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總結

《創設溫馨環境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課題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3W

《創設溫馨環境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課題總結“環境是幼兒的老師”這句話明白的告訴我們環境對幼兒的重要性。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在環境裡探索和學習。就如《綱要》所指出的: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社會、心理條件的綜合。兒童是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成並開展活動的。因此,創設適宜的環境是兒童“發展的關鍵”。在這學期開展了這個課題後,我認為適宜的環境除了要健康、舒適、溫馨、真實、自然、有秩序以外,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為幼兒營造一種整合化、生活化、活潑化的學習氛圍。

《創設溫馨環境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課題總結範文

一、孩子的自主學習

我們班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年齡月份不足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利用其中大年齡幼兒的優勢,以大帶小,鼓勵年齡大的幼兒主動幫助年齡小的幼兒,並且充當活動的領導者,為其他幼兒做出榜樣;同時年齡小的幼兒可以自動向年齡大的幼兒學習,在大年齡幼兒的工作中產生學習的願望:

上午10:30左右,孩子已經開始區域工作了。和往常一樣,毅玲對比她大的孩子的工作產生了興趣。於是她來到沈宇航、蔡淼的`桌邊,看他們進行“神祕袋”的工作。

老師:“毅玲,要不要自己選一份工作?”

毅玲:“我想看看這個。”

(當毅玲正專注於其他孩子的工作而拒絕我的建議時,我尊重了她的選擇,而在一邊關注著她的舉動。)

大約過了10分鐘左右,老師也選了一份“神祕袋”來到香香身邊。

老師:“毅玲,願意和我一起做這個工作嗎?”

毅玲看看老師手上的袋子,笑著點了點頭。

(通過對毅玲的觀察,我發現香香對“神祕袋”的工作產生了興趣,於是選擇了適合毅玲年齡的、裝有小球、小陀螺、小鴨子、小剪刀、小鞋子等一些小物件的實物神祕袋,在淼淼、宇航即將結束工作前,再一次邀請了毅玲。這一次,毅玲接受了我的建議。)

於是老師和毅玲找了一張桌子坐下來,簡單介紹了工作的名稱後,老師請毅玲閉著眼睛伸手到袋裡去取一樣東西。

(當毅玲將小手伸入袋子觸控這些物件時,她的表情也在不斷的變化——一會兒笑眯眯,一會兒又好像在想著什麼……看著鼓動的袋子我可以猜想到毅玲的小手正在輪流觸控、感受著袋中不

同的物件。)

老師:“你摸到的是什麼呀?”

毅玲笑眯眯地眨巴著眼睛,好像還在感覺著。過了一會兒——

毅玲:“我摸到了一個圓圓的東西。”

老師:“圓圓的,會是什麼呢?”

毅玲:“像是小球一樣的。”

老師:“真的嗎?”

毅玲取出小球:“你看。”(這時毅玲的表情是興奮的、得意的。)

(當我問毅玲摸到了什麼時,毅玲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繼續用手在感覺,然後她選擇了最容易表達的小圓球,在這個過程中,我給了毅玲自己思考和表達的機會。所以當毅玲快速地取出小球給我看時,她的表情是得意的、自信的。)

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喜歡摸摸、看看。今天這項工作的進行,起源於毅玲對宇航、淼淼正在進行的“神祕袋”工作的好奇,也可以說是環境給了毅玲啟發,而我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了毅玲想學習的願望,並選擇了適合毅玲年齡和發展階段的材料。通過與老師一起進行“神祕袋”的工作,不僅毅玲的觸控覺得到了發展,同時她的語言能力、敢於嘗試、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可見,為孩子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自己想做的事,能讓孩子以自己的動力與環境互動,從而得以自我成長。

二、日常生活中的隨機學習

教師除了要為幼兒預備豐富且多樣化的學習環境,還要善於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契機,讓孩子有機會練習所學的各種技能:

老師:“今天我們班有3位小朋友請假,那現在坐在這裡的有多少小朋友呢?”

王寶寶:“數一數嘛,就可以知道了。”

老師:“那你們會不會用逢雙數的方法來數呢?”

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我會!我會!”

(點名確認出席情況是每天的例行活動,今天我利用這一活動的用意是想給幼兒多一次感受數的機會,讓孩子在數數的過程中運用已有的經驗來感受數量。)

我請了郭子琪來數。

郭子琪邊點邊慢慢地開始數:“1、2、3、4、5、6、7、8、9、10、1……”

“不對了!不對了!”孩子們又一次紛紛舉起了小手。

盧雨田:“王老師,郭子琪數錯了,10後面是11,不是1。”

“對,是11,應該數11。”有些孩子跟著說。

(我選擇了在班中能力相對較弱的郭子琪來數,也是別有用意的。子琪在數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讓我進一步瞭解了孩子們對數的掌握情況。)

這時的郭子琪被大家這麼一說,顯得有些緊張,漲紅了小臉,停了下來。

老師(對郭子琪):“要不要再來一次。”

郭子琪點點頭,又重新開始慢慢地數:“1、2、3、4、5、6、7、8、9、10(停頓了一下)11、12。”

(被盧雨田劈頭指出錯誤的郭子琪這時顯得有些尷尬,我輕輕地一句“要不要再來一次。”使郭子琪不致於感到沮喪,受到鼓舞的她又一次小心翼翼的開始數數,我覺得她今天不氣餒的表現也是值得稱讚的。)

“是29,29個人呀!”王智源、董凝等幼兒都搶著說。

(看來,已有較多的孩子能熟練的掌握數量了。)

老師:“是嗎?那我們和郭子琪一起再來數一次好嗎?”

孩子們:“1、2、3、4……28、29。”

(對於還沒能熟練掌握數的郭子琪來說,能隨著同伴一起數,也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她不僅多一次練習的機會,還體驗了“只要多練習,我也會數的。”這對於增強她的自信是很有幫助的。)

在這個活動中,我不僅為幼兒提供了互動的環境,還扮演了推手的角色,讓孩子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在有秩序及輕鬆的學習氛圍互動下,使學習變得更愉快更有意義。

以上兩個案例給我這樣一個啟示,即兒童的發展離不開“有準備的環境”。為幼兒預備一個適合的環境,提供幼兒自發性探究與自我調整的教具教材、設計多種難度不同的活動,讓幼兒以自由選擇的方式選擇自己想要的教具、教材及活動來從事;以自己的學習步調來學習,是教師應有的義務。同時,協助孩子在環境中探索、讓幼兒在輕鬆的活動中與環境中的物體、事件和人之間相互互動,並通過這些互動慢慢建構自己的知識,也是教師應有的義務。

教師作為環境的重要因素,將在觀察、瞭解、評估和指導的過程中,成為兒童適時發展的“輔導者”,也可以說是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扮演“學習催化劑“的角色,幫助及支援孩子自發的活動,協助孩子探索、實驗、尋求知識的方向。

就如《綱要》所指出的:教師必須尊重兒童的發展與人格,應善於利用人、事、時空等各種要素,努力創設利於兒童發展的各類環境,教師必須重視兒童的年齡特徵與個別差異,瞭解兒童的內在需要,不同的興趣愛好和潛在的發展的可能性,給兒童自我發展的機會。