子及其孔子弟子的言行。

當然,在孔子的弟子裡面,也有幾個讓人刮目相看的弟子。德行,是代表顏淵,仲弓,閔子騫等,言語是宰我和子貢,政事的代表是(此處省略),文學是子游和子夏呢,當然,禮崩樂壞,我也是從孔子那裡知道的,難道不是嗎,當然啦,孔子的一生,用了幾句話來表示。三十而立,鬥雞事件,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詩,說詩經,書,說尚書,禮,說禮記,樂,說樂經,易,說周易,當然還有四書,有大學,論語,中庸和孟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然,他和孟子並稱為"孔孟之道“,好啦今天就到這了,我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7

他,一個智慧的老者,他,一個安詳的智者;他站在雲海裡,居高臨下地俯覽著這混沌的世俗,因為他早已把它看透;他與愛生們悠然自得,向充斥著戎馬生涯的世俗投去輕蔑的眼光,因為他們從容。他的學生們是一群熱愛思考,放眼未來的可愛青年,他是一位善為人師,心懷天下的老師。他,是孔子。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漂泊、苦澀以及難以咀嚼的酸楚,因為某些原因,歷代君王一直沒能重用孔子,而孔子,卻雲淡風輕一笑而過。對於孔子來說,這根本算不了什麼,他的陽光心態和博大胸懷為這個迂腐的時代打開了一扇窗,為這個無色的時代增添了一抹彩虹。他的弟子越來越多,他,則張開雙臂歡迎著每個人的到來,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快樂著、享受著。

和他的弟子在一起的時候,孔子幾乎忘了世界,他陶醉在與學生們的交流之中,他確實是一個好老師。一次,顏淵,子路和孔子在討論各自的志向,子路的志向豪放,顏淵的志向謙卑,但孔子是這樣說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他希望老者都能安詳快樂,朋友之間互相信任,小孩都得到關懷,這樣,這個世界就美好太平了。孔子把天下的一切盡收眼底,他關心的不止是他自己的個人利益,更是關心著整個世界,把他溫暖的心貼緊了整個世界。

孔子為了更好地瞭解這個世界,一直都和他的弟子們在遊學,在這期間,也發生了一件事更體現了他的心胸寬廣。一次孔子出遊,不知道渡口在哪裡,看到兩個隱士在耕田,就吩咐子路去向他們詢問渡口的位置。子路去問其中一個人,那人問他:"你是誰?"子路回答:"我是仲由。"那人說:"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那人說:"天下此時已經亂紛紛的了,像洪水一樣到處都是,你要同誰去改變呢?你與其追隨他,還不如跟著我們逃避這紛亂的社會呢,現在的社會,改變不了了。"說完,就繼續耕田。子路回來告訴了孔子這一切。孔子神情悵然地說:"我們怎麼能夠與鳥獸一起生活呢?如果學到了知識不同天下的人在一起分享傳授,又要同誰在一起呢?天下如果有的是道德和正義,我孔丘就沒必要千辛萬苦去力求改變了。"孔子為整個社會著想,滿心想要造福社會,也更體現出了他那心懷天下的偉大品質。

其實,心懷天下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心懷天下的人能理解他人的做法,原諒他人的過錯,有一顆能替他人著想的心。心懷天下也是一種力量,一種智慧。心懷天下的人能夠充分地理解別人,也善於發現美。而孔子,不就是一個笑對人生從容鎮定的老者嗎!

心懷天下,一種平凡燦爛的美,一種不需包裝的華麗。孔子,一個思想早已穿越了時光,洞察了人性的智者,也是一個心懷天下的老人,他願平平淡淡安安穩穩從從容容淡淡定定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心懷天下,讓心中充滿關懷與愛,讓人世遍佈溫暖與陽光……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8

