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企業管理 > 領導力

儒家文化對領導藝術的啟示

欄目: 領導力 / 釋出於: / 人氣:1.9W

儒家文化當中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為人處世之道,還包含著管理與經營之理。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且融會貫通,將儒家文化的精髓滲透到現代企業管理當中,合理科學加以運用,是培養和鍛造領導藝術、從謀劃到決策都能夠穩中求進、並指導領導者與企業上下共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應屆畢業生網為大家帶來一些相關的資料來幫助大家,希望對您有幫助!。

儒家文化對領導藝術的啟示

 一、儒家文化的精髓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對於人性的討論在先秦時期就幾乎達到了頂峰,而儒家文化則是最為突出的代表,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受“天地之間人為貴”的思想影響,注重心靈的自我修養與自我完善,尤其是在仁、禮和中庸這三個方面精於探索,內容恢弘豐富,其思想哲理流傳最廣,影響亦最深,一直綿延至今,必然成為現代領導藝術的重要思想源泉。

1.儒家文化中的“仁”

儒家文化中的“仁”是儒家德治的最高範疇和核心理念,孔子對“仁”作出了全面深入的探討,指出“仁”即“愛人”,以“愛人”之心來推行仁政,為“仁”就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要使被管理者,各個階層的人們都具備享受生存和發展的權利。由於儒家思想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所運用,所以在很多時候人們把儒家文化中的“仁”看做是統治者束縛人性的工具,其實有斷章取義之嫌,儒家文化中的“仁”是在保證人性發展的基礎上而進行的,是人們發自內心的相親相愛,在自身的覺醒中體會到“仁”的人道主義精神。

2.儒家文化中的“禮”

儒家學說中,“仁”與“禮”本為一體,不可分割,甩開其中之一,單獨講“仁”或“禮”都不能說明對儒家學說有充分理解,在管理中就會出現偏差。在統治過程中,不講究仁,只講究禮,人民就會反抗其統治。不講究禮,只講究仁,人民就會輕慢其統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約束,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態引發現實中的無政府狀態。所以,仁和禮是一刻也不可以分開的,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如此。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對於“仁”和“禮”的側重程度也會發生轉變,需要根據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變化對管理模式及管理活動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儒家文化在領導藝術中運用得出神入化,仁禮協調,一體不二。

3.儒家文化中的“中庸”

“中庸”一詞從現在來看給人留下不溫不火、做事態度不積極的印象,其實這是中國近代落後時期,封建統治觀念給人留下的錯覺。“中庸”並非教人不求進取,相反更是對人性順其自然發展的尊重,處在當下社會環境中的人們,往往是浮華大於平靜,競爭壓力巨大的企業領導者,更加需要鬧中取靜,依據人性進行修養。正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由此可見,儒家“中庸”並非壓抑人性,而是承認人性、順應人性,在以人性為根本的基礎上謀求積極恰當的發展。把握好企業發展中的“中庸”之道,審時度勢,掌握平衡,這樣才能把競爭對手、企業員工與自身之間的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收放自如。

二、儒家文化在領導藝術中的應用

從管理理論來看,領導藝術可以詳細劃分為用人和用權藝術、決策藝術、人際關係藝術,在這其中每一個藝術都有更為詳細的劃分,由此可見,領導者需要從方方面面去完善自我行為,方可形成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並稱之為藝術。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雖然領導的模式多樣變化,領導藝術各方延展,但是巧妙運用儒家文化的精髓,那麼就能在企業管理中有其領導藝術之根本,賦予領導藝術之靈魂,在多元化的現代企業管理中滲透出“仁”、“禮”、“中庸”的思想魅力,凝聚企業上下精神與力量,作用於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領導藝術對於“仁”的運用