他背在身後的手中握著竹簡,在學堂裡來回踱步,嘴裡不斷地念著“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很久很久以前,清晨的陽光透過被風吹起的布簾,微弱卻閃爍著的光芒照在竹簡上、照在書桌上、照在茶器上、照在少年的臉上,照醒了這位沉睡的少年。少年睜開眼,有點朦朧但充滿激情的眼睛透出了對未來輔佐皇帝、管理一國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的美好的憧憬,對現在孤身一人、無依無靠的困難的不屑。在以後的日子裡,這位少年用自己的實力演繹了他精彩的人生,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敬仰,用自己的“仁者愛人”的思想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他就是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今天,理想學子們將要邁出步伐去追趕孔子的步伐,理解孔子的思想,學習孔子的為人處事之道。

理想學子們的隊伍如長龍一般向向三孔勝地走近。我知道我離孔子越來越近了,離儒家思想文化越來越近了,離“君子”越來越近了。跨進了孔府的大門,這帶有濃郁學士氣息的地方就是孔子的家鄉,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夢想。

來到這裡,我懂了很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告訴我們要從自己的利、害,想到別人的利、害,學會將心比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告訴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短處,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午後的陽光在人影的穿梭中來到了我們身邊,照亮了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神,也照亮了鏡頭前的燦爛的笑容。

這次我離你又近了一步,當我再次夢到你時,你背在身後的手中握著竹簡,在學堂裡來回踱步,嘴中還在念著“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9

文廟,是古時的學府。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的精神中心。中華各地的文廟大成殿中,當面傲立的,便是中華儒學之始者——孔子。

可以說,任何一箇中國人都知道孔子,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並非皇族,但在其以後的時光封號卻一再提高,從“大成至聖先師”,直至“大成至聖文宣王”,孔門盛極一時,孔子萬古流芳。

儒士注重個人的修養,孔子做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養極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跡依《禮》,非禮勿行。顏回去世,孔子贊曰:“賢哉,回也。”內心極推崇他,但依禮反對厚葬。他對諸侯公卿公然欣賞天子樂舞而感到憤怒,他對列國不納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絕對平靜。身處亂世,一老者默對現實,獨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齊般高義,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膽識。“見賢思齊”是他的理論,論語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賢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在做魯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國君不明,只得周遊列國。或而謂之遊,可此絕非遊說之路——諸侯無一納其言。但其在天下紛爭中,為天下奔走,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覺得“禮”已不會富國強兵之時,其卻矢志不諭;東方諸國遍佈了他的足跡,中華大地散滿了他的喟嘆。聖人居於天地間,絕非呼天搶地地狂號,只是留下一片靜默,一片永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靜默中孕含了無窮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傳至今日,是因其在教育上的貢獻。孔子七十二門生為賢人,另有三千人感其教化。孔子身體力行的教學,是無愧於先師的稱號的。他的學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潛心學問,有的能通靈於天地,有的傲立於廟堂。孔子注重文化的傳承,其修《春秋》、《詩》雖是為儒家而修,對《詩》的內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無疑將中華的文化傳了下來。否則哪有“關關睢鳩”的千古絕唱?孔子是個文化人,他回望是歷史,低首是現今,遠望是將來。漢代的獨尊儒術使其學術的傳承初見成效;傳至宋代,程朱理學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續揚。一門能傲立千年的學術以其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以及能代代相傳不斷創新,證明了它在華夏的生命力,無人可擋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他的精神,他的學說也隨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為聖,聖者之聖。紛爭之春,多世之秋,亂世問,聖人傲立。其對自身的感懷,對社會的關注,對教育的投入,對文化的貢獻:僅有一項便可傲立於天地,何況全材乎!

步入文廟,孔子靜默。一身寬服的他目視遠方,目視將來。“聖人不拘於時”,他自能望見的將來,不知儒士能否長存,但儒學必定仍紮根每個國人心中。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0

人人接觸詩,同頭詩、繞頭詩、數迷詩、拆字詩等。我們天天讀詩,背詩,我們讀《詩經》,我們讀《論語》《大學》。

小時候,我們背誦《詠柳》,幼兒園時,我們背《靜夜思》、背《春曉》。國小一到三年級時,我們背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而四到六年級,我們開始接觸古詩75首,《論語》。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又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認為,學而第一,你沒有學而,你便做不成大事。正如孔子所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改之。這句話體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無論什麼人,他身上定有一些優良的品質,我們要去學習他的好的品質,從而改進自己的缺點。反省自己的短處,見人不善就引以為戒,是自覺修養的精神。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為,君子心胸寬廣,有過人的肚量,而小人則小肚雞腸,斤斤計較。我們做人要和君子一般坦蕩蕩,和君子一般心胸寬廣。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出自《論語.子罕》,軍隊中的將領是可以改變的,但是,男子漢的心志是不可能改變的。長平之戰時,廉頗堅守不出,秦王派人去離間趙王和廉頗,趙王中計,派趙括代替廉頗,導致大敗。這是三軍可奪帥也。嚴顏寧死不屈,說:“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這是匹夫不可奪志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時間如流水一般飛逝,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孔子他一定從蒼蒼蘆中走過,縱目萬里霜天,他看見水中的“伊人”,他看見了蒼寂中的一縷情意,於是他吟詠:“薕葭蒼蒼,白鷺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孔子是聖人,他和現代的哲學家們不同,哲學家們不再去鄉村,去鄉居,而是坐在舒服的沙發上,喝著貓屎咖啡,他們不再深有體會,而是無端空想。也許,孔子便是這樣成為那百分之一的聖人的吧。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1

孔夫子勤奮好學,開館授徒,奔走列國,整理古籍,為心中的理想奮鬥了一生。我能跟隨他學習,真是三生有幸。

一天,子淵給夫子煮稀飯,快要煮熟時,發現鍋裡掉進一個髒東西,就用勺子把這個髒東西舀了出來,正要往地上潑,卻立即猶豫了:夫子教育我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麼做,豈不浪費食物?乾脆我吃了吧!

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緩緩走來的夫子和我看在了眼裡,我緊隨夫子身後。夫子緩緩地走過去,捋著鬍鬚,問:“食物是不是要先奉尊長進食,怎可自己先吃呢?”夫子是否以為師兄這是要偷吃食物,他一邊問師兄,一邊看看我。我心中也在納悶:“平日,師兄對夫子極為尊重,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今天怎麼”子淵師兄一聽,連忙解釋:“夫子,您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為看見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粥舀起來吃了,怕倒掉了,不就白白浪費了。”

夫子聽聞,不禁嘆息:“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可以依靠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姜鑌,你和我一起過來,是否也一樣看錯了呢?”我有些尷尬地微笑著。所以啊,我們不要輕易地去評判別人,議論別人,因為你沒有親身經歷,你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從別人嘴中聽到的,那就更不可以隨便相信。

每天生活中的教育,比比皆是,夫子給我上了別開生面的一課,真是令我受益非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2

在茶壺和孔子之間,不僅有關係,而且關係很大。正是那次山東研學才讓我明白了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更讓我體會到了“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好處”。

到達賓館後,我和室友立刻找到了酒店裡的茶壺和茶葉包。我和他二話不說,直接倒進水,開始煮茶。水沸騰後,我關上電熱板的開關,正準備放茶葉時,水“撲哧”一下從壺嘴噴濺出來,險些將我燙傷。我趕緊擦了擦桌子,盯著這不聽話的茶壺。隨後,老師來叫我們下樓進行研學活動,我便離開了那隻壺。

後來,我還是用同一只壺煮水泡茶,結果相同的事發生了水噴出來。我於是想:能不能讓水不噴出來呢?其實我曾試過早點關上開關,可是不起作用。這時我想起了在孔廟時,導遊所講的孔子思想,其中就有“學以致用”。我觀察著茶壺,思靠著問題。突然間,我明白了:我走過去,揭開茶壺蓋,將水倒滿,按下電源鍵,將室友叫過來,讓我欣賞我的茶壺“二代”的優秀成績。可惜,我高興的太早了,熱水依然撒了滿桌。