首先,領導者應該樹立“以人為貴”的企業管理理念,在制度制定、人員招錄、決策實施等方面都倡導人本主義,把員工看做是企業的主人,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將管理核心落實到人身上,將制度和決策落實到每個員工的工作當中。孔子提倡,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所以企業領導者在實施領導管理活動過程中,應該摒除原來本末倒置的管理思維,掌握了“愛人”的理念,才能夠使正確決策得到弘揚發展。其次,尊重員工個人訴求,儒家主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就是說,唯有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將這個根本鞏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同樣也是如此。由此可以得出,只有通過“仁”的學說,在管理中重視員工的個人因素,逐漸地得到員工的支援和擁護,才能實現企業人心穩定與根基穩定。除此之外,這對於確定一個企業的管理理念及確立企業形象管理系統中的企業核心理念等都有重要意義。最後,要做到與員工同命運,共呼吸。想要真正達到“以民為貴”的領導藝術,只做到上面兩點是不夠的,還需要以與員工同舟共濟的心態做決策、定方向。這樣才能夠有一個穩固的管理基礎,逐步樹立員工對於企業理念的信任。以谷歌公司為例,企業為員工提供了最好、最舒適的工作和休閒環境,但是僅僅把這種做法看做是領導者鼓勵員工的手段的話,那其實是片面的。企業領導者不是仁慈的上帝,有權利賜予員工優雅舒適的工作環境,而更重要的是要以戰友的姿態與普通員工奮鬥在同一戰壕,將員工命運視作企業命運,發揮激勵機制,促進員工發展,從而實現企業發展。

2.領導藝術對於“禮”的運用

從上文對於儒家文化“禮”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在企業管理中“仁”和“禮”是不能分割、相輔相成的。但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轉變及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需要調整這兩方面的側重比重,以保證領導活動的成效性和創新性。從我國朝代更替、社會形態轉變的趨勢來看,這是對人性解放的過程,也是人們追求人身自由不斷增加的過程。在這種社會趨勢下,就需要從“禮”的角度對追求自由與個性的行為進行規範。在企業管理當中也是如此,對員工的個人發展關懷是為了更好地落實決策而進行的鋪墊,對企業經營理念、制度制定的確立是保證管理正常實施,經營秩序順利完善的基礎。從儒家文化“仁”與“禮”的關係來看,“仁”的思想學說奠定的是一個企業的人文關懷與寬鬆的內控環境,是保證各項經營決策落到實處的基礎,那麼“禮”的思想推廣就是不斷完善企業員工的實際行為,完善企業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現。比如在處理利益關係的時候,企業領導者則應該堅持“以義統利,以利統義”的管理方法,將謀取經濟效益的行為放在一個恰當的範圍內,以義爭取企業在競爭當中的優勢,以義明晰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恰如其分的管理效益,而又不會失掉企業領導者的風範。在中小企業當中,企業領導者缺乏對於“禮”這一學說的正確認識,在實際管理中由於對“禮”產生偏差而將員工置於與自己對立的位置。這樣不僅不利於管理活動的實施,也會大大降低自身決策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涉及經濟利益的時候,企業領導者一定要把握好,到底是以利為上還是以義為上,否則就會在經營管理中出現質的偏差。

3.領導藝術對於“中庸”的體現

領導藝術中的“中庸”思想對領導者個人素質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一個企業領導者不論在自身處事還是企業經營中都應該堅持“中庸”的理念。

在上文對於“中庸”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這裡所說的中庸並非平庸,相反則是企業領導者對自身素養更高標準的要求。

堅持“中庸”理念就要堅持“為政在人”。只有堅持了對人的基本尊重才能夠在管理中踐行君子之道,使嚴格的管理和監督制度為人所信服,在這個基礎上使企業上下相互監督,又不影響情感的相互交流,免生芥蒂。同時,堅持“中庸”理念就要堅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企業領導者應該堅持對自身修養的提升,尤其是道德素質方面。只有在不爭、不搶、不盲的道德原則引導下才能在管理員工和經營企業中體現君子之德風,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才任用方面,“愛人”是基礎,那麼“中庸”的用人理念則是提升人才利用率的關鍵。從選拔人才開始,就應該遵循人性的發展規律,不能高估人才可能會對企業產生的價值而過分要求人才對企業做出超出其能力的貢獻;同樣也不能埋沒人才特有的優點長處,而一味讓其迎合企業發展。孔子的用人理念中還有一點,就是要強調觀察員工的言行,瞭解該員工的工作經歷,從而掌握其發展的動機與目的,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在遵循人性的基礎上選擇人才、管理人才、引導人才。這是為官的中庸之道,也是為人的中庸之道。只有企業領導者掌握了“中庸”思想核心,才能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實現企業管理與決策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