我不甘心,繼續研究,才發現茶壺分為內外兩層,開啟蓋子只能讓內杯中的空氣排出,而夾層內的空氣加熱後熱膨脹,卻無法排出,會不斷壓縮水的空間,水就從茶壺嘴噴出。這時,我突然記起來假期中爸爸教我的物理學知識“連通器原理”。我只要讓夾層內的空氣排出,就能使壺嘴內的水面與夾層內的水面齊平,水就不會噴出。幸運的是內杯與主體是可分離的,我便用鐵絲折了兩個支架,在壺口邊緣支住內杯,使空氣可以流動。我再接上水,燒開後,水就在茶壺裡翻滾著,卻沒有絲毫要溢位的意思。這就是創造性的思維帶來的意想不到的結果。

是孔子教會了我解決茶壺溢水問題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同時覺得創造性解決問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3

論語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五一假期裡的一天,已經是深夜,我正在看論語,看著看著我就想,如果能和孔子對話,那是什麼樣子呢?於是我放下手中的書,陷入了冥想中。

在迷迷糊糊中我突然想起了什麼。“對了,我不是有時空穿梭機嗎?聽說季氏請孔子去看八佾,我也去湊湊熱鬧!”

我手裡拿著《論語》,衝向時空穿梭機。

嗡!我以每小時1234567890km這樣光速級的速度,花了n分鐘,終於到了孔子的時代,季氏家裡。

“孔老先生,您什麼時候來的?”我問道。“我早就來了,”孔子說﹕“在一個時辰之前我就到了。”

咚咚咚!鏘鏘鏘!八佾表演終於開始了!---------天啊!整整八八六十四人的方隊啊!

我和孔子異口同聲的說出﹕“天啊!整整八八六十四人的方隊在他家廟堂裡跳舞啊!這可是天子才能享受的殊榮啊!”孔子對我說﹕“季氏那小子太過分了,居然敢在他家廟堂裡看天子才有資格看的八佾!這他都敢做,還有啥不敢的做的啊,莫非下一步要坐龍椅了?”

“我宣佈,季孫孟孫仲孫三氏祭禮現在開始!”季孫氏大聲地說﹕“下面有請欣賞歌曲《雍》!”什麼?竟然是《雍》?“季氏那小子太離譜了,居然敢當眾觀看只有天子才有資格觀看的《雍》!這還有沒有個規矩了?”孔子大怒,對我大聲嚷著,接著又說:

“季氏的這種行為如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導致制度混亂,國家滅亡啊。”孔子說到這裡使勁的拍了一下桌子,看到孔子鬚眉皆乍生氣的樣子,我愣住了,不知所措。就在這時,季氏的家兵拿著武器衝了過來,我拉著孔子就跑,我一著急,眼前突然出現自己的房間。原來剛才睡著了,滿頭是汗,不知怎麼手裡拿著《論語》……

我放下論語,擦了一把汗,想著剛才和孔子在一起的場景,不禁想到當今社會種種現狀,‘李剛門’就是其一。事件大致是這樣的:20xx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學新校區門口,一輛黑色轎車撞倒兩名女生,致1死1傷。駕駛者不但沒有停車,反而高喊:“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經確認,肇事男子的父親為保定市公安局的副局長李剛。這件事,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最後網上公佈處理結果是:判罪入獄,同時給予傷者,死者經濟賠償。

李剛雖說是公安局長,但他的兒子還是受到了法律的公正制裁。現在我又一次明白中國為什麼會崛起---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同學們,歷史已經清楚的告訴我們一件打破制度的事看似沒什麼,做多了輕則可打亂社會秩序,重則可導致國家滅亡!人們沒有忘記歷史,現在我們的國家就沒有為某些人去踐踏法律,讓什麼人特殊,讓法律和制度失色,我彷彿聽到來自遠古的聲音,那是憤怒的孔子,他在告誡我們,孔子能在2500多年前做的事情,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應該做的更好。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4

兩千五百年前,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吹動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衣角,但風中這位魯國國公仍哪位舊一絲不苟,他的內心已經沒有早年時杜甫般“會當絕凌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更多的是對人性本質的認識,對當今社會的感嘆。這種莊嚴在風動的夕陽與相鄰的泰山間交相輝映,多少個斗轉星移迎接一個又一個朝陽……他就是萬世師表,“世界十大名人之首”,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英雄,他的光輝不僅撒遍九洲,更將其性格、其精神、其學說遠揚海外,不比的高深莫測,莊子的縹緲入世,只有至情至性,勇於入世,在黑暗世界中為自己的理想勇敢奮爭的孔子最為可敬可親。

從春秋戰國的孔子,到西漢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到明太祖的“八股取士”,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琅琅書聲,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平實中隨著歲月的長河緩緩流淌了兩千多年,心中自有乾坤,更加突現出一種高超深邃的人生境界。

孔子的思想體系豐富多彩,主要的“仁”“義”“禮”“智”“信”這五行思想,“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理論核心,“仁者愛也”“已欲達而達人,已欲立而立人”,我們應將“仁”作為處理人與人關係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孔子用“禮”“智”詮釋“仁”的思想,用“義”和“信”弘揚“仁”的行為。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在其思想體系中熠熠生輝。他以“有教無類”的思想突破封建社會門弟與階級的鴻溝,憑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為中華文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是他,教會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尋思並進,陸游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闡述著同一個道理;是他,用儒家思想薰陶著我;是他,為中華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是他,我心目中的孔子。

千年前,孔子的思想早已融在時代的血液奔騰不息,千年前,我亦願仰望孔子的靈魂!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5

有感於年華消逝,漸入老境,在河邊站著的一位老者,情不自禁地感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縱使周遊列國去遊說,也未完成復興周禮的夙願,杏壇邊還是這位老人,慘慘慼戚道:“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這位老人身材不算魁梧,可敏銳的大腦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有人說他之於中國,正如耶穌之於西方。的確,兩千年了,他的言論中透出的道德準則時時刻刻影響著國人,他就是孔子——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閒暇中,我讀了點孔子,竟發現他的許多話語都已成為如今人們立身之本。譬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多麼深刻地闡述出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區別,這不僅僅是孔子對君子、小人最直接的分類標準,更是他對每個仁人的期待。試想想林則徐,他因虎門銷煙而標榜史冊,但也因此而被道光皇帝貶謫流放。但是他畢竟是“坦蕩蕩”的浩然君子,在新疆依舊為民眾挖水渠、興水利,修建了造福一方的“皇渠”。即使不再為官,他也從未違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人生信條。又如孔子曰:“君子貞而不諒。”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執著地追求真理,對它忠貞不二。孔子支援並鼓勵學生與他爭論,認為這是探求真理的最好辦法。記得亞里士多德也曾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瞧,這就是哲人的思想,就算天各一方,也存在共通之處。還有更多,在厚厚的四書五經中找尋,我總會不經意間拾起許多深邃的果實。

這就是孔子,這也不是孔子。他,無論為官還是育人,總是諫君主、告百姓去實現“仁”的目標,他也將畢生的精力致力於佈施“仁”的標準到生活方方面面、世界角角落落,他更追求大同世界的偉大理想。

在東亞,韓國人在家中,遵循百行孝為先;工作時,牢記要懷著赤膽忠心;祭祀時,不忘按照《禮記》之準則。可同時,他們又在現代社會許多方面製造著“韓流”。他們對孔子學說的尊崇,或許也正由於他們受中華文化的薰陶。如果說一個國家將舶來品發揚光大值得我們反思,那麼本土文化的不再普及乃至匿跡,則引起我們擔憂。現如今,四書五經早已變成了學者們書架上的古籍,《論語》、《大學》早已遠離了大眾,取而代之的則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大舉“入侵”。辯證地看來,我們不可否認儒家學說中有一些封建色彩,但其中更多的卻是至今也適用的積極的道德準則。既然它已根植了幾千年,那些精髓理應成為我們民族的族魂。倘若將延續千年的民族之根連根拔掉,那絕對是一個悲劇,不僅會讓韓國——這位師從中華的學生悲哀,更會給孔子“仁遠乎哉”的疑問添上一個最荒誕、最無理的答案。

請拿起這些書,請讀點孔子吧!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手拿著語文課本,看著書上的《論語十則》,真是暈啊。“孔子啊,你為什麼要創造這麼多呢?咬文嚼字的,多難背啊。”我把牢騷全發洩在了孔子的身上。突然,一個念頭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如果我是孔子的學生,那每天要被這麼多哲理,豈不是更慘嗎?幸好我不是。”我在一邊竊喜。“呼”一陣旋風吹來,窗外的花草左搖右擺,旁邊的風鈴響個不停。“這什麼怪風啊?”我眯著眼,生怕塵埃掉進眼裡了。不一會兒風便停了。

“咦,這是哪兒?”我慢慢睜開了眼,卻被嚇了一跳。只見一大座廟出現在我眼前,一些穿著奇裝異服的人走走進進,似乎很匆忙的樣子,他們沒有在意我的存在,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但我卻著急了,有一種恐怖的感覺從我心底流過。“媽,這是在哪兒啊?”我現在的處境,恰似一個三歲的小孩找不著媽媽,幾乎要哭了。不一會兒,終於有一個人注意到了我,他漸漸向我走近,“請問,你有事嗎?”他問道。我這才注意到他,他留著一頭長頭髮,不過是紮起的,但我並沒有回答他。“我怎麼會在這裡呢?我記得我明明是在背課文的。”我在心裡一直思索著這個疑問。

見我不答覆,他又說道:“我帶你去見我的老師吧,也許他能幫助你。”我只好跟他進了廟,很快,我便發現了廟上懸掛著的一塊匾額。“孔廟。”我念著上面的文字,總覺得這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一位名人所居住的地方。

我跟著他上了一級又一級的階梯,終於,我們來到了一個諾大的地方。這兒有許多人,全是同樣的裝扮。他們見了我,臉上浮出詫異的表情,尤其是對我這身打扮。一位長滿鬍子的人坐在椅子上,看上去很慈愛。“老師,方才我在庭院發現這個小女孩很無助,便問她是否需要幫助,但她不回答,我只好帶來了。”那個人說道。“你先去沏壺茶吧,子路。”“子路!”沒聽錯吧?我被嚇著了。子路,不是孔子的學生嗎?難道這位老人就是孔子?我不敢相信,那我是怎樣來到這個地方的?

“請問,你有什麼困難嗎?”那老人起身走了過來,並對我說道。

“請問,你是誰?”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我覺得,我還是需要在確認一下。

“這就是我們有名的老師——孔子,連這你都不知道?”旁邊一位學生反問道。

“子卿,不得無禮,難道我沒有教你嗎?”孔子立即斥責道,那位學生不說話了。“原來你真是孔子啊!”我異常激動,但又開始焦急,我真不知道下不該怎麼辦。“孔子老師,我不知道怎麼到了這個地方,也不知道怎麼回家。”我希望從他那兒得到一點幫助。“那你願意做我的學生嗎?我雖從沒收過女學生,但作為一個老師,就不應該對學生有歧視。如果你願意,那就當我的學生吧,以後我就叫你子微。但我的每一個學生必須做到三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微,明白嗎?”

“老師,我願意。”我其實從心底是不太願意的,但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我決定去認識這位名人——孔子。

之後的每一天,我便被師兄——子路催去提水了。這是我每天必做的,老師說,這也叫功課。完後,我便和眾師兄跟隨在老師身邊,聽老師說教。

一日,我們隨老師在江畔散步,老師邊走邊對我們教育道:“學生們,這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的,所以,你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學會三思而後行啊。”“是,老師,我們謹聽教誨。”眾師兄答道。“不對,老師,我不贊同這個觀點。”我立刻反駁道。“子微,請說你的見解。”老師沒有任何的生氣表情。我也就說了:“任何事不一定都要三思而後行。比如《怪俠一枝梅》這個電視劇裡的離歌笑,他總是看變化而行事,最終,他不照樣成功了嗎?而且,計劃趕不上變化。想這麼多,豈不是很費腦筋嗎?”看眾師兄的表情,他們似乎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但又看我娓娓道來的樣子,好象我說的又挺有道理。老師也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說道:“子微,你的勇氣很讓我感動,你們也應該向子微學習,有主見,不要總是附和著,有意見就提出來。”“是,老師,我們明白了。”眾師兄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也許他們認為,被老師讚賞是一件偉大的事。

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和老師在一起的日子,我還算幸福,雖然總是找老師的茬。夜幕再次降臨,這一夜,我睡不著,於是出來散散步。看著天上那圓圓的月兒,我這才親身體會到李白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和蘇軾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之情。“爸媽,我好想你們啊。”看著那滿月,我傷心,不禁流了淚。“子微,有事嗎?”這時,老師來了,原來他也沒睡。我拭乾了眼淚,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對老師說了。“古今往來,每個人都思念親朋好友,但又不能團聚。子微,你要記住,任何事都有它的規律,絕不能勉強。”

“嗯,老師。”我得到了點兒安撫。過一會兒,老師又深沉的說道:“子微啊,和你在一起的這幾日,我有了很深的體會,不僅是因為你是我的第一個女學生,而且你不像你的師兄們沒有主見,包括子路,雖然他好學、聰明,但他永遠缺少你堅持真理的精神,也是你,讓我體會到我的一些不足,讓我體會到,也許我的一些觀點是錯誤的。”“不,老師,你要相信你自己。”我對老師所說的最後一句感到意外。我頓了頓,最後對他說道:“老師,你要堅持,不能放棄,你以後一定會被後人所稱頌,你一定會成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我很確定的說出了這句話,那是因為我知道,我就是後人,我已經看見了這一切。

“謝謝你安慰我,子微。子微,如果你仍思念親人,你就閉上眼為他們祝福吧。”老師對我說道。

我閉上了眼,默唸道:“爸媽,你們不要為我擔心,我來到了孔子的身邊,我生活得很好,祝你們快樂。”

慢慢地,我睜開了眼。咦,這又是在哪兒?我坐在沙發上,旁邊還有我的語文課本。我左瞧右看,老師呢?

難道,我又來到了現代———我的家?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7

中學時,反覆頌讀《論語》的情景,依然那麼深刻的留在心底。多少個下課時間,我坐在坐位上默背《論語》,不敢下課,因為下一節就要小考。那時候,對這個固執的老人,自己以為很瞭解他了,卻不知道,就像面對自己的父親一樣,他的脾氣、他的頑固、他的古板、他的堅持、他的懷才不遇,我似乎都知道,但是我真的瞭解他嗎?他的內心世界,究竟在想什麼呢?這位一身風采的老先生,我多麼想要為他寫一篇傳記呀。那是年少時的願望。後來,在那一排白千層的老樹下,我的高中生涯裡;在我一次一次背誦《論語》,還沒有立志要成為作家前,心裡早已渴望著有一天,我要為這位老人家寫傳記,讓我把滿肚子的嘲弄,化為文字記錄下來。

孔子的偉大,讓人無法逼視,就像太陽一樣,我只能從輪廓鮮明的影子之中,去讚歎他的光芒。所以,當我能這麼做的時候,我卻無法下手。他是這麼的完美,我不敢直接書寫,當我越靠近這位長者,越不敢嘲弄他,因為越靠近他,越覺得自己微渺。那麼,我堅持要寫的,到底是什麼?就像高中時代,一層一層剝開白千層樹那樣,我剝開自己的企圖,一層又一層我慢慢明白,我只是想要回到學生時代,回到那個理直氣壯的時代── 「老師,我還是不瞭解。」還有什麼比「當學生」更幸福的?寫《大家說孔子》的我,又回到那個幸福的時代,對老師予取予求,可以放心大膽、勇敢的說自己不會。我在書桌前,再次回顧聖人一生,好幾次無法停止。

孔門親近老師的學生、孔子教導學生的情景,夾雜著自己學生時代的回憶,夾雜隨著老師在杏壇前學習的情景,一切歷歷在目,寫作的滋味竟變得這麼美好。 ──原來能夠永遠跟隨著老師,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